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同层排水地漏钢架结构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658163发布日期:2021-01-15 13:55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超薄同层排水地漏钢架结构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超薄同层排水地漏钢架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同层排水,是指卫生间内卫生器具的排水管(包括排污横管和排水支管)不穿越本层楼板进入下层空间,而是与卫生器具同层铺设,在本层套内接入排水立管的建筑排水系统。地漏是连接排水管道系统与室内地面的重要接口,作为住宅中排水系统的重要部件,也较多的应用在同层排水系统中。

目前在对楼板进行施工时,首先需要支模板,然后扎绑钢筋,再浇筑混凝土,最后再安装地漏,而通过该方法施工完成的楼板整体较厚。尤其是对于一些loft来说,因为loft的楼高为固定的,当楼板较厚时将会影响到上层的空间高度。所以为了减小楼板的整体厚度,一般地漏都设计成下沉式的。由于钢筋一般位于楼板的底部,为了不影响楼板的强度,一般情况下,地漏的下沉埋入尺寸应小于楼板总厚度减除钢筋上面至楼板底面的厚度,也就是说,地漏的最底面不可低于钢筋层。通过该方法施工完成的楼板厚度基本在20cm以上,因此,如何减少楼板的整体厚度是目前一直在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减少楼板的整体厚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超薄同层排水地漏钢架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超薄同层排水地漏钢架结构,包括支撑结构、位于所述支撑结构上方的防水结构、同时嵌设在所述支撑结构和所述防水结构内的地漏、用于对所述地漏进行支撑的支撑件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撑结构内用于将地漏中的水排出的排水管,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支撑结构固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地漏嵌入支撑结构和防水结构中,并通过支撑件对地漏进行支撑,在满足整体支撑强度的同时还能够减少楼板的整体厚度,更加节省空间。

可选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钢结构骨架、固接在所述钢结构骨架上的安装板以及浇筑在所述钢结构骨架内的混凝土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混凝土层可以将钢结构骨架填充,使得整体强度更高。

可选的,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放置在所述钢结构骨架上方的承重板,所述承重板上于所述地漏的位置开设有供所述地漏嵌入的避让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重板可以进一步加强楼板整体的支撑强度,使得楼板的整体支撑强度更高。

可选的,所述支撑件为两个支撑杆,所述地漏的底部嵌入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杆可以对地漏进行支撑,避免安装地漏处的楼板支撑强度较弱而影响楼板的整体使用寿命。

可选的,所述防水结构包括防水卷材、防水保护层以及陶粒区,所述防水保护层铺设在所述防水卷材上方,所述陶粒区环绕所述地漏铺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卷材可以对支撑结构进行防护,避免外界水分进入支撑结构中而影响降低楼板的使用寿命,同时防水保护层也对防水卷材起到防护的作用,陶粒区环绕地漏铺设可以对地漏四周起到加强支撑的作用,避免地漏四周渗水出现凹陷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防水卷材从远离所述地漏的位置向所述地漏所在方向弯折,其高度逐渐降低。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防水卷材在地漏处形成一个凹陷,避免溢至防水卷材上的水顺着防水卷材向四周漫延而对楼板造成过大的破坏。

可选的,所述地漏包括主体、篦子以及连接在篦子和主体之间的连接管,所述防水卷材套设在所述连接管上,所述防水卷材和所述主体之间设置有密封件,所述防水卷材通过所述密封件固定在所述主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密封件可以实现防水卷材和地漏的连接,使得两者之间的密封性更好,避免水从防水卷材和地漏之间漏至支撑结构中。

可选的,所述密封件包括密封圈以及将所述密封圈、防水卷材和主体连为一体的固定螺栓,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防水卷材远离所述主体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螺栓可以将密封圈、防水卷材和主体连为一体,安装非常方便,且密封圈的设置可以使得防水卷材与主体之间的密封效果更好,避免防水卷材与主体接触处于相邻两个固定螺栓之间出现密封不严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地漏和所述排水管之间通过热熔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地漏和排水管之间可以连为一体,不会由于热胀冷缩原因而导致漏水,连接效果更好。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超薄同层排水地漏钢架结构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超薄同层排水地漏钢架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搭建钢结构骨架,在钢结构骨架之间固接安装板;

s2:在安装板上于安装地漏的位置焊接两个支撑杆;

s3:在钢结构骨架中安装排水管,在两个支撑杆之间放置地漏并使地漏底部嵌入两个支撑杆之间;

s4:通过热熔的方式将地漏和排水管连为一体;

s5:在钢结构骨架中浇筑混凝土,通过混凝土固定住排水管以及地漏的位置;

s6:在钢结构骨架上放置承重板,再次浇筑混凝土固定住承重板的位置;

s7:待混凝土凝固后,铺设防水卷材,并在地漏上套设密封圈,通过固定螺栓将密封圈、防水卷材和地漏连接起来;

s8:在防水卷材上铺设防水保护层,防水保护层铺设至密封圈上;

s9:在地漏四周铺设陶粒区,陶粒区铺设至防水保护层端部上方;

s10:在防水保护层上铺设粘合剂,粘合剂环绕地漏铺设并同时覆盖防水保护层和陶粒区;

s11:在粘合剂上铺设装饰层,完成施工工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楼板施工时直接将地漏安装在楼板上,并通过支撑杆对地漏进行支撑,在保证整体支撑强度的基础上,还不会增加楼板整体的厚度。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中通过在对楼板进行施工制作时直接将地漏安装在楼板上,并且嵌入在支撑结构和防水结构之间,使得可以降低楼板的整体厚度,同时为了避免对楼板整体的支撑强度造成影响,还设置有对地漏进行支撑的支撑件,使得在减少楼板整体厚度的基础上还不会对整体的支撑强度造成影响;

2.承重板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增加楼板整体的支撑强度,使得支撑强度更高;

3.地漏和排水管之间通过热熔连接可以将两者连为一体,密封效果更好,避免因为热胀冷缩使得地漏和排水管连接处出现漏水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施工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结构;11、钢结构骨架;12、安装板;13、混凝土层;14、承重板;141、避让孔;2、防水结构;21、防水卷材;22、防水保护层;23、粘合剂;24、装饰层;25、陶粒区;3、地漏;31、主体;32、篦子;33、连接管;34、限位部;4、支撑件;5、排水管;51、电熔管箍;6、密封件;61、密封圈;62、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超薄同层排水地漏钢架结构。参照图1,超薄同层排水地漏3钢架结构包括位于下部的支撑结构1、位于支撑结构1上方的防水结构2、同时嵌设在支撑结构1和防水结构2内部的地漏3、固接在支撑结构1上用于对地漏3进行支撑的支撑件4以及安装固接在地漏3出水口处的排水管5,排水管5安装在支撑结构1内部用于将地漏3中的水排出。通过将地漏3嵌设在支撑结构1和防水结构2内部,可以减少楼板的整体厚度,通过支撑件4可以对地漏3进行支撑,使得地漏3处具有较强的支撑强度,不会由于受力过大而对楼板造成损坏。

其中地漏3的出水管与排水管5位于楼板内的一端固接,具体的可采用热熔的方式连接。在地漏3的出水管和排水管5之间安装有电熔管箍51,电熔管箍51同时套设在地漏3的出水管与排水管5上,使用时,直接将地漏3的出水管和排水管5靠近地漏3的一端插入电熔管箍51中,然后对电熔管箍51的两个电极通电,即可实现电熔管箍51与地漏3的出水管以及电熔管箍51与排水管5的焊接连接,使得三者连为一体。通过热熔的方式连接,使得电熔管箍51与地漏3的出水管之间以及电熔管箍51与排水管5之间的连接均为面连接,可以避免两者之间由于热胀冷缩而出现漏水的情况,密封效率更好。

参照图1,支撑结构1包括钢结构骨架11、固接在钢结构骨架11上的安装板12以及浇筑在钢结构骨架11内的混凝土层13,混凝土层13环绕地漏3浇筑,可以固定住地漏3的位置,在实现对楼板整体进行支撑的同时还能够实现地漏3的安装固定。

当安装板12固接在钢结构骨架11上时,安装板12与钢结构骨架11的下表面平齐。安装板12可选用钢板,通过将钢板和钢结构骨架11焊接在一起即可实现两者的固定连接。支撑件4包括两个支撑杆,两个支撑杆相互平行且均固接在安装板12上,具体的,支撑杆可选用方钢,与安装板12之间可采用焊接的形式固定,固定更加方便,支撑强度更高。

地漏3包括主体31、篦子32以及连接在篦子32和主体31之间的连接管33,其中主体31底端中部向下凸出形成限位部34。使用时,直接将地漏3放置在两个支撑杆上,且使限位部34嵌在两个支撑杆之间,即可实现地漏3的限位。而且支撑杆的设置也可以加强地漏3处的支撑强度。

安装时,直接将安装板12固接在钢结构骨架11上,然后再将排水管5从钢结构骨架11的间隙中放置在钢结构骨架11的内部,将地漏3放置在两个支撑杆上且使限位部34嵌入两个支撑杆之间,并将地漏3的出水口与排水管5连接。最后再在钢结构骨架11内浇筑混凝土即可,混凝土可以将排水管5、地漏3和钢结构骨架11连为一体,安装更加稳定。

同时为了加强楼板整体的支撑强度,在钢结构骨架11上还设置有承重板14,承重板14可直接放置在钢结构骨架11上,并通过浇筑混凝土层13将承重板14和钢结构骨架11连为一体,其中为了避免承重板14与地漏3发生干涉,在承重板14上开设有供地漏3嵌入的避让孔141。当然,在使用使用时,承重板14也可以用钢筋代替,通过将多个钢筋放置在钢结构骨架11上,并通过浇筑混凝土层13即可将钢筋、钢结构骨架11和混凝土层13连为一体,加强楼板的整体支撑强度。

参照图1,防水结构2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在承重板14上的防水卷材21、防水保护层22、粘合剂23以及装饰层24。

防水卷材21套设在地漏3上,其铺设在承重板14上方的混凝土层13上,防水卷材21从远离地漏3的方向向地漏3所在方向弯折并最终固接在主体31上,使得防水卷材21靠近地漏3的一端形成一个凹陷,避免从地漏3侧壁漏至楼板与地漏3之间的水沿防水卷材21漫延,对楼板造成过多的损坏。其中防水卷材21套设在连接管33上且其下表面与主体31的上表面固接,在防水卷材21和主体31之间设置有固定防水卷材21在主体31上位置的密封件6。

参照图1和图2,密封件6包括位于防水卷材21远离主体31一端的密封圈61以及将密封圈61、防水卷材21和主体31连为一体的固定螺栓62,通过将固定螺栓62依次穿设于密封圈61、防水卷材21中,并最终与主体31螺纹连接即可实现三者的固定连接,其中固定螺栓62可环绕地漏3的轴线设置有多个。密封圈61的设置可以使得防水卷材21与主体31之间的密封性更好,避免防水卷材21和主体31之间于相邻两个固定螺栓62之间出现密封不严的情况。

防水保护层22铺设在防水卷材21上方且铺设至密封圈61的上表面,防水保护层22具体可采用细石混凝土材质制作,可以对防水卷材21起到隔离保护的作用。同时环绕地漏3铺设有陶粒区25,陶粒区25铺设至防水保护层22靠近地漏3的一端上方,陶粒具有较高的强度,可以对楼板起到支撑的作用,避免地漏3侧壁出现渗水而在地漏3四周出现凹陷的情况产生。

粘合剂23铺设在防水保护层22的上方,其环绕地漏3铺设,装饰层24铺设在粘合剂23的上方,通过粘合剂23可以实现装饰层24的固定,使得装饰层24固定更加稳定。其中装饰层24可根据需要选择瓷砖等产品。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超薄同层排水地漏钢架结构的实施原理为:本申请中通过在制作楼板时将地漏3嵌设在楼板内部,并通过支撑杆对地漏3进行支撑,通过混凝土层13将钢结构骨架11和地漏3连为一体,使得在降低楼板整体高度的同时还能够保证楼板的整体支撑强度。通过本申请的方式制作形成的楼板厚度可控制在10cm以内,相比现有的厚度大大减少,适用范围更广。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超薄同层排水地漏钢架结构的施工方法。参照图3,超薄同层排水地漏钢架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搭建钢结构骨架11,在钢结构骨架11之间安装安装板12;

s2:在安装板12上于安装地漏3的位置安装两个支撑杆;

s3:在钢结构骨架11中安装排水管5,在两个支撑杆之间放置地漏3并使地漏3的限位部34嵌入两个支撑杆之间;

s4:通过热熔的方式将地漏3和排水管5连为一体;

s5:在钢结构骨架11中浇筑混凝土,通过混凝土固定住排水管5以及地漏3的位置;

s6:在钢结构骨架11上放置承重板14,再次浇筑混凝土固定住承重板14的位置;

s7:待混凝土凝固后,铺设防水卷材21,并在地漏3上套设密封圈61,通过固定螺栓62将密封圈61、防水卷材21和地漏3连接起来;

s8:在防水卷材21上铺设防水保护层22,防水保护层22铺设至密封圈61上;

s9:在地漏3四周铺设陶粒区25;

s10:在防水保护层22上铺设粘合剂23,粘合剂23环绕地漏3铺设并同时覆盖防水保护层22和陶粒区25;

s11:在粘合剂23上铺设装饰层24,完成施工工作。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超薄同层排水地漏钢架结构的施工方法的实施原理为:本申请中通过在进行楼板施工时直接将地漏3安装在楼板上,并通过支撑杆对地漏3进行支撑,在保证整体支撑强度的基础上,还不会增加楼板整体的厚度。而且由于地漏3是在混凝土层13浇筑之前放置在支撑杆上的,所以在通过混凝土层13浇筑后,可以将地漏3与钢结构骨架11连为一体,连接稳定性更高,不会对整体的支撑强度造成影响。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