窨井防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68240发布日期:2020-02-18 14:19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窨井防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给排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窨井防溢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街道的下水道关系到城市中的每一个人,现有的下水道盖结构较为简单,一般仅仅是在下水竖井的上方设置一个井盖,下雨时,由于水流的作用,杂物堆积在水平栅栏的上方,雨季时,常常遇到由于泄水口口小造成排水不及时,造成排水不畅通,从而导致路面大量积水使得交通瘫痪;况且,现有单层下水井盖的设置形式,在面对暴雨排水的时候,由于下水道内部水压过大导致井盖顶起被冲走,下水井盖的丢失尤其在排水时丢失往往是致命的,从而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水迅速、不易丢失,性能稳定,安全指数较高的窨井防溢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窨井防溢装置,包括竖井和总管;所述竖井为双层筒状中空结构,其包括上盖、支撑件、底盖以及三者间形成的容物腔,其中上盖和底盖上设置有第一通孔;

该窨井防溢装置还包括:

套筒,竖井套设于该套筒内;

第一支撑板,该第一支撑板紧贴竖井底盖设置并与套筒固定,且该第一支撑板与竖井、套筒间形成一号容水腔;

第二支撑板,该第二支撑板设置于第一支撑板下部并与套筒固定,且该第二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和套筒间形成二号容水腔;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均设有至少一个一号通孔和至少一个二号通孔,且一号通孔正对一号容水腔处,第一支撑板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二支撑板上设有第三通孔;

下水管,其包括第一直管段、第一弯管段、第二弯管段和第二直管段,其中第一直管段一端与总管连通,另一端穿过一侧的一号通孔与一号容水腔连通,第二直管段穿过所述二号通孔并将自由端置于二号容水腔内,第一弯管段上设有一号单向压力阀,开启方向为第一直管段至第一弯管段,第二弯管段上设有二号单向压力阀,开启方向为第二弯管段至第一直管段,且第二弯管段置于二号容水腔内;

活塞杆,该活塞杆一端紧贴第二直管段内壁放置,另一端可穿过二号通孔与竖井底盖抵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下水井结构可依据雨水量大小进行两种形式的排水方式,雨水较少时可通过一号容水腔上部小开口进入,然后通过下水管排入总管内,当雨水量较大时,一号容水腔内水压不足以快速排水时,通过下水管的水体在水压作用下冲开一号单向压力阀向第一弯管段供水,然后活塞杆在水压作用下不断上顶,整个竖井被抬起缺口,这时一号容水腔内的水体沿缺口流入,从第一支撑板上的第二通孔泄流至二号容水腔内,水体在二号容水腔内不断积聚水压,然后高压水体冲开第二弯管段上的二号单向压力阀汇入第一直管段内,从而具有快速排水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有益效果在于:竖井设置成两层形式,在面对暴雨排水的需求时,最多被底部泄水水压上拱起,但由于支撑件的限位作用,不能整体被冲走;此外,面对盗窃时,容易被盗窃的只有上盖,该结构即使上盖丢失,行人踩空,也只会掉入容物槽中,不会掉入深处,减少了盗窃丢失的伤害,尤其在雨季,盗窃没有及时发现,行人在有积水时掉入竖井内,容物槽提供掉落安全场所,不会被水体卷入排入下水总管内造成的较大伤害,从而该下水井结构还具有安全指数高、稳定的效果。

进一步,上述的窨井防溢装置,还包括堵板,堵板为圆环状体,堵板的内侧固定在套筒外缘上,外侧与竖井外部贴合,圆环状体上设置有排水孔。

进一步,上述的窨井防溢装置,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均各设有两个一号通孔和二号通孔。

进一步,上述的窨井防溢装置,所述套筒上设有至少两个支撑孔,第一支撑板侧部设有至少两支撑块,使得支撑块穿过支撑孔形成对第一支撑板的固定。

进一步,上述的窨井防溢装置,所述套筒上设有四个支撑孔,第一支撑板侧部设有四个支撑块。

进一步,上述的窨井防溢装置,所述竖井的支撑件与第一支撑板间设有滤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窨井防溢装置的轴侧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窨井防溢装置的透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窨井防溢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图3a-a面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窨井防溢装置的安装主视图;

图6图5d-d面剖视图;

图7本实用新型窨井防溢装置的爆炸视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竖井1、上盖11、支撑件12、底盖13、容物腔14、套筒2、支撑孔20、堵板3、排水孔30、第一支撑板4、支撑块40、下水管5、第一直管段50、第一弯管段51、第二弯管段52、第二直管段53、总管6、第二支撑板7、活塞杆8、一号单向压力阀9、二号单向压力阀10、一号通孔a、二号通孔b、滤网c、第一通孔a1、第二通孔a2、第三通孔a3、一号容水腔s1、二号容水腔s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参照图1至图7

本方案提供一种窨井防溢装置,包括竖井1和总管6;竖井1为双层筒状中空结构,其包括上盖11、支撑件12、底盖13以及三者间形成的容物腔14,其中上盖11和底盖13上设置有第一通孔a1;

该窨井防溢装置还包括:

套筒2,竖井1套设于该套筒2内;

第一支撑板4,该第一支撑板4紧贴竖井1底盖13设置并与套筒2固定,且该第一支撑板4与竖井1、套筒2间形成一号容水腔s1;

第二支撑板7,该第二支撑板7设置于第一支撑板4下部并与套筒2固定,且该第二支撑板7与第一支撑板4和套筒2间形成二号容水腔s2;所述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7均设有至少一个一号通孔a和至少一个二号通孔b,且一号通孔a正对一号容水腔s1处,第一支撑板4上设有第二通孔a2,第二支撑板7上设有第三通孔a3;

下水管5,其包括第一直管段50、第一弯管段51、第二弯管段52和第二直管段53,其中第一直管段50一端与总管6连通,另一端穿过一侧的一号通孔a与一号容水腔s1连通,第二直管段53穿过所述二号通孔b并将自由端置于二号容水腔s2内,第一弯管段51上设有一号单向压力阀9,开启方向为第一直管段50至第一弯管段51,第二弯管段52上设有二号单向压力阀10,开启方向为第二弯管段52至第一直管段50,且第二弯管段52置于二号容水腔s2内;

活塞杆8,该活塞杆8一端紧贴第二直管段53内壁放置,另一端可穿过二号通孔b与竖井1底盖13抵接。

竖井1及套筒2截面形状可设置成相同或不同的形状类,比如:方形、椭圆形、圆形、多边形或者不规则形状等,本方案采用圆形截面式。

以下针对该下水井结构具体安装方式及排水方式做详细阐述:

安装方式:如图5所示;

安装时首先开挖竖向槽体,将总管6埋设在槽体底部,总管6两侧填压密实,然后将下水管5的第一直管段50一端与总管6连通,连通方式可采用焊接或套接等,再将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7的一号通孔a穿过第一支管段,二号通孔b穿过第二支管段,然后将套筒2套设在槽体中,其将下水管5、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7包覆其中,然后施工人员通过第三通孔a3进入槽体底部,利用焊接或者其他固定方式比如榫铆结构实现第二支撑板7的固定,在此强调需要调整第二支撑板7与套筒2的固定位置,使得其与第一支撑板4垂直距离尽可能远,从而以增加二号容水腔s2垂直高度,从而增加二号容水腔s2内水体的压力;

第二支撑板7焊接完成后,在于第二支撑板7上表面一定高度处将第二弯管段52和第一直管段50固定,然后分别在第一弯管段51上设置一号单向压力阀9,在第二弯管段52上设置二号单向压力阀10,然后将第一支撑板4与套筒2固定在槽体顶部预留竖井1的高度位置处,具体固定方式如第二支撑板7固定,通过第一支撑板4的二号通孔b向第二直管段53内放置活塞杆8,最后再将竖井1放置在第一支撑板4上表面,使第一通孔a1和第二通孔a2相接的位置处。

排水方式:如图1、图3和图4所示;

该下水井结构可依据雨水量大小进行两种形式的排水方式,雨水较少时可通过一号容水腔s1上部小开口汇入一号容水腔s1,然后通过下水管5排入总管6内,这时,下水管5水压较小,水流在下水管5内保持中低速流动状态;当雨水量较大时,一号容水腔s1内水压不足以快速排水时,通过下水管5的水体在水压作用下冲开一号单向压力阀9向第一弯管段51供水,然后活塞杆8在水压作用下不断上顶,整个竖井1被抬起缺口,这时一号容水腔s1内的水体沿缺口流入,从第一支撑板4上的第二通孔a2泄流至二号容水腔s2内,水体在二号容水腔s2内不断积聚水压,然后高压水体冲开第二弯管段52上的二号单向压力阀10汇入第一直管段50内,从而具有快速排水的效果。

此外,竖井1设置成两层形式,在面对暴雨排水的需求时,最多被底部泄水水压上拱起,但由于支撑件12的限位作用,竖井1不能整体被冲走;此外,面对盗窃时,容易被盗窃的只有上盖11,该结构即使上盖11丢失,行人踩空,也只会掉入容物槽中,不会掉入深处,减少了盗窃丢失的伤害,尤其在雨季,盗窃没有及时发现,行人在有积水时掉入竖井1内,容物槽给与安全场所,不会被水体卷入排入下水总管6内造成的较大伤害,从而该下水井结构还具有安全指数高、稳定的效果。

实施例2:参照图3和图7

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是该窨井防溢装置还包括堵板3,堵板3为圆环状体,堵板3的内侧固定在套筒2外缘上,外侧与竖井1外部贴合,圆环状体上设置有排水孔30,雨季水体可通过排水孔30排入一号容水腔s1内,堵板3具有支撑作用,防止行人不小心踩入一号容水腔s1上部开口,此外还可扩大一号容水腔s1的宽度,增加一号容水腔s1体积,即增加一号容水腔s1内水体的水压,从而便于常规迅速排水,也可扩大雨季排水排出量。

实施例3:参照图7

与上述实施例相比,区别是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7上均各设有两个一号通孔a和二号通孔b,两个一号通孔a即可设置两个下水管5与一号容水腔s1连通,提高了排水速度,此外,两个二号通孔b使得其内各放置一个活塞杆8,从而在雨季高峰排水,两个活塞杆8上顶竖井1也更加稳定和安全。

实施例4:参照图7

与上述实施例相比,区别是套筒2上设有至少两个支撑孔20,第一支撑板4侧部设有至少两支撑块40,使得支撑块40穿过支撑孔20形成对第一支撑板4的固定,由于第一支撑板4承受很大的上覆荷载,比如水体、行人、车辆的重荷载,如果只是采用平常的连接方式,其在长期受重荷载时容易与套筒2脱落,从而造成第一支撑板4跌落破坏该下水井下部结构,最危险的是竖井1随第一支撑板4一起向下跌落,导致路面形成暗坑,危险性骤然提高;而这种设置方式,支撑块40可穿过支撑孔20,余量部可埋入套筒2侧壁的土体内,相当于套筒2侧壁和土体共同承受上覆荷载,从而提高了第一支撑板4和套筒2间的固定强度,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实施例5:参照图7

与实施例4相比,区别是套筒2上设有四个支撑孔20,第一支撑板4侧部设有四个支撑块40,支撑孔20越多第一支撑板4固定稳定性越高,四个支撑孔20在面对常规荷载时受力均匀,稳定性较好。

实施例6:参照图4

与上述实施例相比,区别是竖井1支撑件12与第一支撑板4间设有滤网c,滤网c可过滤雨水中的杂质,将杂质阻拦在一号容水腔s1内或通过下水管5第一直管段50直接排入总管6中,防止杂质进入二号容水腔s2内堆积造成堵塞以及清理带来的问题。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