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水通气的水路部件及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04746发布日期:2020-04-14 21:17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阻水通气的水路部件及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马桶中的水路部件及组件,尤其涉及的是阻水通气的水路部件及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马桶中应用中为了增强人体清洗体验,在水路系统中增加了补气功能,一般通过气泵、管路、三通件连接至水路中,实现此功能需求,在实际应有中存在水体通过三通件回流进入气体管路的问题,增强了水路系统中残余冷水的滞留,从系统测试层面影响清洗水温突变降温,影响人体体验效果。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解决水回流进入气体管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实用新型公开阻水通气的水路结构,包括进出水联通结构件、气体联通结构件、密封件、弹性件;气体联通结构件连接在进出水联通结构件上,进出水联通结构件的内部设有水通道,气体联通结构件的内部设有气通道,弹性件、密封件均内置于气通道内,气通道与水通道不相通时,弹性件将密封件抵压在气通道内的限位结构上。

气体联通结构件连接在进出水联通结构件上,通常情况下,弹性件具有向外的弹力,能够将密封件压紧在限位结构上,实现堵住气通道的作用,阻止水进入供气管道,而需要进行通气功能时,在气体增压的情况下,气通道的气体则可以通过克服弹性件、密封件的压力进入水路,实现了阻水通气的功能,保证气体正常注入水路,并在压力的作用下,避免了水体逆流注入气体管路的问题,解决了冷水在气体管路中的滞留问题。

优选的,所述进出水联通结构件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水通道相通,所述气体联通结构件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气体联通结构件通过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连接与进出水联通结构件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出水联通结构件为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具有台阶的圆柱体,且第一连接部的中心轴线与进出水联通结构件的中心轴线垂直相交,第一连接部包括一体的第一套筒和卡接部,卡接部连接在进出水联通结构件上,且卡接部的周向设有轴向的至少一个卡槽。

优选的,所述气体联通结构件为具有台阶结构的圆柱体,其底部为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套筒和设置在第二套筒底部的至少一个卡条,卡条为轴向的长条形结构以及设置在长条形结构底端的卡扣,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通过卡条卡入凹槽、以及卡扣卡在卡接部底面进行连接。卡接方式简单,有效。

优选的,所述第一套筒内还设有用于连接弹性件的多个周向设置的卡爪,卡爪之间为贯穿结构。卡爪之间的贯穿结构为气通道与水通道相通时,气体能够由此进入水通道。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多个卡爪的外围构成圆周面,圆周面的直径小于弹簧的内径。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当弹簧在外力的作用下,套接在卡爪上后不易脱出。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部为具有台阶结构的腔体,其中台阶结构形成的台阶面为限位结构,所述密封件为能够完全遮挡台阶面上部气通道的结构。

优选的,所述密封件为柔性材质制得的圆片或方片结构,其外围尺寸大于限位结构上部的气通道的外围尺寸。台阶面与密封件的顶面均为平面,可以是贴合更加紧密,并保证,密封件的尺寸能够完全遮住其上方的气通道的尺寸,密封效果更好;密封件可以是方形或圆形,对应的其上部的那部分气通道也可以是方形或圆形。

优选的,所述密封件为柔性材质制得的球体结构,其最大直径大于限位结构上部的气通道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采用阻水通气的水路结构的水路组件,包括加热器、分配阀、气泵,进出水联通结构件的两端通过管道分别连接加热器、分配阀,气体联通结构件的一端连接气泵。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气体联通结构件连接在进出水联通结构件上,通常情况下,弹性件具有向外的弹力,能够将密封件压紧在限位结构上,实现堵住气通道的作用,阻止水进入供气管道,而需要进行通气功能时,在气体增压的情况下,气通道的气体则可以通过克服弹性件、密封件的压力进入水路,实现了阻水通气的功能,保证气体正常注入水路,避免了水体逆流注入气体管路的问题,解决了冷水在气体管路中的滞留问题;

(2)本结构采用弹簧和柔性密封件,结构简单、成本低,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阻水通气的水路结构的爆炸图;

图2是阻水通气的水路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阻水通气的水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水路组件的俯视图。

图中标号:进出水联通结构件1、水通道11、第一连接部12、第一套筒121、卡槽122、卡爪123、气体联通结构件2、气通道21、第二连接部22、限位结构221、第二套筒222、卡条223、密封件3、弹性件4、加热器5、分配阀6、气泵7、清洗器8、管道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阻水通气的水路结构,包括进出水联通结构件1、气体联通结构件2、密封件3、弹性件4;气体联通结构件2连接在进出水联通结构件1上,进出水联通结构件1的内部设有水通道11,气体联通结构件2的内部设有气通道21,弹性件4、密封件3均内置于气通道21内,气通道21与水通道11不相通时,弹性件4具有向外的弹力,能够将密封件3抵压在气通道21内的限位结构221上,气通道21与水通道11相通时,密封件3脱离限位结构。

气体联通结构件2连接在进出水联通结构件1上,通常情况下,弹性件4具有向外的弹力,能够将密封件3压紧在限位结构221上,实现堵住气通道的作用,阻止水进入供气管道,而需要进行通气功能时,在气体增压的情况下,气通道21的气体则可以通过克服弹性件4作用在密封件3的压力进入水路,实现了阻水通气的功能,保证气体正常注入水路,并在压力的作用下,避免了水体逆流注入气体管路的问题,解决了冷水在气体管路中的滞留问题。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二具体提供了一种气体联通结构件与进出水联通结构件的连接方式。

所述进出水联通结构件1为圆柱体结构,所述进出水联通结构件1设有第一连接部12,所述第一连接部12为具有台阶的圆柱体,且第一连接部12的中心轴线与进出水联通结构件1的中心轴线垂直相交,因此,第一连接部12与水通道11垂直相通,第一连接部12包括一体的第一套筒121和卡接部,卡接部连接在进出水联通结构件1上,且卡接部的周向设有轴向的至少一个卡槽122,本实施例中的卡槽122是相邻两个凸起之间形成的,为受力均衡,本实施例中的卡槽122设有两个,整个卡接部也设置为对称的结构,卡接部的底面为平面。

所述气体联通结构件2为具有台阶结构的圆柱体,所述气体联通结构件2的底部设有第二连接部22,第二连接部22内部为具有台阶结构的腔体,腔体为圆台型,该腔体与其上部的气通道相通,构成整个气通道21,气通道的截面为圆形,即,腔体的内部直径,由下至上为逐渐减小的,其中台阶结构形成的台阶面为限位结构221,第二连接部22包括第二套筒222和设置在第二套筒222底部的至少一个卡条223,卡条223为轴向的长条形结构以及设置在长条形结构底端的卡扣,所述气体联通结构件2通过第一连接部12与第二连接部22的连接与进出水联通结构件2连接,而第一连接部12与第二连接部22通过卡条卡入凹槽、以及卡扣卡在卡接部底面进行连接,连接后,第一套筒121置于第二套筒222内部的下半部,第二套筒222的底面与卡接部的顶面重合。卡接方式简单,有效。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套筒121内还设有用于连接弹性件的四个周向阵列设置的卡爪123,相邻卡爪123之间有间隙,四个卡爪123之间为贯穿结构,卡爪123之间的贯穿结构为气通道21与水通道11相通时,气体能够由此进入水通道11。

本实施中的,所述弹性件4为弹簧,四个卡爪123的外围构成圆周面,圆周面的直径小于弹簧的内径。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当弹簧在外力的作用下,套接在卡爪123上后不易脱出。

实施例四:

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所述密封件3为能够完全遮挡台阶面上部气通道的结构,所述密封件为柔性材质制得的圆片结构,其直径大于限位结构221上部的气通道的直径。台阶面与密封件的顶面均为平面,可以是贴合更加紧密,并保证,密封件3的尺寸能够完全遮住其上方的气通道的尺寸,密封效果更好;当然,密封件也可以是方形,对应的其上部的那部分气通道也可以是方形或圆形。

除此之外,所述密封件3还可以是为柔性材质制得的球体结构,其最大直径大于限位结构上部的气通道的直径。当然,密封件3为片状结构时,受力均匀,效果更好。

在上述实施例一至四基础上,还提供一种采用阻水通气的水路结构的水路组件,包括加热器5、分配阀6、气泵7,进出水联通结构件1的两端通过管道9分别连接加热器5、分配阀6,分配阀6连接清洗器8,气体联通结构件2的一端连接气泵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