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埋钻护坡桩支护结构的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24078发布日期:2021-01-26 14:37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埋钻护坡桩支护结构的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0001]
本申请涉及基坑支护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埋钻护坡桩支护结构的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桩锚支护是将受拉杆件的一端固定在开挖基坑的稳定地层中,另一端与护坡桩相连的基坑支护体系。
[0003]
目前,在桩基施工工艺中,通常采用长螺旋压灌混凝土后植钢筋笼施工工艺、冲击钻、旋挖钻等工艺应用于各种桩基工程、地基处理以及基坑支护工程的灌注桩施工中。在钻孔的过程中,由于提钻速度和地质因素的影响,会因提钻的速度控制不当或者地质因素导致塌孔的影响造成钻机卡钻故障,最终导致被埋钻杆无法拔出,影响护坡桩施工以及后期的支护体系。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了解决提钻的过程中,经常会因提钻的速度控制不当或者地质的影响造成钻机卡钻故障,最终导致被埋钻杆无法拔出,影响护坡桩施工以及后期的支护体系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埋钻护坡桩支护结构的处理工艺。
[0005]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埋钻护坡桩支护结构的处理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埋钻护坡桩支护结构的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补桩:在卡钻护坡桩背后补打一根补位桩;s2、冠梁:进行护坡桩桩顶冠梁施工,并在冠梁和补位桩之间增设补充冠梁,冠梁与补充冠梁形成“凸”型结构;s3、基坑分层开挖并拆除钻杆:分层对基坑进行开挖,每层开挖完成后进行预应力锚杆施工;同时在开挖基坑时,同步将卡钻护坡桩处土方挖除,露出钻杆,将钻杆取出;s4、张拉:在张拉预应力锚杆之前,对应补位桩处的腰梁和补位桩之间连接支撑梁,然后进行锚杆张拉。
[000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护坡桩卡钻无法施工时,在卡钻护坡桩正后方补打补位桩,替代护坡桩,随着基坑的开挖,能够将卡钻护坡桩处挖空并取出钻杆,同时将腰梁通过支撑梁与补位桩连接,保证预应力锚杆在补位桩处的稳定性;并且设置补充冠梁和原有冠梁连接,保证支护桩的整体性以及稳定性。
[0007]
优选的,步骤s3中钻杆取出后,在两根护坡桩之间于迎土侧设置防护板,并在防护板与护坡之间的挖空区域内填充砂袋。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挖空区域设置防护板和在挖空区域填充砂袋,能够将挖空区域填充,避免周围土体发生坍塌影响基坑的稳定性;并且将挖空区域填充,便于后期进行喷混支护。
[0009]
优选的,防护板靠近护坡的一侧设置固定筋,固定筋压在防护板上将防护板固定在护坡桩背后。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防护板后设置固定筋,增加防护板的承载能力,避免其受到土压力或者砂袋作用力时被破坏,影响支护效果。
[0011]
优选的,在填充砂袋时,沿着基坑的深度方向每隔一段距离对砂袋进行支撑。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基坑分段进行开挖,每开挖一段距离都需要进行锚杆支护和喷混支护,因此,每开挖一段距离需要对砂袋进行支撑,避免开挖下一段基坑时,砂袋向下掉落,造成安全隐患。
[0013]
优选的,步骤s4中腰梁为两个工字钢间隔设置形成,两个工字钢之间形成供锚杆穿过的通道,两个工字钢通过连接板连接。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锚杆施工。
[0015]
优选的,支撑梁靠近腰梁的一端通过角度板与腰梁固定连接。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锚杆通常是斜向下打入护坡,在张拉锚杆时,需要将锚杆与腰梁相互垂直,因此腰梁与护坡存在一定角度,通过角度板能够将倾斜的腰梁和支撑梁更好的连接。
[0017]
优选的,支撑梁远离腰梁的一端固设有承压板,承压板压在补位桩上。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支撑梁与补位桩的接触面积,使作用力更好的向补位桩上传递。
[0019]
优选的,步骤s4后,在护坡桩间进行挂网和喷射混凝土形成支护结构。
[0020]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在护坡桩卡钻无法施工时,在卡钻护坡桩正后方补打补位桩,替代护坡桩,随着基坑的开挖,能够将卡钻护坡桩处挖空并取出钻杆,同时将腰梁通过支撑梁与补位桩连接,保证预应力锚杆在补位桩处的稳定性;并且设置补充冠梁和原有冠梁连接,保证支护桩的整体性以及稳定性;2.通过在挖空区域设置防护板和在挖空区域填充砂袋,能够将挖空区域填充,避免周围土体发生坍塌影响基坑的稳定性;并且将挖空区域填充,便于后期进行喷混支护。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护坡桩桩位俯视图;图2是支护结构正视图;图3是冠梁与补充冠梁连接示意图;图4是桩锚支护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突出支撑梁的侧视图;图6是支撑梁与补位桩连接示意图。
[0022]
附图标记说明:1、护坡桩;2、补位桩;3、冠梁;4、补充冠梁;5、腰梁;6、防护板;7、固定筋;8、支撑梁;9、角度板;10、承压板;11、卡钻护坡桩。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结合附图x-x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埋钻护坡桩支护结构的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补桩:参照图1和图2,在采用长螺旋压灌混凝土厚植钢筋笼施工工艺施工护坡桩1
时,钻机出现卡钻故障,导致埋钻,钻杆无法拔出状况,停止卡钻护坡桩11的施工,在原护坡桩1背后位置补打一根补位桩2。补位桩2位于被卡钻护坡桩11的正后方,桩长以及桩径与护坡桩1一致,其中补位桩2施工可采用与护坡桩1相同工艺施工,也可采用其他工艺进行施工。
[0025]
s2、冠梁施工:参照图3,桩顶土方进行开挖,开挖采用机械配合人工进行开挖,待开挖至桩顶标高后进行整平,测量桩顶标高,对应凿除桩头进行凿除。
[0026]
放线出原冠梁3的中心线以及补位桩2与原冠梁3连接的补充冠梁4中心线,进行原冠梁3和补充冠梁4的钢筋绑扎,然后立模和浇筑冠梁3混凝土。其中原冠梁3和补充冠梁4形成凸型结构。
[0027]
s3、分层开挖基坑:结合图2和图4,分层对基坑进行开挖,每层开挖至设计锚杆标高以下50cm为止,进行预应力锚杆施工。具体的,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选择合适的钻孔设备,例如螺旋钻机、套管钻机等,在施工的过程中采用“打一跳二”的方式进行成孔,避免造成锚杆串孔。钻孔深度超出设计值不小于0.5m,进行清孔并下放已经制作完成的钢绞线,钢绞线置入孔内设计位置之后,向钻孔内进行初次注浆和二次注浆完成注浆工作。在锚杆的锚固段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进行锚杆张拉。张拉前,在锚杆上安装腰梁5,腰梁5为两个工字钢间隔设置形成,两个工字钢之间形成供锚索穿过的通道,两个工字钢通过焊接在工字钢翼缘板上的连接板连接。然后进行锚索张拉,张拉完成之后进行锁定。重复步骤s3继续进行基坑开挖与预应力锚杆施工。
[0028]
同时在开挖基坑时,同步将卡钻护坡桩11处的土方挖除,露出钻杆,分节将钻杆取出。钻杆取出后,在两个护坡桩1之间于迎土侧设置防护板6,防护板6背离护坡桩1一侧设置固定筋7,固定筋7的两端分别插入土体中固定,同时固定筋7压在防护板6上,将防护板6固定在护坡桩1背后。防护板6将卡钻钻孔挖空区域封闭,并在挖空区域填充砂袋。在填充砂袋时,沿着基坑的深度方向每隔一段距离对砂袋进行支撑,支撑时,采用支撑杆或者支撑板设置在砂袋底面对砂袋进行支撑,支撑杆或者支撑板插入边坡土体中固定,通过设置支撑杆或者支撑板对砂袋进行分段支撑,避免分节开挖基坑时,上部砂袋影响下部卡钻护坡桩11处土方开挖。
[0029]
此外,在开挖至卡钻位置后,挖除卡钻钻孔处土方并露出钻杆,将卡死钻杆切除。
[0030]
s4、结合图5和图6,对应补位桩2处的每根腰梁5和补位桩2之间连接有支撑梁8,支撑梁8与腰梁5采用相同规格的工字钢,支撑梁8的一端通过角度板9与腰梁5焊接固定,角度板9将倾斜设置的腰梁5和水平设置的支撑梁8连接固定,支撑梁8远离腰梁5的一端顶压在补位桩2上,通过设置支撑梁8将腰梁5在补位桩2处的受力传递到补位桩2上,增加桩锚支护的稳定性。
[0031]
进一步的,在支撑梁8靠近补位桩2的一端焊接有承压板10,承压板10抵接在补位桩2上,增加支撑梁8与补位桩2的 接触面积,使支撑梁8更好的将腰梁5上的受力传递到补位桩2上。
[0032]
s5、喷混支护:在护坡桩1间进行挂网和喷射混凝土,形成支护结构。
[0033]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