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地基人工挖掘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15315发布日期:2020-10-17 00:46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地基人工挖掘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地基人工挖掘防护结构,属于建筑领域。



背景技术:

人工挖孔桩施工方便、速度较快、不需要大型机械设备,挖孔桩要比木桩、混凝土打入桩抗震能力强,造价比冲锥冲孔、冲击锥冲孔、冲击钻机冲孔、回旋钻机钻孔、沉井基础节省。从而在公路、民用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挖孔桩井下作业条件差、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安全和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在人工挖孔过程中,会在桩孔的内壁上逐段浇筑护壁砼以防止桩孔侧壁坍塌。在护壁砼的混凝土未干固时,浇筑支撑板支撑未干固的混凝土使其成型,由于桩孔基质对于桩孔侧壁的挤压,护壁砼未干固的混凝土挤压浇筑支撑板会使得浇筑支撑板在水平方向上侧移,使得相邻的两个浇筑支撑板只见出现缝隙,容易发生跑浆和漏浆,在护壁砼内形成空鼓,影响护壁砼的浇筑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护壁砼的混凝土未干固时,浇筑支撑板支撑未干固的混凝土使其成型,由于桩孔基质对于桩孔侧壁的挤压,护壁砼未干固的混凝土挤压浇筑支撑板会使得浇筑支撑板在水平方向上侧移,使得相邻的两个浇筑支撑板只见出现缝隙,容易发生跑浆和漏浆,在护壁砼内形成空鼓,影响护壁砼的浇筑质量”的不足,提供一种建筑地基人工挖掘防护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地基人工挖掘防护结构,包括桩孔基质,桩孔基质内设置有人工挖设的桩孔,桩孔的上端开口位于桩孔基质表面上;所述桩孔内设置有桩孔护壁,桩孔护壁包括若干护壁砼,护壁砼为环形并由混凝土浇筑成型,护壁砼的环形外侧面贴合于桩孔内壁,桩孔护壁由若干护壁砼对接为管状;靠近桩孔底端的三个护壁砼的内分别设置有环形的浇筑支撑板,浇筑支撑板的环形外侧面贴合于护壁砼的环形内表面上;所述浇筑支撑板顶端设置有环形的上部连接板,浇筑支撑板底端设置有环形的下部连接板,上部连接板与下部连接板平行设置,浇筑支撑板下端的下部连接板与相邻的浇筑支撑板上端的上部连接板贴合;所述浇筑支撑板内设置有若干纵向支杆,纵向支杆穿过三个浇筑支撑板内的上部连接板、下部连接板,纵向支杆的下端插入桩孔的内部底端面并与桩孔下方的桩孔基质锚固。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在浇筑支撑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了上部连接板、下部连接板,上部连接板、下部连接板提高了相邻的两个浇筑支撑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并且提高了浇筑支撑板两端的抗挤压强度,防止浇筑支撑板的端部受到挤压变形,进而防止相邻的两个浇筑支撑板之间产生缝隙发生跑浆和漏浆。本申请中的纵向支杆将三个浇筑支撑板的上部连接板、下部连接板连接,使得三个浇筑支撑板连接为一个受力整体,提高三个浇筑支撑板的整体受力强度,纵向支杆在水平方向上支撑浇筑支撑板的位置,防止浇筑支撑板受力后在水平方向上发生位置,提高了护壁砼的浇筑位置精度。随着桩孔底部的深挖,护壁砼因重力作用自然下沉,纵向支杆的下端插入桩孔的内部底端面,通过纵向支杆的锚固,控制上一节护壁砼下沉,提高护壁砼的浇筑位置精度。

优化的,上述建筑地基人工挖掘防护结构,所述护壁砼的环形内环面为圆锥形,护壁砼的环形内环面的圆锥形底端面朝向桩孔的内部底端面;所述浇筑支撑板的形状与护壁砼的环形内环面形状配合设置。

本申请中,将护壁砼的环形内环面设置为圆锥形,这样在后期浇筑桩时能够增加浇筑桩与桩孔护壁的接触连接面积。

优化的,上述建筑地基人工挖掘防护结构,所述浇筑支撑板的内环面上设置有若干纵向加强筋,纵向加强筋的一侧表面与浇筑支撑板的内环面固定焊接,纵向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上部连接板、下部连接板固定焊接。

本申请中,通过上部连接板、下部连接板之间的纵向加强筋,提高了上部连接板、下部连接板之间的浇筑支撑板板壁的抗变形强度,进而提高了护壁砼浇筑精度,

优化的,上述建筑地基人工挖掘防护结构,所述桩孔护壁内设置有若干组卡固固定组,卡固固定组包括连接螺杆和若干u型的卡箍,相邻的两个浇筑支撑板的下部连接板、上部连接板插接于卡箍的u型开口内,连接螺杆穿过上部连接板、下部连接板、卡箍并通过螺母固定;所述连接螺杆的下端插入桩孔的内部底端面并与桩孔下方的桩孔基质锚固。

本申请中,将相邻的两个浇筑支撑板贴合的上部连接板、下部连接板插接于卡箍内,通过卡箍增加相邻的两个浇筑支撑板贴合的上部连接板、下部连接板之间的接触压力,防止相邻的两个浇筑支撑板之间发生跑浆和漏浆。连接螺杆的端部与桩孔下方的桩孔基质锚固,支撑浇筑支撑板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精度,防止浇筑支撑板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

优化的,上述建筑地基人工挖掘防护结构,顶端的浇筑支撑板顶端设置有一个环形的上部垫板,上部垫板贴合于顶端的浇筑支撑板的上部连接板、顶端的浇筑支撑板贴合的护壁砼的顶端面;顶端的浇筑支撑板的上部连接板、上部垫板连接有卡箍,连接螺杆的顶端穿过顶端的浇筑支撑板的上部连接板、上部垫板、卡箍并通过螺母固定。

本申请中,通过上部垫板贴合于护壁砼的顶端面,防止护壁砼受到桩孔基质的挤压而从护壁砼上部漏出。

优化的,上述建筑地基人工挖掘防护结构,所述浇筑支撑板由两个支撑半筒对接为管状,上部连接板由两个半环的上部半环对接为环形,下部连接板由两个半环的下部半环对接为环形;所述支撑半筒、上部半环、下部半环一体成型设置。

本申请中,浇筑支撑板由两个支撑半筒对接为管状,方便浇筑支撑板的安装和拆除。在挖孔过程中,可以使用拆除上部的浇筑支撑板支撑下部的护壁砼的方式使得浇筑支撑板重复周转使用,一般准备四至六副浇筑支撑板即可足够供应使用。

优化的,上述建筑地基人工挖掘防护结构,所述护壁砼连接有若干侧壁锚杆,侧壁锚杆的一端穿过护壁砼并且锚固于桩孔侧表面的桩孔基质内,侧壁锚杆的另一端穿过护壁砼的环形内环面、浇筑支撑板环形内环面。

本申请中,侧壁锚杆的端部穿过护壁砼、浇筑支撑板,使得浇筑支撑板在浇筑和支撑过程中保证位置精度,防止浇筑支撑板因重力的作用而下沉。

优化的,上述建筑地基人工挖掘防护结构,所述护壁砼内设置有若干平行设置的环形钢筋圈和纵向钢筋,环形钢筋圈与护壁砼共轴设置,纵向钢筋与护壁砼的轴线平行设置,环形钢筋圈与纵向钢筋焊接固定。

本申请中,在护壁砼内设置环形钢筋圈和纵向钢筋,以提高护壁砼的支撑强度,纵向钢筋与环形钢筋圈焊接或者绑扎固定,以使得环形钢筋圈和纵向钢筋在护壁砼内形成一个整体的网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在浇筑支撑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了上部连接板、下部连接板,上部连接板、下部连接板提高了相邻的两个浇筑支撑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并且提高了浇筑支撑板两端的抗挤压强度,防止浇筑支撑板的端部受到挤压变形,进而防止相邻的两个浇筑支撑板之间产生缝隙发生跑浆和漏浆。本申请中的纵向支杆将三个浇筑支撑板的上部连接板、下部连接板连接,使得三个浇筑支撑板连接为一个受力整体,提高三个浇筑支撑板的整体受力强度,纵向支杆在水平方向上支撑浇筑支撑板的位置,防止浇筑支撑板受力后在水平方向上发生位置,提高了护壁砼的浇筑位置精度。随着桩孔底部的深挖,护壁砼因重力作用自然下沉,纵向支杆的下端插入桩孔的内部底端面,通过纵向支杆的锚固,控制上一节护壁砼下沉,提高护壁砼的浇筑位置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半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卡箍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上部垫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建筑地基人工挖掘防护结构,包括桩孔基质1,桩孔基质1内设置有人工挖设的桩孔2,桩孔2的上端开口位于桩孔基质1表面上;所述桩孔2内设置有桩孔护壁,桩孔护壁包括若干护壁砼3,护壁砼3为环形并由混凝土浇筑成型,护壁砼3的环形外侧面贴合于桩孔2内壁,桩孔护壁由若干护壁砼3对接为管状;靠近桩孔2底端的三个护壁砼3的内分别设置有环形的浇筑支撑板4,浇筑支撑板4的环形外侧面贴合于护壁砼3的环形内表面上;所述浇筑支撑板4顶端设置有环形的上部连接板5,浇筑支撑板4底端设置有环形的下部连接板6,上部连接板5与下部连接板6平行设置,浇筑支撑板4下端的下部连接板6与相邻的浇筑支撑板4上端的上部连接板5贴合;所述浇筑支撑板4内设置有若干纵向支杆7,纵向支杆7穿过三个浇筑支撑板4内的上部连接板5、下部连接板6,纵向支杆7的下端插入桩孔2的内部底端面并与桩孔2下方的桩孔基质1锚固。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在浇筑支撑板4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了上部连接板5、下部连接板6,上部连接板5、下部连接板6提高了相邻的两个浇筑支撑板4之间的接触面积并且提高了浇筑支撑板4两端的抗挤压强度,防止浇筑支撑板4的端部受到挤压变形,进而防止相邻的两个浇筑支撑板4之间产生缝隙发生跑浆和漏浆。本申请中的纵向支杆7将三个浇筑支撑板4的上部连接板5、下部连接板6连接,使得三个浇筑支撑板4连接为一个受力整体,提高三个浇筑支撑板4的整体受力强度,纵向支杆7在水平方向上支撑浇筑支撑板4的位置,防止浇筑支撑板4受力后在水平方向上发生位置,提高了护壁砼3的浇筑位置精度。随着桩孔2底部的深挖,护壁砼3因重力作用自然下沉,纵向支杆7的下端插入桩孔2的内部底端面,通过纵向支杆7的锚固,控制上一节护壁砼3下沉,提高护壁砼3的浇筑位置精度。

所述护壁砼3的环形内环面为圆锥形,护壁砼3的环形内环面的圆锥形底端面朝向桩孔2的内部底端面;所述浇筑支撑板4的形状与护壁砼3的环形内环面形状配合设置。

本申请中,将护壁砼3的环形内环面设置为圆锥形,这样在后期浇筑桩时能够增加浇筑桩与桩孔护壁的接触连接面积。

所述浇筑支撑板4的内环面上设置有若干纵向加强筋8,纵向加强筋8的一侧表面与浇筑支撑板4的内环面固定焊接,纵向加强筋8的两端分别与上部连接板5、下部连接板6固定焊接。

本申请中,通过上部连接板5、下部连接板6之间的纵向加强筋8,提高了上部连接板5、下部连接板6之间的浇筑支撑板4板壁的抗变形强度,进而提高了护壁砼3浇筑精度,

所述桩孔护壁内设置有若干组卡固固定组,卡固固定组包括连接螺杆10和若干u型的卡箍9,相邻的两个浇筑支撑板4的下部连接板6、上部连接板5插接于卡箍9的u型开口内,连接螺杆10穿过上部连接板5、下部连接板6、卡箍9并通过螺母固定;所述连接螺杆10的下端插入桩孔2的内部底端面并与桩孔2下方的桩孔基质1锚固。

本申请中,将相邻的两个浇筑支撑板4贴合的上部连接板5、下部连接板6插接于卡箍9内,通过卡箍9增加相邻的两个浇筑支撑板4贴合的上部连接板5、下部连接板6之间的接触压力,防止相邻的两个浇筑支撑板4之间发生跑浆和漏浆。连接螺杆10的端部与桩孔2下方的桩孔基质1锚固,支撑浇筑支撑板4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精度,防止浇筑支撑板4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

顶端的浇筑支撑板4顶端设置有一个环形的上部垫板12,上部垫板12贴合于顶端的浇筑支撑板4的上部连接板5、顶端的浇筑支撑板4贴合的护壁砼3的顶端面;顶端的浇筑支撑板4的上部连接板5、上部垫板12连接有卡箍9,连接螺杆10的顶端穿过顶端的浇筑支撑板4的上部连接板5、上部垫板12、卡箍9并通过螺母固定。

本申请中,通过上部垫板12贴合于护壁砼3的顶端面,防止护壁砼3受到桩孔基质1的挤压而从护壁砼3上部漏出。

所述浇筑支撑板4由两个支撑半筒41对接为管状,上部连接板5由两个半环的上部半环51对接为环形,下部连接板6由两个半环的下部半环61对接为环形;所述支撑半筒41、上部半环51、下部半环61一体成型设置。

本申请中,浇筑支撑板4由两个支撑半筒对接为管状,方便浇筑支撑板4的安装和拆除。在挖孔过程中,可以使用拆除上部的浇筑支撑板4支撑下部的护壁砼的方式使得浇筑支撑板4重复周转使用,一般准备四至六副浇筑支撑板4即可足够供应使用。

所述护壁砼3连接有若干侧壁锚杆11,侧壁锚杆11的一端穿过护壁砼3并且锚固于桩孔2侧表面的桩孔基质1内,侧壁锚杆11的另一端穿过护壁砼3的环形内环面、浇筑支撑板4环形内环面。

本申请中,侧壁锚杆11的端部穿过护壁砼3、浇筑支撑板4,使得浇筑支撑板4在浇筑和支撑过程中保证位置精度,防止浇筑支撑板4因重力的作用而下沉。

所述护壁砼3内设置有若干平行设置的环形钢筋圈13和纵向钢筋14,环形钢筋圈13与护壁砼3共轴设置,纵向钢筋14与护壁砼3的轴线平行设置,环形钢筋圈13与纵向钢筋14焊接固定。

本申请中,在护壁砼3内设置环形钢筋圈13和纵向钢筋14,以提高护壁砼3的支撑强度,纵向钢筋14与环形钢筋圈13焊接或者绑扎固定,以使得环形钢筋圈13和纵向钢筋14在护壁砼3内形成一个整体的网络。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