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挖掘机快速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12093发布日期:2020-06-30 20:16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挖掘机快速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挖掘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挖掘机快速连接器。



背景技术:

挖掘机快速连接器,也叫快换接头、快速连接头。快速连接器能在挖掘机上迅速安装、切换各种前端工具(挖斗、松土器、破碎锤、液压剪等),能扩大挖掘机使用范围,并能节省时间,提高工效。

目前,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3247626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挖掘机用快速液压转动连接器,包括壳体;壳体的上部设有平行的两根上部轴,分别用于与挖掘机的前臂和动臂连接;壳体的下部一端设有固定虎口、另一端铰接有抓钩,抓钩与固定虎口分别朝相反的方向设置;壳体内部铰接有油缸,油缸的活塞杆端部铰接于抓钩上,通过挖掘机的油压力量使油缸伸出活塞杆,从而利用抓钩与固定虎口配合将前端工具上端的两根固定轴固定;当抓钩被油缸撑开后,其前端通过于壳体上横向穿设一根安全轴进行锁定,而安全轴再通过两端的r型止动环与壳体固定在一起。

然而通过安全轴对抓钩进行锁定、再于安全轴的两端卡入r型止动环的操作较繁杂,且安全轴与r型止动环必须另外携带,容易丢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挖掘机快速连接器,具有便于对抓钩进行锁定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挖掘机快速连接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部设置有两根与挖掘机前臂配合的安装轴;所述壳体的下部朝一侧设置有固定虎口;所述壳体的下部于背向固定虎口的一侧通过铰接轴铰接有活动抓钩;所述壳体内铰接有顶撑油缸,所述顶撑油缸的活塞杆端部铰接于活动抓钩上;所述壳体内于固定虎口和活动抓钩之间铰接有锁定拐臂,所述锁定拐臂的转动平面平行于活动抓钩的转动平面;所述锁定拐臂的端部设置有与铰接轴平行的锁定杆,当活动抓钩在顶撑油缸的作用下朝远离固定虎口方向撑开后,所述锁定杆能够在锁定拐臂的转动下顶在活动抓钩朝向固定虎口的一侧端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锁定拐臂带动锁定杆转动并顶在活动抓钩上进行限位,相比较于利用安全轴对活动抓钩进行锁定,操作更加简单方便,且在安装时无需另外携带安全轴以及r型止动环等锁定工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的侧壁上沿锁定杆的转动轨迹设置有弧形孔;所述锁定杆的端部设置有与弧形孔配合并朝外延伸的导向杆;当所述导向杆位于弧形孔上端时不影响活动抓钩的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弧形孔与导向杆对锁定杆的运动进行导向,增强锁定拐臂转动时的稳定性,而导向杆朝外延伸能够作为把手使用,使施工人员能够对锁定杆的运动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当活动抓钩被撑开后,锁定杆运动至弧形孔最底部时,所述活动抓钩的铰接轴与锁定杆形成的平面和锁定拐臂之间朝上的夹角小于等于90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活动抓钩朝固定虎口方向运动时,会将锁定杆朝弧形孔底部方向挤压,防止锁定杆受到活动抓钩的挤压而使得锁定拐臂向上转动,从而增强限位效果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杆于壳体外侧的端部上设置有呈l型的操作把手,所述操作把手的上端铰接于导向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呈l型的操作把手避让开上方紧密的结构,从而便于施工人员进行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抓钩上设置有用于对运动至弧形孔底部的锁定杆进行限位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朝弧形孔方向滑动连接于活动抓钩上的限位块;当活动抓钩在顶撑油缸的作用下朝远离固定虎口方向撑开后,所述限位块能够滑动至弧形孔底部上方间隔一个锁定杆直径的位置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锁定杆运动到弧形孔的底部进行锁定时,将限位块朝弧形孔方向推动,并使其运动至锁定杆上方,从而使锁定杆无法沿弧形孔向上运动,保证稳定的锁定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装置还包括设置于限位块背向弧形孔一侧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远离限位块的一端顶在活动抓钩上;所述限位块朝向弧形孔的一端上端部设置有朝锁定拐臂方向斜向下延伸的引导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锁定杆沿弧形孔向下运动时,锁定杆顶在限位块端部的引导斜面上,能够将限位块朝远离弧形孔方向挤压,而当锁定杆运动至弧形孔底部时,利用复位弹簧使限位块自动复位运动至锁定杆上方,并保持对锁定杆的限位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当活动抓钩被撑开后,锁定杆位于限位块上端时,所述活动抓钩的铰接轴与锁定杆形成的平面和锁定拐臂之间朝上的夹角大于90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锁定杆不会影响到活动抓钩的收回;在转动锁定拐臂进行解锁时,需要先将限位块朝内推动,使锁定杆能够沿弧形孔向上运动,而当锁定杆运动至限位块上方后,只需驱动顶撑油缸收回活塞杆,即可利用朝固定虎口方向运动的活动抓钩与限位块将锁定杆向上推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抓钩的两侧壁上沿限位块的滑动方向设置有导向孔,所述限位块的两侧设置有与导向孔配合并朝外延伸的拨动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导向孔与拨动杆对限位块的运动进行导向,增强限位块滑动时的稳定性,而拨动杆朝外延伸能够作为把手使用,使施工人员能够对限位块的运动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块的两侧壁上沿自身运动方向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活动抓钩上对应滑动槽的位置处设置有能够沿滑动槽运动或转动的呈圆柱形的定位杆;所述导向孔呈l型,包括沿限位块滑动方向延伸的导向段与垂直于导向段设置的锁定段,所述锁定段位于导向段远离限位块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定位杆与滑动槽配合,使限位块既能够沿导向孔的导向段运动,又能够以定位杆为轴进行摆动,从而使得拨动杆能够进入锁定段对限位块进行锁定,使限位块不会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复位,便于对锁定杆进行操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利用锁定拐臂带动锁定杆转动并顶在活动抓钩上进行限位,当锁定杆运动到弧形孔的底部进行锁定时,将限位块朝弧形孔方向推动,并使其运动至锁定杆上方,从而使锁定杆无法沿弧形孔向上运动,保证稳定的锁定效果,相比较于利用安全轴对活动抓钩进行锁定,操作更加简单方便,且在安装时无需另外携带安全轴以及r型止动环等锁定工具;

2、锁定杆与限位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操作把手与拨动杆,便于施工人员进行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用于展示壳体内的结构;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壳体;11、安装轴;12、固定虎口;13、弧形孔;2、活动抓钩;21、抓口;22、铰接轴;23、导向孔;231、导向段;232、锁定段;24、定位杆;3、顶撑油缸;31、活塞杆;4、锁定装置;41、锁定拐臂;42、锁定杆;421、导向杆;422、操作把手;5、限位装置;51、限位块;511、拨动杆;512、滑动槽;513、引导斜面;52、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挖掘机快速连接器,如图1、图2所示,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上部并排固定有两根与挖掘机前臂配合的安装轴11,通过两根安装轴11控制快速连接器与安装于快速连接器下端的前端工具进行前后摆动。壳体1的下部朝向挖掘机的一侧开设有开口同样朝向挖掘机一侧的固定虎口12,而背向固定虎口12的一侧则通过铰接轴22铰接有活动抓钩2,活动抓钩2的抓口21同样背向固定虎口12设置。壳体1内于固定虎口12和活动抓钩2之间铰接有一个顶撑油缸3,顶撑油缸3的活塞杆31端部朝向活动抓钩2并铰接于活动抓钩2上,当前端工具上的两根固定轴分别卡在固定虎口12与活动抓钩2的抓口21内时,通过顶撑油缸3驱动活塞杆31伸出,并带动活动抓钩2朝远离固定虎口12的方向运动,从而配合固定虎口12对前端工具实现固定。

如图1、图2所示,壳体1内设置有用于对被撑开的活动抓钩2进行安全锁定的锁定装置4。锁定装置4包括铰接于固定虎口12和活动抓钩2之间的锁定拐臂41、焊接于锁定拐臂41端部的锁定杆42,锁定拐臂41的转动平面平行于活动抓钩2的转动平面设置,而锁定杆42与铰接轴22平行。当活动抓钩2在顶撑油缸3的作用下朝远离固定虎口12方向撑开后,锁定杆42能够在锁定拐臂41的转动下顶在活动抓钩2朝向固定虎口12的一侧端壁上进行限位,使活动抓钩2无法朝固定虎口12方向运动,防止前端工具脱落,相比较于利用安全轴对活动抓钩2进行锁定,操作更加简单方便,且在安装时无需另外携带安全轴以及r型止动环等锁定工具。

如图2所示,壳体1的侧壁上沿锁定杆42的转动轨迹开设有弧形孔13,锁定杆42的端部一体成型有与弧形孔13配合并朝外延伸的导向杆421,利用弧形孔13与导向杆421对锁定杆42的运动进行导向,增强锁定拐臂41转动时的稳定性。当导向杆421位于弧形孔13最顶端时,不会阻碍到活动抓钩2的转动;而当活动抓钩2被撑开后,锁定杆42运动至弧形孔13最底部时,活动抓钩2的铰接轴22与锁定杆42形成的平面和锁定拐臂41之间朝上的夹角小于或等于90度,本实施例中为80度,则当活动抓钩2朝固定虎口12方向运动时,会将锁定杆42朝弧形孔13底部方向挤压,防止锁定杆42受到活动抓钩2的挤压而使得锁定拐臂41向上转动,从而增强限位效果的稳定性。

如图2所示,导向杆421于壳体1外侧的端部上设置有呈l型的操作把手422,操作把手422的上端铰接于导向杆421上,避让开上方紧密的结构,便于施工人员进行操作。

如图2所示,活动抓钩2朝向固定虎口1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运动至弧形孔13底部的锁定杆42进行限位的限位装置5。限位装置5包括朝弧形孔13方向滑动连接于活动抓钩2上的限位块51、固定于限位块51背向弧形孔13一侧的复位弹簧52,复位弹簧52远离限位块51的一端顶在活动抓钩2上,给予限位块51一个朝弧形孔13方向运动的弹力。当活动抓钩2在顶撑油缸3的作用下朝远离固定虎口12方向撑开后,限位块51能够运动至弧形孔13底部上方间隔一个锁定杆42直径的位置处。

如图2所示,限位块51朝向弧形孔13的一端上端部形成有朝锁定拐臂41方向斜向下延伸的引导斜面513;当锁定杆42沿弧形孔13向下运动时,锁定杆42顶在限位块51端部的引导斜面513上,能够将限位块51朝远离弧形孔13方向挤压,而当锁定杆42运动到弧形孔13的底部进行锁定时,限位块51在复位弹簧52的作用下朝弧形孔13方向复位,并运动至锁定杆42上方,从而使锁定杆42无法沿弧形孔13向上运动,并保证稳定的锁定效果。

如图2所示,当活动抓钩2被撑开后,锁定杆42位于限位块51上端时,活动抓钩2的铰接轴22与锁定杆42形成的平面和锁定拐臂41之间朝上的夹角大于90度。使锁定杆42不会影响到活动抓钩2的收回;在转动锁定拐臂41进行解锁时,需要先将限位块51朝内推动,使锁定杆42能够沿弧形孔13向上运动,而当锁定杆42运动至限位块51上方后,只需驱动顶撑油缸3收回活塞杆31,即可利用朝固定虎口12方向运动的活动抓钩2与限位块51将锁定杆42向上推动。

如图1、图2所示,活动抓钩2的两侧壁上沿限位块51的滑动方向设置有导向孔23,限位块51的两侧设置有与导向孔23配合并朝外延伸的拨动杆511。限位块51的两侧壁上沿自身运动方向开设有滑动槽512,活动抓钩2上对应滑动槽512的位置处设置有能够沿滑动槽512运动或转动的呈圆柱形的定位杆24;导向孔23呈l型,包括沿限位块51滑动方向延伸的导向段231与垂直于导向段231设置的锁定段232,锁定段232位于导向段231远离限位块51的一端。利用导向孔23与拨动杆511对限位块51的运动进行导向,增强限位块51滑动时的稳定性,而定位杆24与滑动槽512配合,使限位块51既能够沿导向孔23的导向段231运动,又能够以定位杆24为轴进行摆动,从而使得拨动杆511能够进入锁定段232对限位块51进行锁定,使限位块51不会在复位弹簧52的作用下自动复位,便于对锁定杆42进行操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