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矿库膜下集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25316发布日期:2020-11-06 12:42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尾矿库膜下集渗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尾矿库的建设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尾矿库膜下集渗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减少污染,建设绿色环保矿山,越来越多的尾矿库和尾矿库下游的截渗库要求防渗,因此通常会在库中铺设防渗膜。但由于一些尾矿库、截渗库是由采矿坑或岩溶洼地改建而成,库周地表标高高于尾矿库的库区标高,从而造成膜下渗水无法从尾矿库的四周地下或坝下引排出去。膜下渗水不及时引排,会造成膜下水位过高,从而阻碍防渗膜铺设、造成防渗膜的损坏、降低防渗膜的使用寿命。防渗膜一旦损坏,会导致尾矿库中尾砂、污水渗漏至地下或坝外,造成安全和环保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尾矿库膜下渗水引排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尾矿库膜下集渗结构,该结构能够将防渗膜的膜下渗水引至集渗井内并集中排出,从而可降低尾矿库的膜下水位,延长防渗膜的使用寿命。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尾矿库膜下集渗结构,包括防渗膜、膜下集渗井和排渗主管,防渗膜设于尾矿库的库底。所述膜下集渗井包括井座和井筒,井座埋于尾矿库之下,井筒连接在井座的上端,井座内设有潜水泵。所述排渗主管设于防渗膜的下侧,排渗主管的一端连接排渗盲沟,另一端与井座连通。由此,排渗主管将排渗盲沟收集的膜下渗水有序地导入集渗井中。再通过集渗井内设置的潜水泵将水抽出,当集渗井内水位超过设定的高度时开启潜水泵抽水至井外,防止膜下水位过高造成防渗膜鼓包、损坏防渗膜。当集渗井内水位低于设定标高关闭则潜水泵,防止膜下水位过低形成负压,造成防渗膜的倒伏。

优选地,为了预防尾矿库内尾砂和汛期洪水进入井内造成泄漏,所述井筒的筒顶高与尾矿库设计最高洪水位之间的高度差大于1米。

优选地,为了悬挂电动葫芦、电线以及方便工作人员控制阀门和潜水泵等,所述井筒的筒口设有钢结构桥架。

优选地,为了减少工作人员上、下爬井造成的风险,所述钢结构桥架安装有电动葫芦,可利用电动葫芦输送人员。

优选地,为了电动控制膜下渗水的流动,方便检修,所述排渗主管近井座一侧的管口安装有电动阀门。

本实用新型具备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尾矿库膜下集渗结构能够及时将防渗膜下渗水引入至集渗井中集中排出,可有效降低尾矿库的膜下水位,防止防渗膜损坏,延长防渗膜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在尾矿库中的位置示意图;

图中:防渗膜-1;膜下集渗井-2;井座-21;井筒-22;排渗主管-3;电动阀门-31;潜水泵-4;钢结构桥架-5;电动葫芦-6;尾矿库-7;尾矿坝-71;井顶标高-a;尾矿库设计最高洪水位-b;高度差-h。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尾矿库膜下集渗结构,包括防渗膜1、膜下集渗井2和排渗主管3,防渗膜1设于尾矿库的库底。膜下集渗井2包括井座21和井筒22,井座21埋于尾矿库之下,井筒22连接在井座21的上端,井座21内设有潜水泵4。所述排渗主管3设于防渗膜1的下侧,排渗主管3的一端连接排渗盲沟,另一端与井座21连通,防渗膜1与井座21用混凝土嵌固搭接,以防止渗漏。排渗主管3连通排渗盲沟,并从井座21的四周接入井座21内,从而将排渗盲沟收集的膜下渗水有序地导入膜下集渗井2中。集渗井2内设有潜水泵4,当膜下集渗井2内水位超过设定标高开启潜水泵4抽水至井外,防止膜下水位过高造成防渗膜鼓包、损坏防渗膜等。当膜下集渗井2内水位低于设定标高则关闭潜水泵4,防止膜下水位过低形成负压,造成防渗膜1的倒伏。

如图2所示,为了预防尾矿库内尾砂和汛期洪水进入井内造成泄漏,所述井筒的筒顶高a与尾矿库设计最高洪水位b之间的高度差h大于1米。

如图1所示,为了悬挂电动葫芦6、电线以及方便工作人员控制阀门和潜水泵4等,井筒22的筒口设有钢结构桥架5。

如图1所示,为了减少工作人员上、下爬井造成的风险,钢结构桥架5安装有电动葫芦6,可利用电动葫芦6输送人员。

如图1所示,为了电动控制膜下渗水的流动,方便检修,排渗主管3近井座21的一侧的管口安装有电动阀门31。

上述实施例额施工流程:(1)在尾矿库防渗膜施工前先修建集渗井,在集渗井的井座施工时,在井座上接入排渗主管的位置预埋套管;(2)在井座上建设井筒,井筒的标高应超过尾矿库内最终尾砂及尾款库最高洪水位,并在井筒的井口处搭设钢结构桥架,井底设置潜水泵;(3)将排渗主管连通排渗盲沟并通过井座预留的套管接入集渗井内,排渗主管的出口安装电动阀门;(4)在排渗主管的上侧铺设防渗膜,用混凝土将库区防渗膜与井座嵌固搭接完好,防止渗漏。



技术特征:

1.一种尾矿库膜下集渗结构,包括防渗膜、集渗井和排渗主管,所述防渗膜设于尾矿库的库底,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渗井包括井座和井筒,井座埋于尾矿库之下,井筒连接在井座的上端,井座内设有潜水泵;

所述排渗主管设于防渗膜的下侧,排渗主管的一端连接排渗盲沟,另一端与井座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矿库膜下集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筒的筒顶高与尾矿库设计最高洪水位之间的高度差大于1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矿库膜下集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筒的筒口设有钢结构桥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尾矿库膜下集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桥架安装有电动葫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矿库膜下集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渗主管近井座一侧的管口安装有电动阀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尾矿库膜下集渗结构,包括防渗膜、膜下集渗井和排渗主管,防渗膜设于尾矿库的库底。所述膜下集渗井包括井座和井筒,井座埋于尾矿库之下,井筒连接在井座的上端,井座内设有潜水泵。所述排渗主管设于防渗膜的下侧,排渗主管的一端连接排渗盲沟,另一端与井座连通。本实用新型的尾矿库膜下集渗结构能够及时将防渗膜下渗水引入至集渗井中集中排出,可有效降低尾矿库的膜下水位,防止防渗膜损坏,延长防渗膜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卢云香;廖江平;陶东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20
技术公布日:2020.11.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