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阶梯式储水生态护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44147发布日期:2021-01-26 15:28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阶梯式储水生态护坡结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阶梯式储水生态护坡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随着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形成了大量无法恢复植被的岩土边坡,人们环境意识及经济实力的增强,生态护坡技术逐渐应用到工程建设中,传统的河道生态护坡容易损害河流的生态功能。
[0003]
现有的阶梯式储水生态护坡结构具有以下缺点:
[0004]
(1)生态护坡结构的储水效果不佳,且储存的水容易出现倒流的情况。
[0005]
(2)生态护坡结构的功能单一,不能较好的提高空气的质量。
[0006]
(3)生态护坡结构上掉落的杂物容易滚落,且滚落后杂物取出不够方便。
[0007]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阶梯式储水生态护坡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8]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生态护坡结构的储水效果不佳,且储存的水容易出现倒流的情况,不能较好的提高空气的质量,生态护坡结构上掉落的杂物容易滚落,且滚落后杂物取出不够方便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阶梯式储水生态护坡结构。
[0009]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阶梯式储水生态护坡结构,包括护坡主体与生态护坡基层,所述护坡主体插接在生态护坡基层的外壁一侧,所述护坡主体的一侧外壁开设有插槽,所述护坡主体靠近生态护坡基层底部的一侧插接有护坡副体,所述护坡主体和护坡副体的内壁一侧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滤板,且护坡主体和护坡副体靠近滤板的内壁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斜板,两个所述护坡主体的一侧外壁均焊接有通水管,所述生态护坡基层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储水箱,且储水箱的内壁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液位传感器,所述储水箱的一侧外壁焊接有出水管。
[0010]
上述技术方案的关键构思在于:两个护坡主体和护坡副体形成阶梯式结构,水通过通水管进入储水箱内,水位较高时水由出水管排出,能够储存水并防止储水箱中水的倒流。
[0011]
进一步的,所述护坡副体远离生态护坡基层的一侧外壁焊接有连通管,所述出水管和连通管的外部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通水阀。
[0012]
进一步的,所述护坡副体靠近连通管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挡板,且挡板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控制器。
[0013]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内壁两侧分别通过螺栓连接有主过滤网和副过滤网。
[0014]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靠近过滤箱的底部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水泵,且水泵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管和喷水管。
[0015]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的一侧外壁呈等距离通过螺栓连接有喷头,且喷头的一端贯
穿喷水管。
[0016]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内壁的四角处通过螺栓连接有气缸,且气缸活塞杆的端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推动板,所述推动板底部的中间处设置有伸缩栅栏。
[001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8]
1.通过设置的护坡主体与储水箱,两个护坡主体和护坡副体形成阶梯式结构,水通过通水管进入储水箱内,水位较高时水由出水管排出,能够储存水并防止储水箱中水的倒流。
[0019]
2.通过设置的过滤箱与喷头,水泵运行使水从连接管输送到喷水管中,喷头的水形成水雾喷洒到空气中,对空气进行加湿,提高空气湿度,使环境更加舒适。
[0020]
3.通过设置的过滤箱与主过滤网,主过滤网和副过滤网分别对水进行两次过滤,能够减少喷头喷出水中的杂质,使喷水过程更加流畅,且操作方便。
[0021]
4.通过设置的推动板与挡板,生态护坡基层上掉落的物品滚落到推动板上,气缸的活塞杆使推动板向上推动出,方便推动板上的杂物取出。
附图说明
[0022]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阶梯式储水生态护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阶梯式储水生态护坡结构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0024]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阶梯式储水生态护坡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5]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阶梯式储水生态护坡结构的护坡主体结构示意图。
[0026]
图中:1生态护坡基层、2护坡主体、3滤板、4通水管、5出水管、6储水箱、7液位传感器、8插槽、9护坡副体、10斜板、11挡板、12连通管、13通水阀、14主过滤网、15副过滤网、16水泵、17喷头、18推动板、19气缸、20过滤箱、21伸缩栅栏、22喷水管、23连接管、24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8]
请同时参见图1至图4,一种阶梯式储水生态护坡结构,包括护坡主体2与生态护坡基层1,护坡主体2插接在生态护坡基层1的外壁一侧,护坡主体2的一侧外壁开设有插槽8,护坡主体2靠近生态护坡基层1底部的一侧插接有护坡副体9,两个护坡主体2相叠加,且下方的护坡主体2插在上方的护坡主体2一侧,两个护坡主体2和护坡副体9形成阶梯式结构,护坡副体9的一侧插在护坡主体2的插槽中,护坡主体2和护坡副体9的内壁一侧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滤板3,滤板3阻挡植物泥土掉落,且护坡主体2和护坡副体9靠近滤板3的内壁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斜板10,两个护坡主体2的一侧外壁均焊接有通水管4,水通过斜板10流入通水管4中,生态护坡基层1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储水箱6,且储水箱6的内壁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液位传感器7,液位传感器7的型号为szrd601,储水箱6的一侧外壁焊接有出水管5,当液位传感器7感应水位通过控制器24使出水管5一侧的通水阀13打开,水流出防止储水箱6中水的倒流。
[0029]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护坡主体2与储水箱6,两个护坡主体2和护坡副9体形成阶梯式结构,水通过通水管4进入储水箱6内,水位较高时水由出水管5排出,能够储存水并防止储水箱6中水的倒流。
[0030]
进一步的,护坡副体9远离生态护坡基层1的一侧外壁焊接有连通管12,出水管5和连通管12的外部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通水阀13。
[0031]
进一步的,护坡副体9靠近连通管12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挡板11,且挡板11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控制器24,控制器24的型号为simatic,控制器24分别控制液位传感器7、通水阀13、水泵16和气缸19。
[0032]
进一步的,挡板11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过滤箱20,过滤箱20的内壁两侧分别通过螺栓连接有主过滤网14和副过滤网15,主过滤网14和副过滤网15分别对水进行过滤。
[0033]
进一步的,挡板11靠近过滤箱20的底部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水泵16,且水泵1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管23和喷水管22,水泵16运行,使水从连接管23经过水泵16,输送到喷水管22中。
[0034]
进一步的,挡板11的一侧外壁呈等距离通过螺栓连接有喷头17,且喷头17的一端贯穿喷水管22,喷头17为雾化喷头使水形成水雾喷洒到空气中,进行空气的加湿。
[0035]
进一步的,挡板11内壁的四角处通过螺栓连接有气缸19,气缸19的型号为sc63*300,且气缸19活塞杆的端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推动板18,推动板18底部的中间处设置有伸缩栅栏21,气缸19的活塞杆使推动板18向上推动出,伸缩栅栏21伸缩,方便推动板18上的杂物取出。
[0036]
通过设置的过滤箱20与喷头17,水泵16运行使水从连接管23输送到喷水管22中,喷头17的水形成水雾喷洒到空气中,对空气进行加湿,提高空气湿度,使环境更加舒适。
[0037]
以下再列举出几个优选实施例或应用实施例,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及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做出的技术贡献:
[0038]
实施例1
[0039]
一种阶梯式储水生态护坡结构,包括护坡主体2与生态护坡基层1,护坡主体2插接在生态护坡基层1的外壁一侧,护坡主体2的一侧外壁开设有插槽8,护坡主体2靠近生态护坡基层1底部的一侧插接有护坡副体9,两个护坡主体2相叠加,且下方的护坡主体2插在上方的护坡主体2一侧,两个护坡主体2和护坡副体9形成阶梯式结构,护坡副体9的一侧插在护坡主体2的插槽中,护坡主体2和护坡副体9的内壁一侧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滤板3,滤板3阻挡植物泥土掉落,且护坡主体2和护坡副体9靠近滤板3的内壁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斜板10,两个护坡主体2的一侧外壁均焊接有通水管4,水通过斜板10流入通水管4中,生态护坡基层1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储水箱6,且储水箱6的内壁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液位传感器7,液位传感器7的型号为szrd601,储水箱6的一侧外壁焊接有出水管5,当液位传感器7感应水位通过控制器24使出水管5一侧的通水阀13打开,水流出防止储水箱6中水的倒流。
[0040]
其中,护坡副体9远离生态护坡基层1的一侧外壁焊接有连通管12,出水管5和连通管12的外部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通水阀13;护坡副体9靠近连通管12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挡板11,且挡板11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控制器24,控制器24的型号为simatic,控制器24分别控制液位传感器7、通水阀13、水泵16和气缸19;挡板11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过滤箱20,过滤箱20的内壁两侧分别通过螺栓连接有主过滤网14和副过滤网
15,主过滤网14和副过滤网15分别对水进行过滤;挡板11靠近过滤箱20的底部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水泵16,且水泵1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管23和喷水管22,水泵16运行,使水从连接管23经过水泵16,输送到喷水管22中;挡板11的一侧外壁呈等距离通过螺栓连接有喷头17,且喷头17的一端贯穿喷水管22,喷头17为雾化喷头使水形成水雾喷洒到空气中,进行空气的加湿;挡板11内壁的四角处通过螺栓连接有气缸19,气缸19的型号为sc63*300,且气缸19活塞杆的端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推动板18,推动板18底部的中间处设置有伸缩栅栏21,气缸19的活塞杆使推动板18向上推动出,伸缩栅栏21伸缩,方便推动板18上的杂物取出。
[0041]
工作原理:使用时,护坡副体9的一侧插在护坡主体2的插槽中,两个护坡主体2相叠加,且下方的护坡主体2插在上方的护坡主体2一侧,两个护坡主体2和护坡副体9形成阶梯式结构,护坡主体2和护坡副体9的内部放入植物和泥土,滤板3阻挡植物泥土掉落,其中的水通过斜板10流入通水管4中,再进入储水箱6内,当液位传感器7感应水位通过控制器24使出水管5一侧的通水阀13打开,水流出防止储水箱6中水的倒流,护坡副体9底部的水通过连通管12进入到过滤箱20中,主过滤网14和副过滤网15分别对水进行过滤,水泵16运行,使水从连接管23经过水泵16,输送到喷水管22中,喷头17为雾化喷头使水形成水雾喷洒到空气中,进行空气的加湿,生态护坡基层1上掉落的物品滚落到推动板18上,气缸19的活塞杆使推动板18向上推动出,伸缩栅栏21伸缩,方便推动板18上的杂物取出。
[004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