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弱风化岩或中风化岩层区域内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86836发布日期:2020-12-22 13:52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在弱风化岩或中风化岩层区域内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建筑桩孔钻设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在弱风化岩或中风化岩层区域内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在全球创导的节能减排的大形势下,建设领域掀起了绿色建筑的革命,其特点是四节(节能、节水、节材、节地)一环保。

如果能够快速高效的完成建筑工程,也相当于是一种节能环保的方式,尤其是在弱风化岩或中风化岩层区域内进行挖掘柱桩孔,如何能够安全、快速的完成,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相关技术中,也存在了一些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然而,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中,基本上时采用平齐向下挖掘的方式进行柱桩的人工挖掘,在挖掘的过程中,需要人工不断的将渣土或者岩石渣铲至吊桶内,再通过提升设备将吊桶提升至地面,这样操作,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因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在弱风化岩或中风化岩层区域内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工艺,以降低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挖桩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降低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提高挖桩的效率,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在弱风化岩或中风化岩层区域内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在弱风化岩或中风化岩层区域内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在弱风化岩或中风化岩层区域内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包括采用定位护筒和与定位护筒配合的钻具先挖掘中心桩孔再采用渣土收集装置人工扩孔的步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定位护筒以及钻具,先钻出中心桩孔,在钻中心桩孔时,渣土会被收集在定位护筒的底部,无需人工进行再次铲进吊桶,同时在中心桩孔钻完后,将渣土收集装置置入到中心桩孔内,然后再对中心桩孔周边进行挖掘和铲除,以向四周扩孔,在铲除的过程中,渣土直接挖掘进入渣土收集装置中,待达到一定量后再进行提升至地面,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挖孔效率。

进一步的,具体步骤包括:

s1、施工放样:按照施工图纸、采用水准仪和全站仪确定桩孔中心位置;

s2、埋设护筒:在桩孔位置处埋设钢板护筒,护筒的直径大于桩径20-40cm,护筒顶面高出地面30-40cm;

s3、中心桩孔挖掘:初始挖掘无需定位护筒,人工挖掘深度至1-1.3m时,下设定位护筒,使用钻具穿过定位护筒的底部穿孔进行中心桩孔的钻掘;

s4、人工扩孔:在中心桩孔钻设完毕后,向中心桩孔内下放渣土收集装置,采用铁镐、铁铲将中心桩孔外侧渣土由上至下挖掘至渣土收集装置内;待渣土收集装置内的渣土存有一定量时,通过提升装置提升至地面进行集中堆放;

s5、依次循环步骤s4和s5,直至桩孔挖掘到指定深度,其中在每下挖2-3m,安装护臂筒,进行一次混凝土浇筑护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水准仪和全站仪等设备,按照施工设计图纸,严格确定柱桩孔的中心位置,确保施工的准确性;设置钢板护筒,能够防止地面上杂物进入到柱桩孔内,砸伤工人;采用中心桩孔挖掘和人工扩孔的分级挖掘方法,能够方便清理渣土,提高挖掘的效率,在每挖掘一段深度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护壁,逐次进行挖掘,直至到指定深度。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的定位护筒包括圆筒本体,所述圆筒本体的底部设有穿孔,所述圆筒本体的下部设有渣土承载部,所述渣土承载部上设有踏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挖掘时,下放定位护筒,钻具穿过穿孔对岩层进行钻掘,钻具采用风镐或者螺旋钻机,在钻孔时,岩层渣土被带至定位护筒底部的渣土承载部,再达到一定量时,通过提升设备将定位护筒提升至地面,之后再将渣土收集装置置入到中心桩孔内,进行中心桩孔的扩孔,挖掘的渣土直接掘入渣土收集装置内,当达到一定量后通过提升设备将渣土收集装置提升至地面,将渣土堆放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踏板的内边侧还设有圆筒状的挡板,所述踏板的内边侧设有限位槽,所述挡板的顶部设有上限位块,所述挡板的下部设有下限位块,所述限位槽与下限位块可配合设置,所述所述上限位块与下限位块错位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踏板在此至少具有两个作用,一是供工作人员脚踏站立,二是在中心桩孔钻孔时,可以对渣土进行遮挡,防止渣土飞溅,挡板的初始状态处于高位,进一步对渣土进行遮挡,在当渣土承载部内的渣土达到一定量时,将挡板下落,将渣土承载部封闭,防止在提升的过程中,渣土掉落。

优选的,所述渣土收集装置包括可折叠的骨架体,以及设置在骨架体中的软承载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初始状态下,骨架体成折叠装载,当将渣土收集装置送入到中心桩孔后,骨架体向外张开,随着逐步由上至下向外扩孔,骨架体逐渐张开,当渣土达到一定量后,将渣土收集装置提升至地面。

优选的,所述骨架体包括底板、铰接在底板上的若干根支撑柱,所述的支撑柱的内侧设有吊环,所述软承载布连接在支撑柱之间,且包裹住底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软承载布能够使得骨架体能够轻易折叠或者打开,承载渣土。

优选的,多个所述吊环内穿设提升筋,所述提升筋连接提升设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渣土收集装置内的渣土量达到一定数量后,通过提升设备上拉提升筋即可将渣土收集装置提升至地面,将渣土集中收集。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采用分级挖掘的方式,先钻出中心桩孔,在钻中心桩孔时,渣土会被收集在定位护筒的底部,无需人工进行再次铲进吊桶,同时在中心桩孔钻完后,将渣土收集装置置入到中心桩孔内,然后再对中心桩孔周边进行挖掘和铲除,以向四周扩孔,在铲除的过程中,渣土直接挖掘进入渣土收集装置中,待达到一定量后再进行提升至地面,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挖孔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框架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定位护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定位护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渣土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定位护筒;110、穿孔;120、渣土承载部;130、踏板;131、限位槽;140、挡板;141、上限位块;142、下限位块;200、渣土收集装置;210、骨架体;211、底板;212、支撑柱;213、吊环;220、软承载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在弱风化岩或中风化岩层区域内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参照图1,包括采用定位护筒100和与定位护筒100配合的钻具先挖掘中心桩孔再采用渣土收集装置200人工扩孔的步骤。

采用分级逐段挖掘的方式,通过采用定位护筒100以及钻具,先钻出中心桩孔,在钻中心桩孔时,渣土会被收集在定位护筒100的底部,无需人工进行再次铲进吊桶,同时在中心桩孔钻完后,将渣土收集装置200置入到中心桩孔内,然后再对中心桩孔周边进行挖掘和铲除,以向四周扩孔,在铲除的过程中,渣土直接挖掘进入渣土收集装置200中,待达到一定量后再进行提升至地面,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挖孔效率。

继续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更为具体的步骤包括:

s1、施工放样:按照施工图纸、采用水准仪和全站仪确定桩孔中心位置;通过水准仪和全站仪等设备,按照施工设计图纸,严格确定柱桩孔的中心位置,确保施工的准确性。

s2、埋设护筒:在桩孔位置处埋设钢板护筒,护筒的直径大于桩径30cm,护筒顶面高出地面40cm,设置钢板护筒,能够防止地面上杂物进入到柱桩孔内,砸伤工人,其中护筒的中心轴线与柱桩孔的中心轴线重合;

s3、中心桩孔挖掘:初始挖掘无需定位护筒100,人工挖掘深度至1m时,下设定位护筒100,使用钻具穿过定位护筒100的底部穿孔110进行中心桩孔的钻掘;

s4、人工扩孔:在中心桩孔钻设完毕后,向中心桩孔内下放渣土收集装置200,采用铁镐、铁铲将中心桩孔外侧渣土由上至下挖掘至渣土收集装置200内;待渣土收集装置200内的渣土存有一定量时,通过提升装置提升至地面进行集中堆放;

s5、依次循环步骤s4和s5,直至桩孔挖掘到指定深度,其中在每下挖2m,安装护臂筒,进行一次混凝土浇筑护壁,采用中心桩孔挖掘和人工扩孔的分级挖掘方法,能够方便清理渣土,提高挖掘的效率,在每挖掘一段深度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护壁,逐次进行挖掘,直至到指定深度。

参照图2,其中,本实施例中,步骤s3中的定位护筒100包括圆筒本体,圆筒本体的底部设有穿孔110,圆筒本体的下部设有渣土承载部120,渣土承载部120上设有踏板130。在进行挖掘时,下放定位护筒100,钻具穿过穿孔110对岩层进行钻掘,钻具采用风镐或者螺旋钻机,在钻孔时,岩层渣土被带至定位护筒100底部的渣土承载部120,再达到一定量时,通过提升设备将定位护筒100提升至地面,之后再将渣土收集装置200置入到中心桩孔内,进行中心桩孔的扩孔,挖掘的渣土直接掘入渣土收集装置200内,当达到一定量后通过提升设备将渣土收集装置200提升至地面,将渣土堆放在一起。

参照图2和图3,踏板130在此至少具有两个作用,一是供工作人员脚踏站立,二是在中心桩孔钻孔时,可以对渣土进行遮挡,防止渣土飞溅,踏板130的内边侧还设有圆筒状的挡板140,挡板140的初始状态处于高位,进一步对渣土进行遮挡,在当渣土承载部120内的渣土达到一定量时,将挡板140下落,将渣土承载部120封闭,防止在提升的过程中,渣土掉落,踏板130的内边侧设有限位槽131,挡板140的顶部设有上限位块141,挡板140的下部设有下限位块142,限位槽131与下限位块142可配合设置,上限位块141与下限位块142错位设置,其中挡板140为圆筒状结构,初始状态,下限位块142与限位槽131错位,通过下限位块142将挡板140卡接在踏板130上,在需要将挡板140下放时,旋转挡板140使得下限位块142与限位槽131对位,挡板140延着限位槽131下降,当挡板140下降到定位护筒100的底侧边时,通过上限位块141将挡板140卡接在踏板130上。

参照图4,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渣土收集装置200包括可折叠的骨架体210,以及设置在骨架体210中的软承载布220。在初始状态下,骨架体210成折叠装载,当将渣土收集装置200送入到中心桩孔后,骨架体210向外张开,随着逐步由上至下向外扩孔,骨架体210逐渐张开,当渣土达到一定量后,将渣土收集装置200提升至地面。

继续参照图4,骨架体210包括底板211、铰接在底板211上的若干根支撑柱212,支撑柱212的内侧设有吊环213,软承载布220连接在支撑柱212之间,且包裹住底板211。软承载布220能够使得骨架体210能够轻易折叠或者打开,承载渣土。多个吊环213内穿设提升筋,提升筋连接提升设备。当渣土收集装置200内的渣土量达到一定数量后,通过提升设备上拉提升筋即可将渣土收集装置200提升至地面,将渣土集中收集。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