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拼装式窨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07708发布日期:2020-07-29 01:15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拼装式窨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窨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拼装式窨井。



背景技术:

智能化及弱电系统工程施工工程中,室外管路的中继处,交接处,转弯处,与楼梯的汇聚处等都需要设置室外窨井,此部分工作是室外工程工程量较大且施工难度大的一个工作,室外窨井安装及施工的便利性决定了室外工程的整体进度,并且室外窨井的质量好坏也决定了后续室外线缆敷设,交接设备安装,后续维修检测等工作的质量,是整个智能化及弱电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目前室外窨井多采用人工砌筑或者成品窨井,在施工中人工砌筑的窨井往往耗时耗力,且质量无法保证;而成品窨井往往是运到现场后,依据现场预埋的管路管材尺寸型号,进行管口的二次加工,加工中管口的大小且切面无法保证与预埋管路的锲合度,导致窨井漏水渗水情况严重,甚至导致损坏井内的设备。

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窨井,无需进行二次加工,避免出现漏水渗水问题,提高窨井的使用稳定性,防止损坏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拼装式窨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拼装式窨井,包括:

井盖;

井主体,所述井主体的顶部与所述井盖进行可拆卸连接,所述井主体包括若干井侧壁,若干所述井侧壁围绕连接形成所述井主体;

所述井侧壁包括若干安装槽,若干所述安装槽间隔设置在所述井侧壁,若干所述安装槽贯穿所述井侧壁设置;

若干管孔模块,若干所述管孔模块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井侧壁的所述安装槽内,每个所述管孔模块的管孔直径相同或不同;

若干支撑模块,若干所述支撑模块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井侧壁的未安装所述管孔模块的所述安装槽内。

优选地,所述井侧壁还包括:

凹槽,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井侧壁的上部;

若干所述井侧壁围绕连接形成所述井主体,若干所述凹槽形成一配合槽,所述井盖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配合槽。

优选地,所述井侧壁还包括:

集水槽,所述集水槽设置在所述井侧壁的上部的内侧,并位于所述凹槽的下部;

若干第一排水孔,若干所述第一排水孔设置在所述井侧壁的上部,每个所述第一排水孔的第一端与所述集水槽连通,每个所述第一排水孔的第二端与所述井侧壁的外侧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排水孔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排水孔的轴向由所述井侧壁的上部的内侧朝向所述井侧壁的下部的外侧。

优选地,还包括:

若干第一过滤板,每个所述井侧壁的上部的外侧可拆卸地安装一个所述第一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覆盖所述第一排水孔。

优选地,还包括:

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为网状结构,所述隔离板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井主体的上部的内侧,并位于所述井盖的下部。

优选地,所述隔离板为若干个,若干所述隔离板进行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井盖为若干个,若干所述井盖进行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

排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设置在所述井主体的下部的内侧,所述排水装置包括若干排水板,若干所述排水板围绕连接形成所述排水装置;

所述排水板呈弧形;

所述井侧壁还包括:

若干第二排水孔,若干所述第二排水孔设置在所述井侧壁的下部,每个所述第二排水孔的第一端与所述排水装置的底部连通,每个所述第二排水孔的第二端与所述井侧壁的外侧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二排水孔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排水孔的轴向由所述井侧壁的上部的内侧朝向所述井侧壁的下部的外侧。

优选地,还包括:

若干第二过滤板,每个所述井侧壁的下部的外侧可拆卸地安装一个所述第二过滤板,所述第二过滤板覆盖所述第二排水孔。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拼装式窨井,根据不同管路管材的尺寸型号,选择对应的管孔模块,避免窨井二次加工问题,避免漏水渗水现象;通过模块化设计,能够适应不同的安装环境,降低安装成本和后续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井侧壁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管孔模块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支撑模块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第一过滤板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第二过滤板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隔离板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排水装置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井盖1、井主体2、管孔模块3、支撑模块4、第一过滤板5、隔离板6、排水装置7、第二过滤板8、井侧壁9、安装槽10、凹槽11、集水槽12、第一排水孔13、第二排水孔14、排水板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如图1~2所示,包括井盖1、井主体2、管孔模块3和支撑模块4,井盖1可拆卸地设置在井主体2的上部,管孔模块3和支撑模块4设置在井主体2的侧壁。

井盖1呈矩形或圆形。

进一步地,井盖1可以是若干个,若干个井盖1进行可拆卸连接以形成更大的井盖。

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井盖1进行卡扣式连接。

如图3所示,井主体2包括若干井侧壁9,若干井侧壁9围绕连接形成井主体2。

进一步地,井侧壁9呈矩形或弧形。矩形状的井侧壁9围绕形成一中空的矩形体,与呈矩形的井盖1进行可拆卸连接;弧形状的井侧壁9围绕形成一中空的圆柱体,与呈圆形的井盖1进行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每个井侧壁9设置有安装配合孔,相邻两个井侧壁9进行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井侧壁9至少为四个。

每个井侧壁9包括若干安装槽10,若干安装槽10设置在每个井侧壁9的中部,安装槽10贯穿井侧壁9设置,用于安装管孔模块3和支撑模块4。

每个井侧壁9包括凹槽11,凹槽11设置在每个井侧壁9的上部的内侧。当若干井侧壁9围绕形成井主体2时,若干井侧壁9的凹槽11围绕形成一配合槽(图中未示出),用于容纳井盖1,并与井盖1进行可拆卸连接。

每个井侧壁9包括集水槽12、若干第一排水孔13和若干第二排水孔14,集水槽12设置在井侧壁9的上部的内侧,并位于凹槽11的下侧,若干第一排水孔13设置在井侧壁9的上部,每个第一排水孔13的第一端与集水槽12连通,每个第一排水孔13的第二端与井侧壁9的外侧连通,若干第二排水孔14设置在井侧壁9的下部,每个第二排水孔14的第一端与井侧壁9的内侧连通,每个第二排水孔14的第二端与井侧壁9的外侧连通。

进一步地,以井主体1的轴向为中心,集水槽12的径向长度大于凹槽11的径向长度。

进一步地,第一排水孔13倾斜设置,第一排水孔13的轴向由井侧壁9的上部的内侧朝向井侧壁9的下部的外侧。

进一步地,第二排水孔14倾斜设置,第二排水孔14的轴向由井侧壁9的上部的内侧朝向井侧壁9的下部的外侧。

如图4所示,管孔模块3安装在每个井侧壁9的至少一个安装槽10内,每个管孔模块3的管孔直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进一步地,管孔模块3与井侧壁9进行螺栓连接。

如图5所示,支撑模块4安装在每个井侧壁9的未安装管孔模块3的剩余安装槽10内。

进一步地,支撑模块4包括支撑槽和支撑钢筋,支撑钢筋呈交叉状并设置在支撑槽内,支撑槽安装在安装槽10内。

进一步地,支撑模块4与井侧壁9进行螺栓连接。

如图6~6所示,为了防止异物堵塞第一排水孔13或第二排水孔14,在每个井侧壁9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过滤板5和第二过滤板8,第一过滤板5设置在井侧壁9的上部的外侧,其覆盖全部第一排水孔13,第二过滤板8设置在井侧壁9的下部的外侧,其覆盖全部的第二排水孔14。

进一步地,第一过滤板5与井侧壁9进行螺栓连接,第二过滤板8与井侧壁9进行螺栓连接。

如图8所示,进一步地,为了对窨井的内部进行更好的防护,在井主体2的内部还设置有隔离板6,隔离板6设置在井主体2的上部的内侧,其位于井盖1的下部,隔离板6呈网状结构,其孔径小于井盖1的孔径。

进一步地,隔离板6可以设置在集水槽12的上部,也可以设置在集水槽12的下部。

如图9所示,为了对窨井的内部进行更好地排水,在井主体2的内部还设置有排水装置7,排水装置7包括若干排水板15,若干排水板15围绕连接形成排水装置7。

进一步地,每个排水板15设置有安装配合孔,相邻两个排水板15进行螺栓连接。

每个排水板15呈弧形,若干排水板15形成的排水装置7呈半球状或类半球状,用于将井主体2内部的水向井主体2的底部四周排出。

第二排水孔14的第一端与排水装置7连通。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为:根据现场施工情况,选择合适数量的井盖1、隔离板6、井侧壁9和排水板15,将井盖1进行拼装,将隔离板6进行拼装,将井侧壁9进行拼装连接形成井主体2,将排水板15进行拼装连接形成排水装置7;根据管路线材的尺寸规格,选择合适数量和对应管孔直径的管孔模块3,将管孔模块3根据需要安装在井侧壁9的安装槽10内,然后将支撑模块4安装在剩余的安装槽10内;将第一过滤板5和第二过滤板8分别安装在对应的井侧壁9的上部和下部;将排水装置7安装在安装位置的底部,将井主体2放置在安装位置,将管路线材进行安装,将拼装后的隔离板6安装在井主体2的内部,并位于管路线材的上部,将拼装后的井盖1安装在井主体2的顶部,即可完成全部安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