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挡土墙的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04546发布日期:2020-01-15 00:40阅读:14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挡土墙的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挡土墙的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领域中,混凝土挡土墙被广泛应用于路基工程、市政园林工程、建筑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等各种工程中,是一种用来支撑天然边坡或人工填土边坡以保持土体稳定的建筑物。

现有的混凝土挡土墙中通常配套安装有相应的排水管,以便于土体中的水的有效排出。然而,传统的挡土墙排水管在施工过程中直接将其埋入到混凝土墙体中,使得排水管的一端插入于土体中,另一端伸出于混凝土墙体在远离土体的一侧。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有淤泥堆积于排水管中,进而影响排水管的排水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挡土墙的排水装置,当有淤泥堆积于排水管中时,可以对该排水管进行更换,从而保证了混凝土挡土墙优良的排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混凝土挡土墙的排水装置,包括支撑管,埋设于混凝土墙体中,且其一端与土体抵接,另一端伸出于混凝土墙体在远离土体的一侧;连接筒,一体连接于所述支撑管在抵接土体一端的内壁上;排水管,套设于所述支撑管的内部并与所述连接筒的外壁螺纹连接;过滤组件,安装于排水管的内侧并与所述连接筒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淤泥堆积于排水管中时,拧动排水管,使得排水管与连接筒分离,随后将排水管从支撑管中抽离,对排水管和过滤组件上的淤泥清除后再将该排水管插入支撑管中,使得排水管与连接筒螺纹连接,以此保证排水管的通畅,使得混凝土挡土墙具有优良的排水效果,其结果简单,能够有效延长排水管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排水装置的维修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管与连接筒连接一端的内边沿处设置有导向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面使得排水管在与连接筒连接的一端开口增加,方便连接筒快速准确的插入排水管中,提高了排水管的拆卸安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管与连接筒连接一端的端面上固定有一密封垫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垫片能够对排水管与连接筒之间的缝隙加以密封,以此减少排水管内水沿着该缝隙流出至排水管外,便于水的有效快速排出;与此同时,密封垫片还能对排水管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以免排水管与连接筒之间旋转过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组件包括与排水管固定连接的定位环和一体连接于定位环一侧的滤网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环用于滤网罩稳定的安装于排水管中,以此方便过滤组件的单独拆装和更换,从而保证滤网罩优良的过滤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管的内壁上凸起有一凸环,所述定位环通过螺钉固定于凸环上,所述连接筒的端面与定位环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环的设置能够方便定位环的安装固定,同时为定位环提供良好的限位作用,在结合连接筒与定位环的抵接,从而增加了过滤组件的结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滤网罩呈圆锥状,且其尖端插入于土体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锥状的滤网罩方便滤网罩能够快速插入土体中,相对于平面具有更多与土体接触的表面积,使得土体中的水分被有效快速的排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管在远离连接筒的一端内壁上径向固定有一转动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杆的设置能够方便操作人员对排水管的转动,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有效提高排水管的拆卸和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管和排水管均倾斜设置,且其与土体抵接的一端高于远离土体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管和排水管倾斜设置方便将土体中的水导向流入排水管,再沿着排水管的内壁快速流出,减少水堆积于排水管中,具有良好的导向排水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管、连接筒、排水管、过滤组件的设置,保证了排水管的通畅,使得混凝土挡土墙具有优良的排水效果,其结果简单,能够有效延长排水管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排水装置的维修成本;

2.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环、滤网罩、凸环的设置,方便过滤组件的装卸和更换,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杆的设置方便排水管的转动,从而方便排水管的快速装卸,具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在a处的放大图。

图中,110、支撑管;120、连接筒;130、排水管;131、导向面;132、密封垫片;133、转动杆;134、凸环;140、过滤组件;141、定位环;142、滤网罩;200、混凝土墙体;300、土体;400、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混凝土挡土墙的排水装置,包括支撑管110、连接筒120、排水管130和过滤组件140,其中的排水管130可进行拆装,以此保证了排水管130的通畅,使得混凝土挡土墙具有优良的排水效果。

支撑管110埋设于混凝土墙体200中并相对于水平方向为倾斜设置,其一端与土体300抵接,另一端伸出于混凝土墙体200在远离土体300的一侧,且支撑管110与土体300抵接的一端高于其远离土体300的一端。

结合图2,连接筒120一体连接于支撑管110在抵接土体300一端的内壁上,其轴向的断面呈l字型,使得连接筒120的外壁和支撑管110的内壁之间形成一个环状的空腔400。排水管130共轴套设于支撑管110的内部,其朝向土体300的一端内壁并与连接筒120的外壁螺纹连接,从而使得排水管130的端部伸入于空腔400中。

排水管130与连接筒120连接一端的内边沿处设置有一个导向面131,使得排水管130的内径沿着轴线向外而逐步放大,方便排水管130快速住准确的套设于连接筒120的外侧。排水管130与连接筒120连接一端的端面上通过胶水固定有一个橡胶支撑的密封垫片132,以此不但对排水管130与连接筒120之间的缝隙加以密封,同时还能在排水管130安装时避免排水管130与连接筒120的刚性抵接。排水管130在远离连接筒120的一端内壁上还径向固定有一个转动杆133,方便操作人员的握持,加快排水管130的装卸。

过滤组件140安装于排水管130的内侧并与连接筒120抵接,包括与排水管130固定连接的定位环141和一体连接于定位环141一侧的滤网罩142。排水管130的内壁上凸起有一个凸环134,定位环141通过多个螺钉固定于凸环134的一侧端面,连接筒120的端面与定位环141抵接。滤网罩142呈圆锥状,且其尖端插入于土体300中,从而方便滤网罩142的快速定位以及保证了滤网罩142的过滤作用。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当淤泥堆积于排水管130中时,拧动排水管130中的转动杆133,带动排水管130的旋转,进而使得排水管130与连接筒120分离,随后将排水管130从支撑管110中抽离,对排水管130和过滤组件140上的淤泥清除后再将该排水管130插入支撑管110中,使得排水管130与连接筒120螺纹连接,密封垫片132密封于排水管130与连接筒120的缝隙处,以此使得混凝土挡土墙具有优良的排水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