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勘测孔突涌封堵浇注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32659发布日期:2020-05-12 19:25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勘测孔突涌封堵浇注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勘测孔封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勘测孔突涌封堵浇注体结构。



背景技术:

在深基坑施工工程中,在施工前需了解施工区域的地下土层与含水层情况,查明地下埋藏条件、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现象,为基坑围护与降水提供设计依据,通常会在基坑内部进行钻设勘测孔,取得土样,并对土体进行分析,为基坑的施工提供比较客观准确的勘察结论,由于勘探孔穿透了第三层承压含水层,对基坑影响较大,可能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出现管涌,导致基坑失效,对整个施工工程造成巨大损失,因此需要对勘探孔进行封堵。

授权公告号为cn208201951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勘测孔突涌封堵隔离桩,包括桩体和设置在桩体内的骨架,桩体包括锤击部和封闭部,锤击部设置在桩体的上端,封闭部设置在桩体的下端,骨架包括支撑件和加固件,支撑件用于支撑所述桩体,并限定桩体的高度,加固件用于加强桩体的强度,并限定桩体的直径。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施工过程中,是将锤击部和封闭部所形成的桩体在地面加工完毕后,再下放置勘测孔内,由于勘测孔内的土体会出现风化脱落,使得勘测孔的孔底出现孔径收缩的情况,因此难以预测勘测孔内的孔径大小,容易导致桩体的下放过程中出现桩体在勘测孔内卡死,影响施工进度,甚至会出现桩体报废的情况,因此勘测孔的封堵结构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封堵效果好、结构简单、便于实施、施工速度快的一种勘测孔突涌封堵浇注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勘测孔突涌封堵浇注体结构,包括处于勘测孔上端的上管体和处于勘测孔下端的囊袋,所述上管体和所述囊袋内部分别浇注有上浇注体和下浇注体,所述上浇注体和所述下浇注体的内部共同固定嵌设有支撑钢筋,所述支撑钢筋靠近所述下浇注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下沉块,所述上管体远离所述囊袋的一端浇注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嵌设有与所述支撑钢筋锚固连接的锚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前,将上管体、囊袋、支撑钢筋、下沉块制作完成,并分别将上管体和囊袋、支撑钢筋和下沉块进行固定连接,施工时,将连接好的上管体和囊袋同时装入要进行封塞的勘测孔内,利用吊装设备将上管体进行吊装,将支撑钢筋和下沉块置入上管体和囊袋内,同时利用灌浆设备对上管体和囊袋内进行浇注浆体,浇注过程中,未成形的下浇注体能够在囊袋内进行扩散,随勘测孔内部的形状进行填充,囊袋内填充完后继续在上管体内进行浇注,从而在上管体和囊袋内分别形成上浇注体和下浇注体,浇注完毕后,在上管体靠近地面的一端浇注固定板,并安装用于与支撑钢筋锚固连接的锚具,将支撑钢筋张拉固定,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本实用新型在勘测孔内置入囊袋,并通过在囊袋内浇注下浇注体的方式形成封堵勘测孔的结构,便于根据勘测孔内部的形状进行成形,同时囊袋能够有效减少勘测孔内渗入的地下水对下浇注体的影响,使得下浇注体的填充效果好,所形成的封堵结构封堵严实。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囊袋靠近所述上管体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套设于所述上管体的周侧,所述连接环于所述上管体之间固定有用于锁定连接环的锁定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连接环套设于上管体周侧,利用锁定构件将连接环锁紧,实现囊袋和上管体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定构件包括对称固定于上管体的外壁的两个l型锁钩,所述连接环沿周向方向开设有与所述l型锁钩插接适配的插接槽,并沿周向方向开设有与所述插接槽连通的导向槽;

安装连接环时,通过所述导向槽引导所述l型锁钩插接至所述插接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l型锁钩与插接槽的插接适配,实现连接环与上管体的连接锁定,从而实现连接环和囊袋与上管体的连接,利用导向槽引导l型锁钩滑入插接槽内,使得连接环的安装更加方便,有助于缩短现场施工时间,提高施工工效。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l型锁钩远离所述上管体的一端且于靠近所述连接环的一侧固定有磨砂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磨砂层增强l型锁钩与连接环之间的摩擦力,加强l型锁钩与连接环连接处的稳定性,进而使得上管体与囊袋的连接更加稳定。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钢筋的周侧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钢筋网,多个所述连接钢筋网依次分布于所述上浇注体和所述下浇注体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多个连接钢筋网加大支撑钢筋与上浇注体和下浇注体的连接面,使得支撑钢筋与上浇注体和下浇注体的连接紧实度更好,抗拉性能更强。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钢筋和所述连接钢筋网周侧均涂覆有防腐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腐层提高了支撑钢筋的抗腐蚀能力,使得支撑钢筋性能更加稳定。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管体远离所述囊袋的一端对称开设有两个吊装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吊装孔便于施工过程中吊起上管体,从而便于对囊袋进行浇注下浇注体,施工更加方便。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囊袋由可降解塑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后,囊袋在勘探孔内可降解,降低了环境污染,更加环保。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上管体和囊袋,以及处于上管体和囊袋内上浇注体、下浇注体、支撑钢筋、连接钢筋网、下沉块共同形成用于封堵勘测孔的封堵结构,结构牢固稳定,封堵效果好;

(2)在囊袋内浇注下浇注体时,下浇注体能够根据勘测孔的形状进行扩散填充,有效减少了封堵结构卡在勘测孔内导致勘测孔存在空隙的情况,所形成的封堵结构适应性更好,封堵密实,结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b部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3中c部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上管体;2、囊袋;3、上浇注体;4、下浇注体;5、支撑钢筋;6、下沉块;7、固定板;8、锚具;9、连接环;10、l型锁钩;11、插接槽;12、导向槽;13、连接钢筋网;14、吊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勘测孔突涌封堵浇注体结构,包括处于勘测孔上端的上管体1和处于勘测孔下端的囊袋2,上管体1呈两端贯穿的圆柱状设置。囊袋2由可降解塑料制成。安装后,囊袋2在勘探孔内可降解,降低了环境污染,更加环保。施工过程中,首先将上管体1和囊袋2在地面制作完成,再通过吊装设备将上管体1和囊袋2装入勘测孔内。

参照图2与图3,囊袋2靠近上管体1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连接环9,连接环9与上管体1同轴设置,连接环9套设于上管体1的周侧,连接环9于上管体1之间固定有用于锁定连接环9的锁定构件。将连接环9套设于上管体1周侧,利用锁定构件将连接环9锁紧,实现囊袋2和上管体1的固定连接。

参照图3与图4,锁定构件包括固定于上管体1的外壁的两个l型锁钩10,两个l型锁钩10沿上管体1的轴线对称设置,连接环9沿周向方向开设有与l型锁钩10插接适配的插接槽11,并沿周向方向开设有与插接槽11连通的导向槽12,安装连接环9时,通过导向槽12引导l型锁钩10插接至插接槽11内。l型锁钩10与插接槽11的插接适配,实现连接环9与上管体1的连接锁定,从而实现连接环9和囊袋2与上管体1的连接,利用导向槽12引导l型锁钩10滑入插接槽11内,使得连接环9的安装更加方便,有助于缩短现场施工时间,提高施工工效。

l型锁钩10远离上管体1的一端且于靠近连接环9的一侧固定有磨砂层。磨砂层增强l型锁钩10与连接环9之间的摩擦力,加强l型锁钩10与连接环9连接处的稳定性,进而使得上管体1与囊袋2的连接更加稳定。

参照图1,上管体1远离囊袋2的一端开设有两个吊装孔14,两个吊装孔14沿上管体1的轴线对称设置。吊装孔14便于施工过程中吊起上管体1,从而便于对囊袋2进行浇注下浇注体4(参照下文),施工更加方便。

参照图3,上管体1和囊袋2内部分别浇注有上浇注体3和下浇注体4,上浇注体3和下浇注体4均由混凝土制成浇注而成。上浇注体3和下浇注体4的内部共同固定嵌设有支撑钢筋5,支撑钢筋5沿上管体1的轴线方向延伸设置,支撑钢筋5的一端延伸至囊袋2内并固定连接有下沉块6,下沉块6是由钢筋混凝土制成的石块。利用支撑钢筋5和下沉块6加强本实用新型的抗拉能力和抗剪力,使得本实用新型更加牢固稳定;上管体1和囊袋2置入勘测孔内后,通过吊装设备将支撑钢筋5和下沉块6下方至下管体和囊袋2内,同时通过浇注设备对上管体1和囊袋2内进行浇注上浇注体3和下浇注体4,下浇注体4根据勘测孔内部的形状在囊袋2内进行扩散填充,从而有效减少了封堵结构卡在勘测孔内导致勘测孔存在空隙的情况,所形成的封堵结构适应性更好,封堵效果好。

支撑钢筋5的周侧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钢筋网13,连接钢筋网13呈网格状设置,支撑钢筋5与连接钢筋网13的钢筋正交固定连接,多个连接钢筋网13依次分布于上浇注体3和下浇注体4内。利用多个连接钢筋网13加大支撑钢筋5与上浇注体3和下浇注体4的连接面,使得支撑钢筋5与上浇注体3和下浇注体4的连接紧实度更好,抗拉性能更强。

支撑钢筋5和连接钢筋网13周侧均涂覆有防腐层,防腐层主要由feo钝化膜制成。防腐层提高了支撑钢筋5的抗腐蚀能力,使得支撑钢筋5性能更加稳定。

上管体1远离囊袋2的一端浇注有固定板7,固定板7由混凝土浇注而成,固定板7内嵌设有与支撑钢筋5锚固连接的锚具8。实际施工时,固定板7处于地面上,当上浇注体3和下浇注体4浇注完成后,在上管体1远离囊袋2的一端浇注固定板7,安装锚具8,并将支撑钢筋5与锚具8进行锚固张拉,实现支撑钢筋5安装固定。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施工前,将上管体1、囊袋2、支撑钢筋5、下沉块6制作完成,并分别将上管体1和囊袋2、支撑钢筋5和下沉块6进行固定连接,施工时,将连接好的上管体1和囊袋2同时装入要进行封塞的勘测孔内,再将支撑钢筋5和下沉块6置入上管体1和囊袋2内,同时利用灌浆设备对上管体1和囊袋2内进行浇注上浇注体3和下浇注体4,浇注完成后,再在地面浇注固定板7,将支撑钢筋5与锚具8进行锚固并张拉固定,实现勘测孔的封堵。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浇注下浇注体4时,下浇注体4能够根据勘测孔的内部形状进行扩散填充,最大化的实现勘测孔的封堵,结构牢固稳定,有效减少下浇注体4卡在勘测孔内导致勘测孔内具有加大缝隙的情况,同时囊袋2具有隔离地下水的功能,有效减少地下水对下浇注体4成形的影响,从而使得封堵效果更好。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