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池底定期清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79570发布日期:2021-04-30 12:57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池底定期清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水利工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池底定期清淤装置。



背景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清淤一般指的是河道清淤,即治理河道底部沉积的河道淤泥,河道作为输送水资源的载体,流水过程中造成土壤迁移,土壤的沉积是造成河道淤积的主要原因,河道日积月累的淤泥影响到河道防洪、排涝、灌溉、供水和通航等各项功能的正常发挥,为恢复河道正常功能,需要定期对河道内的淤积进行清理。

在相关技术中公告号为cn208039342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市政工程用河道淤泥清理装置,包括船体,所述船体的上方一端安装有淤泥储存池,所述淤泥储存池的上方安装有污泥泵,所述船体的底部另一端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撑杆通过第一固定架安装在液压装置上,所述液压装置安装在气垫的两侧一端,所述液压装置的一端安装有清扫辊,所述清扫辊的一端安装有传动轮,所述气垫的底部一端两侧安装有助推器。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利用铲斗清理淤泥,铲斗内的淤泥在移动过程中,容易从铲斗中掉落,进而会影响清理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提高淤泥清理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池底定期清淤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池底定期清淤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池底定期清淤装置,包括车体、位于车体上的淤泥斗、安装于车体上的机械臂,所述机械臂远离车体的一端安装有吊索,所述吊索远离机械臂的一端安装有铲取斗,所述铲取斗包括相互配合的左料斗和右料斗,所述铲取斗和所述吊索之间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两组夹取机构,两组夹取机构对称设置并分别驱动左料斗和右料斗,所述夹取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安装架上的齿轮一、一端与齿轮一固接的连杆一、一端铰接于安装架底部的连杆二、铰接于连杆二和连杆一之间的连杆三,料斗设置于连杆二上,且连杆二位于料斗和连杆三之间,两组夹取机构中的齿轮一相互啮合,所述安装架上转动设置有与其中一个齿轮一啮合的齿轮二,所述安装架上安装有驱动齿轮二转动的潜水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池底进行淤泥清理时,利用机械臂将铲取斗移动至淤泥的上方,然后利用吊索将铲取斗放置池底,当接触淤泥时,利用潜水电机驱动齿轮二转动,齿轮二带动其中一个齿轮一转动,进而可以使得两侧的连杆一同时摆动并相互靠近,连杆一对连杆三施加力的作用,连杆三对连杆二施加力的作用,使得连杆二摆动,从而使得左料斗和右料斗同时摆动并伸入淤泥中,并将淤泥收入至夹紧的左料斗和右料斗之间,因而淤泥在移动过程中,不易从铲取斗中掉落,有利于提高清理效率。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上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伸缩杆的端部固接有推板;左料斗和右料斗上对称设置有横夹机构,所述横夹机构包括垂直固接于连杆二远离连杆三一侧的转接板、铰接于转接板和料斗之间的连杆四和连杆五、铰接于连杆五和推板之间的连杆六,所述连杆四和所述连杆五的相邻两个铰接点之间的连线呈平行四边形,所述连杆五远离料斗的一端伸出转接板,并位于转接板和推板之间,连杆六铰接于连杆五伸出转接板一端的端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利用夹取机构将左料斗和右料斗伸入淤泥中后,并使得左料斗的开口和右料斗的开口呈平行状态时,利用液压缸推动推板,推板会对连杆六施加力的作用,连杆六会对连杆五施加作用力,利用呈平行四边形的连杆五和连杆四,可以使得左料斗和右料斗水平横向移动,并相互靠拢,有利于使得铲取斗内充满淤泥,以提高淤泥清理效率。

优选的,所述连杆六的长度大于所述连杆五铰接于转接板和料斗上铰接点之间的间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当夹取机构进行摆动时,可以使得连杆六具有足够的行程以保证横夹机构随着夹取机构摆动,有利于保证左料斗和右料斗具有较大的张开角度,以保证淤泥能全部从铲取斗中掉落。

优选的,所述连杆五位于料斗靠近连杆二一侧,所述连杆四位于料斗远离连杆二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用与连杆六铰接的连杆五更加靠近连杆二,进一步有利于连杆六随着横夹机构的摆动而摆动,进一步保证了左料斗和右料斗具有较大的张开角度。

优选的,所述横夹机构设置有四组,并分别位于所述铲取斗顶部的四个边角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四组横夹机构,可以对铲取斗的四个边角均施加力的作用,进而可以使得左料斗和右料斗在相互远离和靠拢时,以提高稳定性。

优选的,每组所述夹取机构中的连杆二设置有两根,并分别位于料斗顶部的两端,两根连杆二两端的端部之间垂直固接有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所述连接杆一的中部铰接于安装架上,所述连杆三远离所述连杆一的一端铰接于连接杆二上,所述连接杆二上远离连接杆一的一侧固接有盖设于料斗远离开口一侧的挡盖,所述挡盖远离连接杆二的一端延伸至料斗底部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利用夹取机构将左料斗和右料斗向淤泥中下压时,利用挡盖,可以减少淤泥对左料斗和右料斗施加力的作用,进而可以减少对横夹机构造成冲击,以保证横夹机构的正常使用。

优选的,所述左料斗和所述右料斗远离开口一侧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出水孔,所述挡盖上开设有出水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淤泥收取至铲取斗后,可以将携带的水通过出水孔和出水槽排出,以减少水携带至车体上的淤泥斗中。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呈箱体结构,所述齿轮一、所述齿轮二以及所述潜水电机均安装于安装架的内腔中,箱体状的安装架两侧的侧壁开设有用于连杆一摆动的条形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安装架设置为箱体结构,可以使得齿轮和潜水电机安装至箱体内,进而可以减少对齿轮造成损伤,以保证夹取机构的正常使用。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通过设置夹取机构,当对池底进行淤泥清理时,利用机械臂将铲取斗移动至淤泥的上方,然后利用吊索将铲取斗放置池底,当接触淤泥时,利用潜水电机驱动齿轮二转动,齿轮二带动其中一个齿轮一转动,进而可以使得两侧的连杆一同时摆动并相互靠近,连杆一对连杆三施加力的作用,连杆三对连杆二施加力的作用,使得连杆二摆动,从而使得左料斗和右料斗同时摆动并伸入淤泥中,并将淤泥收入至夹紧的左料斗和右料斗之间,因而淤泥在移动过程中,不易从铲取斗中掉落,有利于提高清理效率;

通过设置横夹机构,当利用夹取机构将左料斗和右料斗伸入淤泥中后,并使得左料斗的开口和右料斗的开口呈平行状态时,利用液压缸推动推板,推板会对连杆六施加力的作用,连杆六会对连杆五施加作用力,利用呈平行四边形的连杆五和连杆四,可以使得左料斗和右料斗水平横向移动,并相互靠拢,有利于使得铲取斗内充满淤泥,以提高淤泥清理效率;

通过设置挡盖,当利用夹取机构将左料斗和右料斗向淤泥中下压时,利用挡盖,可以减少淤泥对左料斗和右料斗施加力的作用,进而可以减少对横夹机构造成冲击,以保证横夹机构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申请实施例的清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铲取斗和安装架之间的构造。

图3是图1中挡盖的构造。

附图标记说明:11、车体;12、淤泥斗;13、机械臂;14、吊索;2、铲取斗;201、出水孔;21、左料斗;22、右料斗;3、安装架;31、条形槽;4、夹取机构;41、齿轮一;42、连杆一;43、连杆二;431、连接杆一;432、连接杆二;44、连杆三;5、齿轮二;6、潜水电机;7、液压缸;71、推板;8、横夹机构;81、转接板;82、连杆四;83、连杆五;84、连杆六;9、挡盖;91、出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池底定期清淤装置。参照图1,清淤装置包括车体11、淤泥斗12、机械臂13、吊索14、铲取斗2以及安装架3,淤泥斗12位于车体11的尾部,机械臂13安装于淤泥斗12中,并靠近车体11的驾驶室,吊索14安装于机械臂13远离车体11一端的端部,安装架3安装于吊索14远离机械臂13一端的端部,铲取斗2安装于安装架3的底部,机械臂13用于将铲取斗2在淤泥斗12和待清理水池的上方之间进行移动,吊索14用于将铲取斗2进行上下移动。

参照图2和图3所示,安装架3呈箱体结构,箱体结构的安装架3中其中两个相互平行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条形槽31,条形槽31的长度方向与安装架3的高度方向一致,且条形槽31与箱体的底面连通。安装架3内固定有潜水电机6,潜水电机6靠近箱体的顶部,潜水电机6的输出轴上同轴连接有齿轮二5。铲取斗2包括相互配合的左料斗21和右料斗22,左料斗21和右料斗22对称设置于安装架3的两侧,且左料斗21与安装架3之间以及右料斗22与安装架3之间均设置有夹取机构4和横夹机构8。

参照图2和图3所示,左料斗21和右料上的夹取机构4对称设置,夹取机构4包括齿轮一41、连杆一42、连杆二43以及连杆三44,齿轮一41转动设置于呈箱体的安装架3内,齿轮一41的直径大于齿轮二5的直径,对称设置的夹取机构4中的齿轮一41相互啮合,且齿轮一41靠近条形槽31,齿轮二5与其中一个齿轮一41相互啮合;连杆一42的一端固接于齿轮一41的齿牙上,另一端穿过条形槽31位于箱体外并倾斜向下;连杆二43设置有两根并相互平行,两根连杆二43两端的端部之间固接有连接杆一431和连接杆二432,连接杆一431和连接杆二432相互平行,连接杆一431靠近安装架3并垂直于连杆一42,连接杆一431的中部铰接于安装架3的底面,且铰接点靠近条形槽31,连接杆二432位于连杆一42远离齿轮一41一端的端部的下方;连杆三44的一端铰接于连杆一42远离齿轮一41一端的端部,另一端铰接于连接杆二432的中部。

进一步的,连接杆二432远离连杆二43一侧的侧边固接有盖设于料斗远离开口一侧的挡盖9,挡盖9远离连接杆二432的一端延伸至料斗底部的下方,挡盖9上开设有呈条形状的出水槽91,出水槽91的长度方向与挡盖9的高度方向一致,且挡盖9沿连接杆二432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出水槽91。左料斗21进而右料斗22远离开口一侧的侧壁上均开设有若干个出水孔201,若干个出水孔201沿连接杆二432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且轴线穿过出水槽91。当可以将携带的水通过出水孔201和出水槽91排出,以减少水携带至车体11上的淤泥斗12中。

参照图2和图3所示,安装架3的外侧壁上固接有液压缸7,液压缸7设置有两个,并分别位于两个条形槽31之间的连接线的两侧,液压缸7的伸缩杆朝向铲取斗2,并位于左料斗21和右料斗22之间的镜像面上,安装架3的下方设置有推板71,推板71为条形板,推板71的两端分别固接于两侧的液压缸7的端部。

横夹机构8设置有四组,并分别位于铲取斗2的四个边角处,左料斗21和右料斗22上方的横夹机构8对称设置。横夹机构8包括转接板81、连杆四82、连杆五83以及连杆六84,转接板81垂直固接于连杆二43上,并朝向左料斗21和右料斗22之间的镜像面,且转接板81位于料斗顶部和推板71之间;连杆四82和连杆五83相互平行,并铰接于转接板81和料斗顶部之间,连杆四82和连杆五83的铰接点之间的连线呈平行四边形,且连杆五83靠近连杆二43,连杆五83远离料斗的一端伸出转接板81;连杆六84的一端铰接于连杆五83伸出转接板81一端的端部,另一端铰接于推板71的侧边上,且连杆六84的长度大于连杆五83铰接于转接板81和料斗上铰接点之间的间距,有利于连杆六84随着横夹机构8的摆动而摆动,进一步保证了左料斗21和右料斗22具有较大的张开角度。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池底定期清淤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对池底进行淤泥清理时,利用机械臂13将铲取斗2移动至水池的上方,然后利用吊索14将铲取斗2下放至淤泥上,启动潜水电机6,并带动齿轮二5转动,齿轮二5带动其中一个齿轮一41转动,进而会使得两个齿轮一41上的连杆一42同时向下摆动,连杆一42对连杆三44施加力的作用,连杆三44对连接杆二432施加力的作用,此时连杆二43进行摆动,使得挡盖9和铲取斗2伸入淤泥中,当左料斗21和右料斗22相互平行时,潜水电机6停止运转,将液压缸7内的伸缩杆伸出并向下推动推板71,推板71会对连杆六84施加力的作用,连杆六84会对连杆五83施加作用力,利用呈平行四边形的连杆五83和连杆四82,可以使得左料斗21和右料斗22水平横向移动,并相互靠拢,从而可以实现先利用夹取机构4将料斗伸入淤泥中,再利用横夹机构8将左料斗21和右料斗22横向靠拢,有利于使得铲取斗2内充满淤泥,以提高淤泥清理效率。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