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外墙基坑狭窄区域再生料回填压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15320发布日期:2020-10-17 00:46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地下室外墙基坑狭窄区域再生料回填压实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室基坑回填施工过程中的一种压实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室外墙基坑狭窄区域再生料回填压实装置。



背景技术:

对深度较大、作业面狭窄的基坑回填作业,当选用黏性土回填时,无法使用大型机械分层碾压夯实,施工效率低下,且回填土的压实度无法满足要求,回填后沉降明显以及室外地坪出现开裂、空鼓、下陷等质量问题;若选用中粗砂作为填料,成本将显著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地下室外墙基坑狭窄区域回填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地下室外墙基坑狭窄区域再生料回填压实装置。

为了达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室外墙基坑狭窄区域再生料回填压实装置,包括h型钢、三角肋板、底板、加宽底板等;所述的h型钢与所述的底板通过焊接刚性连接,其顶部与激振头相连;所述的三角肋板设置在h型钢的两侧,通过焊接分别与h型钢和底板刚性连接;所述的加宽底板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底板或上一块加宽底板下,加宽底板可根据压实区域的尺寸需要设置多个。

优选地,所述的加宽底板为四周厚中间薄的方形板,中间内凹方形区域的尺寸比底板或者上一块加宽底板的外边尺寸小2mm,加宽底板的四周设置有圆形通孔,中间内凹处设置有与底板或者上一块加宽底板上同处一条轴线的螺纹通孔,紧固螺栓从上往下穿过圆形通孔,拧入到螺纹通孔中。

优选地,所述加宽底板内凹的方形区域上设置有方形橡胶垫片,橡胶垫片与加宽底板粘结,橡胶垫片上开有圆孔,其位置位于螺纹通孔处。

优选地,所述紧固螺栓的长度略小于其穿过的圆形通孔和螺纹通孔的长度之和,紧固螺栓的螺帽下方设置有弹簧垫片,防止激震过程中紧固螺栓反向旋转,导致加宽底板固定不牢。

优选地,所述的圆形通孔的直径略大于螺纹通孔的直径,便于紧固螺栓穿过圆形通孔与螺纹通孔连接。

优选地,所述压实装置的顶部,设置有激振头,所述压实装置可随着压实区域的尺寸逐渐增大,设置尺寸更大的加宽底板,增加单次压实面积,从而提高压实效率。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施工人员无需下到狭窄区域进行施工,只需在地面操作完成压实作业,保证了施工的便捷和安全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2、压实装置可以根据实际工程情况,通过增加更大尺寸的加宽底板,从而增加单次压实面积,提高压实效率。

3、加宽底板通过紧固螺栓连接在上一块加宽底板上,操作简单,工程适应性强。

4、采用再生料加水浸润回填,使得填充颗粒之间因为水的润滑作用更加容易振密,压实度得到保证,经济效益也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未设置加宽底板的压实装置示意图;

图2是设置一块加宽底板的压实装置示意图;

图3是设置两块加宽底板的压式装置示意图;

图4是加宽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5是加宽底板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6是采用压实装置进行地下室外墙与基坑之间进行回填压实示意图;

图7是波纹管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采用加宽底板的压实装置进行地下室外墙与基坑之间进行回填压实示意图。

图中标注:1-h型钢,2-三角肋板,3-底板,4-加宽底板,51-圆形通孔,52-螺纹通孔,53-橡胶垫片,54-紧固螺栓,55-弹簧垫片,6-激振头,7-水箱,71-水泵,72-给水管,73-抽水管,74-波纹管,75-植筋支撑,76-反滤土工布,81-碎石砂砾层,82-再生料压实层,83-再生料松铺层,84-水面,91-围护结构,92-地下室外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参考附图1至附图8,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结合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地下室外墙基坑狭窄区域再生料回填压实装置,包括h型钢1、三角肋板2、底板3、加宽底板4等;h型钢1与底板3通过焊接刚性连接,其顶部与激振头6相连;三角肋板2设置在h型钢1的两侧,通过焊接分别与h型钢1和底板3刚性连接;加宽底板4通过紧固螺栓54固定在底板3或上一块加宽底板4下,加宽底板4可根据压实区域的尺寸需要设置多个。

结合附图4所示,加宽底板4为四周厚中间薄的方形板,中间内凹方形区域的尺寸比底板3或者上一块加宽底板4的外边尺寸小2mm,内凹区域上设置有方形橡胶垫片53,橡胶垫片53与加宽底板4粘结,橡胶垫片53上开有圆孔,其位置位于螺纹通孔52处;加宽底板4的四周设置有圆形通孔51,中间内凹处设置有与底板3或者上一块加宽底板4上同处一条轴线的螺纹通孔52,圆形通孔51的直径略大于螺纹通孔52的直径。

结合附图5所示,紧固螺栓54从上往下穿过圆形通孔51,拧入到螺纹通孔52中,紧固螺栓54的长度略小于其穿过的圆形通孔51和螺纹通孔52的长度之和,紧固螺栓54的螺帽下方设置有弹簧垫片55,防止激振过程中紧固螺栓54反向旋转,导致加宽底板4固定不牢。

结合附图6和附图8所示,压实装置的顶部,设置有激振头6,压实装置可随着压实区域的尺寸逐渐增大,设置尺寸更大的加宽底板4,增加单次压实面积,从而提高压实效率。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地下室外墙基坑狭窄区域再生料回填压实装置,结合附图6至附图8,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进行阐述:

步骤1、将抽水管73穿入波纹管74内,并使用植筋支撑75将波纹管74固定在围护结构91上,波纹管74的端部采用反滤土工布76包裹并进行弯折,如附图7所示;抽水管73的另一端通过水泵71与水箱7连接,给水管72将水箱7内的水输送到回填料内。

步骤2、在地下室外墙92与围护结构91区域的底部,设置一层碎石砂砾层81作为透水层,并在其上设置一层反滤土工布76。

步骤3、在碎石砂砾层81上摊铺再生料,并使水面84没过再生料顶面,将压实装置固定在打桩机的激振头6下,对再生料松铺层83进行振动压实。

步骤4、随着再生料压实层82的厚度逐渐增高,地下室外墙92与围护结构91之间的区域逐渐变大,在压实装置的底板3上增设加宽底板4,增加压实装置的压实面积,提高压实效率。

步骤5、将波纹管74内的抽水管73拨出,并向波纹管74内注入水泥浆进行回填。

以上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地下室外墙基坑狭窄区域再生料回填压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h型钢(1)、三角肋板(2)、底板(3)、加宽底板(4);所述的h型钢(1)与所述的底板(3)通过焊接刚性连接,其顶部与激振头(6)相连;所述的三角肋板(2)设置在h型钢(1)的两侧,通过焊接分别与h型钢(1)和底板(3)刚性连接;所述的加宽底板(4)通过紧固螺栓(54)固定在底板(3)或上一块加宽底板(4)下,加宽底板(4)可根据压实区域的尺寸需要设置多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外墙基坑狭窄区域再生料回填压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宽底板(4)为四周厚中间薄的方形板,中间内凹方形区域的尺寸比底板(3)或者上一块加宽底板(4)的外边尺寸小2mm,加宽底板(4)的四周设置有圆形通孔(51),中间内凹处设置有与底板(3)或者上一块加宽底板(4)上同处一条轴线的螺纹通孔(52),紧固螺栓(54)从上往下穿过圆形通孔(51),拧入到螺纹通孔(52)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外墙基坑狭窄区域再生料回填压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宽底板(4)内凹的方形区域上设置有方形橡胶垫片(53),橡胶垫片(53)与加宽底板(4)粘结,橡胶垫片(53)上开有圆孔,其位置位于螺纹通孔(52)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外墙基坑狭窄区域再生料回填压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螺栓(54)的长度略小于其穿过的圆形通孔(51)和螺纹通孔(52)的长度之和,紧固螺栓(54)的螺帽下方设置有弹簧垫片(5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外墙基坑狭窄区域再生料回填压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形通孔(51)的直径略大于螺纹通孔(52)的直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室外墙基坑狭窄区域再生料回填压实装置,包括H型钢、三角肋板、底板、加宽底板等;H型钢与底板通过焊接刚性连接,其顶部与激振头相连;三角肋板设置在H型钢的两侧,通过焊接分别与H型钢和底板刚性连接;加宽底板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底板或上一块加宽底板下,加宽底板可根据压实区域的尺寸需要设置多个。本实用新型可有效提高地下室外墙基坑狭窄区域再生料回填的压实度,施工效率高,具有较好的工程实用性及经济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朱凯;陈小林;潘佳;张迎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昂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2
技术公布日:2020.10.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