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岸防护的新型生态护岸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42439发布日期:2020-05-15 15:53阅读:5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岸防护的新型生态护岸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护岸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河岸防护的新型生态护岸结构。



背景技术:

生态护岸是城市滨水区水域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一个重要过渡带,能为各种水生生物提供生存和繁衍的空间,现有的生态护岸结构具有提高生物多样性、治理水土流失、稳定河岸、调节微气候和美化环境、开展旅游活动等重要的现实意义,生态护岸结构的岸边进行铺设石板路以达到绿地形状规划以及行走等目的时候需要需要利用锤子等工具调整铺设的石板其彼此间的平整度,以及铺设的石板路在下雨天容易积水,为此,生态护岸结构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的生态护岸结构存在铺设的石板路在下雨天容易积水,可能导致水土流失,以及在进行铺设的石板路时浪费人力资源且容易造成石板破裂,浪费石板以及影响美观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河岸防护的新型生态护岸结构,解决了现有生态护岸结构存在铺设的石板路在下雨天容易积水,可能导致水土流失,以及在进行铺设的石板路时浪费人力资源且容易造成石板破裂,浪费石板以及影响美观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河岸防护的新型生态护岸结构,包括固定桩、防护板、碎石层、基层、土壤层、植被层、树木种植防风层、第一混凝土层、加固层和调整保护装置,所述固定桩位于碎石层右端前侧,所述防护板前端紧固于固定桩,所述碎石层右端中部与防护板左端贴合固定,所述基层位于碎石层左端,所述土壤层下端铺设于基层右端上侧,所述植被层设于土壤层上端,所述树木种植防风层位于植被层左端,所述第一混凝土层嵌入于基层中部左侧,所述加固层上端紧固于第一混凝土层,所述调整保护装置位于树木种植防风层左端,所述调整保护装置由石板、滤水板、水渠、第二混凝土层、调整机构、砂土层、土工布、防水土流失框、过水孔和第二基层组成,所述石板下端铺设于第二混凝土层上端,并且石板设置有两块以上,所述滤水板下端安装于水渠上端,所述水渠位于两块石板中间,并且水渠嵌入在第二混凝土层中部上端,所述第二混凝土层下端与调整机构上端贴合固定,所述调整机构顶端与石板下端相互卡接,所述砂土层位于调整机构下端,所述土工布上端与砂土层下端贴合固定,所述防水土流失框位于土工布下端,所述过水孔贯穿于防水土流失框左右两端,所述第二基层上端紧固于防水土流失框下端,并且第二基层下端紧固于基层。

进一步的,所述调整机构由固定板、连接柱、凹槽、螺栓柱和调整块组成,所述固定板铺设于砂土层上端,所述连接柱下端紧固于固定板,所述凹槽位于连接柱上端内部,所述螺栓柱下端与凹槽内部过盈配合,所述调整块下端与螺栓柱上端面贴合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石板上端铺设有鹅卵石层,并且鹅卵石层形成长方形。

进一步的,所述滤水板上端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滤孔,并且滤孔呈相互平行放置。

进一步的,所述水渠内部侧壁设置有挡条,并且挡条上端与滤水板下端面相抵。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混凝土层底端设置有通孔,并且通孔设置有两个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内部设置有圆孔,并且圆孔设置有两个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土工布由合成纤维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柱由钢筋加水泥浇筑而成。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为解决生态护岸结构存在铺设的石板路在下雨天容易积水,可能导致水土流失,以及在进行铺设的石板路时浪费人力资源且容易造成石板破裂,浪费石板以及影响美观性的问题,通过基层左端设置了调整保护装置,由滤水板进行过滤,使水聚集在水渠内部,局部水排出,另一部分水经第二混凝土层底端的通孔进入砂土层,在防水土流失框与土工布配合使用下防止了水土流失,实现了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通过第二混凝土层下端设置了调整机构,由调整块带动螺栓柱在凹槽内部过盈配合进调整,进而调整局部石板的高度,从而实现了减少使用工具进行调平和石板的破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调整保护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调整保护装置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调整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固定桩-1、防护板-2、碎石层-3、基层-4、土壤层-5、植被层-6、树木种植防风层-7、第一混凝土层-8、加固层-9、调整保护装置-10、石板-101、滤水板-102、水渠-103、第二混凝土层-104、调整机构-105、砂土层-106、土工布-107、防水土流失框-108、过水孔-109、第二基层-1010、固定板-1051、连接柱-1052、凹槽-1053、螺栓柱-1054、调整块-1055、鹅卵石层-1001、滤孔-1002、挡条-100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河岸防护的新型生态护岸结构:包括固定桩1、防护板2、碎石层3、基层4、土壤层5、植被层6、树木种植防风层7、第一混凝土层8、加固层9和调整保护装置10,固定桩1位于碎石层3右端前侧,防护板2前端紧固于固定桩1,碎石层3右端中部与防护板2左端贴合固定,基层4位于碎石层3左端,土壤层5下端铺设于基层4右端上侧,植被层6设于土壤层5上端,树木种植防风层7位于植被层6左端,第一混凝土层8嵌入于基层4中部左侧,加固层9上端紧固于第一混凝土层8,调整保护装置10位于树木种植防风层7左端,调整保护装置10由石板101、滤水板102、水渠103、第二混凝土层104、调整机构105、砂土层106、土工布107、防水土流失框108、过水孔109和第二基层1010组成,石板101下端铺设于第二混凝土层104上端,并且石板101设置有两块以上,滤水板102下端安装于水渠103上端,水渠103位于两块石板101中间,并且水渠103嵌入在第二混凝土层104中部上端,第二混凝土层104下端与调整机构105上端贴合固定,调整机构105顶端与石板101下端相互卡接,砂土层106位于调整机构105下端,土工布107上端与砂土层106下端贴合固定,防水土流失框108位于土工布107下端,过水孔109贯穿于防水土流失框108左右两端,第二基层1010上端紧固于防水土流失框108下端,并且第二基层1010下端紧固于基层4。

其中,所述调整机构105由固定板1051、连接柱1052、凹槽1053、螺栓柱1054和调整块1055组成,所述固定板1051铺设于砂土层106上端,所述连接柱1052下端紧固于固定板1051,所述凹槽1053位于连接柱1052上端内部,所述螺栓柱1054下端与凹槽1053内部过盈配合,所述调整块1055下端与螺栓柱1054上端面贴合固定,有利于进行调整石板101的水平高度。

其中,所述石板101上端铺设有鹅卵石层1001,并且鹅卵石层1001形成长方形,有利于起到对脚底的保健作用。

其中,所述滤水板102上端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滤孔1002,并且滤孔1002呈相互平行放置,有利于进行滤水。

其中,所述水渠103内部侧壁设置有挡条1003,并且挡条1003上端与滤水板102下端面相抵,有利于进行安装。

其中,所述第二混凝土层104底端设置有通孔,并且通孔设置有两个以上,有利于水通过。

其中,所述固定板1051内部设置有圆孔,并且圆孔设置有两个以上,有利于水通过进入防水土流失框108。

其中,所述土工布107由合成纤维制成,其优点是透水性好,且施工方便。

其中,所述连接柱1052由钢筋加水泥浇筑而成,其优点是抗压性高。

实用新型土工布107采用合成纤维制成,可以达到透水性好的效果。

本专利所述的土工布107又称土工织物,它是由合成纤维通过针刺或编织而成的透水性土工合成材料,土工布是新材料土工合成材料其中的一种,成品为布状,一般宽度为4-6米,长度为50-100米,土工布分为有纺土工布和无纺长丝土工布,土工布具有优秀的过滤、排水、隔离、加筋、防护作用,具有重量轻、抗拉强度高、渗透性好、耐高温、抗冷冻、耐老化、耐腐蚀的特性。

工作原理:使用者首先在施工河道岸线上打入固定桩1,固定桩1等距离排列,接着在近水一侧向岸边侧逐排施工,近水一排的固定桩1下设置基层4,并在两个固定桩1之间设置防护板2,并且防护板2后端设置碎石层3,以及在基层4中部左端设置第一混凝土层8和加固层9,然后在基层4上端铺设土壤层5,土壤层5上端铺设植被层6,在树木种植防风层7处种植上防风树,从而形成了生态护岸结构,使其具有提高生物多样性、治理水土流失、稳定河岸、调节微气候和美化环境、开展旅游活动等重要的现实意义,最后铺设石板路时,在基层4左端上侧设置第二基层1010,接着在第二基层1010上设置防水土流失框108和铺设土工布107,后填设砂土层106、压实砂土层106后放置调整机构105,固定板1051放置在砂土层106上端,手握调整块1055带动螺栓柱1054在凹槽1053内部进行过盈配合,进而通过连接柱1052调整调整块1055上端面的水平和高度,从而解决了在进行铺设的石板路时浪费人力资源且容易造成石板破裂,浪费石板以及影响美观性的问题时,然后浇筑并整平第二混凝土层104后,把石板101放置在调整机构105上端,并在石板101之间留出水渠103,然后在挡条1003上端放置滤水板102,为解决生态护岸结构存在铺设的石板路在下雨天容易积水,可能导致水土流失,通过设置了调整保护装置10,由滤水板102的滤孔1002进行过滤,使水聚集在水渠103内部,局部水排出,另一部分水经第二混凝土层104底端的通孔进入砂土层106,在过水孔109、防水土流失框108与土工布107配合使用下防止了水土流失,实现了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其中,鹅卵石层1001起到了净化以及对脚底有保健的作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