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底泥再悬浮的排水系统落底沉泥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15818发布日期:2019-12-24 21:58阅读:77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底泥再悬浮的排水系统落底沉泥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排水沉泥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止底泥再悬浮的排水系统落底沉泥井。



背景技术:

落底沉泥井是排水系统中一种常用的沉泥井,悬浮物在水流作用下,逐渐推移或悬移至落底沉泥井,从而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也避免悬浮物在管道内的沉积。但是,悬浮物沉积于井底后,当管道内流量增大后,井底水流扰动,床面剪切力加大,导致沉积与落底井内的沉积物重新扰动,再悬浮后排放,导致合流制溢流污水污染浓度增大,因此,防止落底沉泥井中沉积物再悬浮是落底井设计的关键。

目前,已有落底井防止沉积物再悬浮的主要技术是在落底井两侧安装铰链,落底井底部安装穿孔板等,但安装铰链容易导致铰链卡死,穿孔板则影响沉积物在井底的沉积效率,因此沉积物在落底井内沉积后防止再次冲洗悬浮技术和方法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底泥再悬浮的排水系统落底沉泥井,解决沉泥后再悬浮的问题。

一种防止底泥再悬浮的排水系统落底沉泥井,包括带有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的沉泥井井体,所述沉泥井井体包括:

过水区,分别与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连通;

沉泥区,位于所述过水区的正下方;

挡泥板,分隔所述过水区和沉泥区;

所述挡泥板包括:

多根格栅条,在水平方向上沿着径向间隔排布且固定,所述格栅条在宽度方向上倾斜设置,定义格栅条的长度方向为轴向。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多根格栅条的排布形成挡泥板的结构,有效防止落底沉泥井中沉积物再悬浮,同相邻的格栅条间隔排布,沉泥可以顺利落入沉泥区。

具体的,小流量时,悬浮物在重力作用下,沉淀到格栅条的斜面上,继而继续再重力作用下,从格栅条上跌落到沉泥区。当大流量时,水流在格栅条上流过,由于各个格栅条的斜面交错安装,水流在格栅条作用下直接流过井体,对下部沉泥区不产生干扰,防止沉积物再次悬浮。

为了提高防再悬浮的效果,确保水流不干扰沉泥区,优选的,在垂直方向上,相邻格栅条的影子没有间隔。

为了进一步提高防再悬浮的效果,确保水流不干扰沉泥区,优选的,在垂直方向上,相邻格栅条的影子相互部分重合。

为了减小水流对沉泥的影响,优选的,所述格栅条沿着水流方向排布。

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小水流对沉泥的影响,优选的,所述格栅条与水流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为了使水流平顺,不干扰底部沉积区,同时又能确保悬浮物顺利掉落沉积区,优选的,所述格栅条的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50°~60°。

为了方便收集沉泥,优选的,沉泥区的底面倾斜设置。

为了便于沉积物清掏,斜板格栅面可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防止底泥再悬浮的排水系统落底沉泥井,小流量时悬浮物可沉淀落底沉泥井,而在大流量时不会再次悬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防止底泥再悬浮的排水系统落底沉泥井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防止底泥再悬浮的排水系统落底沉泥井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的防止底泥再悬浮的排水系统落底沉泥井,包括带有进水管道2和出水管道3的沉泥井井体,沉泥井井体包括:过水区6,分别与进水管道2和出水管道3连通;沉泥区4,位于过水区6的正下方;挡泥板1,分隔过水区6和沉泥区4;挡泥板1包括:多根格栅条5,格栅条5在水平方向上沿着径向间隔排布且固定,格栅条5在宽度方向上倾斜设置,格栅条5沿着水流方向(箭头方向)排布,格栅条5与水流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格栅条5的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50°~60°,定义格栅条5的长度方向为轴向。在垂直方向上,相邻格栅条5的影子相互部分重合。

当小流量时,污水从进水管道2从挡泥板1面上流过,悬浮颗粒在重力作用下掉落至格挡泥板1上,颗粒在挡泥板1的格栅条5上掉落至挡泥板1下面,进入沉泥区4,当大流量时,污水从挡泥板1流过,由于格栅条5投影面相互交叠,水流不会影响到沉泥区4,沉积物不会被扰动。

当需要清泥时,挡泥板1可拆卸,便于对沉泥区4淤泥清除。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防止底泥再悬浮的排水系统落底沉泥井,小流量时悬浮物可沉淀落底沉泥井,而在大流量时不会再次悬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