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咬合桩渗水的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582778发布日期:2021-01-08 14:12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咬合桩渗水的处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地下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咬合桩渗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咬合桩常常作为竖井开挖的围护及止水结构。当咬合桩存在缺陷或由于咬合桩垂直精度不够而造成咬合不严时,地层中蕴含的地下水将沿着桩体上的渗水通道向井内流出,影响竖井的施工作业,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处理方法以应对咬合桩的渗水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咬合桩渗水的处理方法,解决了现有竖井由于咬合桩缺陷或咬合不严造成的桩体渗水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咬合桩渗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竖井井壁外侧的咬合桩素桩上开设多个注浆孔,注浆孔穿过咬合桩素桩通至外端的地基;

s2.在开设好的注浆孔内端插入注浆管;

s3.使用注浆机通过注浆管在竖井外侧进行注浆;

s4.在竖井罩棚外侧的地基上打设减压降水井,各方位减压降水井的打设数量根据井内涌水程度以及现场施工条件而定。

优选的,所述注浆管采用ф40的焊接钢管,注浆管垂直于井壁布置在素桩上。

优选的,所述注浆孔相邻两个孔位之间横向间距500-600mm,竖向间距500mm,孔深2m。

优选的,所述注浆过程中的注浆材料选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优选的,所述注浆的平面范围为竖井四周,自咬合桩外轮廓线向外2m的范围,竖向范围无固定大小,保证涵盖井壁所有渗水点。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咬合桩渗水的处理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咬合桩渗水的处理方法,通过该方法施工时,无需特殊设备,工法简单,可有效解决竖井咬合桩渗水问题,保证竖井的无水作业,同时具有对围护结构的补强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注浆范围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注浆范围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注浆孔布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减压降水井平面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咬合桩渗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竖井井壁外侧的咬合桩素桩上开设多个注浆孔,注浆孔穿过咬合桩素桩通至外端的地基,注浆孔相邻两个孔位之间横向间距500-600mm,竖向间距500mm,孔深2m,如图3所示;

s2.在开设好的注浆孔内端插入注浆管,注浆管采用ф40的焊接钢管,注浆管垂直于井壁布置在素桩上;

s3.使用注浆机通过注浆管在竖井外侧进行注浆,注浆材料选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注浆的平面范围为竖井四周,自咬合桩外轮廓线向外2m的范围,竖向范围无固定大小,保证涵盖井壁所有渗水点,如图1、图2所示;

s4.在竖井罩棚外侧的地基上打设减压降水井,各方位减压降水井的打设数量根据井内涌水程度以及现场施工条件而定,减压降水井可以降低竖井附近地基中的水压,防止竖井附近地基中出现水流渗透的情况,如图4所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咬合桩渗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竖井井壁外侧的咬合桩素桩上开设多个注浆孔,注浆孔穿过咬合桩素桩通至外端的地基;

s2.在开设好的注浆孔内端插入注浆管;

s3.使用注浆机通过注浆管在竖井外侧进行注浆;

s4.在竖井罩棚外侧的地基上打设减压降水井,各方位减压降水井的打设数量根据井内涌水程度以及现场施工条件而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咬合桩渗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管采用ф40的焊接钢管,注浆管垂直于井壁布置在素桩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咬合桩渗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孔相邻两个孔位之间横向间距500-600mm,竖向间距500mm,孔深2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咬合桩渗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过程中的注浆材料选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咬合桩渗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的平面范围为竖井四周,自咬合桩外轮廓线向外2m的范围,竖向范围无固定大小,保证涵盖井壁所有渗水点。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咬合桩渗水的处理方法,涉及地下建筑工程技术领域。该咬合桩渗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竖井井壁外侧的咬合桩素桩上开设多个注浆孔,注浆孔穿过咬合桩素桩通至外端的地基;S2.在开设好的注浆孔内端插入注浆管;S3.使用注浆机通过注浆管在竖井外侧进行注浆;S4.在竖井罩棚外侧的地基上打设减压降水井,各方位减压降水井的打设数量根据井内涌水程度以及现场施工条件而定。通过该方法施工时,无需特殊设备,工法简单,可有效解决竖井咬合桩渗水问题,保证竖井的无水作业,同时具有对围护结构的补强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李飞;张金亮;张飞;焦国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04
技术公布日:2021.01.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