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屋建筑施工雨水和废水循环利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68247发布日期:2020-02-18 14:19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房屋建筑施工雨水和废水循环利用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房屋建筑施工雨水和废水循环利用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雨水和废水的资源回收利用问题也越来越重视,而地产开发商的不断涌现,城市内出现大规模建筑施工的情况,由于环境的不可控因素,施工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降雨。

在降雨的过程中,雨水会冲刷施工工地上的砂石,雨水、污水和砂石一并冲入排水沟内。传统的排水沟设备只起到引流的效果,由于砂石本身具有一定的重量,则砂石在排水沟内会出现沉降。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砂石沉降在排水沟内一段时间后,随着时间不断的增长,从而造成砂石长时间的发酵而引发雨水变质变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房屋建筑施工雨水和废水循环利用设备,解决了雨水变质变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房屋建筑施工雨水和废水循环利用设备,包括沉降池和清水池,所述沉降池靠近侧壁的顶部设置有与清水池连通的连接管,所述清水池的侧壁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沉降池顶部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上设置有与沉降池内部相通的若干条形孔,所述沉降池的内部设置有竖直的挡板,通过所述挡板将沉降池分成第一空腔和靠近清水池的第二空腔,若干所述条形孔位于第一空腔上方,所述挡板上设置有将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连通的通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通孔的位置高于连接管的位置,所述连接管的位置高于排水管的位置,所述第一空腔底部和第二空腔底部均设置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上设置有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工地上的污水、砂石、雨水和泥土通过盖体上的条形孔首先流到过滤装置上,过滤装置阻挡颗粒较大的砂石往下流,减少堆积导致雨水发臭的现象,且能加快雨水流通的速度,而雨水和泥土会流到第一空腔内,污水、雨水和泥土会在第一空腔内进行沉降的处理,位于上层的混合液通过通孔流到第二空腔内,在第二空腔内进行沉降的处理,沉降后的泥沙会堆积在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底部,通过排泥管能将泥沙排出,第二空腔内的上层清液通过连接管流到清水池内,最后经过排水管排出,该过程的雨水和污水经过沉降后可以循环利用,起到节约水资源的效果,且沉降的过程中,沉降的泥沙能经过排泥管排出,减少沉降池底部堆积大量泥沙导致雨水发臭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孔的位置和连接管的位置为相对设置,所述连接管的位置和排水管的位置为相对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对设置的通孔、连接管和排水管,使雨水和污水的流通路径较长,使沉降和过滤的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沉降池底部的竖截面呈倒梯形设置,所述沉降池侧壁的底部设置有螺旋导向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沉降池的底部为倒梯形的设置,则沉降后的泥沙便于流到排泥管上;沉降池侧壁的底部设置有螺旋导向杆,该螺旋导向杆呈螺旋状,对泥沙起到导向的效果,有助于加快排泥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的顶部设置有抵接在第一空腔顶部的边沿,所述边沿的底部均匀设置有若干凸起,所述第一空腔的顶部设置有与若干凸起相配合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过滤网能将颗粒较大的砂石阻隔,减少砂石堆积在第一空腔底部造成堵塞的情况;当第一过滤网内堆积的砂石较多时,将第一过滤网拿出,有助于加快清洁的效率;通过设置若干相互配合的凸起和凹槽,该设置能限定第一过滤网位于第一空腔上的位置,减少第一过滤网偏移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孔上设置有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的网孔直径大于第二过滤网的网孔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第一空腔内仅进行初次过滤,通过在通孔上设置第二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对混合液进行二次过滤,使过滤的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边沿的顶部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穿设条形孔且与盖体的顶面齐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过滤网使用一段时间后,通过把手便于将第一过滤网提起,有助于加快清洁的效率;把手和盖体的顶面齐平,盖体对把手起到保护的效果,减少把手碰撞的现象,有助于增长把手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体与沉降池抵接的端面设置有缓冲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体和沉降池长期抵接,通过增设缓冲垫,缓冲垫具体是橡胶,本身起到缓冲的效果,该设置有助于增长盖体和沉降池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过滤装置阻挡颗粒较大的砂石往下流,减少堆积导致雨水发臭的现象,且能加快雨水流通的速度,通过排泥管能将泥沙排出,第二空腔内的上层清液通过连接管流到清水池内,最后经过排水管排出,该过程的雨水和污水经过沉降后可以循环利用,起到节约水资源的效果;

2.沉降池的底部为倒梯形的设置,则沉降后的泥沙便于流到排泥管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沉降池;11、挡板;12、第一空腔;13、第二空腔;14、通孔;15、排泥管;16、阀门;17、螺旋导向杆;18、凹槽;19、第二过滤网;2、清水池;3、连接管;4、排水管;5、过滤装置;51、第一过滤网;52、边沿;53、凸起;54、把手;6、盖体;61、条形孔;62、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房屋建筑施工雨水和废水循环利用设备,包括沉降池1。在本实施例中,盖体6通过铰接连接在沉降池1的顶部,沉降池1内固定有挡板11,挡板11呈竖直设置,通过挡板11将沉降池1分成第一空腔12和靠近清水池2的第二空腔13,挡板11上设置有将第一空腔12和第二空腔13连通的通孔14,通孔14上设置有第二过滤网19,盖体6上开设有若干与第一空腔12相通的条形孔61,通过条形孔61使雨水、污水和砂石流入沉降池1内;第一空腔12底部和第二空腔13底部均设置有排泥管15,排泥管15上设置有阀门16,混合液在第一空腔12和第二空腔13均会进行沉降的处理,沉降处理后的泥沙会通过排泥管15排出;为了使排泥的效果更佳,沉降池1底部的竖截面呈倒梯形设置,即该内壁呈倾斜设置,便于泥沙滑入排泥管15内,而沉降池1侧壁的底部设置有螺旋导向杆17,螺旋导向杆17对泥沙起到导向的效果;由于盖体6和沉降池1的顶部长期接触,为了减少盖体6和沉降池1之间的磨损,在盖体6与沉降池1抵接的端面设置缓冲垫62,缓冲垫62具体是橡胶材料。

第一空腔12内设置有过滤装置5。在本实施例中,过滤装置5包括第一过滤网51,第一过滤网51的网孔直径大于第二过滤网19的网孔直径,第一过滤网51的顶部设置有抵接在第一空腔12顶部的边沿52,通过边沿52使第一过滤网51挂设在第一空腔12内,第一过滤网51的侧壁与第一空腔12的侧壁抵接;为了限定第一过滤网51在第一空腔12内的位置,边沿52的底部均匀设置有若干凸起53,凸起53呈竖直设置,第一空腔12的顶部设置有与若干凸起53相配合的凹槽18,通过凹槽18和凸起53的相互配合,有助于加快安装的效率;第一过滤网51使用一段时间后,第一过滤网51上会沉积大量的砂石,为了便于将第一过滤网51取出,在边沿52的顶部设置把手54,把手54设置有两个,两个把手54穿设条形孔61且与盖体6的顶面齐平。

还包括和沉降池1连接的清水池2。在本实施例中,沉降池1靠近侧壁的顶部设置有与清水池2连通的连接管3,清水池2的侧壁设置有排水管4,通孔14的位置高于连接管3的位置,通孔14的位置和连接管3的位置为相对设置,连接管3的位置高于排水管4的位置,连接管3的位置和排水管4的位置为相对设置,该设置使水流经的路径较长,经过沉降后的上层清液会流到清水池2内,清水池2作为短暂存放的处理,然后经过排水管4排到需要利用的地方。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雨水、污水和砂石首先经过盖体6的条形孔61流到第一过滤网51上,第一过滤网51将颗粒较大的砂石阻隔,减少堆积导致雨水发臭的现象,且能加快雨水流通的速度,而污水、雨水和泥土经过第一过滤网51后会在第一空腔12内进行沉降,位于上层的混合液通过通孔14流到第二空腔13内,在第二空腔13内进行沉降的处理,沉降后的泥沙会堆积在第一空腔12和第二空腔13的底部,通过打开阀门16将使泥土通过排泥管15排出,第二空腔13内的上层清液通过连接管3流到清水池2内,最后经过排水管4排出,该过程的雨水和污水经过沉降后可以循环利用,起到节约水资源的效果,且沉降的过程中,沉降的泥沙能经过排泥管15排出,减少沉降池1底部堆积大量泥沙导致雨水发臭的现象。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