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73150发布日期:2020-05-19 20:29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阻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滑坡治理领域,具体涉及阻滑结构。



背景技术:

边坡工程中,有多种对边坡的治理加固措施,而对于特大型边坡治理中常出现治理效果不佳的现象,如阻滑结构整体滑移、倾覆、抗滑桩被剪断、阻滑结构无法协同阻滑的现象。因此,为了克服这些弊端,提出一种适用于特大型滑坡的锚拉板连h型桩联合阻滑结构,充分增强阻滑结构间的协同作用,更好的对特大型边坡进行有效治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滑结构,解决现有阻滑结构抗滑桩容易被剪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阻滑结构,包括前桩、后桩和连接在前桩和后桩之间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下方设置有连接前桩和后桩的抗剪板,所述抗剪板位于滑移面上。

作为优选的,所述前桩、后桩、第一连接件和抗剪板构成一个单体结构,所述单体结构有两个以上且并排设置,相邻单体结构所对应的前桩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件。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件有两个以上,且相邻两个第二连接件呈v形,所述第二连接件所在平面与所述滑坡体表面平行设置。

作为优选的,所述滑坡体表面设置有固定面层,所述固定面层下方连接有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底端穿过滑移面位于滑移面下方。

作为优选的,所述前桩上设置有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向远离后桩的方向倾斜,且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底端位于滑移面下方。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或第二连接件和/或固定面层为钢筋混凝土材质。

作为优选的,所述前桩和后桩的顶端均位于滑坡体表面以上。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为锚杆或锚索。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上设置有扩径段,所述扩径段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沿直径增加的方向逐渐向上倾斜。

作为优选的,所述扩径段与锚杆一体成型;或,

所述扩径段包括夹持在锚杆或锚索上的第一半弧段和第二半弧段,所述第一半弧段和第二半弧段固定连接。

本申请中的阻滑结构可以适用于特大型滑坡,包括如下安装步骤:

(1)对潜在滑坡体进行地质勘察的基础上确定潜在滑移面;

(2)依据潜在滑移面位置阻滑结构的安装位置;

(3)将抗剪板设置在确定的潜在滑移面上;

(4)在阻滑结构前桩桩顶处用钢筋混凝土板将相邻的h型桩进行连接;

(5)在h型桩前桩桩顶施加锚杆或锚索,以约束桩顶位移;

(6)在潜在滑坡体坡表施工钢筋混凝土面层,配以锚杆或锚索约束滑坡体变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适用于特大型滑坡的锚拉板联合阻滑结构,于滑移面上设置抗剪板,大大降低甚至不会出现抗剪板被剪断的现象,从而提高阻滑结构的稳定性和阻滑效果。另外,利用多种阻滑结构形式并增强阻滑结构间的协同作用,可更有效的治理特大型边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扩径段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阻滑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前桩1、后桩2和连接在前桩1和后桩2之间的第一连接件3,所述第一连接件3下方设置有连接前桩1和后桩2的抗剪板4,所述抗剪板4位于滑移面上。本申请中的阻滑结构可以依据前桩1、后桩2以及潜在的滑移面的位置,确定前桩1和后桩2所在平面与滑移面的交线,从而确定抗剪板4的位置。抗剪板4的设置一方面和第一连接件3一样,起到稳定阻滑结构的作用,另一方面,抗剪板4位于潜在的滑移面上,大大降低甚至不会出现抗剪板4被剪断的现象,从而提高阻滑结构的稳定性和阻滑效果。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件3可以一端连接在后桩2的顶部,另一端连接在前桩1的中部,使得单体结构呈h形;也可以两端分别连接在前桩1和后桩2的中部,使得单体结构呈h形,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是在实际情况允许的条件下,优选h形的单体阻滑效果更好。

本申请中的阻滑结构由两个以上单体结构并排构成,每个所述单体结构均包括所述前桩1、后桩2、第一连接件3和抗剪板4,相邻单体结构所对应的前桩1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件5。阻滑结构将多个单体结构相互连接,增强桩与桩之间、单体结构与单体结构之间的协同作用,克服单根桩失效而其他桩阻滑效用过剩的现象,更好的发挥所有桩对边坡的阻滑加固效果。

本申请中的第二连接件5两端可以分别连接在两个前桩1的中部或顶端,优选的连接在两个前桩1的顶端,阻滑效果更好。

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连接件5有两个以上,且相邻两个第二连接件5呈v形,所述第二连接件5所在平面与所述滑坡体表面平行设置。本实施例中的多个并排设置的单体结构稍稍前后错开,使得多个第二连接件5呈折线形排布,相比于多个第二连接件5共线设置,折线设置的多个第二连接件5使得相邻单体结构之间的协同作用更好,能够更好的分散相邻桩之间的受力,阻滑加固效果更优。

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坡体表面设置有固定面层6,所述固定面层6下方连接有第一固定件8,所述第一固定件8底端穿过滑移面位于滑移面下方。本申请中的固定面层6可以对滑坡体进行初步的定形,减小滑坡体进行滑坡的倾向。另外,通过第一固定件8将固定面层6固定在滑坡体表面,第一固定件8的底端位于滑移面下方,可以使得固定面层6更加稳定,避免固定面层6跟随滑坡体进行移动,增强阻滑结构的的抗倾覆性能,进一步增加对滑坡的阻滑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桩1上设置有第二固定件7,所述第二固定件7向远离后桩2的方向倾斜,且所述第二固定件7的底端位于滑移面下方。在潜在滑坡体坡表施加钢筋混凝土面层并施加打入边坡内部的锚杆,可减少滑坡推力,进而更好的增加对滑坡的加固阻滑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3和/或第二连接件5和/或固定面层6为钢筋混凝土材质。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桩1和后桩2的顶端均位于滑坡体表面以上,提高阻滑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8和第二固定件7为锚杆或锚索。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8和第二固定件7上设置有扩径段9,如图3所示,所述扩径段9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沿直径增加的方向逐渐向上倾斜。本实施例中的扩径段9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沿锚杆或锚索设置有多个,扩径段9的存在使得锚杆或锚索底端受到滑坡体给予的向上拉力时,能够比较紧固的抓紧滑移面下方的地基,更好的对滑坡进行加固。

本实施例中,所述扩径段9与锚杆一体成型;或,

所述扩径段9包括夹持在锚杆或锚索上的第一半弧段和第二半弧段,所述第一半弧段和第二半弧段固定连接。

扩径段9的两个半弧段通过螺栓或其他固定结构仅仅的夹持在锚杆或锚索上,一方面起到抓紧地基,对滑坡进行加固的效果,另一方面扩径段9夹持在锚杆或锚索上,方便安装拆卸,灵活性更好。

尽管这里参照本发明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