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渠内模衬砌台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27652发布日期:2020-07-04 00:56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暗渠内模衬砌台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深挖暗渠施工领域,特指一种暗渠内模衬砌台车。



背景技术:

暗渠是城市地下排水的主要结构,现有暗渠的施工方法包括暗挖法和明挖法;暗挖法是不挖开地面,采用在地下挖洞的方式施工;暗挖法施工难度大、工程费用高,施工过程中安全性差。明挖法是一种先将地面挖开,挖出基坑,然后再在基坑内修建暗渠,然后再将土填回到基坑内,埋住暗渠的施工方式,该方式一般用于浅埋暗渠。明挖法具有施工作业面多、速度快、工期短、易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造价低等优点。

在机场等项目中,要求暗渠埋设的较深且具有较大的排水量;考虑施工的难易程度,因此采用明挖的方式修筑暗渠,先挖出较深的基坑然后再在基坑底部修筑暗渠;由于现有暗渠埋设较浅,排水量小,则暗渠的横截面尺寸较小,因此现有的暗渠一般都是通过模具事先将暗渠浇筑成混凝土管,然后将事先浇筑好的混凝土管放置到基坑底部埋设即可。而在机场项目中,由于暗渠要求排水量大,则暗渠的横截面尺寸也会变得很大,进而没办法直接利用模具事先浇筑成混凝土管,而只能在基坑底部直接修筑暗渠。由于暗渠横截面尺寸较大,则导致暗渠修筑困难。同时现有的暗渠结构,其外轮廓和内轮廓的横截面形状呈矩形;如申请号为cn201120181671.4的专利中公开的暗渠结构,该暗渠外轮廓和排水通道的横截面形状均呈正方形。当该暗渠结构深埋入地下时则会出现问题,由于该暗渠的外轮廓和内轮廓的横截面形状都是正方形,会导致该暗渠结构受力不好,大量的泥土会压在暗渠的顶部上,由于深埋,暗渠顶部会承受较大的压力,这样很容易导致暗渠顶部坍塌,降低整个暗渠的使用寿命。为了解决该问题,将暗渠顶部设置成倒u形,以分散顶部受力。

由于暗渠顶部成拱形,则暗渠顶部内轮廓和外轮廓的横截面均为弧形,则现场修筑时会更加的困难,特别是在衬砌暗渠的内外模时,很难保证暗渠的内外模平整。同时,现有施工方式是通过搭建内模板和外模板来衬砌内外模,但是模板搭建困难,每施工一段就得重搭建,且模板的拆卸也十分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暗渠内模衬砌台车,该台车能够方便快速的衬砌大断面暗渠内模,保证暗渠内模的平整,且内模板搭建迅速,方便拆卸。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暗渠内模衬砌台车,它包括车架、模板组件、行走机构、升降机构和模板翻转组件;所述模板组件包括弧形的顶模板和设置在两侧的边模板,两边模板铰接在顶模板的两端;所述边模板包括边模板竖直段和边模板圆弧段,所述边模板竖直段上端和边模板圆弧段下端连接,所述边模板圆弧段上端与顶模板铰接;所述车架设置在模板组件的内侧,用于支撑模板组件;所述模板翻转组件设置在车架和边模板之间,用于带动边模板绕边模板和顶模板的铰接点转动;升降机构上端连接在车架底部,升降机构下端设置有行走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带动车架竖直升降,所述行走机构用于带动车架移动。

由于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内模衬砌台车,带动模板组件在暗渠内移动衬砌暗渠内模,施工时,车架通过移动机构移动到施工位置,然后升降机构升高,将顶模板移动至暗渠顶部,然后模板翻转组件将边模板展开,使边模板移至隧道侧壁,使模板组件的形状与暗渠内轮廓形状相匹配;此时顶模板和边摸板展开拼接成倒u形刚好和倒u形暗渠顶部的形状相匹配,进而便于模板支护在暗渠内侧壁,方便暗渠内模衬砌。当该处衬砌完成后,模板翻转组件将边模板收回,然后升降机构下降,使顶模板和边模板脱离暗渠内侧壁,然后移动机构再带动模板组件移动至下一施工位置,重复上述操作。同时,边模板包括竖直段和圆弧段,则在衬砌u形断面时,该边模板能够较好的衬砌u形断面竖直面和弧形面的过渡处,而现有的边模板是没办法很好的衬砌u形断面竖直面和弧形面的过渡处的。且现有模板人工搭建,安装、拆卸、搬运困难,而本实用新型的内模台车能够方便模板的安装、拆卸、搬运,提高了施工效率,方便暗渠的内模衬砌,且内模表面平整。

进一步的,顶模板的弧长大于边模板圆弧段的弧长;和/或所述顶模板的半径大于边模板圆弧段的半径。

由于上述结构,顶模板的弧长半径较大,则能够尽可能的覆盖整个暗渠顶部,边模板圆弧段的半较小,能够更好的适应u形断面竖直面和弧形面的过渡处。

进一步的,模板翻转组件包括若干翻转油缸,所述翻转油缸的一端铰接在车架上,另一端铰接在边模板上,当翻转油缸伸缩时,带动边模板绕边模板和顶模板的铰接点转动。进而实现模板的安装和拆卸,方便定模和脱模。

进一步的,所述顶模板内侧设置有顶模板支架,所述顶模板固定安装在顶模板支架上,所述顶模板支架通过水平移动机构设置在车架顶部,所述水平移动机构用于带动顶模板支架在车架的宽度方向上水平移动。

由于上述结构,水移动机构在车架的宽度方向上移动时,能够进一步的调节顶部模板与暗渠顶部对中,保证顶模板的安装位置正确,由于水平移动机构的存在,能够使整个模板组件更灵活的进行微调。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包括平移油缸和滑块;所述滑块下端滑动设置在车架顶部,所述顶模板支架固定设置在滑块上;所述平移油缸一端设置在车架顶部,另一端设在滑块上;当平移油缸伸缩时,带动滑块在车架顶部沿车架宽度方向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油缸,所述升降油缸上端设置在车架底部,下端设置行走机构。

由于上述结构,升降机构设置在底部能够带动整个车架升降,进而带动顶模板升降。方便定模和脱模。

进一步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轨道、轮架、行走轮、驱动电机和卡轨器;所述轨道铺设于暗渠底部;所述轮架固定设置在升降机构底部,所述行走轮安装在轮架上,并匹配设置在轨道上;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轮架上,用于带动行走轮转动;所述卡轨器设置在轮架上,用于夹紧或松开轨道,方便车架的启停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车架底部还设置有若干支撑千斤顶,所述支撑千斤顶支撑在暗渠底部。工作时,千斤顶支撑在底面上,以适应不平整的地面,进一步保证整个车架的平稳,保证工作可靠。

进一步的,所述车架包括若干个门架结构,所述门架结构包括左、右立柱和顶横梁,所述顶横梁设置在左、右立柱的顶部;所述纵梁将若干门架结构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水平移动机构设置在顶横梁顶部;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左、右立柱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车架的左右两侧还设置有载人施工平台。方便施工人员站在台车上检查台车模板是否安装到位,检查施工质量等。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暗渠内模衬砌台车,能够方便快速的衬砌大断面暗渠内模,保证暗渠内模的平整,且能够方便模板的安装、拆卸、搬运,解决了大断面,倒u形暗渠衬砌困难的问题,同时还提高了整个暗渠的施工效率,方便暗渠的内模衬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行走机构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暗渠内模衬砌台车,它包括车架、模板组件、行走机构7、升降机构8和模板翻转组件;

所述模板组件包括弧形的顶模板1和设置在两侧的边模板4,两边模板4铰接在顶模板1的两端;所述边模板4包括边模板竖直段和边模板圆弧段,所述边模板竖直段上端和边模板圆弧段下端连接,所述边模板圆弧段上端与顶模板1铰接;所述车架设置在模板组件的内侧,用于支撑模板组件;所述模板翻转组件设置在车架和边模板4之间,用于带动边模板4绕边模板4和顶模板1的铰接点转动;

升降机构8上端连接在车架底部,升降机构8下端设置有行走机构7;所述升降机构8用于带动车架竖直升降,所述行走机构7用于带动车架移动。

顶模板1的弧长大于边模板圆弧段的弧长;和/或所述顶模板1的半径大于边模板圆弧段的半径。

模板翻转组件包括若干翻转油缸6,所述翻转油缸6的一端铰接在车架上,另一端铰接在边模板4上,当翻转油缸6伸缩时,带动边模板4绕边模板4和顶模板1的铰接点转动。如图1所示,车架左右两侧从上至下设置有若干翻转油缸6,使左右边摸板从上至下均有翻转油缸6支撑。

所述顶模板1内侧设置有顶模板支架11,所述顶模板固定安装在顶模板支架11上,所述顶模板支架11通过水平移动机构设置在车架顶部,所述水平移动机构用于带动顶模板支架11在车架的宽度方向上水平移动。

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包括平移油缸2和滑块3;所述滑块3下端滑动设置在车架顶部,所述顶模板支架11固定设置在滑块3上;所述平移油缸2一端设置在车架顶部,另一端设在滑块3上;当平移油缸2伸缩时,带动滑块3在车架顶部沿车架宽度方向滑动。

如图1所示,车架顶部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平移油缸2和两个滑块3,这能够平稳的支撑顶模板支架11。所述滑块3可以通过滑轨设置在车架顶部。

所述升降机构8包括升降油缸,所述升降油缸上端设置在车架底部,下端设置行走机构7。

所述行走机构7包括轨道7-1、轮架7-3、行走轮、驱动电机7-4和卡轨器7-5;所述轨道7-1铺设于暗渠底部;所述轮架7-3固定设置在升降机构8底部,所述行走轮安装在轮架7-3上,并匹配设置在轨道7-1上;所述驱动电机7-4设置在轮架7-3上,用于带动行走轮转动;所述卡轨器7-5设置在轮架7-3上,用于夹紧或松开轨道7-1。

如图2所示,所述轮架7-3上设置有两个行走轮,其中一个为主动轮7-2,一个位从动轮,所述主动轮7-2通过带传动或链传动的方式与轮架7-3上的驱动电机7-4相连。

所述车架底部还设置有若干支撑千斤顶13,所述支撑千斤顶13支撑在暗渠底部。

所述车架包括若干个门架结构和若干根沿暗渠长度方向延伸的纵梁,所述门架结构包括左、右立柱5和顶横梁10,所述顶横梁10设置在左、右立柱5的顶部;所述纵梁将若干门架结构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水平移动机构设置在顶横梁10顶部;所述升降机构8设置在左、右立柱5的底部。

所述纵梁可以设置在门架的四角处,即该车架可以包括至少两根顶纵梁和两根底纵梁12,千斤顶可设置在两根底纵梁12底部。所述两左、右立柱5间还可以设置若干加强横梁。

如图1所示,所述车架的左右两侧还设置有载人施工平台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