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底板渗漏处理装置及地下室底板渗漏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775709发布日期:2020-08-07 19:34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室底板渗漏处理装置及地下室底板渗漏处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土建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地下室底板渗漏处理装置及地下室底板渗漏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工程中对地下资源的使用,现代建筑大多都设计有地下室,同时地下室的层数也在日益增加,因此出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大体积地下室底板基础由于温度应力及混凝土收缩,易出现结构开裂,破坏结构防水性能;二、有些工程地下室是利用底板结构自身防水性能,而取消地下室底板防水卷材或涂料,当底板混凝土出现裂缝时,就会出现底板渗水问题。

现行建筑结构中,地下室底板防水是由防水卷材(建筑防水)+防水混凝土(结构防水)组成的防水体系,防水卷材随着时间推移会出现老化、失效,而出现渗漏;防水混凝土会因混凝土收缩,施工工艺、质量等原因会出现开裂,而出现渗漏。传统的修补方式是采用注浆堵漏,由于地下水压力过大,堵住一处,地下水又会在其它底板薄弱处渗漏出水。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地下室底板渗漏处理装置及地下室底板渗漏处理方法,旨在解决现有地下室底板容易出现渗漏且水压大采用注浆堵漏的方式效果不佳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地下室底板渗漏处理装置,该地下室底板渗漏处理装置包括:沟槽;其中,所述沟槽沿所述地下室底板的渗漏点设置在所述地下室底板上,并且,所述沟槽延伸至集水井或管沟处,用以将所述地下室底板的渗漏水疏导至所述集水井或管沟内;所述沟槽的底部设有呈蘑菇状的疏导部,其填充有第一填充物,以使所述地下室底板的渗漏水自所述第一填充物内流动至所述集水井或管沟处;在所述沟槽内于所述疏导部的顶部设置有防水部,用以进行防水处理。

进一步地,上述地下室底板渗漏处理装置,所述沟槽的槽底向所述集水井或管沟的方向放坡,并且,所述放坡系数为1%~3%。

进一步地,上述地下室底板渗漏处理装置,自上至下,所述沟槽顶部的两个侧壁分别向所述沟槽的两侧倾斜。

进一步地,上述地下室底板渗漏处理装置,所述防水部和所述疏导部之间设有隔离件,用以隔离防水部和疏导部,并对所述防水部进行支撑。

进一步地,上述地下室底板渗漏处理装置,所述沟槽底部的内壁设有过滤件,用以阻止所述地下室底板的杂质渗透至所述沟槽内。

进一步地,上述地下室底板渗漏处理装置,所述沟槽靠近所述集水井或管沟的端部设有过滤孔板,并且,所述过滤孔板上设有过水孔,以使所述疏导部内的渗漏水自过水孔流动至所述集水井或管沟内,并阻止所述沟槽内的杂质流动至所述集水井或管沟内。

本发明提供的地下室底板渗漏处理装置,通过地下室底板上沿地下室底板的渗漏点开挖的沟槽,对将地下室底板的渗漏水疏导至集水井或管沟处,进而避免反复出现渗漏点,同时,地下室底板的渗漏点多为地下室底板的薄弱部位,采取设置沟槽的疏导方式,可将其它部位渗漏水引入,保证地下室地面大面积的干燥;通过沟槽的底部设置的疏导部,并通过填充第一填充物,以便对疏导部上方的防水部进行支撑,同时可确保地下室底板的渗漏水自第一填充物内流动至集水井或管沟处,实现渗漏水的疏导;并且,防水部可实现该沟槽的密封和防水,避免疏导部渗漏水疏导不及时导致汇集时上涌,以便持久有效地治理地下室底板渗漏的问题,进而避免对渗漏的反复修补,有效解决现有修补效果不佳的问题。

进一步地,自上之下沟槽的顶部的侧壁向沟槽的两侧倾斜,以便增加了沟槽的底部承载力,避免过车后破坏防水部上的二次浇注混凝土;通过沟槽底部内壁设置的过滤件,确保地下室底板和沟槽之间只进行渗漏水的流动而隔绝淤泥的渗漏,进而避免淤泥在沟槽内阻止渗漏水的流动,从而确保沟槽内部渗漏水疏导的畅通。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地下室底板渗漏处理方法,该地下室底板渗漏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开槽步骤,沿所述地下室底板的渗漏点在所述地下室底板上开挖沟槽,并且,开挖的所述沟槽的长度延伸至集水井或管沟;填充步骤,将内部放置有第一填充物的长条塑料膜入所述沟槽的底部,并在所述长条塑料膜的顶部放置隔离件,以使所述第一填充物呈蘑菇状结构;抽离步骤,在所述沟槽的集水井或管沟的一侧,将长条塑料膜抽出,以使第一填充物填充在沟槽和隔离件围设的蘑菇状结构的疏导部内;浇筑步骤,在所述沟槽于所述第一填充物的上方浇筑防水混凝土,以形成防水部。

进一步地,在所述抽离步骤和所述浇筑步骤之间,还包括如下步骤:孔板固定步骤,在沟槽靠近集水井或管沟的端部设置过滤孔板,并在过滤孔板朝向沟槽的壁面上设置固定件。

进一步地,上述地下室底板渗漏处理方法,在所述抽离步骤和所述浇筑步骤之间,还包括如下步骤:涂涂料步骤,在隔离件的外壁和/或沟槽外漏部分的底壁上至少部分上涂防水涂料。

进一步地,在所述开槽步骤和所述填充步骤之间还包括如下步骤:预处理步骤,清理沟槽后,在沟槽的底部铺设过滤件。

本发明提供的地下室底板渗漏处理方法,通过地下室底板上沿地下室底板的渗漏点开挖的沟槽,对将地下室底板的渗漏水疏导至集水井或管沟处,进而避免反复出现渗漏点,同时,地下室底板的渗漏点多为地下室底板的薄弱部位,采取设置沟槽的疏导方式,可将其它部位渗漏水引入,保证地下室地面大面积的干燥;通过沟槽的底部设置的疏导部,并通过填充第一填充物,以便对疏导部上方的防水部进行支撑,同时可确保地下室底板的渗漏水自第一填充物内流动至集水井或管沟处,实现渗漏水的疏导;并且,防水部可实现该沟槽的密封和防水,避免疏导部渗漏水疏导不及时导致汇集时上涌,以便持久有效地治理地下室底板渗漏的问题,进而避免对渗漏的反复修补,有效解决现有修补效果不佳的问题。

进一步地,自上之下沟槽的顶部的侧壁向沟槽的两侧倾斜,以便增加了沟槽的底部承载力,避免过车后破坏防水部上的二次浇注混凝土;通过沟槽底部内壁设置的过滤件,确保地下室底板和沟槽之间只进行渗漏水的流动而隔绝淤泥的渗漏,进而避免淤泥在沟槽内阻止渗漏水的流动,从而确保沟槽内部渗漏水疏导的畅通。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下室底板渗漏处理装置的横截面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下室底板渗漏处理装置的局部纵向截面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下室底板渗漏处理方法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装置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2,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下室底板渗漏处理装置的优选结构。如图所示,该地下室底板渗漏处理装置包括:沟槽1;其中,

沟槽1沿地下室底板2的渗漏点设置在地下室底板2上,并且,沟槽1延伸至集水井或管沟3处,用以将地下室底板2的渗漏水疏导至集水井或管沟3内。具体地,地下室底板2上可以沿其渗漏点的位置开挖沟槽1,该沟槽1竖向设置(如图1所示的垂直于纸面方向,如图2所示的水平方向),并且,该沟槽1延伸至集水井或管沟3处,以便将地下室底板2的渗漏水疏导至集水井或管沟3处,进而避免反复出现渗漏点,同时,地下室底板2的渗漏点多为地下室底板2的薄弱部位,采取设置沟槽2的疏导方式,可将其它部位渗漏水引入,保证地下室地面大面积的干燥。为进一步确保沟槽1对渗漏水的疏导,优选地,沟槽1的槽底向集水井或管沟3的方向放坡,其放坡系数为1%~3%;进一步优选地,放坡系数为1%。

沟槽1的底部设有呈蘑菇状的疏导部4,其填充有第一填充物43,以使地下室底板2的渗漏水自第一填充物43内流动至集水井或管沟3处。具体地,沟槽1沿其高度方向(如图1所示的竖直方向)自下至上分为两个区域,分别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横截面(即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截面)均可以为两个长方形结构,当然,第二区域亦可为其他结构例如等腰梯形结构,本事实例中对其不做任何限定。第一区域作为疏导部4的下方的柄结构41,第二区域靠近第一区域的底部的宽度(如图1所示的水平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第一区域顶部的宽度,以便第二区域可设有宽度大于柄结构41的伞盖结构以作为疏导部4的盖结构42,以使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底部部分组合为疏导部4。其中,第一填充物43可以为鹅卵石。

在沟槽1内且在疏导部4的顶部设置有防水部5,用以进行防水处理。具体地,防水部5可以为混凝土浇筑而成,并且,防水混凝土的标号高于地下室底板2的混凝土的标号,即混凝土可以为细石混凝土;优选地,混凝土高于地下室底板2混凝土标号一个等级;为提高该渗漏处理装置的处理效果,优选地,防水部5浇筑用的混凝土可以为膨胀混凝土,用以在浇筑后膨胀以封堵该沟槽1的顶部,避免地下室底板2的渗漏水自防水部5向上渗漏。优选地,自上之下第二区域的侧壁(如图1所示的左右侧壁)向第二区域的两侧(如图1所示的左右两侧)倾斜,即第二区域呈等腰梯形结构,也就是说,自上至下第二区域的左侧壁向左侧倾斜,第二区域的右侧壁向右倾斜,且顶边长度小于底边长度,以便增加了沟槽1的底部承载力,避免过车后破坏防水部5上的二次浇注混凝土。

为避免防水部5下落至疏导部4内影响渗漏水的疏导,优选地,防水部5和疏导部4之间设有隔离件6,用以隔离防水部5和疏导部4,并对防水部5进行支撑。具体地,隔离件6可以为与疏导部3的顶壁相适配的圆弧状结构的板状结构,亦可为管状结构切割而得的局部管状部分,例如本事实例中以pvc(polyvinylchloride,聚氯乙烯)水管沿其轴向切割的半管结构,当然,隔离件6亦可为其他材质弯设而成,本事实例中对其不作任何限定。为避免疏导部4的渗漏水渗漏至防水部5内,优选地,疏导部4与防水部5的交界面和/或防水部5与地下室底板2之间的交界面上至少部分设有防水层51,本事实例中,以第二区域的底壁和隔离件6的两侧上涂设防水层51为例进行说明,防水层51可以为聚氨酯防水涂层,当然亦可为其他防水层,本实施例中对其不作任何限定。

为避免地下室底板2渗漏水下渗至沟槽1内时携带有淤泥,优选地,沟槽1底部的内壁设有过滤件7,用以阻止地下室底板2的杂质渗透至沟槽1内,以确保地下室底板2和沟槽1之间只进行渗漏水的流动而隔绝淤泥的渗漏,避免淤泥在沟槽1内阻止渗漏水的流动,进而确保沟槽1内部渗漏水疏导的畅通。其中,过滤件7可以为土工织物,即隔泥土工布,以便过水不过泥,使整个沟槽1保持畅通。

继续参见图2,为避免渗漏水导通至集水井或管沟3内时,为避免疏导部4内的第一填充物随渗漏水流动至集水井或管沟3内,优选地,沟槽1靠近集水井或管沟4的端部(如图2所示的右端)设有过滤孔板8,并且,过滤孔板8上设有过水孔(图中未示出),以使疏导部4内的渗漏水自过水孔流动至集水井或管沟3内,并阻止沟槽1内的其他物质流动至集水井或管沟3内。具体地,过滤孔板8可以为与疏导部4的横截面结构相适配的圆形铁篦子亦可为其他形状,本实施例中对其不作任何限定。为实现过滤孔板8的固定,优选地,过滤孔板8朝向沟槽1的壁面(如图2所示的左侧壁)上设有固定件9,固定件9预埋在防水部5内,以避免过滤孔板8随渗漏水的流动而倾斜或移动,进而确保过滤孔板8的固定稳定性。其中,固定件9可以为固定筋,当然亦可为其他固定件,本实施例中对其不作任何限定。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地下室底板渗漏处理装置,通过地下室底板2上沿地下室底板2的渗漏点开挖的沟槽1,对将地下室底板2的渗漏水疏导至集水井或管沟3处,进而避免反复出现渗漏点,同时,地下室底板2的渗漏点多为地下室底板2的薄弱部位,采取设置沟槽2的疏导方式,可将其它部位渗漏水引入,保证地下室地面大面积的干燥;通过沟槽1的底部设置的疏导部4,并通过填充第一填充物43,以便对疏导部4上方的防水部5进行支撑,同时可确保地下室底板2的渗漏水自第一填充物43内流动至集水井或管沟3处,实现渗漏水的疏导;并且,防水部5可实现该沟槽1的密封和防水,避免疏导部4渗漏水疏导不及时导致汇集时上涌,以便持久有效地治理地下室底板2渗漏的问题,进而避免对渗漏的反复修补,有效解决现有修补效果不佳的问题。

进一步地,自上之下沟槽1的顶部的侧壁向沟槽1的两侧倾斜,以便增加了沟槽1的底部承载力,避免过车后破坏防水部5上的二次浇注混凝土;通过沟槽1底部内壁设置的过滤件7,确保地下室底板2和沟槽1之间只进行渗漏水的流动而隔绝淤泥的渗漏,进而避免淤泥在沟槽1内阻止渗漏水的流动,从而确保沟槽1内部渗漏水疏导的畅通。

方法实施例:

参见图3,其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地下室底板渗漏处理方法的流程框图。如图所示,该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开槽步骤s1,沿地下室底板的渗漏点在地下室底板上开挖沟槽,并且,开挖的沟槽长度延伸至集水井或管沟。

具体地,首先可以沿地下室底板的渗漏点在地下室底板上开挖第一区域,即开槽深度可以为120mm,开槽宽度可以80mm,开槽长度至地下室的集水井或管沟3;为实现渗透水的疏导,优选地,第一区域即沟槽1的槽底向集水井或管沟3的方向放坡,放坡系数可以1%~3%;进一步优选的,放坡系数可以为1%;。然后,在第一区域的顶部沿第一区域的长度方向(如图1垂直于纸面的方向和如图2所示的水平方向)向下(相对于图1所示的位置而言)开挖第二区域,第二区域可以为等腰梯形结构,即自在第一区域的顶部沿第一区域的长度方向向下开斜槽,且自上至下向第一区域的两侧倾斜,以使第二区域呈等腰梯形结构,也就是说,自上至下第二区域的左侧壁向左侧倾斜,第二区域的右侧壁向右倾斜,且顶边长度小于底边长度,以便增加了沟槽1的底部承载力,避免过车后破坏防水部5上的二次浇注混凝土。其中,第二区域可以为槽深80mm,其斜边宽度可以为30mm,即第二区域的底边宽度为140mm,顶边宽度80mm,槽深80mm。

预处理步骤s2,清理沟槽后,在沟槽的底部铺设过滤件。

具体地,清理沟槽后,在沟槽1的底部满过滤件7,以确保地下室底板2和沟槽1之间只进行渗漏水的流动而隔绝淤泥的渗漏,避免淤泥在沟槽1内阻止渗漏水的流动,进而确保沟槽1内部渗漏水疏导的畅通;其中,过滤件7可以为土工织物,例如隔泥土工布,以便过水不过泥,使整个沟槽1保持畅通。

填充步骤s3,将内部放置有第一填充物的长条塑料膜入沟槽的底部内,并在长条塑料膜的顶部放置隔离件,以使第一填充物呈蘑菇状结构。

具体地,首先,将第一填充物43放置到长条塑料膜内,当然亦可使用其他暂存,本事实例中对其不做任何限定;然后将装满有第一填充物43的长条塑料膜放入沟槽1的第一区域内;最后,在长条塑料膜的上方盖隔离件6。其中,第一填充物43可以为鹅卵石例如直径为20~40mm的鹅卵石;隔离件6可以为与疏导部4的顶壁相适配的圆弧状结构的板状结构,亦可为管状结构切割而得的局部管状部分,例如本事实例中以pvc(polyvinylchloride,聚氯乙烯)水管沿其轴向切割的半管结构,当然,隔离件6亦可为其他材质弯设而成,本事实例中对其不作任何限定。本实施例中,可先用直径100mm的pvc水管2径向等分,取用上、下两个半圆,其中一个作为隔离件6盖设在长条塑料膜的上方。

抽离步骤s4,在沟槽的集水井或管沟的一侧,将长条塑料膜抽出,以使第一填充物填充在沟槽和隔离件围设的蘑菇状结构的疏导部内。

具体地,在沟槽1的集水井或管沟3的一侧(如图2所示的右侧),将长条塑料膜抽出,以使第一填充物43在沟槽1和隔离件6围设的蘑菇状结构的疏导部4内密实。

涂涂料步骤s5,在隔离件的外壁和/或沟槽外漏部分的底壁上至少部分上涂防水涂料。

具体地,可以在疏导部4与防水部5的交界面和/或防水部5与地下室底板2之间的交界面上部分涂防水涂料以形成防水层51,本事实例中,以第二区域的底壁和隔离件6的两侧上涂设防水层51为例进行说明,防水层51可以为聚氨酯防水涂层,即防水涂料可以为聚氨酯防水涂料,当然亦可为其他防水涂料,本实施例中对其不作任何限定。

孔板固定步骤s6,在沟槽靠近集水井或管沟的端部设置过滤孔板,并在过滤孔板朝向沟槽1的壁面上设置固定件。

具体地,沟槽1在靠近集水井或管沟3的端部(如图2所示的右端)的右侧放置过滤孔板,并在过滤孔板上焊接固定件9;其中,过滤孔板8可以为与疏导部4的横截面结构相适配的圆形铁篦子亦可为其他形状,本实施例中对其不作任何限定;固定件9可以为固定筋,当然亦可为其他固定件,本实施例中对其不作任何限定。

浇筑步骤s7,在沟槽于第一填充物的上方浇筑防水混凝土,以形成防水部。

具体地,在沟槽1于第一填充物的上方高于地下室底板1的混凝土一个等级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以形成防水部5,并做好养护。

其中,涂涂料步骤s5和孔板固定步骤s6之间不存在先后顺序。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地下室底板渗漏处理方法,通过地下室底板2上沿地下室底板2的渗漏点开挖的沟槽1,对将地下室底板2的渗漏水疏导至集水井或管沟3处,进而避免反复出现渗漏点,同时,地下室底板2的渗漏点多为地下室底板2的薄弱部位,采取设置沟槽2的疏导方式,可将其它部位渗漏水引入,保证地下室地面大面积的干燥;通过沟槽1的底部填充第一填充物43,以便对疏导部4上方的防水部5进行支撑,同时可确保地下室底板2的渗漏水自第一填充物43内流动至集水井或管沟3处,实现渗漏水的疏导;并且,防水部5可实现该沟槽1的密封和防水,避免疏导部4渗漏水疏导不及时导致汇集时上涌,以便持久有效地治理地下室底板2渗漏的问题,进而避免对渗漏的反复修补,有效解决现有修补效果不佳的问题。

进一步地,自上之下沟槽1的顶部的侧壁向沟槽1的两侧倾斜,以便增加了沟槽1的底部承载力,避免过车后破坏防水部5上的二次浇注混凝土;通过沟槽1底部内壁设置的过滤件7,确保地下室底板2和沟槽1之间只进行渗漏水的流动而隔绝淤泥的渗漏,进而避免淤泥在沟槽1内阻止渗漏水的流动,从而确保沟槽1内部渗漏水疏导的畅通。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