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排水口塑料漂浮物过滤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71969发布日期:2020-01-24 11:00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道排水口塑料漂浮物过滤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过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河道排水口塑料漂浮物过滤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塑料污染已经成为环保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塑料自然分解缓慢,并且在分解过程中释放有害物质,污染附近的空气或者土壤,一些塑料垃圾飘落在河道内,会对河水造成污染,影响河水内生存的生物的健康,人们食用河水中的动物,会间接影响人体健康。

在治理塑料漂浮物污染中,通常采用塑料垃圾清理机械进行清理。但是该方法只能用于河道较宽、河水较深的河流中,而对于河道宽度2~5米的小河流,由于不具备塑料垃圾清理机械的的吃水量,因而无法用机械去收集塑料垃圾,而采用人工打捞劳动强度大,不利于河流塑料漂浮物的治理。

目前也有在河道的排水管中直接安装网兜的方式来拦截塑料漂浮物,但是将网兜直接安装在排水管上后,当网兜中的塑料漂浮物垃圾装满了又没有及时清理时,容易造成排水管的堵塞,不利于河水的流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排水口塑料漂浮物过滤收集装置,该装置能够有效的清理河道塑料漂浮物的污染,降低劳动强度,而且在能够防止排水管堵塞,保证排水管排水流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河道排水口塑料漂浮物过滤收集装置,包括滤网网兜以及用于连接滤网网兜的连接管,所述滤网网兜与所述连接管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排水管连接;

所述连接管包括第一管体以及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以及第二管体沿径向对接后构成完整的圆形,并且所述第一管体的一侧与第二管体的一侧之间通过铰链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一管体的另一侧与第二管体的另一侧通过第二连接件和所述排水管可拆卸的连接紧固;

所述第一管体以及第二管体在露出排水管的管身上分别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出水孔。

可选的,所述第一管体以及第二管体分别为半圆管,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截面圆心角均是180°。

可选的,所述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在对接后呈上下式分布,其中所述第一管体位于第二管体的上方。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若干第一挂钩以及若干第二挂钩,所述第一挂钩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管体远离排水管的一端外壁上,所述第二挂钩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管体远离排水管的一端内壁上,所述第一挂钩的钩部沿第一管体的径向指向远离第一管体的方向,所述第二挂钩的钩部沿第二管体的径向指向第二管体的轴线方向。

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一对半圆环体,所述半圆环体分别设于所述第一管体及第二管体远离第一连接件的一端端部,并且所述半圆环体分别与第一管体及第二管体一体成型,两个半圆环体分别与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同轴设置,两个所述半圆环体的对接部位分别设有连接部,两个连接部中设有对穿的连接孔,两个半圆环体通过穿插在所述连接孔内的螺栓螺母组件连接紧固。

可选的,所述半圆环体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管体及第二管体的内径,所述排水管上设有一圈与两个所述半圆环体适配的凹槽,所述半圆环体卡在所述凹槽内。

可选的,所述出水孔的直径与所述滤网网兜的网孔孔径一致。

可选的,安装在所述第一管体的半圆环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吊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管将滤网网兜与排水管连接起来,并在第一管体以及第二管体露出排水管的管身上分别设有出水孔,当滤网网兜装满塑料漂浮物而未及时清理时,水流仍可通过出水孔流出,从而有效的防止了排水管的堵塞,而且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管连接滤网网兜和排水管,可收集更多的塑料漂浮物垃圾,有利于河流塑料漂浮物的治理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管体的a向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管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道排水口塑料漂浮物过滤收集装置,包括滤网网兜1以及用于连接滤网网兜1的连接管2,滤网网兜1与连接管2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件5可拆卸连接,连接管2的另一端与排水管3连接。通过第一连接件5将滤网网兜1的兜口连接起来,在吊起滤网网兜1时,可直接吊起连接管2,无需重新对滤网网兜1进行人工束口,降低了劳动强度。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管2包括第一管体201以及第二管体202,第一管体201以及第二管体202沿径向对接后构成完整的圆形,并且第一管体201的一侧与第二管体202的一侧之间通过铰链4铰接在一起,由此,在对接第一管体201和第二管体202时,第一管体201和第二管体202绕铰链4的铰接轴相对转动,使第一管体201和第二管体202的另一侧互相靠近而完成对接。第一管体201的另一侧与第二管体202的另一侧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6可拆卸的连接紧固,第一管体201以及第二管体202在露出排水管3的管身上分别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出水孔203,出水孔203的直径与滤网网兜1的网孔孔径一致,由于在第一管体201以及第二管体202露出排水管3的管身上分别设有出水孔203,当滤网网兜1装满塑料漂浮物而未及时清理时,水流仍可通过出水孔203流出,从而有效的防止了排水管3的堵塞,而且通过连接管2连接滤网网兜1和排水管3,可收集更多的塑料漂浮物垃圾,有利于河流塑料漂浮物的治理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只需要保证第一管体201和第二管体202对接后形成的是个完整的圆形即可,例如采用的第一管体201以及第二管体202分别为半圆管,并保证第一管体201和第二管体202的外径、内径分别保持一致,即第一管体201和第二管体202的规格完全一致,第一管体201和第二管体202的截面圆心角均是180°,两个对接后能够形成完整的圆形。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管体201与第二管体202在对接后呈上下式分布,其中第一管体201位于第二管体202的上方。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第一连接件5包括若干第一挂钩501以及若干第二挂钩501,第一挂钩501固定安装在第一管体201远离排水管3的一端外壁上,第二挂钩502固定安装在第二管体202远离排水管3的一端内壁上,第一挂钩501的钩部沿第一管体201的径向指向远离第一管体201的方向,第二挂钩502的钩部沿第二管体202的径向指向第二管体202的轴线方向。通过该设置,可保证滤网网兜1在收集塑料漂浮物时,始终能够挂在第二挂钩502上,通过第一挂钩501和第二挂钩502的配合使用,保证了滤网网兜1连接的稳定性,防止滤网网兜1的下方脱离连接管2。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第二连接件6包括一对半圆环体601,半圆环体601分别设于第一管体201及第二管体202远离第一连接件5的一端端部,并且半圆环体601分别与第一管体201及第二管体202一体成型,两个半圆环体601分别与第一管体201、第二管体202同轴设置,半圆环体601的内径小于第一管体201及第二管体202的内径,排水管3上设有一圈与两个半圆环体601适配的凹槽301,半圆环体601卡在凹槽301内,两个半圆环体601的对接部位分别设有连接部602,两个连接部602中设有对穿的连接孔,两个半圆环体601通过穿插在连接孔内的螺栓螺母组件603连接紧固。在安装连接管2时,将两个半圆环体601分别卡在凹槽301中,并对接第一管体201和第二管体202,使得两个半圆环体601页实现对接,对接后,直接通过螺栓螺母组件603将两个连接部602连接紧固即可。

为了便于在滤网网兜1收集满时起吊滤网网兜1,可在安装于第一管体201的半圆环体6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吊环7,在起吊时,直接将吊环7与起吊机械的输出端连接起来。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为突出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特点,其余技术特征在此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