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型水泥搅拌桩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856140发布日期:2021-02-05 15:17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抗震型水泥搅拌桩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0001]
本发明涉及抗震型水泥搅拌桩及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水泥搅拌桩是近年来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软土路基处理方法之一,是一种软土加固新技术,当软土埋深不超过8m时,宜采用水泥搅拌桩进行地基处理。它是根据水泥水化的化学机理,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层深部就地将软土和水泥强制拌和,使软土硬结而提高地基强度,提高了抗震稳定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抗震型水泥搅拌桩及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抗震型水泥搅拌桩,包括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第一水泥柱、第二水泥柱、下固定柱,所述第一隔板的底部设有下固定柱,第一隔板上第一水泥柱、第二水泥柱,且第一水泥柱、第二水泥柱均贯穿第一隔板,所述第一水泥柱、第二水泥柱上安装有第二隔板、第三隔板,且第三隔板位于第一水泥柱、第二水泥柱的上方,第一水泥柱、第二水泥柱均位于地下,且第一水泥柱、第二水泥柱均采用水泥土搅拌成桩制成,第一水泥柱、第二水泥柱上设有一体成型的斜杆。
[0005]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的结构相同,第一隔板上开设有两个通槽,第一水泥柱、第二水泥柱均经通槽与第一隔板连接,通槽内壁两侧设有一体成型固定块,通槽的两侧开设有滑槽,固定板与第一隔板连接,固定板上安装有第一水泥柱、第二水泥柱,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供第一水泥柱、第二水泥柱通过的圆孔,固定板的底部两侧设有一体成型的滑块,滑块与滑槽连接,所述通槽内的固定块上开设有缺口,第一水泥柱、第二水泥柱上设有一侧成型的凸出块,凸出块与缺口相匹配。
[0006]
所述的抗震型水泥搅拌桩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施工准备:平整场地、施工放线,清除作业区域内一切对施工有影响的障碍物;安装调试施工机械,确保打桩机转速、空气压力及计量设施正常运转;(2)桩机定位:定好水泥搅拌桩的打设位置做好标记,打桩机就位,测量人员利用经纬仪或线锤垂吊交叉测量桩架垂直度,桩机操作人员通过铰拉钢丝绳调整桩架角度,使桩架垂直度达到规范要求;(3)搅拌下沉:将搅拌头对准设计桩位,待深层搅拌机冷却水循环正常后,启动搅拌机,放松起重机钢丝绳,两组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待搅拌头转速正常后,使搅拌机沿导向架向下边旋转边切土边下沉,直至达到加固深度; (4)搅拌喷浆提升:水泥深层搅拌机下沉到设计深度后,开启灰浆泵将水泥浆压入地基中,边喷浆边旋转,边旋转搅拌钻头边提升,提升时严格按照设计确定的提升速度提升搅
拌机并喷射余下的水泥浆;(5)二次喷浆下沉:两组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沿导向架向下切土,同时开启送浆泵边旋转切土边下沉。
[0007]
(6)停钻喷浆1分钟以上:下沉至桩底后停止钻进,达到加固深度,在桩底持续喷浆搅拌1分钟以上,下沉速度由电流监测表控制,使工作电流不大于70a;(7)搅拌提升成桩:关闭灰浆泵,两组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边搅拌水泥土边提升至地表,完成单桩施工;(8)移位,重复上述(2)~(7)步骤,达到设计要求后,关闭搅拌机械,再移位进入下一根桩的施工。
[000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计合理;斜杆提高了第一水泥柱、第二水泥柱的抗浮力;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的设计提高了第一水泥柱、第二水泥柱的整体稳定性,第一隔板下方的下固定柱能在地震时对竖向地震波进行缓冲;第一水泥柱、第二水泥柱通过固定板安装在通槽内,当地震波为横向波时,固定板能在滑块、滑槽的作用下进行左右小范围移动,第一水泥柱、第二水泥柱上的凸出块与缺口相匹配从而避免移动范围较大。本发明施工方法加固合理、技术可靠,施工过程震动,噪音小,对环境无污染。
[0009]
因水泥搅拌桩是加固地基,使软土不向侧向挤压,对邻近建筑物影响小,加固效果良好,成本低。自动化施工,比正常地基处理不需要投入大量换填机械以及无废气换填物处治,较少废弃物堆积环节。
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本发明抗震型水泥搅拌桩示意图。
[0011]
图2为本发明抗震型水泥搅拌桩的第一隔板示意图。
[0012]
图3为本发明抗震型水泥搅拌桩的固定板示意图。
[0013]
图4为本发明抗震型水泥搅拌桩的通槽示意图。
[0014]
图5为本发明抗震型水泥搅拌桩的第一水泥柱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阐述。
[0016]
一种抗震型水泥搅拌桩,包括第一隔板(1)、第二隔板(2)、第三隔板(3)、第一水泥柱(4)、第二水泥柱(6)、下固定柱(7)所述第一隔板(1)的底部设有下固定柱(7),第一隔板(1)上第一水泥柱(4)、第二水泥柱(6),且第一水泥柱(4)、第二水泥柱(6)均贯穿第一隔板(1),所述第一水泥柱(4)、第二水泥柱(6)上安装有第二隔板(2)、第三隔板(3),且第三隔板(3)位于第一水泥柱(4)、第二水泥柱(6)的上方,第一水泥柱(4)、第二水泥柱(6)均位于地下,且第一水泥柱(4)、第二水泥柱(6)均采用水泥土搅拌成桩制成,第一水泥柱(4)、第二水泥柱(6)上设有一体成型的斜杆(5)。
[0017]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板(1)、第二隔板(2)、第三隔板(3)的结构相同,第一隔板(1)上开设有两个通槽(8),第一水泥柱(4)、第二水泥柱(6)均经通槽(8)与第一隔板(1)连接,
通槽(8)内壁两侧设有一体成型固定块(9),通槽(8)的两侧开设有滑槽(10),固定板(11)与第一隔板(1)连接,固定板(11)上安装有第一水泥柱(4)、第二水泥柱(6),所述固定板(11)上开设有供第一水泥柱(4)、第二水泥柱(6)通过的圆孔(12),固定板(11)的底部两侧设有一体成型的滑块(13),滑块(13)与滑槽(10)连接,所述通槽(8)内的固定块(9)上开设有缺口(14),第一水泥柱(4)、第二水泥柱(6)上设有一侧成型的凸出块(15),凸出块(15)与缺口(14)相匹配。
[0018]
所述的抗震型水泥搅拌桩的施工方法,具体是对第一水泥柱、第二水泥柱以及下固定柱的施工,包括如下步骤:(1)施工准备:平整场地、施工放线,清除作业区域内一切对施工有影响的障碍物;安装调试施工机械,确保打桩机转速、空气压力及计量设施正常运转;(2)桩机定位:定好水泥搅拌桩的打设位置做好标记,打桩机就位,测量人员利用经纬仪或线锤垂吊交叉测量桩架垂直度,桩机操作人员通过铰拉钢丝绳调整桩架角度,使桩架垂直度达到规范要求;(3)搅拌下沉:将搅拌头对准设计桩位,待深层搅拌机冷却水循环正常后,启动搅拌机,放松起重机钢丝绳,两组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待搅拌头转速正常后,使搅拌机沿导向架向下边旋转边切土边下沉,直至达到加固深度; (4)搅拌喷浆提升:水泥深层搅拌机下沉到设计深度后,开启灰浆泵将水泥浆压入地基中,边喷浆边旋转,边旋转搅拌钻头边提升,提升时严格按照设计确定的提升速度提升搅拌机并喷射余下的水泥浆;(5)二次喷浆下沉:两组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沿导向架向下切土,同时开启送浆泵边旋转切土边下沉。
[0019]
(6)停钻喷浆1分钟以上:下沉至桩底后停止钻进,达到加固深度,在桩底持续喷浆搅拌1分钟以上,下沉速度由电流监测表控制,使工作电流不大于70a;(7)搅拌提升成桩:关闭灰浆泵,两组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边搅拌水泥土边提升至地表,完成单桩施工;(8)移位,重复上述(2)~(7)步骤,达到设计要求后,关闭搅拌机械,再移位进入下一根桩的施工。
[0020]
水泥土搅拌桩适用于处理正常固结的淤泥与淤泥质土、粉土、饱和黄土、素填土、黏性土以及无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土等地基。水泥搅拌桩施工原理是利用水泥系列制作水泥浆,通过机械深层搅拌,使水泥浆与土体搅拌均匀,使水泥颗粒分散在土粒中并发生水泥分解、水化离子交换等一系列化学物理过程,使水化物胶结与土颗粒交换、粒化、硬凝,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稳定性的水泥加固土,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及改变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能,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
[0021]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发明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