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托二层景观挡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11086发布日期:2020-12-08 13:48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桩托二层景观挡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边坡支挡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桩托二层景观挡墙。



背景技术:

目前,在岩土工程领域,适用于超高填方边坡的支挡结构主要有超大断面的超高挡土墙、桩板墙、锚索桩板墙等,但这些支挡结构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超大断面的超高挡土墙工程量较大,造价较高,对地基承载力要求高,出问题的概率也较高;桩板墙和锚索桩板墙造价高、工期长,外立面不美观等。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桩托二层景观挡墙,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超大断面的超高挡土墙工程量较大,造价较高,对地基承载力要求高,出问题的概率也较高;桩板墙和锚索桩板墙造价高、工期长,外立面不美观等问题。

技术方案: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桩托二层景观挡墙置于边坡外侧,包括基础置于地面线以下且墙身延伸出所述地面线以上的第一层挡土墙,基础置于地面线以下且上端延伸出所述地面线以上至与所述第一层挡土墙顶等高的桩基础,与所述桩基础顶部连接的托梁,在所述托梁上的第二层挡土墙基底内边线与托梁顶面内边线紧贴,在所述托梁顶面外侧的景观中花池,所述第一层挡土墙和第二层挡土墙墙身上的泄水孔内端连接级配碎石反滤层,所述泄水孔外端接入所述第一层挡土墙和第二层挡土墙外侧的分层景观小花池中,在所述第二层挡土墙顶为景观大花池,从而使所述桩托二层景观挡墙能够支挡更高的边坡,同时使所述桩托二层景观挡墙的外立面能够达到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美观大方的景观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桩基础包括单排桩和双排桩,所述桩基础截面形式包括矩形桩、圆形桩和t形桩。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层挡土墙基础底面中心置于所述托梁中心线内侧,形成偏心挡墙,从而使所述第二层挡土墙的竖向荷载对桩顶形成负弯矩,进而减小所述第二层挡土墙对桩顶的弯矩总量,从而达到减小桩身截面尺寸与桩长,降低工程造价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层挡土墙包括衡重式挡土墙、仰斜式挡土墙、折背式挡土墙、俯斜式挡土墙、悬臂式挡土墙和扶壁式挡土墙。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层挡土墙包括桩间衡重式挡土墙、仰斜式挡土墙、折背式挡土墙、土钉墙,桩板墙。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层挡土墙和第二层挡土墙墙身上的泄水孔内端连接级配碎石反滤层,所述泄水孔外端接入所述第一层挡土墙和第二层挡土墙外侧的分层景观小花池中,不仅有利于挡墙排水,花池浇水,而且,所述第一层挡土墙和第二层挡土墙外侧为分层景观小花池,在所述托梁顶面外侧为景观中花池,在所述第二层挡土墙顶为景观大花池,从而达到所述桩托二层挡墙外立面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美观大方的景观效果。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桩托二层景观挡墙的挡土高度比普通挡土墙更高,可以稳固地置于填土边坡外侧面上,从而对超高填土边坡起到较好的支挡作用,且比超大断面的超高挡土墙、桩板墙和锚索桩板墙更安全、工程造价低、工期短、易施工,景观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桩托二层景观挡墙及全部为新填方地段的施工方法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桩托二层景观挡墙及仅上部为新填方地段的施工方法剖面示意图。

图中有:1—桩基础、2—第一层挡土墙、3—景观小花池、4—景观中花池、5—托梁、6—泄水孔、7—第二层挡土墙、8—地面线、9—填方边坡、11—景观大花池、12—挡墙外侧地坪、13—级配碎石反滤层。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桩托二层景观挡墙置于填土边坡外侧,包括基础置于地面线以下且墙身延伸出所述地面线以上的第一层挡土墙,基础置于地面线以下且上端延伸出所述地面线以上至与所述第一层挡土墙顶等高的桩基础,与所述桩基础顶部连接的托梁,在所述托梁上的第二层挡土墙基底内边线与托梁顶面内边线紧贴,在所述托梁顶面外侧的景观中花池,所述第一层挡土墙和第二层挡土墙墙身上的泄水孔内端连接级配碎石反滤层,所述泄水孔外端接入所述第一层挡土墙和第二层挡土墙外侧的分层景观小花池中,在所述第二层挡土墙顶为景观大花池,从而使所述桩托二层景观挡墙能够支挡更高的边坡,同时使所述桩托二层景观挡墙的外立面能够达到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美观大方的景观效果。

在本发明中,利用桩基可以克服地基土层承载力不足的问题,桩托二层景观挡墙比一层挡土墙的挡土高度更高,且可以稳固地置于填土边坡外侧面上,从而对填土边坡起到较好的支挡作用,安全系数更高;利用所述第二层挡土墙基础底面中心置于所述托梁中心线内侧,形成偏心挡墙,使所述第二层挡土墙的竖向荷载对桩顶形成负弯矩,进而减小所述第二层挡土墙对桩顶的弯矩总量,从而达到减小桩身截面尺寸与桩长,降低工程造价的效果;利用在第一层挡土墙和第二层挡土墙墙身外侧的分层景观小花池、在托梁顶面外侧的景观中花池、在第二层挡土墙墙顶上的景观大花池,可以使整个桩托二层景观挡墙的外立面层次分明、美观大方、并充满生机。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发明的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提供一个较佳实施例。

本发明提供的桩托二层景观挡墙设于填方边坡9外侧,用于支挡填方边坡9,对填方边坡9起支挡作用。

本实施例提供的桩托二层景观挡墙包括包括基础置于地面线8以下且墙身延伸出所述地面线8以上的第一层挡土墙2,基础置于地面线8以下且上端延伸出所述地面线8以上至与所述第一层挡土墙2顶等高的桩基础1,与所述桩基础1顶部连接的托梁5,在所述托梁5上的第二层挡土墙7基底内边线与托梁5顶面内边线紧贴,在所述托梁5顶面外侧的景观中花池4,所述第一层挡土墙2和第二层挡土墙7墙身上的泄水孔6内端连接级配碎石反滤层13,所述泄水孔6外端接入所述第一层挡土墙2和第二层挡土墙7外侧的分层景观小花池3中,在所述第二层挡土墙7顶为景观大花池11,从而使所述桩托二层景观挡墙能够支挡更高的边坡9,同时使所述桩托二层景观挡墙的外立面能够达到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美观大方的景观效果。

运用上述桩托二层景观挡墙,既可提高桩基础1抗滑移与抗弯性能,又可提高第一层挡土墙2的挡土高度,托梁5上端设置第二层挡土墙7,可使桩托二层景观挡墙的适应高度比一层挡土墙更高,利用所述第二层挡土墙7基础底面中心置于所述托梁5中心线内侧,形成偏心挡墙,使所述第二层挡土墙7的竖向荷载对桩1顶形成负弯矩,进而减小所述第二层挡土墙7对桩1顶的弯矩总量,从而达到减小桩1身截面尺寸与桩1长,降低工程造价的效果;利用在第一层挡土墙2和第二层挡土墙7墙身外侧的分层景观小花池3、在托梁5顶面外侧的景观中花池4、在第二层挡土墙7墙顶上的景观大花池11,可以使整个桩托二层景观挡墙的外立面层次分明、美观大方、并充满生机。

上述中的桩基础1根据受力情况,可设单排或双排,该单排或双排桩基础1沿填方边坡9外侧依顺序布置,第一层挡土墙2沿填方边坡9外侧布置于桩基础1之间。

为使得第一层挡土墙2与桩基础1之间连接紧密,第一层挡土墙2的基础应置于地面线8以下承载力足够的稳固地层中,防止其出现不均匀沉降;为使得第二层挡土墙7与桩基础1之间连接牢固,桩基础1与第二层挡土墙7之间设有托梁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