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面漂浮垃圾清理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36136发布日期:2019-12-06 17:52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面漂浮垃圾清理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面清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面漂浮垃圾清理船。



背景技术:

水面漂浮垃圾是环保上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在很多公共场所总有一些漂浮垃圾很难去清理。人工清理,不仅浪费人力,而且效率低下,更会造成一些安全事故。为了减轻打捞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漂浮垃圾清理工作的效率和安全系数,迫切需要一台能够远程操控的机器代替人工高效、安全地完成水面漂浮垃圾的清理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水面漂浮垃圾清理船,可以高效、环保、安全地完成水面漂浮垃圾的聚拢、打捞和运输工作,对营造绿色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水面漂浮垃圾清理船,包括由船体连接板连接的两个船体,两个所述船体的上方固定架设有收集网,所述船体连接板上固定有密封筒,密封筒内设置有船体动力电机以及方向舵控制连杆电机,密封筒的外端伸出有分别与船体动力电机以及方向舵控制连杆电机连接的螺旋桨和方向舵,左侧船体的内部设置有打捞动力电机以及动力传动结构,右侧船体的内部设置有运动控制电路板以及电池,船体的外侧分别通过固定轴连接一船体固定带轮且在该固定轴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打捞臂,打捞臂上固定设置有打捞臂齿轮,所述打捞动力电机通过动力传动结构控制打捞臂齿轮转动,打捞臂的一端设置有两个通孔,靠近打捞臂齿轮的通孔内通过轴承连接一齿轮轴,齿轮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打捞网带轮以及打捞网换向齿轮,远离打捞臂齿轮的通孔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一打捞网轴,打捞网轴上设置有打捞网以及与打捞网换向齿轮啮合的打捞网齿轮,打捞网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对应侧的打捞臂转动连接,所述打捞网带轮通过皮带与船体固定带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船体连接板的中部开设有孔洞。

进一步的,两侧船体的前端分别设置有一前伸臂,两个前伸臂由一根轴连接,轴上固定有一前挡网,前挡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通过扭簧安装在轴上的侧挡板,所述侧挡板能够绕轴上下翻转且在扭簧的作用下自动回位。

进一步的,所述打捞网带轮与船体固定带轮直径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传动结构包括一中间轴、蜗轮蜗杆传动结构以及左右动力传动轴,所述蜗轮蜗杆传动结构包括啮合传动的蜗轮以及蜗杆,所述蜗杆通过联轴器与打捞动力电机传动连接,所述蜗轮固定于中间轴上,中间轴的外侧端设置有一与打捞臂齿轮啮合的传动齿轮,中间轴与左右动力传动轴上分别设置有相互啮合的高速齿轮和低速齿轮。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水面漂浮垃圾清理船,其通过设置的打捞臂以及与其连接的打捞网将收集于船体前侧挡网处的垃圾打捞并倾倒入收集网内,完成水面垃圾的打捞,其可以通过远程遥控器给控制电路板发出信号,控制整个装置的前进转向以及打捞过程,实现全自动打捞,降低目前人工打捞劳动强度,提高垃圾清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船体底部动力换向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打捞动力系统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右侧船体内部示意图。

图5是打捞网换向结构示意图。

图6是打捞网前端示意图。

1-船体连接板;2-船体;3-收集网;4-密封筒;5-螺旋桨;6-方向舵;7-前伸臂;8-前挡网;9-侧挡板;10-打捞动力电机;11-运动控制电路板;12-电池;13-船体固定带轮;14-打捞臂;15-打捞臂齿轮;16-打捞网带轮;17-打捞网换向齿轮;18-打捞网;19-打捞网齿轮;20-皮带;21-高速齿轮;22-中间轴;23-左右动力传动轴;24-蜗轮;25-蜗杆;26-传动齿轮;27-低速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6所示的一种水面漂浮垃圾清理船,包括由船体连接板1连接的两个船体2,两个所述船体2的上方固定架设有收集网3,所述船体连接板1上固定有密封筒4,密封筒4内设置有船体动力电机以及方向舵控制连杆电机,密封筒4的外端伸出有分别与船体动力电机以及方向舵控制连杆电机连接的螺旋桨5和方向舵6,左侧船体2的内部设置有打捞动力电机10以及动力传动结构,右侧船体2的内部设置有运动控制电路板11以及电池12,船体2的外侧分别通过固定轴连接一船体固定带轮13且在该固定轴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打捞臂14,打捞臂14上固定设置有打捞臂齿轮15,所述打捞动力电机10通过动力传动结构控制打捞臂齿轮15转动,打捞臂14的一端设置有两个通孔,靠近打捞臂齿轮15的通孔内通过轴承连接一齿轮轴,齿轮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打捞网带轮16以及打捞网换向齿轮17,远离打捞臂齿轮15的通孔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一打捞网轴,打捞网轴上设置有打捞网18以及与打捞网换向齿轮17啮合的打捞网齿轮19,打捞网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对应侧的打捞臂14转动连接,所述打捞网带轮16通过皮带20与船体固定带轮13连接。

其中,所述船体连接板1的中部开设有孔洞;两侧船体2的前端分别设置有一前伸臂7,两个前伸臂7由一根轴连接,轴上固定有一前挡网8,前挡网8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通过扭簧安装在轴上的侧挡板9,所述侧挡板9能够绕轴上下翻转且在扭簧的作用下自动回位;所述打捞网带轮16与船体固定带轮13直径相同;所述动力传动结构包括一中间轴22、蜗轮蜗杆传动结构以及左右动力传动轴23,所述蜗轮蜗杆传动结构包括啮合传动的蜗轮24以及蜗杆25,所述蜗杆25通过联轴器与打捞动力电机10传动连接,所述蜗轮24固定于中间轴22上,中间轴22的外侧端设置有一与打捞臂齿轮15啮合的传动齿轮26,中间轴22与左右动力传动轴23上分别设置有相互啮合的高速齿轮21和低速齿轮27。

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水面漂浮垃圾清理船,其在具体使用时,其中打捞动力电机10、船体动力电机以及方向舵控制连杆电机均与运动控制电路板11电性连接,同时通过电池12供电,运动控制电路板11上设置有能够接受遥控器相应信号的接收端,运动控制电路板11可以实现相应的操作,包括船的运动和停止、方向舵的转向和打捞臂的运动和停止,可以实现远程控制,远程控制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熟练掌握的技术,在此不做具体赘述。

动力转向方面,如图2所示,通过位于密封筒4内的船体动力电机带动螺旋桨5工作,实现船体2前进,通过方向舵控制连杆电机带动方向舵6进行换向,实现船体2的转向。

打捞方面,如图3~图6所示,打捞动力电机10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带动蜗杆25转动,蜗杆25带动蜗轮24转动,从而实现中间轴22的转动,位于中间轴22上的传动齿轮26以及高速齿轮21转动,传动齿轮26带动打捞臂齿轮15转动,而高速齿轮21通过啮合作用带动低速齿轮27以及左右动力传动轴23转动,从而可以使得位于船体2两侧的打捞臂14同步转动,默认的打捞臂14为顺时针转动,打捞臂14在转动的同时,打捞网带轮16在绕船体固定带轮13公转的同时会以公转速度的二倍自转,且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打捞网带轮16与打捞网换向齿轮17通过一齿轮轴连接,又由于打捞网换向齿轮17与打捞网轴上的打捞网齿轮19啮合,从而可以使得打捞网轴以相当于打捞臂14两倍的速度自转且转动方向与打捞臂14旋转方向一致,从而可以使得当打捞臂14平行于船体2时,打捞网18呈开口朝上状,当打捞臂14转动90度时,打捞网18转动180度,正好可以将打捞上来的垃圾完全倾倒入收集网3内,以此类推,两个打捞网18依次循环工作,值得一提的时,船体2在行进过程中,前挡网8与侧挡板9形成u形区域正好可以将河面的垃圾收集,每次打捞网18在运动到前挡网8前侧时,打捞网轴推动侧挡板9绕其连接轴翻转,而当打捞网18收集完垃圾以后向上继续运动时,侧挡板9在扭簧作用下再次回到原位,再次与前挡网8形成u形收纳结构,继续收集河面垃圾,周而复始,实现打捞工作。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