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根底部的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9088发布日期:2019-11-15 21:59阅读:1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树根底部的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树木养护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树根底部的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园林工程由于能够美化环境、净化城市空气,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园林工程的发展也逐步加快。

在新建或改建道路中,种植行道树或在绿化带中种植景观乔木很常见。对于南方多雨季节或者是灌溉过量的树木,雨水会下渗到树木根系的土壤中,容易在树根处长时间存积,导致一些喜湿怕涝的树种的根系被浸泡。根系长期泡在水中,会造成根系呼吸不畅,轻者则影响树木生长,重则导致树木存活率降低。因此,需要将植物根系处多余的水分排出,保证植物健康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树根底部的排水结构,具有排出树根底部多余雨水,避免植物根部积水过多,导致树木死亡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树根底部的排水结构,包括树穴,所述树穴内设置有套设在树木上的套管,所述套管的上端面上开设有导水槽,所述套管上沿着所述套管的高度方向开设有通水槽,所述通水槽与所述导水槽连通;所述导水槽底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壁中心开设有流水槽,所述流水槽沿着所述套管的高度方向开设,所述流水槽贯通所述套管的底面,所述流水槽的截面小于所述凹槽的截面;所述套管的侧壁上连接有支管,所述支管在所述凹槽的槽口上方,所述支管与所述套管垂直且所述支管与所述套管内部连通,所述支管远离所述套管的一端连通有集水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大雨天气或浇水过多时,雨水沿着土壤渗入到地下树木的根系处,若是长时期的雨水天气,根系处则会积水。在树木上套设套管后,雨水渗入到地面下,会流进导水槽中,然后雨水经过导水槽流入到通水槽内。雨水量不大的情况,雨水沿着通水槽,经过凹槽进入到流水槽内,然后流水槽中的水再进入到树穴内。雨水量过大,凹槽内的雨水量过多,无法全部排到流水槽内,高处凹槽槽口的雨水则会沿着支管流进集水箱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管的上端面为斜面,所述通水槽的槽口处为低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端面设置为斜面,雨水在自身重力下,会沿着导水槽快速进入到通水槽内。避免雨水在导水槽内积聚,雨水沿着套管与树木之间的缝隙渗入到树根底部。设置为斜面后,雨水可以快速流入到通水槽内,导水槽内不会积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管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沿着所述套管的周向开设,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固定有与所述滑槽配合的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树木种植时,将套管包裹在树木上,滑动滑块,可以调整套管的直径,使得套管的直径适合树木的直径。当树木生长后,滑块会在树木向外扩张的作用力下继续滑动,增大套管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部分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部分重合,使得套管可以适合多种大小的树木使用。种植树木时,使套管的内壁与树木的外壁贴合,树木生长,套管的直径会在树木向外扩张的作用力下,向外扩张,保证套管的内壁始终与树木贴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管倾斜设置,所述支管的高端与所述套管连通,所述支管的低端与所述集水箱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管倾斜设置,有利于排出的雨水在自身重力下,能够快速进入到集水箱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水箱内设置有吸水棉线,所述吸水棉线穿过所述集水箱的侧壁延伸至所述树穴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水棉线将集水箱内收集到的雨水引流至树穴内,使得排出的雨水能够循环利用。吸水棉线传递水的速度慢,不会浸泡植物的根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水棉线外套设有保护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棉线外套设的保护管,使得棉线中的水分不会渗入到土壤中,水分能够沿着保护管滴入到树穴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水箱的上端面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在所述集水箱上均匀开设,所述通孔与所述集水箱内部连通,所述集水箱上方固定有土工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土工布的纤维之间有间隙,所以土工布的透水性能好。大雨时,土工布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然后通过通孔进入到集水箱内。使用土工布一方面由于土工布的渗水性能好,另一方面因为土工布耐腐蚀,在不同的酸碱度的泥土及水中能长久的耐腐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多余的雨水能够排出收集到集水箱内,避免植物根部积水,影响植物生长,收集后的雨水又可以循环再利用;

2.套管的直径可调,随着植物的生长,无需更换套管。套管能适合多种大小的树木使用;

3.土工布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然后通过通孔进入到集水箱内,减少人工浇灌的次数,既节省人力又节约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套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树穴;2、套管;21、第一连接部;211、滑槽;22、第二连接部;221、滑块;23、导水槽;24、通水槽;25、凹槽;26、流水槽;27、支管;3、集水箱;31、通孔;32、土工布;33、吸水棉线;34、保护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树根底部的排水结构,包括树穴1,树穴1内设置有套设在树木上的套管2。

如图2所示,套管2包括第一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22,第一连接部21上开设有滑槽211,滑槽211沿着套管2的周向开设,第二连接部22上固定有与滑槽211滑动配合的滑块221。套管2的管径大于树木的直径,第一连接部21与第二连接部22部分重合。树木种植时,将套管2包裹在树木上,滑动滑块221,可以调整套管2的直径,使得套管2的直径适合树木的直径。当树木生长后,滑块221会在树木向外扩张的作用力下继续滑动,增大套管2的直径,保证套管2的内壁始终与树木贴合。

如图2-图3所示,套管2的上端面上开设有导水槽23,导水槽23沿着套管2上端面的周向开设,套管2上开设有通水槽24,通水槽24沿着套管2的高度方向开设,通水槽24与导水槽23连通。套管2的上端面为斜面,通水槽24的槽口处位于低端,上端面设置为斜面,雨水在自身重力下,会沿着导水槽23快速进入到通水槽24内。避免雨水在导水槽23内积聚,雨水沿着套管2与树木之间的缝隙渗入到树根底部。设置为斜面后,雨水可以快速流入到通水槽24内,导水槽23内不会积水。

如图3所示,通水槽24的底壁上开设有凹槽25,凹槽25的底壁上开设有流水槽26,流水槽26沿着套管2的高度方向开设且贯穿套管2的下端面,流水槽26的截面面积小于凹槽25的截面面积。套筒的侧壁上连接有支管27,支管27位于凹槽25槽口的上方,支管27与套管2垂直且支管27与套管2连通。雨水量不大的情况,雨水沿着通水槽24,经过凹槽25进入到流水槽26内,然后流水槽26中的水再进入到树穴1内。雨水量过大,凹槽25内的雨水量过多,无法全部排到流水槽26内,高处凹槽25槽口的雨水则会流向支管27。

如图2所示,支管27倾斜设置,支管27的高端与套管2连通,支管27的低端连通有集水箱3。集水箱3上方开设有通孔31,通孔31在集水箱3的上端面均匀开设,集水箱3上端面上固定铺设有土工布32。土工布32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然后通过通孔31进入到集水箱3内。使用土工布32一方面由于土工布32的渗水性能好,另一方面因为土工布32耐腐蚀,在不同的酸碱度的泥土及水中能长久的耐腐蚀。

如图2所示,集水箱3内设置有吸水棉线33,吸水棉线33穿过集水箱3的侧壁延伸至树穴1内,吸水棉线33将集水箱3内收集到的雨水引流至树穴1内,使得排出的雨水能够循环利用。吸水棉线33传递水的速度慢,不会浸泡植物的根系。吸水棉线33外套设有保护管34,棉线外套设的保护管34,使得棉线中的水分不会渗入到土壤中,水分能够沿着保护管34滴入到树穴1内。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大雨天气或浇水过多时,雨水沿着土壤渗入到地下树木的根系处,若是长时期的雨水天气,根系处则会积水。在树木上套设套管2后,雨水渗入到地面下,会流进导水槽23中,然后雨水经过导水槽23流入到通水槽24内。雨水量不大的情况,雨水沿着通水槽24,经过凹槽25进入到流水槽26内,然后流水槽26中的水再进入到树穴1内。雨水量过大,凹槽25内的雨水量过多,无法全部排到流水槽26内,高处凹槽25槽口的雨水则会沿着支管27流进集水箱3内。吸水棉线33将集水箱3内收集到的雨水引流至树穴1内,使得排出的雨水能够循环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树根底部的排水结构,具有排出树根底部多余雨水,避免植物根部积水过多,导致树木死亡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