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穿管道外壁注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28026发布日期:2020-05-20 03:24阅读:5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穿管道外壁注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穿管道外壁注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管道施工中利用老旧管道作为外套管(以下简称套管),在套管内内穿新管道,为保证内穿新管道重力或/和压力输水状态下运行稳定且不受外渗地下水的影响,套管与在新管道之间进行注浆处理,以保证套管与新管道之间空隙密实。现有技术的注浆施工方法及所用到的施工装置,主要采用打孔机和注浆管,注浆施工方法分为外部及内部两种注浆方式。外部注浆即在套管上方地面处,每间隔一定距离的位置,向下垂直打孔直至穿透套管(顶部)作为注浆孔,然后待内穿新管道施工完成后,利用注浆管及注浆孔向套管与新管道之间的空隙压力注浆,注浆密实后需封堵注浆孔及回填注浆点。此注浆施工方法及施工装置较复杂,且只能保证注浆孔周边一定范围内的注浆密实,如内穿新管道距离较长,需每间隔一定距离就要在地面开设注浆孔,套管与新管道之间空隙靠上的部位难以保证注浆的密实度。内部注浆即在新建的内穿新管道穿管完成后,在同一截面由内向外开孔(顶部1处,十点及两点位置各1处),利用高压对套管与内穿新管道之间的空隙进行注浆,注浆结束后利用丝堵对注浆孔进行封堵,此方式需破坏新建管道结构,不利于管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内穿管道外壁注浆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内穿管道外壁注浆装置,该装置包括注浆管、注浆管架和卷扬机,所述注浆管架设置在现有的套管内壁顶部,所述注浆管可滑动得架设在所述注浆管架上,所述卷扬机与所述注浆管连接,拉动所述注浆管从所述套管内回抽。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内穿管道外壁注浆装置,所述注浆管架为若干,若干所述注浆管架等距离设置在所述套管内壁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内穿管道外壁注浆装置,所述注浆管架包括与所述套管连接的槽钢,和与所述槽钢连接的用于架设所述注浆管的承托架。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内穿管道外壁注浆装置,所述承托架包括u形部和沿所述u形部顶端向两侧延伸并与所述u形部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槽钢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内穿管道外壁注浆装置,所述注浆管架包括两所述槽钢和一所述承托架,两所述槽钢分别为连接至所述套管的左槽钢和右槽钢,所述连接部包括左连接部和右连接部,所述左槽钢与所述左连接部连接,所述右槽钢与所述右连接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内穿管道外壁注浆装置,所述u形部的宽度从下至上逐渐增大。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内穿管道外壁注浆装置,所述槽钢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上、下连接部,和连接所述上、下连接部的中间连接部;所述上连接部与所述套管连接,所述下连接部与所述承托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内穿管道外壁注浆装置,所述槽钢和所述承托架通过吊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内穿管道外壁注浆装置,该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示注浆管1尾端的注浆压力与注浆量监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内穿管道外壁注浆装置,在套管与新管道之间缝隙内部对空隙进行连续注浆,有效的提高了注浆的效率,提高了注浆密实度,隔绝地下水,避免出现缝隙。且穿管及注浆施工均在地下空间进行,避免地面开孔造成地面破坏,减少注浆孔开孔施工对地上交通的影响,亦可保证新管道的运行使用寿命,有效的提高了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穿管道外壁注浆装置的施工前的套管内横断面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穿管道外壁注浆装置的施工前的套管内纵断面示意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穿管道外壁注浆装置的注浆效果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穿管道外壁注浆装置的注浆效果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穿管道外壁注浆装置的注浆管架的槽钢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图5的左视图;

图7示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穿管道外壁注浆装置的注浆管架的承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图7的左视图;

图9示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穿管道外壁注浆装置的注浆管架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注浆管、2-注浆管架、21-槽钢、211-膨胀螺栓、212-垫圈、213-螺母、214-中间连接部、215-上连接部、216-下连接部、22-承托架、221-u形部连接、222-连接部、23-吊杆、3-卷扬机、4-套管、5-新管道、6-混凝土垫层、7-注浆压力与注浆量监控装置、8-注浆固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内穿管道外壁注浆装置,该装置包括注浆管1、注浆管架2和卷扬机3。施工准备时,注浆管架2设置在现有的套管4的内壁顶部,注浆管1可滑动得架设在注浆管架2上。卷扬机3与注浆管1连接,随着注浆施工的进行,卷扬机3拉动注浆管1从套管4内回抽并收纳。该装置还可以包括注浆压力与注浆量监控装置7,注浆压力与注浆量监控装置7设置于注浆管1的尾端,时刻监测注浆压力的变化情况,注浆管回抽的速度与注浆压力及浆液硬化数据有关,回抽速度太快则注浆不密实,回抽速度太慢则会产生过大的压力以致对新旧管道造成破坏。

具体的是,根据具体施工套管长度,设定注浆管架2的数量。如注浆管架2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注浆管架2等距离设置在套管4的内壁顶部,用于稳定承托足够长度的注浆管1。

如图5至8所示,注浆管架1包括槽钢21和用于架设注浆管4的承托架22,槽钢21与套管4连接,承托架22与槽钢21连接。承托架22包括u形部221和沿u形部221的顶端向两侧延伸并与u形部221连接的连接部222,连接部222与槽钢21连接。u形部221的宽度从下至上逐渐增大,以便于注浆管的安装与回抽。槽钢21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上连接部215、下连接部216、和连接上连接部215与下连接部216的中间连接部214。上连接部215与套管4连接,下连接部216与承托架22连接。具体的是,槽钢21和承托架22通过吊杆23连接。即,槽钢21的下连接部216与承托架22的连接部222连接。

实施例1:

图9示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穿管道外壁注浆装置的注浆管架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与上述结构相同,且及具体的是,注浆管架2包括两槽钢21和一承托架22。两槽钢21分别为连接至套管4的左槽钢和右槽钢,即,左槽钢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左上连接部、左下连接部、和连接左上连接部与左下连接部的左中间连接部,右槽钢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右上连接部、右下连接部、和连接右上连接部与右下连接部的右中间连接部。承托架22的连接部222包括左连接部和右连接部,左槽钢与左连接部连接,右槽钢与右连接部连接,即,左连接部与左槽钢的左下连接部连接,右连接部与右槽钢的右下连接部连接。

相邻的注浆管架2的左槽钢或右槽钢首尾依次(非连续)排列,为相互独立的槽钢段。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内穿管道外壁注浆装置的具体施工方法:

如图2所示,穿设新管道5之前,在套管4的内壁顶部以膨胀螺栓211、垫圈212及螺母213均匀设置若干注浆管架2。再从套管两端的工作坑中,同时向中间架设注浆管1,两条注浆管1架设至套管中间部位,连接注浆压力与注浆量监控装置7,施工准备工作完成。如图4所示,开始注浆施工,泥浆从套管4两侧的注浆管1中流入套管4中间部位,注浆压力与注浆量监控装置7时刻监测注浆压力的变化情况,卷扬机3根据实时注浆压力及注浆量以一定的速度配合回抽套管4两侧的注浆管1,直至注浆管1全部回抽,注浆结束。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所做的等效变化及修饰,皆应认为落入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