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27550发布日期:2020-08-21 14:49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泵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泵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冲击、稳定性强的预制泵站。



背景技术:

预制泵站的应用非常广泛,是一种预先集成的泵站装置,在新型城市建设和老城市水系统改造、防汛减灾、农村水利等方面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传统泵站的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占地面积大,影响城市美观且自动化程度低。而预制泵站具有土建工作量小,成本低,消耗人力物力少等优点,同时能与周围景观相协调。预制泵站已经成为国内外市政工程、水利工程关注的焦点。

传统泵站,会通过设置较长的平直进水通道,使来流均匀、平稳的进入泵吸入口。由于一体化预制泵站空间的限制,不具备该条件,因此存在水泵吸入口水流湍急不稳定的问题。

如申请号:201420411510.3,名称为:“一种带有缓冲装置的一体化泵站”的专利申请中已经指出:现有泵站设计,进水口直接设置在预制筒体单侧,进水时,进水口的进水会直接冲击泵筒,且造成单侧、大量的进水集中于水泵一侧,水流以较高的流速、固定的流入单一方向经水泵吸入泵筒,造成水流紊乱,水流局部速度过快,会使水流对泵的冲击越来越大,同时,泵进口水流不均匀,这将会产生不利的吸入特性和漩涡,同时可能诱发泵的振动,因此会影响泵站的寿命,影响泵工作的稳定性。

其次,上述申请中,在筒体内壁中进水口的对应位置设置有粉碎性格栅添加的缓冲装置,对水流的减缓效果差,且会造成筒体局部受力过大,甚至会诱发筒体倾斜,且无法从根本上保证进水可均匀环绕在水泵吸入口,无法解决水泵单侧吸入水流过大,产生旋涡的问题。

综上所述,现有预制泵站无法保持良好的吸入特性,吸入特性主要包括进水流速是否合理、流态是否均匀、是否产生吸入不均现象(有的位置进水多有的位置进水少)、是否产生吸入旋涡。若存在以上不合理可能引发水泵汽蚀与振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保证水泵吸水均匀,防止水泵吸水过程产生旋涡的预制泵站。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预制泵站,包括预制筒体,所述预制筒体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预制筒体内设有泵筒,所述泵筒底段设有水泵;所述泵筒上端连通出水口;水流经所述进水口落入所述预制筒体底部,经位于预制筒体底部的水泵抽入泵筒中,经所述出水口流出,所述进水口下端设有均流隔板;所述均流隔板固定设置在所述预制筒体内壁,所述均流隔板可将进水口的单方向进水转化成环形水流,并均匀下落至所述预制筒体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均流隔板上分布有泄水口,所述泄水口开口面积自靠近进水口端到远离进水口端依次增大。

进一步的,所述均流隔板包括泄水板和挡水板,所述泄水板上设有泄水口,所述挡水板顶端高于所述进水口最高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预制筒体底部设有整流器,所述整流器位于所述泵筒正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泵筒底部外圆周面设有环形凸缘。

进一步的,所述整流器上设有分流板,所述分流板与水泵悬空高一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

1.在进水口下端设有均流隔板,由进水口流入的水流,先汇入均流隔板,呈环形均匀下落至预制筒体底部,防止了水流以较高的流速、固定的流入单一方向,或冲击泵筒,造成水流紊乱;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将现有直入水流改进为环形水流,均流隔板位于筒体四周,通过设置于均流隔板上的泄水口向下排水,使得进水口冲入的水流不会直接冲击筒体,从而使得进水等量、均匀的向下排放,水流速是合理、流态均匀,显著改善进水管的流入条件,使得本预制泵站在保持泵体稳定的情况下,可适用于更大的进水量;将进水管排入的水流流速降低后,使其流入底部整流器时,均匀缓慢,使得水泵吸水时,不会发生吸入不均现象(有的位置进水多有的位置进水少)、不会产生吸入旋涡不干扰底部水泵的吸入流态,改善了水泵的吸入特性。

2.均流隔板包括泄水板和挡水板,泄水板上的泄水口的开口面积自靠近进水口端到远离进水口端依次增大,保障进水口的直入水流改为环形水流后,可均匀下落至筒体底部,保障靠近进水口端和远离进水口端的泄水口落水速度相同;绕泵筒设置的挡水板,在水流过大时,进水口水流将没过挡水板,经挡水板与泵筒间隙呈环形均匀落入筒体底部,直接避免水体单方向、大体量进入筒体底部,被泵体吸入;采用两种均流方式,保障泵体吸水均匀稳定,避免涡流现象发生。

3.预制筒体内设有整流器,整流器能够进一步将预制筒体内的水流均匀引入泵的进口,整流器设有若干分流板,将预制筒体底部分成若干小流道,防止水流周向旋转与紊乱冲击,进一步的保证水泵进口的来流均匀、等量,能够防止吸入旋涡的产生。整流器能够使进入水泵喇叭口的水流形成光滑流畅的流动轨迹,防止喇叭口底部吸入水流之间互相撞击。

4.泵筒底部外圆周面设有环形凸缘,扩大了水泵的吸入口的过流断面面积,过流断面面积近似为圆柱的柱面面积;通过设置环形凸缘,使水泵吸入的液体进口断面移向筒体外围,增加了侧向吸入的面积,过流断面面积增大,则吸入流速减小,防止水泵吸入口周围因过快的流速引起旋涡。且由于水泵进水被限制在环形凸缘和整流器之间,流速不断增加,持续运行,能够预防进口的杂质淤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图1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均流隔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流器的平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设有环形凸缘的泵筒端面水流流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泵筒底部过流断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我们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预制泵站的实施方式,包括预制筒体1,预制筒体1上设有进水口4和出水口5;预制筒体1内设有泵筒2,泵筒2底部设有环形凸缘21。泵筒2底段设有水泵3;泵筒2上端连通出水口5;水流经进水口4落入预制筒体1底部,经位于预制筒体1底部的水泵3抽入泵筒2中,经出水口5流出,进水口4下端设有均流隔板6;均流隔板6固定设置在预制筒体1内壁,均流隔板6包括泄水板601和挡水板602,泄水板601上设有泄水口61,挡水板602顶端高于进水口4最高位置。泄水板601上分布有泄水口61,泄水口61开口面积自靠近进水口4端到远离进水口4端依次增大。均流隔板6可将进水口的单方向进水转化成环形水流,并均匀下落至预制筒体1底部。预制筒体1底部设有整流器7。整流器7由钟型导水锥72和若干由分流板71隔离成的均流流道710组成;分流板71与水泵3悬空高一致,所述钟型导水锥72,其导水锥型线为1/4椭圆,均流流道710由若干直筋组成,均流流道710的高度与椭圆型线一致;

本实施例中,水泵3可采用轴流泵;

泄水口61的总面积为580*228*12=1586880,进水口4截面面积3.14*600*600=1130400,泄水口61的面积是进水口4截面面积的1586880/1130400=1.4倍。

结合图5和图6所示,泵筒2底部设有环形凸缘21,该装置能够扩大水泵吸入口的过流断面面积,过流断面面积近似为圆柱的柱面面积,即过流断面面积的计算公式为a=2πrh,式中,r为计算位置断面半径,h为计算位置断面高度。如图6所示,设置环形凸缘21的过流断面面积为a=2πrh=2*3.14*900*575=3249900,未设置环形凸缘21的过流断面面积为a=2πrh=2*3.14*558*606=2123569,则设置环形凸缘21的过流断面面积是未设置环形凸缘21的3249900/2123569=1.53倍。这将大大降低断面流速,显著预防流速过快导致的吸入流态紊乱与旋涡。

参照图1,在预制筒体1内壁上设置可盛接进水口4单方向进水,并将单方向进水转化成环形水流,均匀下落至预制筒体1底部的均流隔板6;均流隔板6具体包括泄水板601和挡水板602;泄水板601设置在预制筒体1内壁上,位于进水口4的下端,泄水板601边缘不接触泵筒2,泄水板601上设有泄水口61,泄水口61开口面积自靠近进水口4端到远离进水口4端依次增大,能够使进水水流沿预制筒体1四周等量的向下流出;泄水板601边缘设置有挡水板602,挡水板602上端高于进水口4;当水量过大时,进水水流将漫过挡水板602,沿挡水板602与泵筒2间间隙呈环状水帘,均匀下落至预制筒体1底部的均流隔板6;经水泵3抽取后,经泵筒2送入出水口5。

本实用新型具有可保证水泵吸水均匀,防止水泵吸水过程产生旋涡的特点,在进水口4下端设有均流隔板6,由进水口4流入的水流,先汇入均流隔板,呈环形均匀下落至预制筒体1底部,防止了水流以较高的流速、固定的流入单一方向,或冲击泵筒,造成水流紊乱;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将现有直入水流改进为环形水流,均流隔板6位于筒体四周,通过设置于均流隔板6上的泄水口61向下排水,使得进水口4冲入的水流不会直接冲击筒体,从而使得进水等量、均匀的向下排放,显著改善进水管的流入条件,使得本预制泵站在保持泵体稳定的情况下,可适用于更大的进水量;将进水管排入的水流流速降低后,使其流入底部整流器时,均匀缓慢,不干扰底部水泵的吸入流态,改善了水泵的吸入特性;预制筒体1内设有整流器7,整流器能够进一步将预制筒体内的水流均匀引入泵的进口,整流器设有若干分流板71,将预制筒体1底部分成若干小流道,防止水流周向旋转与紊乱冲击,进一步的保证水泵进口的来流均匀、等量,能够防止吸入旋涡的产生。整流器能够使进入水泵喇叭口的水流形成光滑流畅的流动轨迹,防止喇叭口底部吸入水流之间互相撞击;泵筒2底部外圆周面设有环形凸缘21,扩大了水泵3的吸入口的过流断面面积,过流断面面积近似为圆柱的柱面面积;通过设置环形凸缘21,使水泵吸入的液体进口断面移向筒体外围,增加了侧向吸入的面积,过流断面面积增大,则吸入流速减小,防止水泵3吸入口周围因过快的流速引起旋涡。且由于水泵进水被限制在环形凸缘21和整流器7之间,流速不断增加,持续运行,能够预防进口的杂质淤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只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