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建筑增湿除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12092发布日期:2020-06-30 20:16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建筑增湿除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霾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建筑增湿除霾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空气污染日趋严重,导致近几年频繁出现雾霾。雾霾的主要成分是粉尘、雾霾颗粒,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在智能建筑设计中需要充分的考虑除霾工作。

现有智能建筑除霾方法主要分为生态手段和物理化学手段两种,生态手段受气候、地理、植物本身等条件的限制较大,因此现今主要依靠物理化学手段除霾。智能建筑除霾技术在建筑建造过程中能够实现节能减排,减少颗粒及有害气体的排放,在建筑使用过程中,能够减少住户受到的伤害。但是现有的建筑除霾降尘装置大多结构比较简单,除霾降尘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建筑增湿除霾装置,能够实现高效的建筑除霾功能,装置操作简单、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智能建筑增湿除霾装置,包括安装在建筑墙壁上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外侧固定有外壳,所述外壳的上端、下端、侧面均固定有多个外置喷嘴,所述外壳的上端还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外壳的上端内侧位于进气口下方设置有第一除霾滤网和气体过滤吸附网,所述外壳的中央安装有第二除霾滤网板,所述外壳内侧位于第二除霾滤网板下方固定有多圈内置喷嘴,所述外壳的底部内侧固定有第二水箱、风机和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端通过多个电磁阀门与外置喷嘴、内置喷嘴连接,所述风机的风机进风管位于第二除霾滤网板下方,所述水泵的进水端设置在第二水箱中,所述第二水箱的进水端第二水箱进水口设置在安装板中,所述外壳内侧还设置有无线控制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控制系统包括固定在外壳底部内侧的控制器、与控制器通过导线连接的无线发射接收模块,所述控制器还通过导线与水泵、风机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内侧位于内置喷嘴下方固定有接水槽,所述第二水箱上端固定有独立的第一水箱,所述接水槽的底部与第一水箱导通,所述第一水箱的出水端第一水箱出水口设置在安装板中,所述风机进风管的顶端位于接水槽上方,所述风机进风管的顶端固定有风机进风管防水盖。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除霾滤网位于气体过滤吸附网上端,第一除霾滤网与气体过滤吸附网均设置为弧形网状。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上端固定有粉尘颗粒过滤罩,所述粉尘颗粒过滤罩中设置有粗纤维过滤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除霾滤网为细纤维过滤网,气体过滤吸附网为活性炭吸附网。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除霾滤网板为半圆形网状结构,其内设置有多层的高效空气过滤网,该过滤网的孔径为0.25-0.4微米。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设计的智能建筑增湿除霾装置通过外置喷嘴喷射水雾对建筑外立面附件的空气进行增湿除霾,同时利用粉尘颗粒过滤罩过滤掉空气中含有的大颗粒粉尘、碎屑等杂物,利用第一除霾滤网过滤掉其中的花粉、小颗粒等杂质,气体过滤吸附网吸附掉空气中的甲醛、苯、装修污染物等物质,利用第二除霾滤网板过滤掉空气中的pm.等微小颗粒,最后空气被内置喷嘴喷射的水雾包裹,使得空气中的微小杂质混入水中被吸附收集,通过多步骤、分类别的实现智能建筑外侧空气的增湿除霾功能。

(2)在楼下或楼上远程发送控制命令给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建筑增湿除霾装置,本装置利用无线控制系统中的无线发射接收模块接收命令,通过控制器控制装置的工作,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建筑增湿除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板;2、外壳;3、外置喷嘴;4、进气口;5、粉尘颗粒过滤罩;6、第一除霾滤网;7、气体过滤吸附网;8、第二除霾滤网板;9、内置喷嘴;10、接水槽;11、第一水箱;12、第二水箱;13、第一水箱出水口;14、第二水箱进水口;15、风机;16、风机进风管;17、风机进风管防水盖;18、控制器;19、无线发射接收模块;20、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建筑增湿除霾装置,包括安装在建筑墙壁上的安装板1,安装板1外侧固定有外壳2,外壳2的上端、下端、侧面均固定有多个外置喷嘴3,外置喷嘴3的喷嘴孔径优选0.2-0.3mm,喷射水雾对建筑外立面附件的空气进行增湿除霾,外壳2的上端还设置有进气口4,进气口4上端固定有粉尘颗粒过滤罩5,粉尘颗粒过滤罩5中设置有粗纤维过滤层,用于过滤掉吸入装置的空气中含有的大颗粒粉尘、碎屑等杂物,在装置的外侧实现过滤功能,避免大颗粒粉尘、碎屑等大尺寸杂物进入智能建筑增湿除霾装置中,延长装置内部过滤网的使用寿命,外壳2的上端内侧位于进气口4下方设置有第一除霾滤网6和气体过滤吸附网7,第一除霾滤网6位于气体过滤吸附网7上端,第一除霾滤网6与气体过滤吸附网7均设置为弧形网状,通过弧形网状设计增大滤网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过滤效果,第一除霾滤网6为细纤维过滤网,第一除霾滤网6的网孔径大于第二除霾滤网板8中的网孔径,用于过滤掉吸入设备内空气中的花粉、小颗粒等杂质,气体过滤吸附网7为活性炭吸附网,用于吸附空气中的甲醛、苯、装修污染物等物质,外壳2的中央安装有第二除霾滤网板8,第二除霾滤网板8为半圆形网状结构,增大接触面积,其内设置有多层的高效空气过滤网(hepa过滤网),该过滤网的孔径为0.25-0.4微米,用于过滤掉空气中的pm2.5等微小颗粒,外壳2内侧位于第二除霾滤网板8下方固定有多圈内置喷嘴9,内置喷嘴9的喷嘴孔径优选0.15-0.2mm,喷射水雾使得空气中的微小杂质混入水中被吸附,外壳2的底部内侧固定有第二水箱12、风机15和水泵20,风机15的出风口位于壳体2下侧,水泵20的出水端通过多个电磁阀门与外置喷嘴3、内置喷嘴9连接,风机15的风机进风管16位于第二除霾滤网板8下方,水泵20的进水端设置在第二水箱12中,第二水箱12的进水端第二水箱进水口14设置在安装板1中,外壳2内侧还设置有无线控制系统。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无线控制系统包括固定在外壳2底部内侧的控制器18、与控制器18通过导线连接的无线发射接收模块19,控制器18优先选用数据处理功能强大的stm32系列单片机控制器,其功耗低、使用技术成熟,便于编程,无线发射接收模块19选择433mhz的无线发射接收模块,其功耗低,传输距离100-400m,能够满足使用,控制器18还通过导线与水泵20、风机15相连接,控制水泵20和风机15的工作,通过无线控制系统可以在楼下便捷的远程操控本实用新型装置工作。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外壳2内侧位于内置喷嘴9下方固定有接水槽10,第二水箱12上端固定有独立的第一水箱11,接水槽10的底部与第一水箱11导通,第一水箱11的出水端第一水箱出水口13设置在安装板1中,风机进风管16的顶端位于接水槽10上方,风机进风管16的顶端固定有风机进风管防水盖17,内置喷嘴9工作时喷射水雾使得装置内的空气中的雾霾颗粒、微小杂质混入水中被吸附包裹滴落到接水槽10中,并进入与接水槽10底部导通的第一水箱11中被收集,每隔一段时间均可通过第一水箱出水口13将废水放出。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建筑增湿除霾装置时,通过安装板1将其安装在建筑墙壁外侧,可通过在楼下或楼上远程发送控制命令给本装置,本装置利用无线控制系统中的无线发射接收模块接收命令,通过控制器处理后控制风机15及水泵开始工作,位于外壳2外侧的外置喷嘴3喷射水雾对建筑外立面附件的空气进行增湿除霾,同时风机15吸入外部的空气,外部的空气首先通过进气口4上端的粉尘颗粒过滤罩5,利用其过滤掉空气中含有的大颗粒粉尘、碎屑等杂物,而后空气通过第一除霾滤网6过滤掉其中的花粉、小颗粒等杂质,气体过滤吸附网7吸附掉空气中的甲醛、苯、装修污染物等物质,接着利用第二除霾滤网板8过滤掉空气中的pm2.5等微小颗粒,最后空气被内置喷嘴9喷射的水雾包裹,使得空气中的微小杂质混入水中被吸附,废水进入与接水槽10底部导通的第一水箱11中被收集。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