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土地基处理加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44175发布日期:2020-08-05 02:14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土地基处理加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土地基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土地基处理加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经常需要在软土地基上建设高层住宅,由于软土具有低强度、高压缩性、低渗透性等特点,因此,需要对软基进行处理才能使其满足承载力的要求。目前,普遍的软土地基处理方式多采用“堆载预压排水固结法”,此方法一般包括平整场地、铺砂垫层、插打塑料排水板、分层堆载预压等,施工工艺较为复杂,其质量不易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普遍的软土地基处理方式多采用“堆载预压排水固结法”,此方法一般包括平整场地、铺砂垫层、插打塑料排水板、分层堆载预压等,施工工艺较为复杂,其质量不易保证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软土地基处理加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软土地基处理加筋装置,包括软土层,所述软土层的上方设有土木格栅,所述土木格栅的上方连接有竹排网格栅,所述竹排网格栅的上端呈矩阵均匀等距的设有若干个桩帽,所述桩帽的下端连接有承载桩,所述承载桩远离桩帽的一端依次贯穿竹排网格栅和土木格栅并向软土层内延伸,所述承载桩的下端开设有通水槽,位于所述土木格栅和竹排网格栅内的承载桩上均沿水平横向连通有导水管,且导水管的两端分别贯穿承载桩并向外延伸,所述导水管的管壁上均匀等距的开设有若干个通水孔,位于最外侧所述桩帽远离竹排网格栅中心的一侧连接有支撑钢板,所述竹排网格栅的上端覆盖有填土层,所述填土层包裹土木格栅、竹排网格栅、桩帽和支撑钢板设置,所述填土层的上端设有砂垫层,所述砂垫层的上端连接有混凝土层。

优选的,所述土木格栅包括从下往上依次分布的塑料土工格栅、钢塑土工格栅、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和聚酯经编涤纶土工格栅,且所述塑料土工格栅、钢塑土工格栅、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和聚酯经编涤纶土工格栅交叉分布。

优选的,所述竹排网格栅由若干根经线和若干根纬线相互交错编织而成,且所述经线和纬线均为竹条。

优选的,所述土木格栅和竹排网格栅内沿水平方向均匀等距的分布有若干根水平排列的排水管。

优选的,所述砂垫层为粗砂和石子。

优选的,所述承载桩和桩帽的材质均为混凝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软土地基处理加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软土地基处理加筋装置,通过设置土木格栅、竹排网格栅、桩帽、承载桩、通水槽、导水管、通水孔和支撑钢板,通过设置土木格栅和竹排网格栅,相对于传统方法,对土工环境的破坏较小,同时施工方便,且施工速度快,通过承载桩和桩帽加强土木格栅和竹排网格栅与软土层之间牢固性,同时还通过导水管将土木格栅和竹排网格栅输送到通水槽内并进行排放,同时支撑钢板横向埋于填土层中,增大了受压面积,提高了软土层的承载力。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相对于传统方法,对土工环境的破坏较小,同时施工方便,且施工速度快,提高了软土层的承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软土地基处理加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软土层、2土木格栅、3竹排网格栅、4桩帽、5承载桩、6通水槽、7导水管、8通水孔、9支撑钢板、10填土层、11砂垫层、12混凝土层、13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2,一种软土地基处理加筋装置,包括软土层1,软土层1的上方设有土木格栅2,土木格栅2的上方连接有竹排网格栅3,竹排网格栅3的上端呈矩阵均匀等距的设有若干个桩帽4,桩帽4的下端连接有承载桩5,承载桩5远离桩帽4的一端依次贯穿竹排网格栅3和土木格栅2并向软土层1内延伸,承载桩5的下端开设有通水槽6,位于土木格栅2和竹排网格栅3内的承载桩5上均沿水平横向连通有导水管7,且导水管7的两端分别贯穿承载桩5并向外延伸,导水管7的管壁上均匀等距的开设有若干个通水孔8,位于最外侧桩帽4远离竹排网格栅3中心的一侧连接有支撑钢板9,竹排网格栅3的上端覆盖有填土层10,填土层10包裹土木格栅2、竹排网格栅3、桩帽4和支撑钢板9设置,填土层10的上端设有砂垫层11,砂垫层11的上端连接有混凝土层12,通过设置土木格栅2和竹排网格栅3,相对于传统方法,对土工环境的破坏较小,同时施工方便,且施工速度快,通过承载桩5和桩帽4加强土木格栅2和竹排网格栅3与软土层1之间牢固性,同时还通过导水管7将土木格栅2和竹排网格栅3输送到通水槽6内并进行排放,同时支撑钢板9横向埋于填土层10中,增大了受压面积,提高了软土层1的承载力。

土木格栅2包括从下往上依次分布的塑料土工格栅、钢塑土工格栅、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和聚酯经编涤纶土工格栅,且塑料土工格栅、钢塑土工格栅、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和聚酯经编涤纶土工格栅交叉分布,提高了加强效果。

竹排网格栅3由若干根经线和若干根纬线相互交错编织而成,且经线和纬线均为竹条,提高了竹排网格栅3整体的牢固性。

土木格栅2和竹排网格栅3内沿水平方向均匀等距的分布有若干根水平排列的排水管13,对土木格栅2和竹排网格栅3内水进行排放。

砂垫层11为粗砂和石子,提高了软土层1的承载力。

承载桩5和桩帽4的材质均为混凝土,提高了软土层1的承载力。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土木格栅2和竹排网格栅3,相对于传统方法,对土工环境的破坏较小,同时施工方便,且施工速度快,通过承载桩5和桩帽4加强土木格栅2和竹排网格栅3与软土层1之间牢固性,同时还通过导水管7将土木格栅2和竹排网格栅3输送到通水槽6内并进行排放,同时支撑钢板9横向埋于填土层10中,增大了受压面积,提高了软土层1的承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软土地基处理加筋装置,包括软土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土层(1)的上方设有土木格栅(2),所述土木格栅(2)的上方连接有竹排网格栅(3),所述竹排网格栅(3)的上端呈矩阵均匀等距的设有若干个桩帽(4),所述桩帽(4)的下端连接有承载桩(5),所述承载桩(5)远离桩帽(4)的一端依次贯穿竹排网格栅(3)和土木格栅(2)并向软土层(1)内延伸,所述承载桩(5)的下端开设有通水槽(6),位于所述土木格栅(2)和竹排网格栅(3)内的承载桩(5)上均沿水平横向连通有导水管(7),且导水管(7)的两端分别贯穿承载桩(5)并向外延伸,所述导水管(7)的管壁上均匀等距的开设有若干个通水孔(8),位于最外侧所述桩帽(4)远离竹排网格栅(3)中心的一侧连接有支撑钢板(9),所述竹排网格栅(3)的上端覆盖有填土层(10),所述填土层(10)包裹土木格栅(2)、竹排网格栅(3)、桩帽(4)和支撑钢板(9)设置,所述填土层(10)的上端设有砂垫层(11),所述砂垫层(11)的上端连接有混凝土层(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基处理加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土木格栅(2)包括从下往上依次分布的塑料土工格栅、钢塑土工格栅、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和聚酯经编涤纶土工格栅,且所述塑料土工格栅、钢塑土工格栅、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和聚酯经编涤纶土工格栅交叉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基处理加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竹排网格栅(3)由若干根经线和若干根纬线相互交错编织而成,且所述经线和纬线均为竹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基处理加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土木格栅(2)和竹排网格栅(3)内沿水平方向均匀等距的分布有若干根水平排列的排水管(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基处理加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砂垫层(11)为粗砂和石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基处理加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桩(5)和桩帽(4)的材质均为混凝土。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土地基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软土地基处理加筋装置,包括软土层,软土层的上方设有土木格栅,土木格栅的上方连接有竹排网格栅,竹排网格栅的上端呈矩阵均匀等距的设有若干个桩帽,桩帽的下端连接有承载桩,承载桩远离桩帽的一端依次贯穿竹排网格栅和土木格栅并向软土层内延伸,承载桩的下端开设有通水槽,位于土木格栅和竹排网格栅内的承载桩上均沿水平横向连通有导水管,且导水管的两端分别贯穿承载桩并向外延伸,导水管的管壁上均匀等距的开设有若干个通水孔。本实用新型相对于传统方法,对土工环境的破坏较小,同时施工方便,且施工速度快,提高了软土层的承载力。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锋;郑利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利琴
技术研发日:2019.09.16
技术公布日:2020.08.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