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体式卫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34162发布日期:2020-05-12 19:34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体式卫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卫具,尤其涉及一种连体式卫具。



背景技术:

卫具,即卫浴洁具,是供居住者便溺、洗浴、盥洗等日常卫生活动的生活用具,卫具一般陈设在卫生间内,其中就包括坐便器和盥洗台,目前市场上一般把坐便器和盥洗台分开摆设在卫生间内,一方面不够紧凑浪费空间,不适用于卫生间较为狭窄的家庭,另一方面在洗手池进行濯洗通常只进行了简单冲洗,对水源的污染程度不高,用完后直接排走,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也不符合目前对于节能减排的倡导,尤其是在长途行驶的交通工具上,水资源紧张,更加需要节省用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且具有节水功能的连体式卫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连体式卫具,包括:坐便器,具有桶身、第一水箱和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向第一水箱供水,第一水箱出水端设置有第一阀门;盥洗台,具有洗手盆和水龙头;以及一体式连架,所述一体式连架包括立架部和下安装部,所述立架部与下安装部错开布置,所述坐便器和洗手盆分别安装在下安装部和立架部上,所述立架部内容置有第一出水管、第二水箱、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连接洗手盆和第二水箱,所述第二出水管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连接第二水箱和桶身,第二水箱上设置有用于测量水量的感应模块和用于控制出水的第二阀门,第一水箱或第二水箱向桶身冲水。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优选所述立架部凹设有纸巾槽。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优选所述水龙头上设置有用于感应出水的红外线感应模块。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优选所述第一出水管进水端设置有滤网。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优选还包括清洗启动电路,清洗启动电路包括启动信号、预设的第二水箱启动数据和设置在第二水箱上的感应模块,清洗启动电路构造为响应启动信号并比较感应模块数据与第二水箱启动数据,然后选择第一水箱或第二水箱向桶身冲水。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优选所述感应模块为设置在第二水箱下的重量传感器。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优选所述感应模块为设置在第二水箱内的液位传感器。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阀门上设置有感应灯,感应模块与感应灯电连接。

有益效果:本申请请求保护一种连体式卫具,坐便器和盥洗台设置在一体式的连架上,立架部与下安装部错开布置,结构较为紧凑,能够适用于卫生间较为狭窄的家庭使用,并且由洗手盆流出的水能够经由第一出水管储存在第二水箱内,在第二水箱内的水积攒到能够进行冲洗时,则第二水箱内的水能够经过第二出水管向桶身冲水,实现了对于洗手盆使用过的生活用水的再次利用,较大程度上的节省了水资源。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连体式卫具实施例去除水龙头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连体式卫具实施例的原理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请求保护一种连体式卫具,如图1-3所示,包括:坐便器100,具有桶身110、第一水箱120和第一进水管130,所述第一进水管130向第一水箱120供水,第一水箱120出水端设置有第一阀门121;盥洗台200,具有洗手盆210和水龙头220;以及一体式连架300,所述一体式连架300包括立架部310和下安装部320,所述立架部310与下安装部320错开布置,所述坐便器100和洗手盆210分别安装在下安装部320和立架部310上,所述立架部310内容置有第一出水管311、第二水箱312、第二出水管313,所述第一出水管311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连接洗手盆210和第二水箱312,所述第二出水管313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连接第二水箱312和桶身110,第二水箱312上设置有用于测量水量的感应模块315和用于控制出水的第二阀门316,第一水箱120或第二水箱312向桶身110冲水。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的分开设置的坐便器100和盥洗台200相比,主要体现了两个方面的优点,一方面坐便器100和盥洗台200设置在一体式的连架上,立架部310与下安装部320错开布置,结构较为紧凑,能够适用于卫生间较为狭窄的家庭使用,另一方面,由于将坐便器100和盥洗台200进行整体的设置,对二者形状的组合使得外表更为简洁,连接二者的部分天然的能够作为一个容纳空间,能够设置第二水箱312和诸多水管的同时,由洗手盆210流出的水能够经由第一出水管311储存在第二水箱312内,在第二水箱312内的水积攒到能够进行冲洗时,则第二水箱312内的水能够经过第二出水管313向桶身110冲水,实现了对于洗手盆210使用过的生活用水的再次利用,较大程度上的节省了水资源,当然当第二水箱312内的水还没有积攒到能够完成一次冲洗,则依然由第一水箱120向桶身110冲水,此处需要在第二水箱312上配置感应模块315,并在第一水箱120和第二水箱312出水端设置阀门,也是为了避免在第二水箱312储水不足的情况下没有水可冲桶身110的情况发生,这种使用状况与现有普通的坐便器100冲水条件一样。

为了提高本卫具使用的便捷程度,优选所述立架部310凹设有纸巾槽314,方便使用者取用纸巾,同时也可优选所述水龙头220上设置有用于感应出水的红外线感应模块315,便捷且较为干净卫生,尤其适合于公共卫生间。

考虑到使用者在盥洗台200濯洗后的生活用水可能夹带有杂物或泥沙,同时也为了不堵塞第二水箱312,优选所述第一出水管311进水端设置有滤网。

技术方案中已经简述了需要对第二水箱312内的水容量进行测量,但对于冲洗桶身110的控制方式,可以是自动也可以是手动的:其一,当为自动的控制方式时,优选还包括清洗启动电路,清洗启动电路包括启动信号、预设的第二水箱312启动数据能够完成至少一次清洗动作的水容量和控制中心,清洗启动电路构造为响应启动信号并在控制中心进行感应模块315数据与第二水箱312启动数据的比较,当感应数据模块的数据低于第二水箱312启动数据模块时,第二阀体关闭第一阀体开启,第一水箱120向桶身110冲水,同理,当感应数据模块的数据高于第二水箱312启动数据模块时,第二阀体开启第一阀体关闭,第二水箱312向桶身110冲水,此种实施方式仅仅需要一个启动信号即可,不需要使用者手动的选择哪一个水箱进行冲水,更为简便的是,前述提及的红外线感应模块315即为该启动信号,如此当使用者触发红外线感应模块315动作时,既可使水龙头220出水清洗手部同时也能时桶身110得到冲洗,尤为适用于公共场合和长途运输工具上使用,既能够节水同时也对避免病菌交叉感染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其二,当控制方式是手动的,则需要使用者手动的调控第一阀门121或第二阀门316,此种实施方式优选第一阀门121和第二阀门316为按钮式的,便于回弹,同时为了便于使用者分辨第二水箱312是否处于可向桶身110冲水的状态,优选第二阀体上设置有感应灯,感应模块315与感应灯电连接,当感应模块315检测到第二水箱312处于可供冲水的状态时,感应模块315向感应灯传输信号使得感应灯发光,提示使用者第二水箱312可供冲水,此时调节第二阀门316即能实现第二水箱312向桶身110冲水。

此外,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对于第二水箱312内水容量的检测方式有多种,其中就包括感应模块315为设置在第二水箱312下的重量传感器或者感应模块315为设置在第二水箱312内的液位传感器的情况,两者分别是通过水重量和水体积两个角度侧面获得水存量的数据,当然也存在其余的测量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从自身需要出发进行选择。

除了以上考虑外,还有诸如第二水箱312内储水超过其容积时的处理情况,此种优选为在第二水箱312上部另外接有一第四出水管,第四出水管与外部水道连通,水量过大自动排出,当然也可以是与前述的液位传感器配合,第四出水管与第二水箱312下部连接,第四出水管进水端设置电磁阀,电磁阀与液位传感器连接,水位接近第二水箱312时自动使得电磁阀开启,水分排出。

当然,本申请也涉及到对于水龙头220、第一水箱120的给水和桶身110的排水,这与现有技术的一般设置一样,桶身110的排水自然与外部水道连通,本领域技术人员不会有理解和应用障碍。对于向桶身110冲水的动力问题等,不是本申请的改进点,参照现有技术进行构造。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