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除臭装置的一体化预制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9138发布日期:2019-11-12 23:06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带除臭装置的一体化预制泵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构筑物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带除臭装置的一体化预制泵站。



背景技术:

当前市面上的泵站在长期进行污水处理时,污水会散发多种恶臭且有毒的气体,这些有毒气体一直存在于泵站内,会对环境和人员造成伤害。

当工作人员进入泵站内检修时,这些有毒气体极有可能会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同时会对泵站周边的环境造成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带除臭装置的一体化预制泵站,能够去除泵站内的恶臭有毒气体。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带除臭装置的一体化预制泵站,包括罐体、井盖、泵站进水口、泵站出水口、中间维修平台、爬梯,井盖置于罐体顶部,中间维修平台置于罐体与井盖的交界处,爬梯连接井盖顶部与中检维修平台,井盖顶端设有通风口,通风口将井盖外部的空气引入井盖内,通风口接近罐体的一端设有离子发生器,离子发生器的输入端与通风口相接。

通过通风口的设置,可以使得外部的干净空气可以通过通风口引入井盖内,改善了工作人员在维修平台上的呼吸环境;同时通过离子发生器的设置,使得进入井盖内的空气能够在离子发生器内受到一定能量的电子碰撞,从而使得空气中形成带有正电或者负电的正负氧离子,这些正负氧离子具有较强的活动性和不稳定性,在极短的时间内与气体污染物分子发生反应,经过一系列的反应最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对人体无害或危害程度大大降低的小分子化合物,从而去除了井盖内有毒气体的存在,避免了工作人员在井盖内工作时受到伤害,同时避免了有毒气体对泵站周围的环境造成破坏。

具体的,通风口上设有风机。

通过风机的设置,使得气体从井盖外端流入到井筒内,避免了罐体内部的气体的流出。

具体的,通风口远离罐体的一端设有至少三层滤网。

通过滤网的设置,使得进入风机和离子发生器的气体不带有较大颗粒的浮尘,保护了风机和离子发生器,延长了风机和离子发生器的使用寿命。

特别的,离子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有气管,气管环绕井盖内壁。

通过环绕井盖内壁的气管的设置,使得带有正负氧离子的气体能够散播到井筒的各个部位。

特别地,气管上额定间隔处设有通气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通风口的设置,可以使得外部的干净空气通过通风口引入井盖内,改善了工作人员在维修平台上的呼吸环境;同时通过离子发生器的设置,使得进入井盖内的空气能够在离子发生器内受到一定能量的电子碰撞,从而使得空气中形成带有正电或者负电的正负氧离子,这些正负氧离子具有较强的活动性和不稳定性,在极短的时间内与气体污染物分子发生反应,经过一系列的反应最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对人体无害或危害程度大大降低的小分子化合物,从而去除了井筒内有毒气体的存在,避免了工作人员在井筒内工作时受到伤害,同时避免了有毒气体对泵站周围的环境造成破坏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其中:

图1为带除臭装置的一体化预制泵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罐体、2井盖、3泵站进水口、4泵站出水口、5中间维修平台、6爬梯、7通风口、8离子发生器、9风机、10滤网、 11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当前市面上的泵站在长期进行污水处理时,污水会散发多种恶臭且有毒的气体,这些有毒气体一直存在于泵站内,不会对环境和人员造成伤害。

当泵站需要工作人员进行维修和清洗的时候,这些有毒气体会对维修和清洗的工作人员造成伤害,同时会泄露出泵站对泵站周边的环境造成破坏。

为了能够去除泵站内的恶臭有毒气体,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带除臭装置的一体化预制泵站。技术方案如下:

下面根据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带除臭装置的一体化预制泵站,包括了筒体系统、水泵系统、管道及阀门系统、格栅系统、控制系统及其它附属件。其中,筒体系统包含了罐体1、井盖2、人机出入口、通风口7、安全格栅、中间维修平台5、爬梯6、泵站进出水口及自清洁防淤积底座。井盖2置于罐体1顶部,中间维修平台置于罐体1与井盖2的交界处,爬梯6连接井盖2顶部与中检维修平台5,井盖2顶端设有通风口7,通风口7将井盖2外部的空气引入井盖2 内,通风口7接近罐体1的一端设有离子发生器8,离子发生器8的输入端与通风口7相接。

通过通风口7的设置,可以使得外部的干净空气可以通过通风口 7引入井筒内,改善了井筒内的环境;同时通过离子发生器8的设置,使得进入井盖2内的空气能够在离子发生器8内受到一定能量的电子碰撞,从而使得空气中形成带有正电或者负电的正负氧离子,这些正负氧离子具有较强的活动性和不稳定性,在极短的时间内与气体污染物分子发生反应,经过一系列的反应最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对人体无害或危害程度大大降低的小分子化合物,如此无限循环,通过通风口7不断往井筒内输送新鲜空气,不断与气体污染物分子发生反应,从而去除了井盖2内有毒气体的存在,避免了工作人员在井筒内工作时受到伤害,同时避免了有毒气体对泵站周围的环境造成破坏。

大致原理为离子辐射直接活化臭气分子发生分解反应与离子辐射活化臭气分子再分解臭气分子的间接反应相结合的一种氧化技术。综合利用了离子对恶臭物质的破坏作用和氧对恶臭物质的氧化去除作用来去除恶臭气体中的硫化氢、氨、甲硫醇等,并利用了水与氧在离子分解所产生的活泼的次生氧化剂来氧化分解恶臭气体,改变臭气分子的物化特性,最终污染物质被活性氧分解成CO2、水和其它小分子化合物。泵站整个除臭过程中所有的产物对人体及空气无任何影响,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物,保证了泵站及周边环境,大大降低了维护人员进入罐体1内工作时被有害气体伤害的风险

具体的,通风口7上设有风机9。

通过风机9的设置,使得气体是从井盖2外端流入到井筒内,避免了井筒内部的气体流出。

具体的,通风口7远离罐体1的一端设有至少三层滤网10。

通过滤网10的设置,使得进入风机9和离子发生器8的气体不带有较大颗粒的浮尘,保护了风机9和离子发生器8,延长了风机9 和离子发生器8的使用寿命。

特别的,离子发生器8的输出端连接有气管11,气管11环绕井盖2内壁。

通过环绕井盖2内壁的气管11的设置,使得带有正负氧离子的气体能够散播到井筒的各个部位。

特别地,气管11上额定间隔处设有通气孔。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