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过流集渣堰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165522发布日期:2020-12-04 13:58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过流集渣堰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过流集渣堰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坝肩边坡或河道岸坡开挖,目前一般技术是在河道岸坡坡脚设置集渣平台收集石渣,但由于边坡陡峻,集渣平台收集的石渣有限,开挖石渣将进入河道,被水流带入下游,造成河道淤积和水土流失,同时岸坡坡脚的修建集渣难度大。

申请公布号为cn11123617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过流集渣堰及其施工方法,包括设置在河道中的堰体,所述堰体上且位于堰体的迎水面上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位于堰体底部且与河道的河床抵接,所述固定板沿着堰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收集石渣的收集装置,所述固定板滑动连接于堰体上,所述堰体上设置有用于带动固定板移动至堰体上部的驱动装置。

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存在以下缺陷:当驱动装置带动收集装置移动至堰体上部时,操作人员需要位于堰体上对收集装置内收集的杂质进行清理,通常堰体上有水流通过,不便于操作人员对杂质处理,并且会导致操作人员在处理杂质时出现较为危险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第一方面,为了便于对杂质收集同时防止操作人员出现较为危险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过流集渣堰。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过流集渣堰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过流集渣堰,包括位于河道底壁上且与河道底壁抵接的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边缘沿河道的宽度方向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垂直于所述底板设置,所述底板与侧板之间且位于靠近河道两侧侧壁的位置均设置有挡板,所述底板、侧板和挡板上均开设有多个过水孔,所述底板、侧板和挡板之间形成用于收集杂质的收集空间,所述侧板远离底板的边缘中部设置有第一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杆远离侧板的端部朝向河道旁的地面延伸设置有第二驱动杆,过流集渣堰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二驱动杆带动底板移动至河道旁的地面上的驱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机构可带动第二驱动杆和第一驱动杆升降并转动,从而使得第二驱动杆带动底板、侧板和挡板移动至河道旁的地面上方,清理人员位于河道的地面上即可对收集空间内收集的杂质清理,防止清理人员在清理杂质时出现较为危险的情况;采用底板、侧板和挡板的设置提高了对杂质的收集效果。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河道旁的地面上的杆体,所述杆体内沿杆体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滑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杆体的一侧沿杆体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条形开口,所述第二驱动杆穿过条形开口且固定连接至连接块上,所述连接槽内沿连接槽的长度方向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连接块套设且螺纹连接于螺杆上,所述杆体远离地面的端部开设有用于与连接槽连通的转向口,所述转向口的一端与条形开口连通,另一端朝向远离条形开口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转向口的轴线与杆体的轴线相互重合,所述杆体的端部固定设置有用于驱动螺杆转动的第一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电机带动螺杆转动时,因第二驱动杆滑动连接于条形开口内,使得第二驱动杆不会带动连接块跟随螺杆的转动而转动,从而使得连接块位于螺杆上移动,从而使得第二驱动杆带动底板、侧板和挡板上升,当第二驱动杆移动至转向口所在的位置时,转向口失去了对第二驱动杆的阻挡,从而使得连接块跟随螺杆的转动而转动,从而使得第二驱动杆带动底板、侧板和挡板转动,使得底板、侧板和挡板转动至河道旁的地面上方,当需要带动底板、侧板和挡板移回河道内时,通过第一电机反向带动螺杆转动,使得连接块带动第二驱动杆由转向口内转动至条形开口内,当第二驱动杆转动至条形开口内时,第二驱动杆被条形开口阻挡,此时使得连接块不会跟随螺杆的转动而转动,从而使得连接块位于螺杆上下降,从而使得底板、侧板和挡板被放回至河道内继续对杂质收集,通过第一电机驱动螺杆转动即可完成底板、侧板和挡板的升降和转动,其结构简单,驱动效果较好。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杆上固定设置有穿设且转动连接于第二驱动杆上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长度方向沿垂直于第一驱动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转动轴的长度方向沿平行于第二驱动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驱动杆上设置有用于驱动驱动轴带动第一驱动杆转动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可带动驱动轴转动,使得第一转动杆带动转动轴位于第二驱动杆内转动,当底板、侧板和挡板升降时,可首先带动底板转动至倾斜状态,使得收集空间内收集的杂质可位于底板和侧板之间,防止底板、侧板和挡板升降时带动杂质位于收集空间内掉出,并且当底板、侧板和挡板移动至河道外的地面上方时,可通过带动底板、侧板和挡板再次转动,从而使得收集空间内收集的杂质被倒出,从而便于操作人员对收集空间内收集的杂质一次性清理。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杆背离转动轴的面上与转动轴同轴设置有驱动轴,所述驱动件包括套设且固定连接于驱动轴上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驱动杆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端上套设且固定连接有用于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电机可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从而使得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可带动驱动轴转动,从而使得第一驱动杆带动底板、侧板和挡板转动,采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的方式带动驱动轴转动,其转动角度大,对底板、侧板和挡板的驱动效果较好。

优选的,过流集渣堰还包括开设于地面上且位于相邻于杆体所在位置的槽体,所述槽体内设置有用于收集杂质的集料槽,所述集料槽下设置有滚轮,所述槽体的底壁上且位于槽体的两侧固定设置有电缸,两侧所述电缸的驱动端上固定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上开设有多个用于供每个滚轮移入的定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料槽可对收集空间内每次收集的杂质集中收集,从而便于清理人员对收集空间收集的杂质一次性清理;电缸可带动升降板升降,从而使得升降板带动集料槽升降,使得升降板带动集料槽移出至槽体外,便于将集料槽位于槽体内移出,从而进一步便于对集料槽内收集的杂质清理;定位槽的设置可将集料槽定位至升降板上,从而便于将收集空间内收集的杂质倾倒至集料槽内。

优选的,所述槽体内且位于槽体的两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升降板上设置有滑动连接于两侧限位槽内的限位块,所述限位槽远离槽体底壁的端部固定设置有用于供限位块抵接的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槽和限位块可对升降板的移动起到导向的效果,防止升降板在升降时倾斜,从而防止升降板带动集料槽倾斜,挡块可防止升降板移出槽体,从而使得集料槽被导向至与地面齐平的位置,便于操作人员将集料槽位于升降板推下。

优选的,过流集渣堰还包括开设于地面上且与槽体连通设置的驱动槽,所述驱动槽沿槽体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升降板上朝向驱动槽内延伸设置有延伸板,过流集渣堰还包括铰接于地面上且用于将槽体和驱动槽封闭的封闭板,所述延伸板与封闭板之间设置有连动杆,所述连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至延伸板上,另一端铰接设置有滑块,所述封闭板上开设有滑槽,所述延伸板升降时带动滑块滑动连接于滑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缸带动升降板上升时,升降板可带动延伸板升降,从而使得连动杆将封闭板顶起,封闭板可对槽体起到封闭的效果,从而防止集料槽暴露在外对行人造成危险,当升降板下降时,连动杆可带动封闭板移回至遮挡槽体和驱动槽的状态,集料槽在移出或移入槽体的同时可同步带动封闭板开启或关闭,提高了对封闭板的驱动效果;当封闭板位于铰接点转动时,封闭板沿铰接点做圆弧运动,此时可带动滑块位于滑槽内移动,从而增大了封闭板的开启角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杆远离第二驱动杆的端部固定设置有板体,所述板体的两侧相对设置有分别用于与侧板相背离的两个面抵接的连接板,一侧所述连接板朝向另一侧所述连接板的面上穿设且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杆,每个所述固定杆内均插接且滑动连接有伸缩杆,另一侧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多个用于供每个伸缩杆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侧板上开设有多个用于供每个伸缩杆穿过的第二通孔,每组固定杆和伸缩杆内均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固定杆和伸缩杆远离其插接位置的底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伸缩杆可抵抗弹簧的弹力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使得侧板被固定两侧连接板之间,通过抵抗弹簧的弹力带动伸缩杆位于固定杆内移动,使得伸缩杆可位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移出,使得侧板可位于连接板之间取下,从而进一步便于清理人员对底板、侧板和挡板上的杂质清理,并且可对底板、侧板和挡板更换,采用弹簧的设置其安装和拆卸方式均方便简单。

第二方面,为了便于对杂质收集同时防止操作人员出现较为危险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过流集渣堰施工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过流集渣堰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水力水电工程的过流集渣堰施工方法,包括所述的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过滤集渣堰,包括如下步骤:

s1:当需要对收集空间内收集的杂质处理时,首先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第二齿轮转动,因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从而使得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可带动驱动轴转动,使得驱动轴带动第一驱动杆上的转动轴位于第二驱动杆内转动,此时第一驱动杆可带动底板、侧板和挡板转动,使得收集空间内的杂质因重力位于底板、侧板和挡板之间;

s2:此时通过第一电机带动螺杆转动,因第二驱动杆和条形开口对连接块跟随螺杆的转动起到了阻止的效果,使得连接块可位于螺杆上移动,此时连接块可带动第二驱动杆和第一驱动杆升降,从而使得底板、侧板和挡板移动至河道外高于地面的位置,当连接块带动第二驱动杆移动至转向口的位置时,因失去了对第二驱动杆的阻挡,使得连接块可跟随螺杆的转动而转动,从而使得连接块带动第二驱动杆转动至转向口内,此时第二驱动杆可带动第二驱动杆和第一驱动杆转动,从而使得底板、侧板和挡板转动至河道外地面上方;

s3:当第二驱动杆带动底板、侧板和挡板朝向地面转动时,通过电缸带动升降板升降,使得升降板带动集料槽移出至槽体外,与此同时升降板可带动延伸板上的连动杆移动,连动杆可带动滑块位于滑槽内移动,使得连动杆将封闭板顶开,从而使得封闭板远离槽体和驱动槽;

s4:此时再次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使得第一齿轮带动第一驱动杆转动,第一驱动杆可带动底板、侧板和挡板转动,使得底板、侧板和挡板将收集空间内的杂质倾倒至集料槽内,完成对收集空间内收集的杂质的收集,通过重复上述步骤,待集料槽收集到一定程度后,将集料槽沿升降板上通过滚轮推下,对集料槽内收集的杂质一次性处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集空间内多次收集后的杂质可被倾倒至集料槽内,操作人员可位于河道旁的地面上对集料槽内一次性收集的杂质清理,从而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清理,并且可防止清理人员出现较为危险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螺杆转动时,使得连接块带动第二驱动杆位于条形开口内移动,从而使得第二驱动杆带动底板、侧板和挡板升降,当第二驱动杆移动至转向口所在的位置时,连接块可跟随螺杆转动,从而使得连接块带动第二驱动杆转动,从而使得第二驱动杆带动底板、侧板和挡板转动至河道旁的地面上方,便于操作人员对收集空间内收集的杂质清理;

第二电机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使得第一齿轮带动第一驱动杆转动,此时第一驱动杆可将收集空间内收集的杂质倾倒至集料槽内,从而进一步便于操作人员对集料槽内收集的杂质清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展示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展示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展示槽体和集料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展示滚轮和定位槽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展示滑槽和滑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a部放大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展示限位槽和限位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的b部放大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展示弹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展示第二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11、侧板;111、挡板;112、收集空间;113、过水孔;12、第一驱动杆;121、第二驱动杆;122、杆体;123、连接槽;124、连接块;125、条形开口;126、螺杆;127、转向口;128、第一电机;13、转动轴;131、驱动轴;132、第一齿轮;133、第二电机;134、第二齿轮;135、保护罩;14、槽体;141、集料槽;142、滚轮;143、电缸;144、升降板;145、定位槽;15、限位槽;151、限位块;152、挡块;16、驱动槽;161、延伸板;162、封闭板;163、连动杆;164、滑块;165、滑槽;17、板体;171、连接板;172、固定杆;173、伸缩杆;174、弹簧;175、第一通孔;176、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11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过流集渣堰。参照图1,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过流集渣堰,包括位于河道底壁上且与河道底壁抵接的底板1,底板1的一侧边缘沿河道的宽度方向设置有侧板11,侧板11垂直于底板1设置,底板1与侧板11之间且位于靠近河道两侧侧壁的位置均设置有挡板111,底板1、侧板11和挡板111上均开设有多个过水孔113,底板1、侧板11和挡板111之间形成用于收集杂质的收集空间112。

如图1所示,侧板11远离底板1的边缘中部设置有第一驱动杆12,第一驱动杆12远离侧板11的端部朝向河道旁的地面延伸设置有第二驱动杆121;为了驱动第一驱动杆12带动底板1、侧板11和挡板111移动至河道旁的地面上,将过流集渣堰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二驱动杆121带动底板1移动至河道旁的地面上的驱动机构。

结合图1和图2,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河道旁的地面上的杆体122,杆体122内沿杆体122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连接槽123,连接槽123内滑动连接有连接块124,杆体122的一侧沿杆体122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条形开口125,第二驱动杆121穿过条形开口125且固定连接至连接块124上,连接槽123内沿连接槽123的长度方向转动连接有螺杆126,连接块124套设且螺纹连接于螺杆126上,杆体122的端部固定设置有用于驱动螺杆126转动的第一电机128。

结合图1和图2,为了使得连接块124在移动至杆体122远离地面的端部时可带动第二驱动杆121沿杆体122的轴线转动,在杆体122远离地面的端部开设有用于与连接槽123连通的转向口127,转向口127的一端与条形开口125连通,另一端朝向远离条形开口125的方向延伸设置,转向口127的轴线与杆体122的轴线相互重合。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在连接块124移动至转向口127的位置时带动连接块124位于连接槽123内转动,将连接槽123的横截面设置为圆形,将连接块124与圆形的连接槽123配合设置。

当第一电机128带动螺杆126转动时,因第二驱动杆121滑动连接于条形开口125内,使得第二驱动杆121不会带动连接块124跟随螺杆126的转动而转动,从而使得连接块124位于螺杆126上移动,从而使得第二驱动杆121带动底板1、侧板11和挡板111上升,当第二驱动杆121移动至转向口127所在的位置时,转向口127失去了对第二驱动杆121的阻挡,从而使得连接块124跟随螺杆126的转动而转动,从而使得第二驱动杆121带动底板1、侧板11和挡板111转动,使得底板1、侧板11和挡板111转动至河道旁的地面上方,当需要带动底板1、侧板11和挡板111移回河道内时,通过第一电机128反向带动螺杆126转动,使得连接块124带动第二驱动杆121由转向口127内转动至条形开口125内,当第二驱动杆121转动至条形开口125内时,第二驱动杆121被条形开口125阻挡,此时使得连接块124不会跟随螺杆126的转动而转动,从而使得连接块124位于螺杆126上下降,从而使得底板1、侧板11和挡板111被放回至河道内继续对杂质收集。

如图3所示,为了带动第一驱动杆12位于第二驱动杆121上转动,在第一驱动杆12上固定设置有穿设且转动连接于第二驱动杆121上的转动轴13,转动轴13的长度方向沿垂直于第一驱动杆12的长度方向设置,转动轴13的长度方向沿平行于第二驱动杆121的长度方向设置。

如图3所示,为了驱动第一驱动杆12带动转动轴13位于第二驱动杆121内转动,在第二驱动杆12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驱动轴131带动第一驱动杆12转动的驱动件。

如图3所示,第一驱动杆12背离转动轴13的面上与转动轴13同轴设置有驱动轴131,驱动件包括套设且固定连接于驱动轴131上的第一齿轮132,第二驱动杆121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133,第二电机133的驱动端上套设且固定连接有用于与第一齿轮132啮合的第二齿轮134。

第二电机133可带动第二齿轮134转动,从而使得第二齿轮134带动第一齿轮132转动,第一齿轮132可带动驱动轴131转动,从而使得第一驱动杆12带动底板1、侧板11和挡板111转动,当底板1、侧板11和挡板111升降时,可首先带动底板1转动至倾斜状态,使得收集空间112内收集的杂质可位于底板1和侧板11之间,防止底板1、侧板11和挡板111升降时带动杂质位于收集空间112内掉出,并且当底板1、侧板11和挡板111移动至河道外的地面上方时,可通过带动底板1、侧板11和挡板111再次转动,从而使得收集空间112内收集的杂质被倒出,从而便于操作人员对收集空间112内收集的杂质一次性清理。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将第一齿轮132和第二齿轮134替换为涡轮和蜗杆,采用涡轮和蜗杆的设置同样可完成对第一驱动杆12的驱动。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第一齿轮132和第二齿轮134暴露在外生锈,在第二驱动杆121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将第一齿轮132和第二齿轮134罩设的保护罩135,为了便于第一驱动杆12位于保护罩145上移动,在保护罩135上开设有用于供第一驱动杆12穿过并移动的开口。

结合图1和图4,为了对收集空间112内收集的杂质进行收集,将过流集渣堰还包括开设于地面上且位于相邻于杆体122所在位置的槽体14,槽体14内设置有用于收集杂质的集料槽141。

结合图4和图5,为了便于带动集料槽141移动,在集料槽141下设置有滚轮142。

结合图5和图6,为了便于将集料槽141移出至槽体14外,在槽体14的底壁上且位于槽体14的两侧固定设置有电缸143,两侧电缸143的驱动端上固定设置有升降板144;为了将集料槽141定位至升降板144上,在升降板144上开设有多个用于供每个滚轮142移入的定位槽145。

结合图8和图9,为了对升降板144的升降导向,在槽体14内且位于槽体14的两侧开设有限位槽15,升降板144上设置有滑动连接于两侧限位槽15内的限位块151,限位槽15远离槽体14底壁的端部固定设置有用于供限位块151抵接的挡块152。

结合图8和图9,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限位块151位于限位槽15内的滑动效果,将限位槽15的横截面设置为“u”形,将限位块151与“u”形的限位槽15配合设置。

结合图4和图6,为了将槽体14的开口封闭,将过流集渣堰还包括铰接于地面上的封闭板162;为了使得升降板144在升降的同时带动封闭板162开启或关闭,将过流集渣堰还包括开设于地面上且与槽体14连通设置的驱动槽16,驱动槽16沿槽体14的高度方向设置,升降板144上朝向驱动槽16内延伸设置有延伸板161,延伸板161与封闭板162之间设置有连动杆163。

结合图6和图7,为了进一步提高连动杆163带动封闭板162的开启角度,将连动杆163的一端固定连接至延伸板161上,另一端铰接设置有滑块164,封闭板162上开设有滑槽165,延伸板161升降时带动滑块164滑动连接于滑槽165内。

结合图6和图7,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滑块164沿垂直于滑槽165的长度方向与滑槽165之间脱离,将滑槽165的横截面设置为“t”形,将滑块164与“t”形的滑槽165配合设置。

当电缸143带动升降板144上升时,升降板144可带动延伸板161升降,从而使得连动杆163将封闭板162顶起,此时连动杆163可带动滑块164位于滑槽165内移动,封闭板162可对槽体14起到封闭的效果,从而防止集料槽141暴露在外对行人造成危险,当升降板144下降时,连动杆163可带动封闭板162移回至遮挡槽体14和驱动槽16的状态。

结合图3和图10,为了带动侧板11可拆卸连接至第一驱动杆12上,在第一驱动杆12远离第二驱动杆121的端部固定设置有板体17,板体17的两侧相对设置有分别用于与侧板11相背离的两个面抵接的连接板171,一侧连接板171朝向另一侧连接板171的面上穿设且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72,固定杆172内插接且滑动连接有伸缩杆173,另一侧连接板171上开设有用于供伸缩杆173穿过的第一通孔175,侧板11上开设有用于供伸缩杆173穿过的第二通孔176(参见图11),固定杆172和伸缩杆173内设置有弹簧174,弹簧17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固定杆172和伸缩杆173远离其插接位置的底壁上。

当弹簧174处于自然状态时,伸缩杆173可抵抗弹簧174的弹力穿过第一通孔175和第二通孔176,使得侧板11被固定两侧连接板171之间,当需要将侧板11取下时,通过抵抗弹簧174的弹力带动伸缩杆173位于固定杆172内移动,使得伸缩杆173可位于第一通孔175和第二通孔176移出即可。

一种用于水力水电工程的过流集渣堰施工方法,包括上述的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过滤集渣堰,包括如下步骤:

s1:当需要对收集空间112内收集的杂质处理时,首先通过第二电机133带动第二齿轮134转动,因第二齿轮134与第一齿轮132啮合,从而使得第二齿轮134带动第一齿轮132转动,第一齿轮132可带动驱动轴131转动,使得驱动轴131带动第一驱动杆12上的转动轴13位于第二驱动杆121内转动,此时第一驱动杆12可带动底板1、侧板11和挡板111转动,使得收集空间112内的杂质因重力位于底板1、侧板11和挡板111之间;

s2:此时通过第一电机128带动螺杆126转动,因第二驱动杆121和条形开口125对连接块124跟随螺杆126的转动起到了阻止的效果,使得连接块124可位于螺杆126上移动,此时连接块124可带动第二驱动杆121和第一驱动杆12升降,从而使得底板1、侧板11和挡板111移动至河道外高于地面的位置,当连接块124带动第二驱动杆121移动至转向口127的位置时,因失去了对第二驱动杆121的阻挡,使得连接块124可跟随螺杆126的转动而转动,从而使得连接块124带动第二驱动杆121转动至转向口127内,此时第二驱动杆121可带动第二驱动杆121和第一驱动杆12转动,从而使得底板1、侧板11和挡板111转动至河道外地面上方;

s3:当第二驱动杆121带动底板1、侧板11和挡板111朝向地面转动时,通过电缸143带动升降板144升降,使得升降板144带动集料槽141移出至槽体14外,与此同时升降板144可带动延伸板161上的连动杆163移动,连动杆163可带动滑块164位于滑槽165内移动,使得连动杆163将封闭板162顶开,从而使得封闭板162远离槽体14和驱动槽16;

s4:此时再次通过第二电机133带动第二齿轮134转动,使得第一齿轮132带动第一驱动杆12转动,第一驱动杆12可带动底板1、侧板11和挡板111转动,使得底板1、侧板11和挡板111将收集空间112内的杂质倾倒至集料槽141内,完成对收集空间112内收集的杂质的收集,通过重复上述步骤,待集料槽141收集到一定程度后,将集料槽141沿升降板144上通过滚轮142推下,对集料槽141内收集的杂质一次性处理。

收集空间112内多次收集后的杂质可被倾倒至集料槽141内,操作人员可位于河道旁的地面上对集料槽141内一次性收集的杂质清理,从而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清理,并且可防止清理人员出现较为危险的情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