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46655发布日期:2020-06-20 14:03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面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水凝混凝土是指用水泥作凝胶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的工程复合材料,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是指以水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做面层的路面,俗称白色路面。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753784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包括土层、设置于土层上的道路和人行道、排水沟、下水井、连接管,排水沟设于道路和人行道之间,下水井埋设于土层内,下水井的顶部与人行道的表面平齐,下水井与城市排水系统中的下水道连通,下水井用于排水以及供工作人员进入到城市排水系统中的下水道中,连接管设于排水沟和下水井之间且用于将两者连通。下雨天气时,雨水流入到排水沟内,然后顺着连接管流入下水井内,最后流至城市排水系统中的下水道中并排走。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城市排水系统用于排放各种杂物,则城市排水系统中的下水道通常充斥着臭气,下水道中的臭气会顺着连接管进入到排水沟内,最后从排水沟处散发出去,对行人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盛放在密封水槽内的水与密封环配合,在排水沟和排水通道之间形成能够隔绝臭气的水封结构,如此下水道内的臭气不易通过排水沟散发到外界。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包括道路本体,所述道路本体包括土基层、铺设于土基层上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层,所述水泥混凝土路面层包括车行道、设置于车行道两侧的两个排水沟,所述道路本体内埋设有若干窖井,所述窖井包括窖井体、封盖于窖井体顶部的窖井盖,所述窖井体朝向窖井盖的端面上开设有密封水槽、并在所述密封水槽底部与下水道之间开设有连通的排水通道,所述密封水槽内围绕所述排水通道布置有一圈水封环,所述水封环的上端面与窖井盖之间留有过水间隙,所述窖井盖朝向窖井体的端面上设置有罩于水封环外侧且下端面低于水封环上端面的密封环,所述窖井体与排水沟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排水沟和密封水槽连通的排水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土基层和水泥混凝土路面层之间铺设有碎石基层,所述碎石基层是在土基层上铺设碎石,再用砂砾进行缝隙填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碎石基层和水泥混凝土路面层之间铺设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由高弹性橡胶防水涂料喷涂形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层与水泥混凝土路面层之间铺设有粘结层,所述粘结层由乳化沥青铺设而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沟包括沟体、设置于沟体顶部的若干篦盖,所述沟体朝向窖井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沿道路延伸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窖井为两排且沿道路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两排所述窖井分别位于两个排水沟的外侧,每个所述窖井体朝向排水沟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密封水槽连通的第二安装孔,所述排水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插接配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排水沟的外侧设置有两个人行道,所述窖井盖的顶面与人行道的表面平齐,所述窖井盖上开设有若干进水孔,若干所述进水孔均位于密封环外侧且位于密封水槽正上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窖井体的顶面上开设有安装槽和灯槽,所述安装槽内转动设置有齿轮,所述安装槽内滑动设置有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均与齿轮啮合且分别位于齿轮的两侧,所述安装槽的底壁上位于第一齿条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齿条上行的复位弹簧、位于第二齿条的下方设置有轻触开关,所述灯槽内设置有报警灯和蓄电池,所述报警灯、轻触开关、蓄电池通过导线串联形成报警电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窖井体的顶面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嵌设有用于封闭安装槽槽口的第一防水盖,所述第一防水盖上开设有用于供第一齿条穿出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窖井体的顶面上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嵌设有用于封闭灯槽槽口的第二防水盖,所述第二防水盖由透明塑料制成。

(三)有益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阻隔臭气外泄:盛放在密封水槽内的水与密封环配合,在排水沟和排水通道之间形成能够隔绝臭气的水封结构,如此下水道内的臭气不易通过排水沟散发到外界;

2、安全性好:在井盖体上安装报警电路,当窖井盖从窖井体上移开时,复位弹簧驱动第一齿条上行,第一齿条上行通过齿轮带动第二齿条下行并对轻触开关进行施压,轻触开关保持接通状态,则报警灯常亮以警醒过往的行人,减少行人掉入窖井体内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剖切示意图,主要突出实施例中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具体结构;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实施例中排水沟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突出排水沟的具体结构;

图4是实施例中窖井体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突出窖井体的具体结构;

图5是图4沿i-i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道路本体;2、土基层;21、下水道;3、碎石基层;4、防水层;5、粘结层;6、水泥混凝土路面层;61、车行道;62、排水沟;621、沟体;622、篦盖;63、人行道;7、第一安装孔;8、窖井;81、窖井体;82、窖井盖;9、排水通道;10、水封环;11、密封水槽;12、第二安装孔;13、进水孔;14、密封环;15、排水管;16、安装槽;17、灯槽;18、齿轮;19、第一齿条;20、第二齿条;21、复位弹簧;22、轻触开关;23、第一凹槽;24、第一防水盖;25、通孔;26、报警灯;27、蓄电池;28、穿孔;29、第二凹槽;30、第二防水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包括道路本体1,道路本体1包括由上至下依次铺设的土基层2、碎石基层3、防水层4、粘结层5、水泥混凝土路面层6。

土基层2是路面的基础,是经过开挖或填筑形成的土工构筑物,本实施例中,土基层2为原道路挖设基坑后留存的原状土路基。城市排水系统是处理和排除城市污水和雨水的工程设施系统,城市排水系统通常由埋设于路面下方的若干下水道21和污水处理厂组成,下水道21埋设于土基层2内。

碎石基层3主要由粒径在5~25mm之间的岩石颗粒和填充于碎石缝隙中的砂砾颗粒构成,承载强度高,能够为碎石基层3上方的道路结构提供较为结实的支撑。施工时,先将岩石颗粒铺装于土基层2上,然后将砂砾颗粒撒在岩石颗粒上,然后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压实度要求对路基层进行压实,压实的方法有碾压法、夯实法和振动压实法等几种,本实施例采用振动压实法,工人将振动压实机放在碎石基层3上,借助振动压实机振动岩石颗粒和砂砾颗粒,使得砂砾颗粒能够有效地填充到岩石颗粒的缝隙中,最后找平碎石基层3。

防水层4由高弹性橡胶防水涂料喷涂形成,防水层4具有高弹性、蠕变抗裂性、自愈合性、不渗水性、高粘结性。由于其高粘结性,防水层4能够有效地与碎石基层3结合在一起。由于其不渗水性,防水层4能够有效地阻隔水流下渗,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碎石基层3出现水土流失的情况。防水层4具有高弹性、蠕变抗裂性、自愈合性能够有效地解决因应力变形、膨胀开裂等情况造成的一些问题。

粘结层5由乳化沥青铺设而成,乳化沥青是沥青和乳化剂在一定工艺作用下,生成水包油或油包水的液态沥青,其具有优良的粘结性,能够有效地将防水层4和水泥混凝土路面层6粘结在一起,提高道路本体1的稳定性。

如图1和2所示,水泥混凝土路面层6包括车行道61、设置于车行道61两侧的两个排水沟62、设置于两个排水沟62外侧的两个人行道63。车行道61和人行道63均由水泥混凝土浇筑而成,水凝混凝土是指用水泥作凝胶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的工程复合材料。如图3所示,排水沟62包括沟体621、盖设于沟体621上的若干篦盖622。沟体621为“凹”字形,沟体621由若干预先制好的单元拼接形成,沟体621的材料为水泥,相邻的单元之间通过水泥等粘接剂进行连接,沟体621朝向人行道63的侧壁底部开设有若干圆形的第一安装孔7,若干第一安装孔7沿道路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安装孔7与沟体621的开口连通。篦盖622盖设于沟体621的顶部,用于阻挡一些大型杂物进入到沟体621内,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大型杂物进入到沟体621内而造成沟体621堵塞,篦盖622上开设有用于供水流通过的开孔。

如图1和2所示,道路本体1内埋设有窖井8,窖井8为两排且沿道路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两排窖井8分别位于两个排水沟62的外侧。窖井8包括窖井体81、设置于窖井体81顶部的窖井盖82。

如图2和4所示,窖井体81为圆柱形,窖井体81的顶面上开设有由内而外依次排布的排水通道9、密封水槽11。排水通道9位于窖井体81的中心处,排水通道9的截面为圆形,窖井体81安装于下水道21上,排水通道9与下水道21的内腔连通。密封水槽11为圆环形,密封水槽11环绕于排水通道9的外侧。密封水槽11的槽底上设置有圆环形的水封环10,水封环10与窖井体81一体式连接,水封环10优选的是由排水通道9与密封水槽11连通的一端朝向密封水槽11内延伸而成,即水封环10的内壁与排水通道9的内壁同心且直径相同,水封环10的上端面与窖井盖82的下端面之间留有用于供水通过的过水间隙。窖井体81朝向排水沟62的侧壁上开设有圆形的第二安装孔12,第二安装孔12与密封水槽11连通,第二安装孔12与水封环10的上端面相对。窖井体81依次贯穿水泥混凝土路面层6、粘结层5、防水层4、碎石基层3并插入土基层2内,施工时,先将窖井体81安装于下水道21上,然后再依次铺设碎石基层3、防水层4、粘结层5、水泥混凝土路面层6。

如图1和2所示,窖井盖82盖设于窖井体81上,窖井盖82的顶面与人行道63的表面平齐。窖井盖82朝向窖井体81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圆环形的密封环14,密封环14插入到密封水槽11内且罩于水封环10的外侧,密封环14的下端面低于水封环10的上端面。使用时,密封水槽11内留有水,且水的液面高度与水封环10的上端面平齐,由于密封环14插入到密封水槽11内且罩于水封环10的外侧,密封环14的下端面低于水封环10的上端面,则密封环14与密封水槽11内的水配合在排水通道9与排水沟62之间形成水封,如此下水道21内的臭气不易通过排水沟62散发到外界。

本实施例中,窖井盖82上开设有八个进水孔13,八个进水孔13为等距圆周分布,八个进水孔13均位于密封环14外侧,且位于密封水槽11正上方,水能够通过进水孔13流至密封水槽11内。使用时,落在人行道63上的水会通过进水孔13流入密封水槽11内,由于八个进水孔13均位于密封环14外侧,且位于密封水槽11正上方,则密封环14与密封水槽11内的水配合在进水孔13与排水通道9之间形成水封,如此下水道21内的臭气也不易通过进水孔13散发到外界。

每个窖井体81与排水沟62之间均安装有圆形的排水管15,排水管15用于将排水沟62和密封水槽11连通,排水管1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孔7和第二安装孔12插接配合,排水管15的外壁与第一安装孔7和第二安装孔12的孔壁之间通过防水密封胶固定。施工时,窖井8已预先装好,再将排水沟62安装于粘结层5上,然后将排水管15安装于排水沟62和窖井8之间,最后再将车行道61和人行道63浇筑成型。

下雨天气时,雨水落在人行道63和车行道61上,部分雨水流入排水沟62内,然后通过排水管15流入密封水槽11内,另一部分雨水通过进水孔13流入密封水槽11内,接着密封水槽11内的雨水通过过水间隙流入排水通道9,最后顺着排水通道9流入下水道21并排走,由于密封环14插入到密封水槽11内且罩于水封环10的外侧,密封环14的下端面低于水封环10的上端面,则密封水槽11内的水与密封环14配合,在下水道21和外界道路之间形成水封,如此下水道21内的臭气不易通过进水孔13或排水沟62散发到外界。

如图4和5所示,窖井体81的顶面上开设有安装槽16和灯槽17,安装槽16为矩形槽,灯槽17为圆形槽。安装槽16的中部转动安装有齿轮18,齿轮18通过转轴转动设置于安装槽16内,安装槽16内滑动设置有第一齿条19和第二齿条20,第一齿条19和第二齿条20均与齿轮18啮合且分别位于齿轮18的两侧,第一齿条19和第二齿条20的齿面朝向齿轮18,第一齿条19齿面的上端未延伸至第一齿条19的上端,即第一齿条19的顶部为矩形块体。安装槽16的底壁上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21,复位弹簧21位于第一齿条19下方且复位弹簧21的顶部固定连接于第一齿条19的底部,复位弹簧21用于驱动第一齿条19上行。安装槽16的底壁上安装有轻触开关22,轻触开关22又叫按键开关,使用时,以满足操作力的条件向开关施压,开关即接通,压力撤销后,开关即断开。

窖井体81的顶面上开设有第一凹槽23,第一凹槽23内嵌设有第一防水盖24,第一防水盖24与窖井体81螺钉连接,第一防水盖24的顶面与窖井体81的顶面平齐,第一防水盖24用于封闭安装槽16的槽口以阻挡水流进入安装槽16内。第一防水盖24上开设有矩形的通孔25,通孔25用于供第一齿条19穿出且与第一齿条19滑动配合,且第一齿条19的顶部为矩形块体,则通孔25与第一齿条19的顶部之间形成密封配合,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阻挡水通过通孔25与第一齿条19之间的缝隙进入到第一凹槽23内。

灯槽17与安装槽16之间开设有用于将两者连通的穿孔28,穿孔28用于供导线穿过。灯槽17的底壁上固定安装有报警灯26和蓄电池27,报警灯26、接触开关、蓄电池27通过导线串联形成报警电路。

窖井体81的顶面上开设有第二凹槽29,第二凹槽29内嵌设有第二防水盖30,第二防水盖30与窖井体81螺钉连接,第二防水盖30的顶面与窖井体81的顶面平齐,第二防水盖30用于封闭灯槽17的槽口以阻挡水流进入灯槽17内,第二防水盖30由透明塑料制成,则报警灯26的灯光能够穿过第二防水盖30以警醒过往的行人。

当窖井盖82从窖井体81上移开时,复位弹簧21驱动第一齿条19上行,第一齿条19上行通过齿轮18带动第二齿条20下行并对轻触开关22进行施压,轻触开关22保持接通状态,则报警灯26常亮以警醒过往的行人,减少行人掉入窖井体81内的情况。

当窖井盖82盖设于窖井体81上时,窖井盖82的重力作用于第一齿条19上以驱动第一齿条19下行,第一齿条19下行通过齿轮18带动第二齿条20上行,则第二齿条20与轻触开关22分离,轻触开关22保持断开状态,在此过程中复位弹簧21保持压缩状态。

窖井盖82不从窖井体81上移开或丢失时,轻触开关22保持断开状态,蓄电池27几乎不消耗电量;窖井盖82丢失时,轻触开关22保持接通状态,蓄电池27为报警灯26供电即消耗电量,工作人员装上新的窖井盖82时,顺便换上新的蓄电池27。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