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基坑侧壁的加强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82760发布日期:2021-01-08 14:12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基坑侧壁的加强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加强防护结构技术领域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基坑侧壁的加强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挖基坑的过程中,首先会在选定地点钻孔浇注护桩,沿着护桩挖设基坑,桩间土防护采用喷射混凝土的方法,首先在护桩之间铺设钢筋网,然后在外侧喷射混凝土护壁,护壁厚度100mm左右。

这种施工方法,通过钢筋网对基坑侧壁进行防护,同时,通过喷射的混凝土护壁起到防水效果,虽然能够起到防护效果,但是这种施工方法,浇筑护桩和铺设钢筋网的施工时间较长,防护结构物拆除困难、材料无法多次重复使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使用时间较长时,钢筋网外表的混凝土护臂出现掉块现象,容易对在基坑内进行作业的施工人员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基坑侧壁的加强防护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用于基坑侧壁的加强防护结构,包括护柱和侧壁防护网,相邻所述护柱的之间固定连接有侧壁防护网,所述护柱贴合于基坑侧壁,且护柱后表面固定安装有插接于基坑侧壁的钢筋;所述护柱包括矩形柱,且矩形柱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矩形凹槽,所述矩形柱的矩形凹槽内滑动插接有矩形杆,所述矩形柱内腔下端装配有与矩形杆配合使用的升降驱动件,所述矩形柱外侧面上端装配有与矩形杆匹配的限位固定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驱动件包括固定装配于矩形柱矩形凹槽底端的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内环面固定插接有螺杆,且螺杆的上端与矩形杆相螺接,所述螺杆的外侧面下端固定套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矩形柱的侧壁下端嵌入装配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内环面固定插接有摇杆,所述摇杆位于矩形柱矩形凹槽内的一端固定装配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固定装置包括开设于矩形柱矩形凹槽四壁上端的凹槽,所述凹槽内滑动插接有挤压板,且挤压板与矩形杆外侧壁紧密贴合,所述挤压板的外侧面中部开设有圆槽,所述矩形柱外侧壁上端四周均螺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外侧套接有垫片,且垫片位于螺栓螺帽与矩形柱外侧面之间,所述螺栓内侧端固定装配有圆板,所述圆板插接于圆槽内,所述圆槽的内壁外侧固定装配有限位环,且圆板位于限位环与圆槽内侧面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侧壁防护网包括网格支架板,且网格支架板与基坑侧壁紧密贴合,所述网格支架板的网孔内固定装配有防水纤维,所述网格支架板前表面固定装配有土工布层,所述土工布层的前表面固定装配有防水薄膜,所述防水薄膜和网格支架板外侧表面边缘均匀粘贴有柔性连接条,所述柔性连接条通过螺栓固定装配于护柱前后表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方案设计了一种用于基坑侧壁的加强防护结构,本装置利用能够伸缩和限位固定的护柱作为基坑侧壁的护桩,护柱后壁通过钢筋插入到基坑侧壁内进行固定,利用侧壁防护网连接在均匀分布在基坑侧壁的护柱之间,用于遮挡侧壁土层避免其坍塌,防护网与护柱之间,护柱与基坑侧壁之间拆卸方便,能够做到多次利用,节约资源;同时装置对比传统护桩浇筑和钢筋网的铺设施工时间短,能够避免长期使用后钢筋网外表的混凝土护臂出现掉块现象,避免对使用人员造成伤害。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护柱结构示意剖图;

图3为本发明图2中a处细节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侧壁防护网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护柱、11矩形柱、12矩形杆、13升降驱动件、131第一轴承、132螺杆、133第一锥齿轮、134第二轴承、135摇杆、136第二齿轮、14限位固定装置、141凹槽、142挤压板、143圆槽、144螺栓、145垫片、146圆板、147限位环、2侧壁防护网、21网格支架板、22防水纤维、23土工布层、24防水薄膜、3柔性连接条。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基坑侧壁的加强防护结构,包括护柱1和侧壁防护网2,相邻护柱1的之间固定连接有侧壁防护网2,护柱1贴合于基坑侧壁,且护柱1后表面固定安装有插接于基坑侧壁的钢筋。

如图2所示,把较长的钢筋插入到基坑侧壁内,钢筋前端与护柱1之间焊接,以此把护柱1固定在基坑侧壁上,防护网2根据需求裁剪大小,防护网2上的连接条3通过螺栓固定在护柱1的前后侧壁上,螺栓为内六角螺栓,需要拆卸装置留给下次使用时,向外拔出部分护柱1,利用工具剪断钢筋即可,拆卸螺栓把护柱1与防护网2拆分,能够做到多次利用,节约资源。

护柱1包括矩形柱11,且矩形柱11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矩形凹槽,矩形柱11的矩形凹槽内滑动插接有矩形杆12,矩形柱11内腔下端装配有与矩形杆12配合使用的升降驱动件13,矩形柱11外侧面上端装配有与矩形杆12匹配的限位固定装置14。

矩形杆12通过升降驱动件13控制在矩形杆12的矩形凹槽内升降,通过限位固定装置14固定矩形杆12在矩形凹槽内的位置,通过限位固定装置14使得矩形杆12移动后位置被完全限定,配合侧壁防护网2起到更好的支撑防护作用。

升降驱动件13包括固定装配于矩形柱11矩形凹槽底端的第一轴承131,第一轴承131内环面固定插接有螺杆132,且螺杆132的上端与矩形杆12相螺接,螺杆132的外侧面下端固定套接有第一锥齿轮133,矩形柱11的侧壁下端嵌入装配有第二轴承134,第二轴承134内环面固定插接有摇杆135,摇杆135位于矩形柱11矩形凹槽内的一端固定装配有第二齿轮136,第二锥齿轮136与第一锥齿轮133相啮合。

通过转动摇把135带动第二锥齿轮136转动,第二锥齿轮136带动第一锥齿轮133转动,第二锥齿轮133带动螺杆132转动,螺杆132在矩形杆12内转动,因为螺杆132与矩形杆12螺接,矩形杆12在矩形凹槽内不能随着螺杆132转动,根据丝杠原理,矩形杆12只能沿着螺杆132上下移动,实现矩形杆12的上下升降控制。

限位固定装置14包括开设于矩形柱11矩形凹槽四壁上端的凹槽141,凹槽141内滑动插接有挤压板142,且挤压板142与矩形杆12外侧壁紧密贴合,挤压板142的外侧面中部开设有圆槽143,矩形柱11外侧壁上端四周均螺接有螺栓144,螺栓144的外侧套接有垫片145,且垫片145位于螺栓144螺帽与矩形柱11外侧面之间,螺栓144内侧端固定装配有圆板146,圆板146插接于圆槽143内,圆槽143的内壁外侧固定装配有限位环147,且圆板146位于限位环147与圆槽143内侧面之间。

当矩形杆12移动到合适位置后,螺紧螺栓144,螺栓144螺帽把垫片145挤压固定在矩形柱11侧壁上,螺栓144内侧端圆板146向内移动挤压在圆槽143内侧壁上,推动挤压板142挤压在矩形杆12外侧壁,对矩形杆12的位置进行限位固定。

侧壁防护网2包括网格支架板21,且网格支架板21与基坑侧壁紧密贴合,网格支架板21的网孔内固定装配有防水纤维22,网格支架板21前表面固定装配有土工布层23,土工布层23的前表面固定装配有防水薄膜24,防水薄膜24和网格支架板21外侧表面边缘均匀粘贴有柔性连接条3,柔性连接条3通过螺栓固定装配于护柱1前后表面。

如图4所示,网格支架板21、土工布层23和防水薄膜24之间通过其上均匀嵌装的胶点相互粘贴固定,网格支架板21为钢制网格板,内部填充固定防水纤维22,防水纤维22可以为聚酯纤维,起到一定防水作用,土工布层23设置在网格支架板21上遮挡侧壁土层避免其坍塌,防水薄膜24起到防水作用,避免雨水对基坑侧壁冲刷,装置整体对比传统护桩浇筑和钢筋网的铺设施工时间短,能够避免长期使用后钢筋网外表的混凝土护臂出现掉块现象,避免对使用人员造成伤害。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