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殊旋流单立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66506发布日期:2020-12-04 13:59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特殊旋流单立管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排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特殊旋流单立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单立管成为了建筑区内污水排出系统的重要管件之一,其主要的优点在于管道流量大、使用安装方便、占用空间较少。但目前市面上的单立管内部流态混乱,具体表现为当有较大排量的污水沿横向支管进入竖向立管时,由于管道的曲率半径较小,污水将直接从竖向立管的中间部分排出,不仅排水噪音大,且容易造成水塞。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特殊旋流单立管系统。

本发明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特殊旋流单立管系统,包括旋流三通以及分别连通所述旋流三通上部、下部以及侧部的上层总排水管道、下层总排水管道以及侧进水管道,其中:

所述旋流三通包括第一进水管以及与所述第一进水管侧壁相连且内部连通的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的上部与所述上层总排水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水管的下部与所述下层总排水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水管与所述侧进水管道相连通;

所述第二进水管的内边缘与第一进水管的内边缘相切;

所述第二进水管与第一进水管的连通处为一体积膨大的管壁腔体。

由此,当污水沿第二进水管进入第一进水管时,管壁腔体的设置可以增大污水贴壁旋流的曲率半径。当污水排量较大时,可以有效降低污水的排放速率,确保污水能够贴壁旋流,避免水塞形成,同时减少排水噪音的产生。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水管为上宽下窄的漏斗状结构。

由此,将第一进水管设置成上端膨大,下端缩小的漏斗状结构,使得污水在贴壁旋流时,其旋流半径由大逐渐缩小,从而提高了污水的排放速率,同时降低了排水噪音。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水管与第一进水管的连通处。

由此,通过在连通处设置挡板,使得第二进水管中的污水能够按照设定的方向旋流进入第一进水管,保证从第二进水管进入第一进水管中的污水的旋流方向与第一进水管中的污水的旋流方向相同。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稳压膜,所述稳压膜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水管与第一进水管的连通处。

由此,通过在连通处设置稳压膜,当进入第一进水管中的水流量的压力大于第二进水管进入第一进水管水流量的压力时,该稳压膜可以防止第一进水管中的污水挤压到第二进水管中,保证污水从第一进水管中稳定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稳压膜采用柔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水管与第二进水管一体注塑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水管的上端设有管盖,所述管盖上设有管接口,所述管接口分别与第一进水管和上层总排水管道相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水管和上层总排水管道之间的伸缩节,所述伸缩节的下端插接在所述管接口上,且与所述管接口相连通;所述伸缩节的上端与上层总排水管道相连通;所述伸缩节的上端内壁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上层总排水管道的外壁相抵接。

由此,当沿上层总排水管道流入第一进水管的污水的温度较高或较低时,会导致管道发生热胀冷缩。通过在第一进水管与上层总排水管道之间设置伸缩节,由于伸缩节的上端内壁设有与上层总排水管道外壁相抵接的密封圈,当管道发生热胀冷缩时,该上层总排水管道与外层圆管之间可以相对滑动,从而补偿污水温度发生变化时导致管道的变形,与此同时,该密封圈可以保证伸缩节与上层总排水管道之间的连接密封性,防止发生漏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水管的下端设有第一立管,所述第一立管位于所述第一进水管和下层总排水管道之间,且内部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立管与下层总排水管道之间设置有止水节,所述止水节与第一立管和下层总排水管道的内部均相连通;所述止水节的外壁凸设有环绕的止水台阶。

由此,设置止水台阶可用于收集管道渗透出的污水,防止渗透的污水进一步渗透至下层楼板中。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特殊旋流单立管系统,当污水沿第二进水管进入第一进水管时,管壁腔体的设置可以增大污水贴壁旋流的曲率半径。当污水排量较大时,可以有效降低污水的排放速率,确保污水能够贴壁旋流,避免水塞形成,同时减少排水噪音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特殊旋流单立管系统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特殊旋流单立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旋流三通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伸缩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隐藏掉伸缩节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旋流三通;11、第一进水管;12、第二进水管;13、管壁腔体;14、挡板;15、稳压膜;16、管盖;17、管接口;18、第一立管;19、伸缩节;191、外层圆管;192、内层圆管;193、密封圈;2、上层总排水管道;3、下层总排水管道;4、侧进水管道;5、止水节;51、止水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

参阅图1-7,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殊旋流单立管系统,包括旋流三通1以及分别连通该旋流三通1上部、下部以及侧部的上层总排水管道2、下层总排水管道3以及侧进水管道4,该旋流三通1包括第一进水管11以及与该第一进水管11侧壁相连且内部连通的第二进水管12;该第一进水管11的上部与上层总排水管道2相连通,该第一进水管11的下部与下层总排水管道3相连通,该第二进水管12与侧进水管道4相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该上层总排水管道2用于接收上层排出的污水,该侧进水管道4与卫生间马桶排污口相连通,用于接收马桶排污口的污水;该下层总排水管道3用于将汇集到的全部污水排放到总污水排放管道中。

再参阅图3和图5,该第二进水管12的内边缘与第一进水管11的内边缘相切,且该第二进水管12与第一进水管11的连通处为一体积膨大的管壁腔体13。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进水管11与第二进水管12一体注塑成型,该第一进水管11与第二进水管12之间成90度夹角。

由此,当马桶排出的污水沿第二进水管12进入第一进水管11时,管壁腔体13的设置可以增大污水贴壁旋流的曲率半径。当污水的排量较大时,可以有效降低污水的排放速率,确保污水能够贴壁旋流,避免水塞形成,同时减少排水噪音的产生。

另外,该第一进水管11为上端膨大,下端缩小的漏斗状结构,使得污水在第一进水管11内贴壁旋流时,其旋流半径由大逐渐缩小,从而提高了污水的排放速率,同时降低了排水噪音。

再参阅图1和图5,该第一进水管11的上端设有管盖16,该管盖16上设有管接口17,该管接口17分别与第一进水管11和上层总排水管道2相连通。该第一进水管11的下端设有第一立管18,该第一立管18位于第一进水管11和下层总排水管道3之间,且内部相连通。该第一立管18与下层总排水管道3之间设置有止水节5,该止水节5与第一立管18和下层总排水管道3的内部均相连通;该止水节5的外壁凸设有环绕的止水台阶51。

由此,设置止水台阶51可用于收集管道渗透出的污水,防止渗透的污水进一步渗透至下层楼板中。

另外,参阅图3和图4,由于上层总排水管道2中的污水的温度根据来源不同,污水的温度有差异,例如淋浴产生的废水的温度会比正常生活用水的温度高出接近30℃,污水的温差会导致管道发生热胀冷缩。因此,为了减少热胀冷缩对管道的影响,在第一进水管11和上层总排水管道2之间还设置有伸缩节19,该伸缩节19的下端插接在管接口17上,且与管接口17相连通;该伸缩节19的上端与上层总排水管道2相连通;该伸缩节19的上端内壁设有密封圈193,该密封圈193与上层总排水管道2的外壁相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该伸缩节19包括相互套设的外层圆管191和内层圆管192,该密封圈193设置在外层圆管191的内壁上,该内层圆管192的下端插接在管接口17上。

由此,当管道发生热胀冷缩时,该上层总排水管道2与外层圆管191之间可以相对滑动,从而补偿污水温度发生变化时导致管道的变形,该伸缩节19的伸缩范围最高可以达到102mm。同时,该密封圈193可以保证伸缩节19与上层总排水管道2之间的连接密封性。

另外,参阅图6-7,为了避免沿上层总排水管道2旋流进入第一进水管11中的污水的旋流方向与沿第二进水管12旋流进入第一进水管11中的污水的旋流方向不同,造成污水对流,本实施例中的单立管系统还包括一挡板14,该挡板14设置在第二进水管12与第一进水管11的连通处。由此,通过在连通处设置挡板14,使得第二进水管12中的污水能够按照设定的方向旋流进入第一进水管11,保证从第二进水管12进入第一进水管11中的污水的旋流方向与第一进水管11中的污水的旋流方向相同。

另外,当沿上层总排水管道进入第一进水管11中的水流量的压力大于沿第二进水管12进入第一进水管11中的水流量的压力时,可能会造成第一进水管11中的污水反向流入第二进水管12内。为了避免出现上述情况,本实施例中的单立管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进水管11与第二进水管12连通处的稳压膜15,在此对稳压膜15的材料不做具体限定,本实施例中的稳压膜15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当第二进水管12中的污水进入第一进水管11时,该稳压膜15不影响污水沿管壁腔体13进入第一进水管11中。当第一进水管11中的水流量压力大于第二进水管12中的水流量压力时,第一进水管11中的污水将冲击稳压膜15,该稳压膜15可防止第一进水管11内的污水挤压到第二进水管12中,保证污水能贴壁旋流从第一立管18中稳定排出;当第一进水管11中的水流量压力与第二进水管12中的水流量压力相当时,稳压膜15处于正常装配状态,不影响管道污水的排放;当第一进水管11中的水流量压力小于第二进水管12中的水流量压力时,由于第二进水管12是接收来自马桶排出的污水,当第二进水管12内的污水排放量较大时,该第二进水管12内将形成负压,该负压将抽吸该稳压膜15往第二进水管12内侧凹陷,与此同时,该稳压膜15也将受到第二进水管12内的污水冲力而向第一进水管11内侧凹陷,两个作用力相互抵消,最终使得稳压膜15处于正常装配状态,从而不影响管道污水的排放,保证污水最终贴壁旋流从第一立管18中稳定排出。

本发明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