快速对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04623发布日期:2020-05-01 21:58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快速对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对接机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技术领域中,为了便于生产加工以及减少施工时间,常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拼合的方式来保证预制桩的长度。为了使两根钢筋混凝土预制桩之间能够快速、牢固地接合,一般采用快速对接机构来连接两根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内部的钢筋。实际制作预制桩中,会对由钢筋排列好的钢筋笼进行预拉伸以获得预应力,以抵消或者减小外载荷产生的拉应力。然而,预埋元件容易在预拉伸过程中产生应力集中的缺陷,造成预埋元件承力能力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快速对接机构。

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对接机构,包括预埋元件以及连接于所述预埋元件的快速对接组件;所述预埋元件包括固定段及与所述固定段连接的限位段,所述固定段用于连接所述快速对接组件;所述固定段的内径大于所述限位段的内径,所述固定段的内壁与所述限位段的内壁之间形成过渡段,所述预埋元件的外周壁与所述预埋元件靠近所述限位段的端面之间倒角设置并形成连接面,所述过渡段的内壁面与所述连接面平行。

本发明提供的快速对接机构中,过渡段的内壁面与连接面平行设置,在预拉伸钢筋笼过程中,不仅能够减小快速对接机构应力集中,导致快速对接机构因设计刚度不足产生塑形变形甚至断裂失效,而且可以在预埋元件的轴向方向提供更大的空间,既能够满足对钢筋进行限位,同时又允许钢筋相对自身在轴向上有更大的位移,提高了快速对接机构的刚度韧性。

当钢筋墩头沿轴向顶持预埋元件限位段时,过渡段内壁面会产生轻微的拉伸变形,钢筋能够在轴向上获得更大的位移量,防止预埋元件由于刚度不足产生变形甚至断裂,并防止钢筋墩头处断裂失效。预埋元件的连接面与过渡段内壁面平行设置,即沿垂直于过渡段内壁面或者连接面的方向上,连接面与过渡段内壁面间距离基本上处处相等,相当于在连接面与过渡段内壁面之间获得了均一厚度的壁材料,可以防止由于连接面与过渡段内壁面之间壁厚不均引起过渡段内壁面轻微变形时受阻或轻微变形后应力不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段的内壁面与所述固定段的内壁面之间的夹角为100°至170°。

如此设置,预埋元件内壁固定段向限位段过渡的转折角度较小,固定段能够更加平缓地与限位段连接,而机械零件中采用较为平缓的转折角度有利于改善零件受力时的力学性能。在钢筋沿轴向顶持预埋元件限位段内壁过程中,预埋元件所受拉应力会集中分布在固定段与限位段之间的过渡段内壁上,在限位段内壁面与固定段内壁面之间设置100°至170°夹角能显著降低内壁连接处的集中应力,防止固定段与限位段内壁连接处由于应力集中导致预埋元件强度不足、材料断裂的不良后果。此外,上述夹角的设置还能可以增大钢筋墩头与限位段的接触面积,防止钢筋墩头端面由于压强过大被压溃导致快速对接机构失效。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快速对接组件包括第一插台及第一基座,所述第一插台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一插接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一插接部之间的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插接部凸设于所述第一延伸部上且所述第一插接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之间形成第一台阶面;所述第一基座包括第二固定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多个翅片,多个所述翅片之间相互环绕设置;所述第一插台能够通过所述翅片的弹性扩展穿过多个所述翅片所围设形成的开口,所述翅片能够弹性收缩并围拢所述第一延伸部,且所述翅片的端面与所述第一插台的第一台阶面之间相对设置;

所述预埋元件包括第一预埋元件,所述第一预埋元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插台的所述第一固定部。

如此设置,与第一插台连接的预埋元件为上述过渡段的内壁面与连接面平行的预埋元件,与第一基座连接的预埋元件可以是上述的预埋元件,也可以是现有型号的预埋元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以降低成本。并且,本发明提供的快速对接机构安装简单,将第一插台的第一插接部插入第一基座后,翅片会弹性收缩并围拢第一基座的延伸部,翅片的端部抵接于第一插台的台阶面,并且翅片的端部与第一插台的第一台阶面之间的抵接面近似于环形,抵接面积大,能够保证两个预埋元件之间的接合强度,尤其对抗拉性能有较大的提升;翅片不仅能够围拢插台的第一延伸部,还可以对第一延伸部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第一延伸部在径向方向摇晃。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快速对接机构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用场景广泛。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快速对接组件包括第一插台及第一基座,所述第一插台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一插接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一插接部之间的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插接部凸设于所述第一延伸部上且所述第一插接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之间形成第一台阶面;所述第一基座包括第二固定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多个翅片,多个所述翅片之间相互环绕设置;所述第一插台能够通过所述翅片的弹性扩展穿过多个所述翅片所围设形成的开口,所述翅片能够弹性收缩并围拢所述第一延伸部,且所述翅片的端面与所述第一插台的第一台阶面之间相对设置;

所述预埋元件还包括第二预埋元件,所述第二预埋元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基座的第二固定部。

如此设置,与第一基座连接的预埋元件为上述的预埋元件,与第一插台连接的预埋元件可以是上述过渡段的内壁面与连接面平行的预埋元件,也可以是现有型号的预埋元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以降低成本。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快速对接组件包括第二插台、第二基座及环扣,所述第二插台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固定部及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二插接部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基座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所述环扣具有开口并能够被弹性收缩,所述环扣套设所述第二插台并容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环扣能够随与所述第二插台的第二插接部一同沿插入方向插入所述第二基座内,且所述环扣能够通过弹性扩展能够抵持所述第二基座的第二端面,并限制所述第二插台沿所述插入方向的反向移动;

所述预埋元件包括第三预埋元件,所述第三预埋元件连接于所述第二插台的所述第三固定部。

如此设置,与第二插台连接的预埋元件为上述过渡段的内壁面与连接面平行的预埋元件,与第二基座连接的预埋元件可以是上述的预埋元件,也可以是现有型号的预埋元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以降低成本。并且,本发明提供的快速对接机构将第二插台的第二插接部插入第二基座后,环扣能够通过弹性扩展部分弹出第一凹槽并抵持在第二基座的第二端面上,环扣与第二端面之间的抵接面近似于环形,抵接面积大,能够保证两个预埋元件之间的接合强度,尤其对抗拉性能有较大的提升。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快速对接机构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用场景广泛。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快速对接组件包括第二插台、第二基座及环扣,所述第二插台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固定部及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二插接部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基座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所述环扣具有开口并能够被弹性收缩,所述环扣套设所述第二插台并容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环扣能够随与所述第二插台的第二插接部一同沿插入方向插入所述第二基座内,且所述环扣能够通过弹性扩展能够抵持所述第二基座的第二端面,并限制所述第二插台沿所述插入方向的反向移动;

所述预埋元件包括第四预埋元件,所述第四预埋元件连接于所述第二基座。

如此设置,与第二基座连接的预埋元件为上述的预埋元件,与第二插台连接的预埋元件可以是上述过渡段的内壁面与连接面平行的预埋元件,也可以是现有型号的预埋元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以降低成本。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埋元件在远离所述连接面一端的外周壁上还凸设有环形凸块。

如此设置,环形凸块能够匀化预应力,使得钢筋笼在进行预拉伸时能够承受的预应力更大,防止预埋元件损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面及所述过渡段的内壁面均为平面。

如此设置,便于预埋元件的加工。连接面可以在成型时获得,也可以通过对预埋元件靠近限位段的一侧端面通过车倒角获得;而过渡段的内壁面在成型时获得,也可以选用钻头或者镗刀通过钻孔或者镗孔的孔加工方式获得,这样获得的过渡段内壁面以及连接面边界且成本低廉。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面及所述过渡段的内壁面均为弧面。

如此设置,使得过渡段连接面以更为平滑的方式连接限位段以及固定段,能够进一步防止应力集中破坏预埋元件;并且,平滑过渡的连接面与过渡段内壁面因此可以在钢筋顶持限位段过程中,能够允许钢筋相对预埋元件获得更大的轴向位移,防止钢筋断裂或者预埋元件限位段断裂失效。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埋元件相对远离所述固定段一端的外周壁为非圆多边形。

如此设置,便于配合安装工具,快速地安装并固定预埋元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方式中快速对接机构的剖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快速对接机构中第一预埋元件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快速对接机构中第二预埋元件的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快速对接机构中快速对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快速对接机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方式中快速对接机构的剖视图;

图7为图6所示的快速对接机构中快速对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所示的环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6所示快速对接机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中预制桩的剖视图。

100、快速对接组件;10、第一插台;11、第一固定部;12、第一插接部;13、第一延伸部;14、第一台阶面;20、第一基座;21、第二固定部;22、翅片;30、第二插台;31、第三固定部;32、第二插接部;33、第一凹槽;40、第二基座;41、第一端面;42、第二端面;50、环扣;51、开口;200、快速对接机构;201、固定段;202、限位段;203、过渡段;204、连接面;210、第一预埋元件;211、环形凸块;220、第二预埋元件;230、第三预埋元件;240、第四预埋元件;300、预制桩;301、第一桩体;302、第二桩体;310、钢筋;311、镦头;320、混凝土;330、桩套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3,图1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方式中快速对接机构200的剖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快速对接机构200中第一预埋元件210的剖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快速对接机构200中第二预埋元件220的剖视图。

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对接机构200,其用于连接两个工程零件。本实施方式中,快速对接机构200用于连接预制桩300中的钢筋310。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快速对接机构200还可以应用在其他工程领域中,如装配式建筑等,也可以用于连接其他使用场合的钢筋,如浇筑混凝土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钢筋笼需要经过张拉步骤和放张步骤。张拉步骤是指对钢筋笼提前加预应力,使得钢筋笼承受压应力,进而使得其产生一定的形变,来提高钢筋笼所能承受的荷载,包括构件自身重量的荷载、风荷载、雪荷载、地震荷载作用等;由于张拉步骤施加的预应力较大,为减小钢筋笼的预应力损失,还需进行放张步骤。

实际制作预制桩中,会对由钢筋排列好的钢筋笼进行预拉伸以获得预应力,以抵消或者减小外载荷产生的拉应力。在预拉伸钢筋的过程中,钢筋会相对快速对接机构产生轴向位移,并使快速对接机构承受很大的应力,特别是在快速对接机构的限位部分,易导致快速对接机构应力集中发生材料断裂。

快速对接机构200包括预埋元件以及连接于预埋元件的快速对接组件100;预埋元件包括固定段201及与固定段201连接的限位段202,固定段201用于连接快速对接组件100;固定段201的内径大于限位段202的内径,固定段201的内壁与限位段202的内壁之间形成过渡段203,预埋元件的外周壁与预埋元件靠近限位段202的端面之间倒角设置并形成连接面204,过渡段203的内壁面与连接面204平行。

本发明提供的快速对接机构200中,过渡段203的内壁面与连接面204平行设置,在预拉伸钢筋310笼过程中,不仅能够减小快速对接机构200应力集中,导致快速对接机构200因设计刚度不足产生塑形变形甚至断裂失效,而且可以在预埋元件的轴向方向提供更大的空间,既能够满足对钢筋310进行限位,同时又允许钢筋310相对自身在轴向上有更大的位移,提高了快速对接机构200的刚度韧性。

当钢筋310墩头沿轴向顶持预埋元件限位段202时,过渡段203内壁面会产生轻微的拉伸变形,钢筋310能够在轴向上获得更大的位移量,防止预埋元件由于刚度不足产生变形甚至断裂,并防止钢筋310墩头处断裂失效。预埋元件的连接面204与过渡段203内壁面平行设置,即沿垂直于过渡段203内壁面或者连接面204的方向上,连接面204与过渡段203内壁面间距离基本上处处相等,相当于在连接面204与过渡段203内壁面之间获得了均一厚度的壁材料,可以防止由于连接面204与过渡段203内壁面之间壁厚不均引起过渡段203内壁面轻微变形时受阻或轻微变形后应力不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限位段202的内壁面与固定段201的内壁面之间的夹角为100°至170°。

如此设置,预埋元件内壁固定段201向限位段202过渡的转折角度较小,固定段201能够更加平缓地与限位段202连接,而机械零件中采用较为平缓的转折角度有利于改善零件受力时的力学性能。在钢筋310沿轴向顶持预埋元件限位段202内壁过程中,预埋元件所受拉应力会集中分布在固定段201与限位段202之间的过渡段203内壁上,在限位段202内壁面与固定段201内壁面之间设置100°至170°夹角能显著降低内壁连接处的集中应力,防止固定段201与限位段202内壁连接处由于应力集中导致预埋元件强度不足、材料断裂的不良后果。此外,上述夹角的设置还能可以增大钢筋310墩头与限位段202的接触面积,防止钢筋310墩头端面由于压强过大被压溃导致快速对接机构200失效。

作为优选,限位段202的内壁面与固定段201的内壁面之间的夹角为120°至150°。

请一并参阅图4及图5,图4为图1所示的快速对接机构200中快速对接组件100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快速对接机构200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快速对接组件100包括第一插台10及第一基座20,第一插台10包括第一固定部11、第一插接部12以及位于第一固定部11与第一插接部12之间的第一延伸部13,第一插接部12凸设于第一延伸部13上且第一插接部12与第一延伸部13之间形成第一台阶面14;第一基座20包括第二固定部21以及连接于第二固定部21的多个翅片22,多个翅片22之间相互环绕设置;第一插台10能够通过翅片22的弹性扩展穿过多个翅片22所围设形成的开口51,翅片22能够弹性收缩并围拢第一延伸部13,且翅片22的端面与第一插台10的第一台阶面14之间相对设置。

第一插台10为柱状零件,第一固定部11用于与外部零件固定,第一插接部12用于插入环扣中。为了便于插接,作为优选,第一插台10大致为圆柱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插台10也可以是方柱、锥形柱等其他形状。为了增加快速对接组件100的承力能力,第一插台10为实体材质。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不同的承力需要,第一插台10也可以为中空材质。

第一固定部11用于与第一预埋元件210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部11的外周壁上设有外螺纹,第一预埋元件210的内周壁设有内螺纹,二者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部11与第一预埋元件210也可以通过焊接、卡接、铆接等其他方式连接。

第一插接部12能够穿设并抵接在第一基座20的端面221上,第一插接部12在穿设第一基座20时,能够使第一基座20进行弹性扩展,当第一插接部12穿过第一基座20后,第一基座20弹性收缩并围拢第一延伸部13,能够起到限制第一插台10径向移动的作用。

第一延伸部13用于连接第一固定部11及第一插接部12,并且当第一插接部12穿设第一基座20后,第一延伸部13被第一基座20围拢并固定。

第一基座20大致为中空柱状,与第一插台10相配合。作为优选,第一基座20为大致中空圆筒状。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基座20也可以与插台10配套成为方筒状、锥筒状等其他形状。

第二固定部21用于与第二预埋元件220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固定部21的外周壁上设有外螺纹,第二预埋元件220的内周壁设有内螺纹,二者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固定部21与第二预埋元件220也可以通过焊接、卡接、铆接等其他方式连接。

多个翅片22围拢并成为中空柱状,每相邻两个翅片22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以供翅片22进行弹性扩展及弹性收缩;翅片22通过弹性扩展能够供第一插接部12穿过,当第一插接部12穿过翅片22后,翅片22弹性收缩并围拢第一插台10的第一延伸部13。作为优选,为了使多个翅片22受力平衡,多个翅片22以第一基座20的轴线为中心环向均匀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固定部21外周壁上的外螺纹延伸至翅片22的外周壁上,使得翅片22的外周壁上也具有外螺纹,能够与第二预埋元件220之间螺纹连接。

如此设置,翅片22本身也与第二固定部21连接,当翅片22弹性收缩或弹性扩张时更加稳定,翅片22不易产生晃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插台10及基座20均为黑色金属材质。作为优选,插台10及基座20为碳钢或合金钢。具体的,插台10及基座20为碳钢、铬钢、铬钒钢、铬镍钢、铬钼钢、铬镍钼钢、铬锰硅钢、超高强度钢或不锈钢。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由其他材质构成。

快速对接组件100的使用过程为:将第一插台10的第一插接部12及第一延伸部13伸入第一基座20的内壁中并沿插入方向α移动,第一插台10的第一插接部12对翅片22施加压力,使得翅片22进行弹性扩展直至第一插接部12穿过翅片22;在第一插接部12穿过翅片22的瞬间翅片22进行弹性收缩并围拢第一延伸部13,当向第一插台10施加插入方向α反向的力时,翅片22的端部会抵接在第一插接部12与第一延伸部13之间的第一台阶面14上并对第一插台10进行限位。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指的插入方向α为固定部指向第一插接部12的方向,即图所示的箭头的方向。可以理解的是,插入方向α可以但不限于上述方向,即使有部分角度的偏移应当也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预埋元件包括第一预埋元件210,第一预埋元件210连接于第一插台10的第一固定部11。

如此设置,与第一插台10连接的预埋元件为上述过渡段203的内壁面与连接面204平行的预埋元件,与第一基座20连接的预埋元件可以是上述的预埋元件,也可以是现有型号的预埋元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以降低成本。并且,本发明提供的快速对接机构200安装简单,将第一插台10的第一插接部12插入第一基座20后,翅片22会弹性收缩并围拢第一基座20的延伸部,翅片22的端部抵接于第一插台10的台阶面,并且翅片22的端部与第一插台10的第一台阶面14之间的抵接面近似于环形,抵接面积大,能够保证两个预埋元件之间的接合强度,尤其对抗拉性能有较大的提升;翅片22不仅能够围拢插台的第一延伸部13,还可以对第一延伸部13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第一延伸部13在径向方向摇晃。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快速对接机构200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用场景广泛。

本发明的快速对接机构200中,预埋元件还包括第二预埋元件220,第二预埋元件220连接于第一基座20的第二固定部21。

如此设置,与第一基座20连接的预埋元件为上述的预埋元件,与第一插台10连接的预埋元件可以是上述过渡段203的内壁面与连接面204平行的预埋元件,也可以是现有型号的预埋元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以降低成本。

快速对接机构200的使用过程为:在工厂中或施工现场将第一预埋元件210通过收缩口或螺纹连接的方式安装于第一桩体301中钢筋310的端部,第二预埋元件220通过收缩口或螺纹连接的方式安装于第二桩体302中钢筋310的端部。在施工现场将第一插台10安装于第一预埋元件210,第一基座20安装于第二预埋元件220;将第二桩体302埋入地下,保留第二预埋元件220在水平面以上(一般第二桩体302在水平面以上的部分的高度为1m左右),在第二桩体302表面涂抹涂胶层(图未示),并使涂胶层流入第二预埋元件220的内腔中;将第一桩体301通过吊车或其他方式与第二桩体302拼接,拼接时将第一预埋元件210与第二预埋元件220的轴线大致对齐,并对第一预埋元件210施加压力使得第一插台10插入第一基座20(在部分施工现场只需第一预制桩本身的重量就可以完成快速对接组件100的对接过程,无需施加外力),当第一插台10的第一插接部12穿设第一基座20的瞬间,会有声响发出,可用来判断安装完成。可以理解的是,由于预制桩300中一般有多根钢筋310,因此需要同时将多根钢筋310上的快速对接机构200同时对接。

请一并参阅图6至图9,图6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方式中快速对接机构200的剖视图;图7为图6所示的快速对接机构200中快速对接组件100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6所示的环扣50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6所示快速对接机构200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如图6至图9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快速对接组件100包括第二插台30、第二基座40及环扣50,第二插台3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固定部31及第二插接部32,第二插接部32上开设有第一凹槽33;第二基座4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41及第二端面42;环扣50具有开口51并能够被弹性收缩,环扣50套设第二插台30并容置于第一凹槽33内;环扣50能够随与第二插台30的第二插接部32一同沿插入方向插入第二基座40内,且环扣50能够通过弹性扩展能够抵持第二基座40的第二端面42,并限制第二插台30沿插入方向的反向移动;

预埋元件包括第三预埋元件230,第三预埋元件230连接于第二插台30的第三固定部31。

如此设置,与第二插台30连接的预埋元件为上述过渡段203的内壁面与连接面204平行的预埋元件,与第二基座40连接的预埋元件可以是上述的预埋元件,也可以是现有型号的预埋元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以降低成本。并且,本发明提供的快速对接机构200将第二插台30的第二插接部32插入第二基座40后,环扣50能够通过弹性扩展部分弹出第一凹槽33并抵持在第二基座40的第二端面42上,环扣50与第二端面42之间的抵接面近似于环形,抵接面积大,能够保证两个预埋元件之间的接合强度,尤其对抗拉性能有较大的提升。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快速对接机构200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用场景广泛。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预埋元件包括第四预埋元件240,第四预埋元件240连接于第二基座40。

如此设置,与第二基座40连接的预埋元件为上述的预埋元件,与第二插台30连接的预埋元件可以是上述过渡段203的内壁面与连接面204平行的预埋元件,也可以是现有型号的预埋元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以降低成本。

该实施方式中,快速对接组件100的使用过程为:由于环扣50具有开口51,因此环扣50能够弹性收缩并容置于第一凹槽33内。此时环扣50随第二插接部32一同伸入第二基座40内,由于第二基座40内壁会给予环扣50朝向轴心方向的压力,因此在插接过程中环扣50会一直被容置于第一凹槽33内;当环扣50随第二插接部32穿过第二基座40后,环扣50会在自身弹力扩展下部分弹出第一凹槽33,弹出的部分会抵接在第二基座40的第二端面42(即图所示的方向中,基座的下端面),使得环扣50卡在第二插台30与第二基座40之间,从而完成第三预埋元件230与第四预埋元件240之间的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连接面204及过渡段203的内壁面均为平面。

如此设置,便于预埋元件的加工。连接面204可以在成型时获得,也可以通过对预埋元件靠近限位段202的一侧端面通过车倒角获得;而过渡段203的内壁面在成型时获得,也可以选用钻头或者镗刀通过钻孔或者镗孔的孔加工方式获得,这样获得的过渡段203内壁面以及连接面204边界且成本低廉。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连接面204及过渡段203的内壁面均为弧面。

如此设置,使得过渡段203连接面204以更为平滑的方式连接限位段202以及固定段201,能够进一步防止应力集中破坏预埋元件;并且,平滑过渡的连接面204与过渡段203内壁面因此可以在钢筋310顶持限位段202过程中,能够允许钢筋310相对预埋元件获得更大的轴向位移,防止钢筋310断裂或者预埋元件限位段202断裂失效。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预埋元件在远离连接面204一端的外周壁上还凸设有环形凸块211。

如此设置,环形凸块211能够匀化预应力,使得钢筋笼在进行预拉伸时能够承受的预应力更大,防止预埋元件损坏。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环形凸块211的外径由预埋元件的端部向中部逐渐缩小。

如此设置,环形凸块211能够进一步匀化预应力,并且不存在外壁面角度突变(如两个相互垂直的面)等现象,能够防止预应力损失。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加工成本较低的其他形状的环形凸块211,如轴向方向的截面为长方形、梯形的环形凸块211。

作为优选,环形凸块211的外周壁为弧面。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环形凸块211的外周壁也可以是斜面等其他形状。

如此设置,能够进一步减小应力损失,并且具有优良的匀化预应力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埋元件210与第二预埋元件220可以是相同型号,第三预埋元件230与第四预埋元件240可以是相同型号,也可以是不同型号,可根据工况选择。

请一并参阅图10,图10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中预制桩300的剖视图。

预制桩300的制作过程为,将钢筋310按成型后的受力需求排列形成钢筋笼,对钢筋笼进行预拉伸以产生预应力,以抵消或减小外荷载产生的拉应力,使钢筋310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不产生裂缝或者延长裂缝产生的时间;钢筋笼成型后放入模具中,然后将混凝土320倒入模具中,若需要做中空的预制桩300则开启离心模式,若需要做实体桩则静置于模具中,成型后晾干脱模,形成预制桩300。该制桩方法简单,制得的预制桩300强度大,且施工地点灵活,成本低廉。

预制桩300之间的连接方法为,在连接两根预制桩300时,将连接有第一预埋元件210的钢筋310与连接有第二预埋元件220的钢筋310相对(或者将连接有第三预埋元件230的钢筋310与连接有第四预埋元件240的钢筋310相对),并使用快速对接组件100连接。

作为优选,钢筋310为预应力混凝土320用钢棒。pc钢棒具有高强度韧性、低松弛性、与混凝土320之间握裹力强,良好的可焊接性、镦锻性、节省材料等优点。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钢筋310,如不锈钢钢棒、热轧钢棒、中强度预应力钢丝、消除应力钢丝、钢绞线、预应力螺纹钢筋等。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钢筋310及预埋元件均事先预埋至混凝土320内。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后期将预埋元件与钢筋310连接。其操作步骤为,首先将预制桩300端部的混凝土凿开露出钢筋310,然后将预埋元件连接至钢筋310的端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预制桩300为中空管桩。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预制桩300也可以为中空方桩、实心管桩、实心方桩、实心尖桩或其他异形桩。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桩体301与第二桩体302对接完成后,在对接后预制桩300的周壁上设置一桩套箍330,桩套箍330用于紧固第一桩体301与第二桩体302的对接处,防止第一桩体301与第二桩体302在服役时错位。

本发明提供的快速对接机构200仅需在钢筋310的一端连接第一预埋元件210或第二预埋元件220,两根钢筋310之间即可通过快速对接组件100相连,连接简便,并且接合强度高,尤其是抗拉性能优良。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