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埋式污水系统的新型阀门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24425发布日期:2020-10-30 21:44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埋式污水系统的新型阀门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埋式污水系统的新型阀门井。



背景技术:

地埋式污水处理站设有很多提升泵的阀门井,集水池、调节池、清水池等都需要配套现场阀门井。阀门井内至少设有2套提升泵的出水阀门系统,而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阀门井一般尺寸为1000*1000*600mm,阀门井一边设置在污水处理池的侧壁上,可以与污水处理池共用侧壁,出口管道需要穿过阀门井的侧壁,故池壁也相当于为出口管道的支架,而阀门井尺寸较大,支撑力有限,而另外3面墙外面是回填土,很容易向内挤压导致了阀门井的变形;阀门井有600mm深,下雨的时候,雨水通过钢盖板进入到阀门井内,阀门井的雨水无法外排导致,一直积在雨水井内,液位高了之后,会将阀门等淹没掉,导致阀门等设备的损坏;阀门井紧挨着主体构筑物砖砌而成,阀门井下面都是回填土,下几场雨之后,会有自然沉降的现场,此时通过阀门井侧壁走的出口管道也会随之下沉,沉降多了之后,管道也会随之下沉,甚至导致管道断裂,致使提升泵无法将水运输到主体构筑物当中去。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与不足,提供一种地埋式污水系统的新型阀门井,设置于主体构筑物的侧壁上,所述阀门井包括有三个普通侧壁、和一个与所述主体构筑物共用的共用侧壁,所述阀门井内设有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一端穿过所述共用侧壁与所述主体构筑物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普通侧壁延伸至所述阀门井外;所述出水管道上通过丝口连接方式设有压力表系统;所述出水管道上还设置有对夹式止回阀和对夹式蝶阀;所述阀门井的底部向所述共用侧壁一侧倾斜5%,且所述共用侧壁底部设有排水口;还包括有管道支架,所述出水管道设于所述管道支架上,所述管道支架与所述主体构筑物固定连接。

较佳地,所述压力表系统包括有双头短丝、弯管、排气阀和压力表,所述压力表的直径为60mm。

较佳地,所述阀门井的底部上设有沉降槽,所述沉降槽对应设于所述出水管道的下方。

较佳地,所述阀门井的四个侧壁上设有支撑槽钢。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埋式污水系统的新型阀门井,通过减小所述阀门井的尺寸,并结合设置支撑槽钢,加强了所述阀门井的强度和牢固度。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埋式污水系统的新型阀门井,通过将所述阀门井的底板设置为斜坡,且配合设置排水口,解决了阀门井内积水的情况。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埋式污水系统的新型阀门井,通过设置所述管道支架,保证了所述出水管道的稳定性,且通过设置所述沉降槽,解决了所述出水管道的沉降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共用侧壁,2-普通侧壁,3-阀门井底板,4-沉降槽,5-排水口,6-丝口连接孔,7-双头短丝,8-弯管,9-排气阀,10-压力表,11-对夹式蝶阀,12-对夹式止回阀,13-管道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见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然而,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形式实现,并且不应解释为受在此提出之实施例的限制。相反,提出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达成充分及完整公开,并且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完全了解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这些附图中,为清楚起见,可能放大了层及区域的尺寸及相对尺寸。

如附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埋式污水系统的新型阀门井,设置于主体构筑物的侧壁上,阀门井包括有三个普通侧壁2、和一个与主体构筑物共用的共用侧壁1,普通侧壁2采用砖砌的形式,阀门井内设有出水管道,出水管道一端穿过共用侧壁1与主体构筑物连接,另一端穿过普通侧壁延伸至阀门井外;出水管道上设有φ15mm的丝口连接孔6,通过丝口连接方式设有压力表系统,包括有dn15的双头短丝7、弯管8、排气阀9和表盘直径为60mm的压力表10,如此设计,阀门井的实际高度上面可以节约200mm,实际尺寸可为600*600*400mm;出水管道上还设置有尺寸较小的对夹式止回阀12和对夹式蝶阀11,能有效的减少阀门井的平面尺寸;阀门井底板3向共用侧壁1一侧倾斜5%,且共用侧壁1底部设有φ100mm的排水口5,由于主体构筑物的液位比阀门井底板3低300-600mm,通过斜坡和排水口5,漏进阀门井的雨水即可顺利流入到主体构筑物当中,而不会淹没阀门导致阀门等设备的损坏;还包括有管道支架13,出水管道设于管道支架13上,管道支架13与主体构筑物固定连接,保证出水管道的牢固性。阀门井的盖板为钢盖板,方便检修。

在本实施例中,阀门井的底部上设有沉降槽4,宽为150mm,高为300mm,为阀门井内管道沉降而带动的阀门沉降留出空间,沉降槽4对应设于出水管道的下方。

在本实施例中,阀门井的四个侧壁上设有10根支撑槽钢,有效的加强阀门井的强度,可以有效抵抗住三面回填土的挤压,防止阀门井向内变形。

因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其他具体形式实现而不脱离其本身的精神或范围。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案例,应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应限制为这些实施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如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之内做出变化和修改。



技术特征:

1.一种地埋式污水系统的新型阀门井,设置于主体构筑物的侧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井包括有三个普通侧壁、和一个与所述主体构筑物共用的共用侧壁,所述阀门井内设有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一端穿过所述共用侧壁与所述主体构筑物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普通侧壁延伸至所述阀门井外;所述出水管道上通过丝口连接方式设有压力表系统;所述出水管道上还设置有对夹式止回阀和对夹式蝶阀;

所述阀门井的底部向所述共用侧壁一侧倾斜5%,且所述共用侧壁底部设有排水口;

还包括有管道支架,所述出水管道设于所述管道支架上,所述管道支架与所述主体构筑物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污水系统的新型阀门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表系统包括有双头短丝、弯管、排气阀和压力表,所述压力表的直径为6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污水系统的新型阀门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井的底部上设有沉降槽,所述沉降槽对应设于所述出水管道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污水系统的新型阀门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井的四个侧壁上设有支撑槽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埋式污水系统的新型阀门井,设置于主体构筑物的侧壁上,所述阀门井包括有三个普通侧壁、和一个与所述主体构筑物共用的共用侧壁,所述阀门井内设有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上通过丝口连接方式设有压力表系统;所述出水管道上还设置有对夹式止回阀和对夹式蝶阀,所述阀门井的整体尺寸减小,加强了所述阀门井的强度和牢固度;所述阀门井的底部向所述共用侧壁一侧倾斜5%,且所述共用侧壁底部设有排水口,解决了阀门井内积水的情况;还包括有管道支架,所述出水管道设于所述管道支架上,所述管道支架与所述主体构筑物固定连接,保证了所述出水管道的稳定性,解决了所述出水管道的沉降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云;高瑞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悦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01
技术公布日:2020.10.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