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排水排污管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02854发布日期:2020-10-23 12:32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排水排污管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市政排水排污管道。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排水管网系统仍以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管、陶管、铸铁管为主流,但其施工难度高,对于市政中的污水中,经常会含有大量的污泥,对于这些污泥的处理也尤为棘手。

中国专利(公告号:cn106523803a,公告日:2017.03.22)公开了一种市政排水排污管道,其包括内层、套设于所述内层外侧的外层以及包裹于内层和外层之间的橡胶颗粒层,其中,内层材料的制备过程为:取按重量份数计的聚烯烃80~100份、聚烯烃弹性体4~6份和活性炭2~3份,熔融挤出造粒,造粒温度从150℃以5~7℃/min速度上升至240℃,之后在240℃维持30~50min;外层采用聚乙烯;橡胶颗粒的粒径为0.3~0.6mm。该管道虽说时具有特殊的功能,但是实际应用起来,仍然会遇到很多问题,对于将管道如何设置在地面中,以及对于污水中的杂质如何进行清除,对于污水中的污泥如何进行充分的清除,搅拌,并且在处理以上问题时,如何充分的降低使用成本,都需要相应的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排水排污管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排水排污管道,包括进水管道、电源、排污管;所述进水管道固定连通在排污管的顶部,进水管道和排污管均设置在地下,进水管道的顶部向上连通有固定在地表的进水槽,所述进水槽的内部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内排污管和外排污管,所述内排污管的内侧壁等间距固定安装有若干组减速圈,减速圈的横截面设置为直角三角型结构,便于充分的降低污水在内排污管中流动的速度。所述内排污管的内部设置有两组竖直的搅拌轴,搅拌轴的上下端伸入到外排污管的内部并且转动连接在外排污管的内壁中,位于内排污管内部的搅拌轴上固定安装有螺旋架,用于对内排污管内部的污水进行搅拌,位于内排污管内部的搅拌轴上固定安装有驱动叶片,当进入到外排污管内部的污水向后流动的同时,在经过驱动叶片时,会带动驱动叶片进行旋转,然后通过搅拌轴带动内排污管内部搅拌轴上的螺旋架进行转动,进而对内排污管内部的水进行搅拌混合,从而便于后续的污泥吸收。由于外排污管的空间小,进入到外排污管内部的污水流速大且水量少,因此经过驱动叶片的污水也可进行搅拌处理。位于右侧搅拌轴后端的内排污管和外排污管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内污泥吸管和外污泥吸管,内污泥吸管和外污泥吸管的底部均连通有吸嘴,外污泥吸管的顶部连通到内污泥吸管的中,外污泥吸管的顶部连通有泵体,泵体的一侧设置有电源,通过电源向泵体供电,然后启动泵体产生吸力,然后将内排污管和外排污管内部的污泥通过内污泥吸管和外污泥吸管吸入到泵体中,泵体的上部右侧向外连通有污泥输出管,通过污泥输出管将污泥排出。通过控制水的流速驱动驱动叶片转动,然后将减速后的内排污管内部的污水进行混合搅拌,从而便于提高后续污水清除的精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进水槽的顶部与低于地面便于地面水能够迅速的流入其中。所述进水槽的上侧铰接有一组盖板,盖板的内部设置为网格状结构,在不影响水进入的同时,也可起到保护行人的作用,通过将盖板铰接在进水槽中,便于内污泥吸管上侧的开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外排污管的顶端设置为喇叭状结构便于从进水管道中下落的污水进行快速的进入到外排污管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污泥吸管和外污泥吸管的内部均设置有防止其内部污泥倒流的单向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水管道的内部侧壁中设置有竖直的滑道,滑道的中部滑动连接有呈锥形结构的滤体,进入到进水管道内部的水首先经过滤体对其进行杂质过滤,然后继续向下流动。滑道的上侧设置为开口状,便于滤体向上从进水管道的内部取出,从而当滤体的杂质过多时,可直接将滤体取出将杂质清除干净。滑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为滤体提供缓冲作用的防撞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进水槽的内部设置内排污管和外排污管,然后通过控制水的流速驱动驱动叶片转动,通过设置减速圈降低内排污管内部的水速,然后将减速后的内排污管内部的污水进行混合搅拌,从而便于提高后续污水清除的精度,通过采用水的重力作用提供动能,从而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本排污管道的资源消耗;通过设置可自由取出的滤体对污水进行杂质过滤处理,从而可防止滤体的位置发生堵塞。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源利用率高,具有防堵塞能力,排污的同时自动驱动搅拌轴对污水的搅拌,排污能力强。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市政排水排污管道的主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市政排水排污管道中排污管的侧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市政排水排污管道中排污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进水管道10,内排污管11,盖板12,滑道13,滤体14,外排污管15,内污泥吸管16,泵体17,电源18,污泥输出管19,外污泥吸管20,单向阀21,搅拌轴22,驱动叶片23,减速圈24,排污管25,进水槽26。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3,一种市政排水排污管道,包括进水管道10、电源18、排污管25;所述进水管道10固定连通在排污管25的顶部,进水管道10和排污管25均设置在地下,进水管道10的顶部向上连通有固定在地表的进水槽26,进水槽26的顶部与低于地面便于地面水能够迅速的流入其中。所述进水槽26的上侧铰接有一组盖板12,盖板12的内部设置为网格状结构,在不影响水进入的同时,也可起到保护行人的作用,通过将盖板12铰接在进水槽26中,便于内污泥吸管16上侧的开合。

所述进水槽26的内部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内排污管11和外排污管15,外排污管15的顶端设置为喇叭状结构便于从进水管道10中下落的污水进行快速的进入到外排污管15中,所述内排污管11的内侧壁等间距固定安装有若干组减速圈24,减速圈24的横截面设置为直角三角型结构,便于充分的降低污水在内排污管11中流动的速度。所述内排污管11的内部设置有两组竖直的搅拌轴22,搅拌轴22的上下端伸入到外排污管15的内部并且转动连接在外排污管15的内壁中,位于内排污管11内部的搅拌轴22上固定安装有螺旋架,用于对内排污管11内部的污水进行搅拌,位于内排污管11内部的搅拌轴22上固定安装有驱动叶片23,当进入到外排污管15内部的污水向后流动的同时,在经过驱动叶片23时,会带动驱动叶片23进行旋转,然后通过搅拌轴22带动内排污管11内部搅拌轴22上的螺旋架进行转动,进而对内排污管11内部的水进行搅拌混合,从而便于后续的污泥吸收。由于外排污管15的空间小,进入到外排污管15内部的污水流速大且水量少,因此经过驱动叶片23的污水也可进行搅拌处理。位于右侧搅拌轴22后端的内排污管11和外排污管15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内污泥吸管16和外污泥吸管20,内污泥吸管16和外污泥吸管20的底部均连通有吸嘴,外污泥吸管20的顶部连通到内污泥吸管16的中,外污泥吸管20的顶部连通有泵体17,泵体17的一侧设置有电源18,通过电源18向泵体17供电,然后启动泵体17产生吸力,然后将内排污管11和外排污管15内部的污泥通过内污泥吸管16和外污泥吸管20吸入到泵体17中,泵体17的上部右侧向外连通有污泥输出管19,通过污泥输出管19将污泥排出。所述内污泥吸管16和外污泥吸管20的内部均设置有防止其内部污泥倒流的单向阀21。通过控制水的流速驱动驱动叶片23转动,然后将减速后的内排污管11内部的污水进行混合搅拌,从而便于提高后续污水清除的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污水经过盖板12进入到进水槽26中,然后继续向下流动到进水管道10中,然后进水管道10中的污水,部分进入到外排污管15的内部,由于外排污管15内部的空间较小,因此流速大于内排污管11内部的流速,进入外排污管15内部的水流可带动内排污管11内部的搅拌轴22进行转动,由于内排污管11内部设置了若干组减速圈24,从而可充分的降低内排污管11内部的水流速度,因此内排污管11内部的水对搅拌轴22上的螺旋架不会施加搅拌的阻力作用,因此可通过外排污管15内部的搅拌轴22的转动带动内排污管11内部的搅拌轴22上的螺旋架转动,进而对内排污管11内部的水进行搅拌,然后经搅拌后的污水分别通过内污泥吸管16和外污泥吸管20将其内部的污泥通过污泥输出管19向外排出。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进水管道10的内部侧壁中设置有竖直的滑道13,滑道13的中部滑动连接有呈锥形结构的滤体14,进入到进水管道10内部的水首先经过滤体14对其进行杂质过滤,然后继续向下流动。滑道13的上侧设置为开口状,便于滤体14向上从进水管道10的内部取出,从而当滤体14的杂质过多时,可直接将滤体14取出将杂质清除干净。滑道13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为滤体14提供缓冲作用的防撞垫。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