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路基施工用路基复压装置及其实施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243537发布日期:2020-09-15 19:59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铁路路基施工用路基复压装置及其实施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铁路路基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铁路路基施工用路基复压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背景技术:

铁路上的各种土木工程设施,同时也指修建铁路各阶段,勘测设计、施工、养护、改建所运用的技术。铁路工程最初包括与铁路有关的土木,轨道、路基、桥梁、隧道、站场、机械机车、车辆和信号等工程。随着建设的发展和技术的进一步分工,其中一些工程逐渐形成为独立的学科,如机车工程、车辆工程、信号工程;另外一些工程逐渐归入各自的本门学科,如桥梁工程,隧道工程。铁路工程一词已仅狭义地指:铁路选线、铁路轨道、路基和铁路站场及枢纽。

铁路中的路基是轨道或者路面的基础,是经过开挖或填筑而形成的土工构筑物。路基的主要作用是为轨道或者路面铺设及列车或行车运营提供必要条件,并承受轨道及机车车辆或者路面及交通荷载的静荷载和动荷载,同时将荷载向地基深处传递与扩散。在纵断面上,路基必须保证线路需要的高程;在平面上,路基与桥梁、隧道连接组成完整贯通的线路。在土木工程中,路基在施工数量、占地面积及投资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

在对于铁路路基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路基进行复压,但是在对现有的路基进行复压的过程中发现,对于不同路面进行复压时,根据地质的不同,需要复压的力度也不同,但是现有的复压装置无法便捷的调节压实的力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路路基施工用路基复压装置及其实施方法,启动机体内的驱动装置带动驱动轮,驱动轮带动压实外框对路基进行压实,在路面上较为凹凸不平时,需要压实外框的下压加大力度,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主动轴进行转动,通过从动轴上的斜螺纹与主动轴上的斜螺纹相互咬合,主动轴的转动带动从动轴的下降,从动轴的下降通过连接板带动限位柱在空心框体的内部下降,同时从动轴的下降带动上柱体下降,上柱体带动外框体进行下压,内活动柱在内框体中上升,外置板被下压,第一弹簧发生压缩,实现对下压作用力的缓冲,下压力更加缓和,内框体同时通过承接板对连接杆进行下压,连接杆通过横杆对内框座进行下压,第二弹簧发生压缩,加大压实外框对路基的压实作用力,该装置能够在进行复压的同时对压力进行调节,保持压实路面的平整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铁路路基施工用路基复压装置,包括机体、驱动箱、驾驶室、驱动轮和压实轮,所述机体的顶端设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的后方设有驾驶室,所述机体的底部设有驱动轮,两个所述驱动轮之间设有压实轮;

所述驱动箱包括箱体、驱动电机、主动轴、轴承座、从动轴、定位框和连接柱,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连接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活动安装在轴承座内,所述主动轴的外侧设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上的斜螺纹与主动轴上的斜螺纹相互咬合,所述从动轴的顶端设有定位框,所述从动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

优选的,所述定位框包括空心框体、限位柱和连接板,所述空心框体固定安装在箱体上,所述空心框体的内部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轴。

优选的,所述连接柱包括上柱体、外框体和稳定框,所述上柱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外框体,所述外框体的内部设有稳定框。

优选的,所述稳定框包括内框体、内活动柱、外置板、第一弹簧、承接板和连接杆,所述内框体的顶端固定安装在外框体上,所述内框体的内部设有内活动柱,所述内框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外置板,所述内活动柱贯穿外置板,所述内活动柱的外侧缠绕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外置板上,所述第一弹簧的底端固定安装在承接板上,所述承接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优选的,所述压实轮包括横杆、内缓冲座、压实外框和内滚轮,所述横杆的两端均与连接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横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内缓冲座,所述内缓冲座的外侧设有压实外框,所述压实外框的内壁上活动安装有内滚轮。

优选的,所述内缓冲座包括内框座、第二弹簧和安装座,所述内框座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内框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固定安装在横杆上。

本发明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铁路路基施工用路基复压装置的实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启动机体内的驱动装置带动驱动轮,驱动轮带动压实外框对路基进行压实,在路面上较为凹凸不平时,需要压实外框的下压加大力度;

步骤二: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主动轴进行转动,通过从动轴上的斜螺纹与主动轴上的斜螺纹相互咬合,主动轴的转动带动从动轴的下降,从动轴的下降通过连接板带动限位柱在空心框体的内部下降;

步骤三:同时从动轴的下降带动上柱体下降,上柱体带动外框体进行下压,内活动柱在内框体中上升,外置板被下压,第一弹簧发生压缩,实现对下压作用力的缓冲,下压力更加缓和;

步骤四:内框体同时通过承接板对连接杆进行下压,连接杆通过横杆对内框座进行下压,第二弹簧发生压缩,加大压实外框对路基的压实作用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铁路路基施工用路基复压装置及其实施方法,启动机体内的驱动装置带动驱动轮,驱动轮带动压实外框对路基进行压实,在路面上较为凹凸不平时,需要压实外框的下压加大力度,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主动轴进行转动,通过从动轴上的斜螺纹与主动轴上的斜螺纹相互咬合,主动轴的转动带动从动轴的下降,从动轴的下降通过连接板带动限位柱在空心框体的内部下降,同时从动轴的下降带动上柱体下降,上柱体带动外框体进行下压,内活动柱在内框体中上升,外置板被下压,第一弹簧发生压缩,实现对下压作用力的缓冲,下压力更加缓和,内框体同时通过承接板对连接杆进行下压,连接杆通过横杆对内框座进行下压,第二弹簧发生压缩,加大压实外框对路基的压实作用力,该装置能够在进行复压的同时对压力进行调节,保持压实路面的平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定位框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连接柱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稳定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压实轮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内缓冲座的剖视图。

图中:1、机体;2、驱动箱;21、箱体;22、驱动电机;23、主动轴;24、轴承座;25、从动轴;26、定位框;261、空心框体;262、限位柱;263、连接板;27、连接柱;271、上柱体;272、外框体;273、稳定框;2731、内框体;2732、内活动柱;2733、外置板;2734、第一弹簧;2735、承接板;2736、连接杆;3、驾驶室;4、驱动轮;5、压实轮;51、横杆;52、内缓冲座;521、内框座;522、第二弹簧;523、安装座;53、压实外框;54、内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一种铁路路基施工用路基复压装置,包括机体1、驱动箱2、驾驶室3、驱动轮4和压实轮5,机体1的顶端设有驱动箱2,驱动箱2的后方设有驾驶室3,机体1的底部设有驱动轮4,两个驱动轮4之间设有压实轮5,驱动箱2包括箱体21、驱动电机22、主动轴23、轴承座24、从动轴25、定位框26和连接柱27,箱体21的内部设有驱动电机22,驱动电机22的一端连接有主动轴23,主动轴23远离驱动电机22的一端活动安装在轴承座24内,主动轴23的外侧设有从动轴25,从动轴25上的斜螺纹与主动轴23上的斜螺纹相互咬合,从动轴25的顶端设有定位框26,从动轴2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27。

请参阅图3-5,定位框26包括空心框体261、限位柱262和连接板263,空心框体261固定安装在箱体21上,空心框体261的内部设有限位柱262,限位柱26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63,连接板26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轴25,连接柱27包括上柱体271、外框体272和稳定框273,上柱体27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外框体272,外框体272的内部设有稳定框273,稳定框273包括内框体2731、内活动柱2732、外置板2733、第一弹簧2734、承接板2735和连接杆2736,内框体2731的顶端固定安装在外框体272上,内框体2731的内部设有内活动柱2732,内框体273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外置板2733,内活动柱2732贯穿外置板2733,内活动柱2732的外侧缠绕有第一弹簧2734,第一弹簧2734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外置板2733上,第一弹簧2734的底端固定安装在承接板2735上,承接板273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736。

请参阅图6-7,压实轮5包括横杆51、内缓冲座52、压实外框53和内滚轮54,横杆51的两端均与连接杆2736固定连接,两个横杆51之间固定连接有内缓冲座52,内缓冲座52的外侧设有压实外框53,压实外框53的内壁上活动安装有内滚轮54,内缓冲座52包括内框座521、第二弹簧522和安装座523,内框座52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522,第二弹簧522远离内框座52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安装座523上,安装座523固定安装在横杆51上。

为了更好的展现铁路路基施工用路基复压装置的实施的流程,本实施例现提出一种铁路路基施工用路基复压装置的实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启动机体1内的驱动装置带动驱动轮4,驱动轮4带动压实外框53对路基进行压实,在路面上较为凹凸不平时,需要压实外框53的下压加大力度;

步骤二:启动驱动电机22,驱动电机22带动主动轴23进行转动,通过从动轴25上的斜螺纹与主动轴23上的斜螺纹相互咬合,主动轴23的转动带动从动轴25的下降,从动轴25的下降通过连接板263带动限位柱262在空心框体261的内部下降;

步骤三:同时从动轴25的下降带动上柱体271下降,上柱体271带动外框体272进行下压,内活动柱2732在内框体2731中上升,外置板2733被下压,第一弹簧2734发生压缩,实现对下压作用力的缓冲,下压力更加缓和;

步骤四:内框体2731同时通过承接板2735对连接杆2736进行下压,连接杆2736通过横杆51对内框座521进行下压,第二弹簧522发生压缩,加大压实外框53对路基的压实作用力。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启动机体1内的驱动装置带动驱动轮4,驱动轮4带动压实外框53对路基进行压实,在路面上较为凹凸不平时,需要压实外框53的下压加大力度,启动驱动电机22,驱动电机22带动主动轴23进行转动,通过从动轴25上的斜螺纹与主动轴23上的斜螺纹相互咬合,主动轴23的转动带动从动轴25的下降,从动轴25的下降通过连接板263带动限位柱262在空心框体261的内部下降,同时从动轴25的下降带动上柱体271下降,上柱体271带动外框体272进行下压,内活动柱2732在内框体2731中上升,外置板2733被下压,第一弹簧2734发生压缩,实现对下压作用力的缓冲,下压力更加缓和,内框体2731同时通过承接板2735对连接杆2736进行下压,连接杆2736通过横杆51对内框座521进行下压,第二弹簧522发生压缩,加大压实外框53对路基的压实作用力。

综上所述:启动机体1内的驱动装置带动驱动轮4,驱动轮4带动压实外框53对路基进行压实,在路面上较为凹凸不平时,需要压实外框53的下压加大力度,启动驱动电机22,驱动电机22带动主动轴23进行转动,通过从动轴25上的斜螺纹与主动轴23上的斜螺纹相互咬合,主动轴23的转动带动从动轴25的下降,从动轴25的下降通过连接板263带动限位柱262在空心框体261的内部下降,同时从动轴25的下降带动上柱体271下降,上柱体271带动外框体272进行下压,内活动柱2732在内框体2731中上升,外置板2733被下压,第一弹簧2734发生压缩,实现对下压作用力的缓冲,下压力更加缓和,内框体2731同时通过承接板2735对连接杆2736进行下压,连接杆2736通过横杆51对内框座521进行下压,第二弹簧522发生压缩,加大压实外框53对路基的压实作用力,该装置能够在进行复压的同时对压力进行调节,保持压实路面的平整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