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厕新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66419发布日期:2020-05-08 14:33阅读:8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厕新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公共卫生通气系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公厕新风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社会上有空调设施的公厕,如果按照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190《公共厕所建设规范》规定的每4分钟换一次气,才能把异味排出室外,但室内用空调营造的环境温度,很快就被破坏了,即排风量够了,臭味没了,但用空调营造的环境温度也没有了,从而很难做到公厕的空调系统使环境温度达到冬暖夏凉的要求,反过来环境温度有了,异味却排不出去了,两者的矛盾使现有公厕恒温排气的问题一直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公厕新风系统,通过设置公厕隔断内的坑位小循环换气系统,把异味排出的同时,不影响公厕大的空调环境,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公厕新风系统,包括排风机、进风机和红外线人体感应开关,所述排风机和进风机的一端并联后与电源系统连接,另一端并联后与所述红外线人体感应开关连接,所述红外线人体感应开关通过感应人体热红信号控制排风机和进风机的启动和停止;所述排风机和排风机均采用新冷媒r410a制冷剂进行夏季制冷、冬季制热。

优选的,所述排风机、进风机和红外线人体感应开关均设置在公厕每个隔断/隔板内的功能设备的背面墙体上。

所述功能设备包括坑位、坐便器、小便池。

优选的,在每个隔断/隔板内,所述排风机和进风机的风量相同,均为20~200立方米/每小时;所述排风机和进风机距地面垂直距离相同,且距功能设备的竖直中心线的水平距离也相同,即排风机和进风机在高度上对地等高,且对称设置在功能设备5的背面的左右两侧,且风量相同。

进一步的,在每个隔断内的坑位的背面墙体上的排风机和进风机,其中心轴线的水平距离为20~100厘米,距地面垂直距离均为10~80厘米。

进一步的,在每个隔板内的小便池的背面墙体上的排风机和进风机,其中心轴线的水平距离为30~80厘米,距地面垂直距离均为20~80厘米。

与现有产品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公厕中每个隔断内的小循环换气原理,在坑位“臭源”最近处将臭气排出、在最近处补进新鲜且温度适宜的空气,实现了气体小循环流动的平衡,使公厕每个隔断的环境得到改善的同时不影响公厕大的空调环境,从而达到既能恒温排气又节能环保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公厕新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公厕新风系统在功能设备背面墙体上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公众能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申请人对实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公厕新风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排风机1、进风机2和红外线人体感应开关3,所述排风机1和进风机2的一端并联后与电源系统8连接,另一端并联后与所述红外线人体感应开关3连接,所述红外线人体感应开关3通过感应人体热释电红外信号控制排风机1和进风机2的启动和停止;所述排风机1和进风机2均采用新冷媒r410a制冷剂进行夏季制冷、冬季制热。

优选的,所述排风机1和进风机2、红外线人体感应开关3均设置在公厕每个隔断/隔板4内的功能设备5的背面墙体6上。

所述功能设备5包括坑位、坐便器、小便池。

优选的,在每个隔断/隔板4内,所述排风机1和进风机2的风量相同,均为20~200立方米/每小时;所述排风机1和进风机2距地面垂直距离h相同,且距功能设备5的竖直中心线的水平距离也相同,即排风机1和进风机2在高度上对地等高,且对称设置在功能设备5的背面左右两侧,且风量相同,这样才能保证当有人如厕时,所述红外线人体感应开关3使得排风机1和进风机2同时启动,空气在“臭源”附近一进一出,形成小循环平衡换气;人离开后,所述红外线人体感应开关3关闭,排风机1和进风机2同时停止。如果所述排风机1和进风机2的风量不相同,或者不是对称设置在功能设备5的背面左右两侧,则进风机2和排风机1的送风和排风不匹配,不能在“臭源”附近形成小循环平衡换气;或者由于不能满足以上的风量和距离尺寸要求,导致距离太远、风量太弱,则进风机2送进来的风在没有到达“臭源”位置时即被排风机1抽走、排出去,形成气流短路,也达不到除臭功能。

如图2所示,在每个隔断4内的坑位的背面墙体6上的排风机1和进风机2,其中心轴线的水平距离l为20~100厘米,距地面垂直距离h均为10~80厘米;在每个隔板4内的小便池的背面墙体6上的排风机1和进风机2,其中心轴线的水平距离l为30~80厘米,距地面垂直距离h均为20~80厘米。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红外线人体感应开关3属于现有技术,其内部电路结构设计、元器件布局以及外观形状、尺寸大小、具体型号等,均不是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关键性技术内容,因不影响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过程和发明目的的实现,不在说明书中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排风机1和进风机2也属于现有技术,其型号、外观形状、尺寸大小也不作要求,只需满足可采用新冷媒r410a制冷剂进行制冷/制热的要求,并且排风量、安装位置符合前述规定参数即可。

工作原理简介如下:所述红外线人体感应开关3内部设有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电磁阀,所述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探测到人体体温发射的10μm左右的红外线,通过菲泥尔滤光片增强后聚集到红外感应源上,红外感应源通常采用热释电元件,所述热释电元件在接收到人体红外辐射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失去电荷平衡,向外释放电荷,经电磁阀及检测处理电路后,触发排风机1和进风机2的开关动作。当有人如厕、进入红外线人体感应开关3的感应范围时,红外线人体感应开关3就能自动接通排风机1和进风机2,人只要不离开感应范围,将持续接通,排风机1和进风机2持续制冷/制热的同时,分别持续排风和进风;人离开后,开关自动关闭或延时自动关闭,延时时间可调,一般在5-12秒范围内。红外线人体感应开关3的感应角度一般可达120度,感应距离为7-10米。

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及改变,并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所涵盖。



技术特征:

1.一种公厕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风机、进风机和红外线人体感应开关,所述排风机和进风机的一端并联后与电源系统连接,另一端并联后与所述红外线人体感应开关连接,所述红外线人体感应开关通过感应人体热释电红外信号控制排风机和进风机的启动和停止;所述进风机和排风机均采用新冷媒r410a制冷剂进行夏季制冷、冬季制热;所述排风机、进风机和红外线人体感应开关设置在公厕每个隔断/隔板内的功能设备的背面墙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厕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设备包括坑位、坐便器、小便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厕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每个隔断/隔板内,所述排风机和进风机的风量相同,均为20~200立方米/每小时;所述排风机和进风机距地面垂直距离相同,且对称设置在功能设备的背面左右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厕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每个隔断内的坑位的背面墙体上的排风机和进风机,其中心轴线的水平距离为20~100厘米,距地面垂直距离均为10~80厘米。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厕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每个隔板内的小便池的背面墙体上的排风机和进风机,其中心轴线的水平距离为30~80厘米,距地面垂直距离均为20~80厘米。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公厕新风系统,包括排风机、进风机和红外线人体感应开关,所述排风机和进风机的一端并联后与电源系统连接,另一端并联后与所述红外线人体感应开关连接;所述排风机和排风机均采用新冷媒R410A制冷剂进行制冷/制热。所述排风机和进风机的风量相同,均为20~200立方米/每小时;在坑位的背面墙体上的排风机和进风机,其中心轴线的水平距离为20~100厘米,距地面垂直距离均为10~80厘米;在小便池的背面墙体上的排风机和进风机,其中心轴线的水平距离为30~80厘米,距地面垂直距离均为20~80厘米。本实用新型实现气体小循环平衡,使公厕每个隔断的环境得到改善的同时不影响公厕大的空调环境。

技术研发人员:喻进;唐雪霞;孙明;李莉;潘启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市海淀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
技术研发日:2019.05.15
技术公布日:2020.05.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