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管中腔模板抗浮装置及抗浮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87103发布日期:2020-11-03 23:5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沉管中腔模板抗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中腔模板(7)顶部的多个顶部垫块(8),该顶部垫块(8)的高度与所述中腔模板(7)顶部到顶板钢筋笼(9)的距离对应,使得所述顶部垫块(8)的上部与所述顶板钢筋笼(9)贴合,且所述顶部垫块(8)的下部与中腔模板(7)顶部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管中腔模板抗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管中腔模板抗浮装置还包括安装在中腔模板(7)侧面的多个侧部垫块(10),多个所述侧部垫块(10)的厚度与所述中腔模板(7)侧面到中墙钢筋笼(11)的距离对应,使得所述侧部垫块(10)的两侧分别与所述中墙钢筋笼(11)和中腔模板(7)侧面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管中腔模板抗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垫块(8)和侧部垫块(10)上均开设有用于扎丝穿过且绑扎在横向钢筋(9a)和/或纵向钢筋(9b)上的孔洞(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管中腔模板抗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垫块(8)和侧部垫块(10)为强度与混凝土保护层相当的混凝土垫块。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管中腔模板抗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垫块(8)与侧部垫块(10)为长条形垫块,包括与钢筋笼侧接触的支撑面(13),以及与中腔模板(7)接触的模板面(14),所述模板面(14)为波浪形。

6.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沉管中腔模板抗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管中腔模板抗浮装置用于整体式拼装的中腔模板体系中,所述中腔模板体系包括连接在左侧排架(15)上的左模板(71)和连接在右侧排架(16)上的右模板(72),所述左模板(71)和右模板(72)分别布置在中廊道(6)两侧,两者通过连接在左侧排架(15)和右侧排架(16)上的可伸缩式支撑横梁(17)拼装形成具有一定间隙的中腔模板,所述支撑横梁(17)上安装有用于控制左模板(71)和右模板(72)之间间距的横向伸缩系统(18),该中腔模板体系还包括用于填补所述间隙的活动模板(19),以及位于左侧排架(15)与右侧排架(16)之间的主桁架(20),该主桁架(20)用于放置所述支撑横梁(17),所述主桁架(20)上还设置用于使所述支撑横梁(17)沿该主桁架(20)长度方向移动的滑移系统(21),在所述主桁架(20)两端设有带升降机构(28)的支腿(22),该支腿(22)布置在中廊道(6)两端端部外侧,该中腔模板体系还包括安装在左模板(71)底部和右模板(72)底部的压浆模板(29),该压浆模板(29)包括分别与左模板(71)和右模板(72)可拆卸式连接的左压浆模板(29a)和右压浆模板(29b)。

7.一种沉管中腔模板抗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如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沉管中腔模板抗浮装置对中腔模板(7)进行固定,还包括用于增加中腔模板(7)自身抗浮力的第一布置结构(23)及用于增加顶板钢筋笼(9)重量的第二布置结构(2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沉管中腔模板抗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腔模板(7)安装在主桁架(20)上,该主桁架(20)两端端部分别设置有支腿(22),所述支腿(22)下底部下方安装有预埋构件(25),所述第一布置结构(23)包括该支腿(22)与所述预埋构件(25)的连接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沉管中腔模板抗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布置结构(24)包括将顶板钢筋笼(9)和中墙钢筋笼(11)连接成整体的第一连接钢筋组(24a)。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沉管中腔模板抗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布置结构(24)还包括将底板钢筋笼(26)和中墙钢筋笼(11)连接成整体的第二连接钢筋组(24b)。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管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沉管中腔模板抗浮装置及抗浮系统,该沉管中腔模板抗浮装置包括安装在中腔模板顶部的多个顶部垫块,该顶部垫块的高度与所述中腔模板顶部到顶板钢筋笼的距离对应,使得所述顶部垫块的上部和下部分别与所述顶板钢筋笼和中腔模板顶部贴合,从而依靠顶板钢筋笼的重量限制中腔模板向上移动,实现抗浮的目的,进而保证浇筑过程的稳定性。采用顶部垫块的方式,不仅结构形式简单,而且制作和安装都非常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黄德贝;张涛;尹威;陈健斌;林晓越;刘荣岗;方钊佳;尤亚正;朱成;岳祥;王疆峰;伍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01
技术公布日:2020.11.0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