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马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11195发布日期:2020-12-25 08:17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马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马桶。



背景技术:

技术革命使普通马桶发展到智能马桶层次,并且出现了分体的和连体的结构。但是,截止到目前为止,马桶主要创新仍局限在传统的模式里,突出表现在占地面积比较大,尤其是在中国这种地少人多的国家,人均占地面积少,人均卫生间占地面积更少,由于马桶的占位面积大,无法统筹安排洗漱和洗澡的卫生设备,导致居民生活质量和品质受到影响。

因此,针对上述情况,我们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马桶。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马桶,包括有桶体和桶座;所述桶体包括有朝向桶座一侧的第一弧形表面,所述桶体在其头部设有冲水口,所述桶体底部为安装支撑部,在其上设有竖直排污通道;所述桶座包括有圆筒状座体,所述圆筒状座体在朝向桶体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弧形表面相匹配的第二弧形表面,所述圆筒状座体在远离桶体的一侧设有坐便口,所述第二弧形表面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在第一弧形表面上作圆弧滑动,且在圆弧滑动后圆筒状座体旋转直至将坐便口倒扣于筒体头部,所述冲水口在该状态下与坐便口相对,在所述桶座内设有排污管道,所述排污管道的上端与坐便口联通,其下端在圆筒状座体倒扣状态下与竖直排污通道对接排污。

在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在所述第一弧形表面上设有滑动轨道,在所述第二弧形表面上设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能够在外力作用下于于滑动轨道上作圆弧滑动。

在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所述排污管道包括有第一排污管道和第二排污管道,所述第一排污管道自坐便口开始弧向延伸后弯曲形成第一内弯区,所述第二排污管道自排污管道的下端向上竖直延伸后弯曲形成第二内弯区,所述第一内弯区和第二内弯区交汇形成纳垢内弯区。

在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所述桶座为海螺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马桶设置为桶体和桶座的分体结构,桶座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在桶体上作弧形滑动旋转,在使用时平置,无需使用时旋转直至将坐便口倒扣于筒体的头部进行冲水排污,一方面减少了马桶的占地面积,增大了有效空间,另一方面倒扣收纳的桶座也有效防止臭味的逸散,保持坐便口的干净卫生。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附图所显示的方位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仅供较佳实施例的参考理解,可以图中所示的产品部件进行位置的变化或数量增加或结构简化。

说明书中所述的“连接”及附图中所示出的部件相互“连接”关系,可以理解为固定地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或形成一体的连接;可以是直接直接相连或通过中间媒介相连,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连接关系而可以得出螺接或铆接或焊接或卡接或嵌接等方式以适宜的方式进行不同实施方式替用。

说明书中所述的上、下、左、右、顶、底等方位词及附图中所示出方位,各部件可直接接触或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特征接触;如在上方可以为正上方和斜上方,或它仅表示高于其他物;其他方位也可作类推理解。

说明书及附图中所表示出的具有实体形状部件的制作材料,可以采用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或其他合成材料;凡涉及具有实体形状的部件所采用的机械加工工艺可以是冲压、锻压、铸造、线切割、激光切割、铸造、注塑、数铣、三维打印、机加工等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加工条件、成本、精度进行适应性地选用或组合选用,但不限于上述材料和制作工艺。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马桶,如图1、2、3所示,包括有桶体10和桶座20;所述桶体10包括有朝向桶座20一侧的第一弧形表面30,所述桶体10在其头部设有冲水口40,所述桶体10底部为安装支撑部,在其上设有竖直排污通道50;所述桶座20为海螺状或蜗壳状,其包括有圆筒状座体,所述圆筒状座体在朝向桶体10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弧形表面30相匹配的第二弧形表面60,所述圆筒状座体在远离桶体10的一侧设有坐便口70,所述第二弧形表面60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在第一弧形表面30上作圆弧滑动,具体的,是在所述第一弧形表面30上设有滑动轨道31,在所述第二弧形表面60上设有滑动块61,所述滑动块61能够在外力作用下于滑动轨道31上作圆弧滑动,且在圆弧滑动后圆筒状座体旋转直至将坐便口70倒扣于筒体10头部,所述冲水口40在该状态下与坐便口70相对,在所述桶座20内设有排污管道,所述排污管道的上端与坐便口70联通,其下端在圆筒状座体倒扣状态下与竖直排污通道50对接排污。

马桶在使用时,桶座20为正放状态,坐便口70为平直状,在使用完毕后,将圆筒状座体圆弧滑动旋转,将坐便口70倒扣于筒体10的头部,筒体10头部的冲水口40处即可排出清水冲便。

本实用新型将马桶设置为桶体10和桶座20的分体结构,桶座20可于桶体10上作弧形滑动旋转,在使用时平置,无需使用时旋转将坐便口70倒扣于筒体10的头部进行冲水排污,一方面减少了马桶的占地面积,增大了有效空间,另一方面倒扣收纳的桶座20也有效防止臭味的逸散,保持坐便口70的干净卫生。

在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排污管道包括有第一排污管道80和第二排污管道90,所述第一排污管道80自坐便口70开始弧向延伸后弯曲形成第一内弯区,所述第二排污管道90自排污管道的下端向上竖直延伸后弯曲形成第二内弯区,所述第一内弯区和第二内弯区交汇形成纳垢内弯区100。马桶在使用时,桶座20为正放状态,坐便口70为平直状,此时,第二排污管道90的竖直端横置,与桶体10的底部平行或近似平行,秽物经坐便口落入至第一排污管道80内,最后进入至纳垢内弯区100,在使用完毕后,将圆筒状座体圆弧滑动旋转,将坐便口70倒扣于筒体10的头部,此时,第二排污管道90的竖直端竖直放置,其下端与竖直排污通道50相接,秽物从纳垢内弯区100处流出,经第二排污管道90流入至竖直排污通道50内排出。纳垢内弯区100的设置有效解决了桶体10和桶座20的旋转排污问题,也有效解决了臭味扩散的问题。

尽管参照上面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但是通过本公开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而在不脱离所述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精神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因此,本公开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仅用来解释,而不是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而是由权利要求的内容限定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马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桶体和桶座;所述桶体包括有朝向桶座一侧的第一弧形表面,所述桶体在其头部设有冲水口,所述桶体底部为安装支撑部,在其上设有竖直排污通道;所述桶座包括有圆筒状座体,所述圆筒状座体在朝向桶体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弧形表面相匹配的第二弧形表面,所述圆筒状座体在远离桶体的一侧设有坐便口,所述第二弧形表面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在第一弧形表面上作圆弧滑动,且在圆弧滑动后圆筒状座体旋转直至将坐便口倒扣于筒体头部,所述冲水口在该状态下与坐便口相对,在所述桶座内设有排污管道,所述排污管道的上端与坐便口联通,其下端在圆筒状座体倒扣状态下与竖直排污通道对接排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马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弧形表面上设有滑动轨道,在所述第二弧形表面上设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能够在外力作用下于滑动轨道上作圆弧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马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道包括有第一排污管道和第二排污管道,所述第一排污管道自坐便口开始弧向延伸后弯曲形成第一内弯区,所述第二排污管道自排污管道的下端向上竖直延伸后弯曲形成第二内弯区,所述第一内弯区和第二内弯区交汇形成纳垢内弯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马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座为海螺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马桶,包括有桶体和桶座;所述桶体包括有朝向桶座一侧的第一弧形表面,所述桶体在其头部设有冲水口,所述桶座包括有圆筒状座体,所述圆筒状座体在朝向桶体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弧形表面相匹配的第二弧形表面,所述圆筒状座体在远离桶体的一侧设有坐便口,所述第二弧形表面能在外力作用下在二弧形表面上作圆弧滑动。本实用新型将马桶设置为桶体和桶座的分体结构,桶座可于桶体上作弧形滑动旋转,在使用时平置,无需使用时旋转直至将坐便口倒扣于筒体的头部进行冲水排污,一方面减少了马桶的占地面积,增大了有效空间,另一方面倒扣收纳的桶座也有效防止臭味的逸散,保持坐便口的干净卫生。

技术研发人员:赵婧;盛传新;庄燕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0.01.03
技术公布日:2020.1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