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基坑降水回灌施工用的回灌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27622发布日期:2020-05-20 03:23阅读:15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基坑降水回灌施工用的回灌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基坑降水回灌施工用的回灌井。



背景技术:

目前地铁站等的施工大多都需要在地面上开挖出基坑,而基坑开挖成型之后,地下承压水对支撑附近的建筑物具有重要的所用。

现有的在天津金茂产业园站附近的大里程端头井区域内的第三承压水的水位下降较大,大里程端头井靠右线一侧设置的第三承压含水层观测井水位下降超高1m,最大达3.6m,这样在后续的持续水位下降的过程中,就会对周边的建筑物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基坑降水回灌施工用的回灌井,达到了使第三承压水水位稳定,降低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基坑降水回灌施工用的回灌井,包括滤水管、过滤层、密封层以及供水泵,在地面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井体,井体与第三承压水连通,滤水管共设置有多个,多个滤水管由下到上依次同轴设置,过滤层设置在滤水管与井体之间并且对地下水进行过滤,密封层设置在滤水管的上方并且对井体进行密封,供水泵设置在井体的上方,供水泵的两端分别与地下水体以及滤水管内部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滤水管上的过滤层可以避免土壤中的杂质进入到滤水管内部导致滤水管发生阻塞的情况;密封层可以对井体进行密封,因为井体与第三承压水连通,并且供水泵的两端分别与地下水体以及滤水管内部连通,所以当第三承压水的水位下降过多时,供水泵会将地下水体内部的地下水泵送到滤水管内部,然后底下水再经过滤水管与第三承压水混合,使第三承压水的水位上升,直到第三承压水的水位达到稳定状态时,供水泵停止工作,这样就达到了使第三承压水水位稳定,降低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过滤层包括滤料层以及砂滤布层,砂滤布层共设置有两层,两层砂滤布层在滤水管的周面上呈螺旋状分布,滤料层设置在砂滤布层与井体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滤料层可以对土壤中的杂质进行初步过滤,砂滤布层可以对土壤中的杂质进行进一步的过滤,而且滤料层以及砂滤布层均不会对滤水管与第三承压水之间的水流造成阻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密封层包括黏土球层、黏土层以及混凝土层,黏土球层、黏土层以及混凝土层由下到上依次设置在滤料层的上方,黏土球层对滤水管的上端口进行密封。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因为黏土球层对滤水管的上端口进行密封,并且黏土球层内部含有较多的黏土球,相邻的两个黏土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比较复杂,这样可以提高滤水管上端口密封的可靠性,黏土层以及混凝土层可以进一步对滤水管上端口密封进行加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相同位置远离滤水管的砂滤布层的最高点高度高于靠近滤水管的砂滤布层的最高点高度,并且两层砂滤布层之间有重合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这样不但可以避免土壤中的杂质从两层砂滤布之间的缝隙进入到滤水管内部,还可以适当地减少砂滤布的使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远离滤水管的砂滤布层上设置有套设有铁丝,铁丝由下到上均匀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铁丝可以将砂滤布锁紧在滤水管的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滤水管的下端头同轴设置有沉淀管。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沉淀管可以防止井内沉砂堵塞而影响进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黏土球层的下表面与滤水管的上端面相平齐,混凝土层的上表面与地面平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供水泵与地下水体之间设置有过滤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地下水体内部的地下水质量不稳定,使用过滤器可以对地下水进行过滤,提高地下水的质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了回灌井,当第三承压水的水位下降较多时,回灌井可以向第三承压水内部加入水溶液来使第三承压水的水位上升直到第三承压水的水位稳定,达到了使第三承压水水位稳定,降低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的效果;

2.通过设置了沉淀管,经过过滤件以及滤水管进入到滤水管内部的沙土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下沉到沉淀管内部,达到了防止井内沉砂堵塞而影响进水的效果;

3.通过设置了过滤器,过滤器可以对地下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达到了提高进入到滤水管内部的地下水体的质量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图;

图2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滤水管;2、过滤层;21、滤料层;22、铁丝;23、砂滤布层;3、密封层;31、黏土球层;32、黏土层;33、混凝土层;4、过滤器;5、供水泵;6、沉淀管;7、井体;8、第三承压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基坑降水回灌施工用的井体,包括滤水管1、过滤层2、密封层3、过滤器4以及供水泵5,在地面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井体7,滤水管1共设置有多个,滤水管1的直径小于井体7的直径,滤水管1由下到上同轴设置在井体7内部,过滤层2设置有在滤水管1与地面之间,密封层3设置在滤水管1的上方并且对滤水管1的上端头进行密封,供水泵5设置在地面上,供水泵5的出水端与滤水管1内部连通,供水泵5的进水端与地下水体连通,过滤器4设置在供水泵5与地下水体之间。

滤水管1上的过滤层2可以避免土壤中的杂质进入到滤水管1内部导致滤水管1发生阻塞的情况;密封层3可以对井体7进行密封,因为井体7与第三承压水8连通,并且供水泵5的两端分别与地下水体以及滤水管1内部连通,所以当第三承压水8的水位下降过多时,供水泵5会将地下水体内部的地下水泵送到滤水管1内部,然后底下水再经过滤水管1与第三承压水8混合,使第三承压水8的水位上升,直到第三承压水8的水位达到稳定状态时,供水泵5停止工作,这样就达到了使第三承压水8水位稳定,降低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的效果;过滤器4设置在供水泵5与地下水体之间,过滤器4可以对进入到滤水管1内部的水体进行过滤,提高地下水体的质量。

参照图1和图2,过滤层2包括滤料层21、铁丝22以及砂滤布层23,砂滤布层23共设置有两层,两层砂滤布层23在滤水管1的周面上呈螺旋状分布,在相同位置远离滤水管1的砂滤布层23的最高点高度高于靠近滤水管1的砂滤布层23的最高点高度,并且两层砂滤布层23之间有重合部,铁丝22套设在远离滤水管1的砂滤布层23上并且可以将砂滤布层23锁紧在滤水管1上,铁丝22沿竖直方向均匀分布,滤料层21设置在砂滤布层23与井体7之间。

将滤水管1下放到井体7内部之后,滤料层21可以对井体7内部的杂质进行初次过滤,两侧砂滤布层23可以对井体7内部的杂质进行第二次过滤,这样可以避免大量的杂质附着在砂滤布层23上导致滤水管1与第三承压水8之间的水流速度减慢;因为两侧砂滤布层23之间设置有重合部,这样不但可以避免杂质经过两层砂滤布之间的缝隙进入到滤水管1内部,而且可以减少砂滤布的使用量。

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中,滤料层21选用粒径较小的(0.1~0.2cm)的干净石硝(不含粉末),其他具有相同的过滤效果的滤料同样适用。

参照图1,密封层3包括黏土球层31、黏土层32以及混凝土层33,黏土球层31、黏土层32以及混凝土层33由下到上依次设置在滤料层21的上方,滤料层21向上延伸到滤水管1上端口上方1m的位置处,黏土球层31对滤水管1的上端口进行密封,混凝土层33上表面与地面相平齐。因为黏土球层31对滤水管1的上端口进行密封,并且黏土球层31内部含有较多的黏土球,相邻的两个黏土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比较复杂,这样可以提高滤水管1上端口密封的可靠性,黏土层32以及混凝土层33可以进一步对滤水管1上端口密封进行加固。

参照图1,在井体7使用过程中,在井体7内部必然会存在有泥土,为了避免沉砂堵塞滤水管1而影响进水,在滤水管1的下端头同轴设置有沉淀管6,并且沉淀管6的直径与滤水管1的直径相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为:对降水回灌结构施工完成之后,对第三承压水8的水位进行实时监测,如果第三承压水8的水位发生大幅度下降,供水泵5启动,供水泵5可以将地下水体内部的水溶液经过过滤器4以及供水泵5之后泵送到滤水管1内部;水溶液进入到滤水管1内部之后会向第三承压水8位置处流动并且与第三承压水8内部的水溶液混合最终导致第三承压水8内部水位上升,直到第三承压水8内部的水位达到平衡位置处时,供水泵5停止工作,这样就达到了方便对第三承压水8水体或者其他地下水体的水位进行调节、降低对附近建筑物的影响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