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滑桩兼结构桩的支挡结构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574812发布日期:2020-04-29 01:03阅读:940来源:国知局
抗滑桩兼结构桩的支挡结构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边坡支挡和房屋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抗滑桩兼结构桩的支挡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岩土工程领域,在较高挖方边坡地段修建房屋和道路时,通常是先采用桩板墙、锚索桩板墙之类的支挡结构对挖方边坡进行支挡,然后在支挡结构前修建房屋,两种结构完全分开修建,这样的结构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有些地段不适合采用锚索桩板墙加固,而桩板墙则由于桩身截面较大,占地较宽,工期较长,造价较高等,特别对用地受到严格限制、寸土寸金的商业地段,这个问题显得更加突出。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抗滑桩兼结构桩的支挡结构及施工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较高挖方边坡地段修建房屋和道路时,通常是先采用桩板墙、锚索桩板墙之类的支挡结构对挖方边坡进行支挡,然后在支挡结构前修建房屋,两种结构完全分开修建,造成不适合采用锚索桩板墙加固地段,桩板墙的桩身截面较大,占地较宽,工期较长,造价较高等问题。

技术方案: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抗滑桩兼结构桩的支挡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结构桩、抗滑桩、后排桩、下层斜撑、中层斜撑、上层斜撑、挡土板、连梁、冠梁、顶梁组成的空间支挡结构体系,在挖方边坡内侧设抗滑桩或后排桩,在桩间设挡土板,形成桩板墙,在开挖边坡外侧与抗滑桩对应的位置结构桩,在抗滑桩、后排桩与结构桩之间用连梁、冠梁、顶梁将抗滑桩、后排桩与结构桩连接成一个整体,使抗滑桩、后排桩所受到的水平力通过下层斜撑、中层斜撑、上层斜撑、连梁、冠梁、顶梁传到结构桩上,从而使抗滑桩、后排桩既承担抗滑桩的作用,又起到结构桩的作用,并让结构桩在承担结构桩作用的同时起到承担抗滑桩的作用,并形成一个强大的空间支挡受力体系,这样不仅大大增强整个支挡结构体系的抗滑和抗弯能力,还能将支档结构的大部分空间开辟为房屋的有效使用空间,大大提高了土地和空间的利用率,进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进一步地,所述结构桩、抗滑桩、后排桩的基础截面形式包括矩形桩和圆形桩,所述结构桩、抗滑桩、后排桩的桩身截面尺寸、桩长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所述结构桩、抗滑桩、后排桩的排间距也可以相等,可以不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下层斜撑、中层斜撑、上层斜撑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工字钢、h型钢、旧钢轨;所述下层斜撑、中层斜撑、上层斜撑的长度、截面形式和尺寸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所述下层斜撑、中层斜撑、上层斜撑可以用剪力墙替代,所述下层斜撑、中层斜撑、上层斜撑的数量根据边坡支挡高度和每层房屋所需的高度确定。

进一步地,所述挡土板包括在抗滑桩上置筋后现浇的钢筋混凝土矩型板,也可以是在抗滑桩背预制吊装的钢筋混凝土槽型板。

进一步地,所述连梁、冠梁、顶梁为钢筋混凝土梁,连接所述结构桩、抗滑桩、后排桩间的中部和顶部,所述连梁、冠梁、顶梁的数量根据边坡支挡高度和每层房屋所需的高度确定。

进一步地,在所述连梁、冠梁、顶梁顶铺一层钢筋混凝土板,使所述钢筋混凝土板作为房屋的地板或顶板使用。

抗滑桩兼结构桩的支挡结构的施工方法为:

s1、在原有地面上平整场地,为结构桩、抗滑桩、后排桩的施工留出施工平台;

s2、在施工平台上施工所述结构桩、抗滑桩、后排桩,使得所述结构桩、抗滑桩、后排桩的上端延伸出地面线以上至设计桩顶高程;

s3、在后排桩和抗滑桩桩顶施作钢筋混凝土顶梁,使钢筋混凝土顶梁将所述抗滑桩和后排桩连接起来;

s4、分层开挖后排桩桩前土体,并分层施作桩间钢筋混凝土挡土板;

s5、施作后排桩与抗滑桩之间的斜撑或剪力墙;

s6、施作钢筋混凝土顶梁上的钢筋混凝土顶板;

s7、分别施作抗滑桩和结构桩之间的钢筋混凝土冠梁、连梁,将所述抗滑桩和结构桩连接起来;

s8、分层开挖抗滑桩桩前土体,并分层施作桩间钢筋混凝土挡土板;

s9、分别施作抗滑桩与结构桩之间的斜撑或剪力墙;

s10、分别施作冠梁、连梁上的钢筋混凝土顶板。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抗滑桩兼结构桩的支挡结构及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较高挖方边坡地段修建房屋和道路时,通常是先采用桩板墙、锚索桩板墙之类的支挡结构对挖方边坡进行支挡,然后在支挡结构前修建房屋,两种结构完全分开修建,造成不适合采用锚索桩板墙加固地段,桩板墙的桩身截面较大,占地较宽,工期较长,造价较高等问题;可以将支挡结构与房屋结构合为一体,桩身截面较小、比桩板墙安全性更高、施工更容易、工期更短、土地利用率高、造价更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抗滑桩兼结构桩的支挡结构及施工方法具体实施例一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抗滑桩兼结构桩的支挡结构及施工方法具体实施例一的立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抗滑桩兼结构桩的支挡结构及施工方法的具体实施例二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抗滑桩兼结构桩的支挡结构及施工方法具体实施例三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有:1—结构桩、2—抗滑桩、3—坡脚地面线、4—下层房屋、5—连梁、6—中层房屋、7—挡土板、8—冠梁、9—冠梁顶平台、10—后排桩、11—上层房屋、12—顶梁、13—坡顶线、14—坡顶用地界线、15—坡脚用地界线、16—坡体、17—上层斜撑、18—中层斜撑、19—下层斜撑、l1—结构桩与抗滑桩排间距、l2—抗滑桩与后排桩排间距、d1—结构桩桩径、d2—抗滑桩桩径、d3—后排桩桩径、h1—结构桩、抗滑桩身地面以下长度、h2—结构桩身地面以上长度、h3—抗滑桩、后排桩冠梁平台以上长度、h4—后排桩身冠梁平台以下长度。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抗滑桩兼结构桩的支挡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结构桩、抗滑桩、后排桩、下层斜撑、中层斜撑、上层斜撑、挡土板、连梁、冠梁、顶梁组成的空间支挡结构体系,在挖方边坡内侧设抗滑桩或后排桩,在桩间设挡土板,形成桩板墙,在开挖边坡外侧与抗滑桩对应的位置结构桩,在抗滑桩、后排桩与结构桩之间用连梁、冠梁、顶梁将抗滑桩、后排桩与结构桩连接成一个整体,使抗滑桩、后排桩所受到的水平力通过下层斜撑、中层斜撑、上层斜撑、连梁、冠梁、顶梁传到结构桩上,从而使抗滑桩、后排桩既承担抗滑桩的作用,又起到结构桩的作用,并让结构桩在承担结构桩作用的同时起到承担抗滑桩的作用,并形成一个强大的空间支挡受力体系,这样不仅大大增强整个支挡结构体系的抗滑和抗弯能力,还能将支档结构的大部分空间开辟为房屋的有效使用空间,大大提高了土地和空间的利用率,进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发明的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为本发明提供一个较佳实施例。

本发明提供的抗滑桩兼结构桩的支挡结构设于边坡16外侧,用于支挡边坡16,对边坡16起支挡作用。

本实施例提供的抗滑桩兼结构桩的支挡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结构桩1、抗滑桩2、后排桩10、下层斜撑19、中层斜撑18、上层斜撑17、挡土板7、连梁5、冠梁8、顶梁12组成的空间支挡结构体系,在挖方边坡16内侧设抗滑桩2或后排桩3,在桩间设挡土板7,形成桩板墙,在开挖边坡16外侧与抗滑桩2对应的位置结构桩1,在抗滑桩2、后排桩3与结构桩1之间用连梁5、冠梁8、顶梁12将抗滑桩2、后排桩3与结构桩1连接成一个整体,使抗滑桩2、后排桩3所受到的水平力通过下层斜撑19、中层斜撑18、上层斜撑17、连梁5、冠梁8、顶梁12传到结构桩1上,从而使抗滑桩2、后排桩3既承担抗滑桩的作用,又起到结构桩的作用,并让结构桩1在承担结构桩作用的同时起到承担抗滑桩的作用,并形成一个强大的空间支挡受力体系,这样不仅大大增强整个支挡结构体系的抗滑和抗弯能力,还能将支档结构的大部分空间开辟为房屋的有效使用空间,大大提高了土地和空间的利用率,进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提供另一个较佳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抗滑桩兼结构桩的支挡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结构桩1、抗滑桩2、下层斜撑19、中层斜撑18、挡土板7、连梁5、冠梁8组成的空间支挡结构体系,在挖方边坡16内侧设抗滑桩2,在桩间设挡土板7,形成结构桩板墙,在开挖边坡16外侧与抗滑桩对应的位置结构桩1,在抗滑桩2与结构桩1之间用连梁5、冠梁8将抗滑桩2与结构桩1连接成一个整体,使抗滑桩2所受到的水平力通过下层斜撑19、中层斜撑18、连梁5、冠梁8传到结构桩1上,从而使抗滑桩2既承担抗滑桩的作用,又起到结构桩的作用,并让结构桩1在承担结构桩作用的同时起到承担抗滑桩的作用,并形成一个强大的空间支挡受力体系,这样不仅大大增强整个支挡结构体系的抗滑和抗弯效果,还能将支档结构的大部分空间开辟为房屋的有效使用空间,大大提高了土地和空间的利用率,使经济效益大为提高。

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提供又一个较佳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抗滑桩兼结构桩的支挡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结构桩1、抗滑桩2、下层斜撑19、中层斜撑18、挡土板7、连梁5、冠梁8组成的空间支挡结构体系,在挖方边坡16内侧设抗滑桩2,在桩间设挡土板7,形成结构桩板墙,在开挖边坡16外侧与抗滑桩2对应的位置结构桩1,在抗滑桩2与结构桩1之间用连梁5、冠梁8将抗滑桩2与结构桩1连接成一个整体,使抗滑桩2所受到的水平力通过下层斜撑19、中层斜撑18、连梁5、冠梁8传到结构桩1上,从而使抗滑桩2既承担抗滑桩的作用,又起到结构桩的作用,并让结构桩1在承担结构桩作用的同时起到承担抗滑桩的作用,并形成一个强大的空间支挡受力体系,这样不仅大大增强整个支挡结构体系的抗滑和抗弯能力,还能将支档结构的大部分空间开辟为房屋的有效使用空间,大大提高了土地和空间的利用率,使经济效益大为提高。

抗滑桩兼结构桩的支挡结构的施工方法为:

s1、在原有地面上平整场地,为结构桩1、抗滑桩2、后排桩10的施工留出施工平台;

s2、在施工平台上施工所述结构桩1、抗滑桩2、后排桩10,使得所述结构桩1、抗滑桩2、后排桩10的上端延伸出地面线3以上至设计桩顶高程;

s3、在后排桩10和抗滑桩2桩顶施作钢筋混凝土顶梁12,使钢筋混凝土顶梁12将所述抗滑桩2和后排桩10连接起来;

s4、分层开挖后排桩10桩前土体,并分层施作桩间钢筋混凝土挡土板7;

s5、施作后排桩10与抗滑桩2之间的斜撑17或剪力墙;

s6、施作钢筋混凝土顶梁12上的钢筋混凝土顶板;

s7、分别施作抗滑桩2和结构桩1之间的钢筋混凝土冠梁8、连梁5,将所述抗滑桩2和结构桩1边接起来;

s8、分层开挖抗滑桩2桩前土体,并分层施作桩间钢筋混凝土挡土板7;

s9、分别施作抗滑桩2与结构桩1之间的斜撑18、19或剪力墙;

s10、分别施作冠梁8、连梁5上的钢筋混凝土顶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