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外配合桩基础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68952发布日期:2021-04-30 09:38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外配合桩基础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础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外配合桩基础结构。



背景技术:

所谓桩基础,就是由细长柱体打入或用其他方法沉入土中,然后在桩顶修建承台的结构;简单地说,桩基础就是由桩和承台构成的基础。桩基础通过承台把若干根桩的顶部联结成整体,共同承受动静荷载,而桩是设置于土中的竖直或倾斜的基础构件,其作用在于穿越软弱的高压缩性土层或水,将桩所承受的荷载传递到更硬、更密实或压缩性较小的地基持力层上。

现有公告号为cn102808419b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组合桩基础结构,参照图1,在筒型基础1顶部之上设置有与筒型基础1同轴的中空圆台结构3,中空圆台结构3顶面中心设置有第一连接段环梁结构4,筒型基础1顶盖中心设置有第二连接段环梁结构5,上部的第一连接段环梁结构4和下部的第二连接段环梁结构5插装有单桩基础2,单桩基础2分别与第一连接段环梁结构4和第二连接段环梁结构5固定连接。通过将单桩基础2与筒型基础1组合而成,改变单桩结构受力模式,减少基础在承受静荷载的过程中受到的弯矩荷载,并且能够减少单桩基础2顶端的偏移。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筒型基础1的直径远大于单桩基础2,而起到与基层固定作用的主要是单桩基础2,筒型基础1占用的空间体积较大,因此将桩基础与基层固定时,桩基础整体占用的空间体积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外配合桩基础结构,具有结构紧凑、占用空间体积小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内外配合桩基础结构,包括桩体,还包括桩芯,所述桩体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桩芯位于桩体的空腔内,所述桩体底端设置有插接孔,所述桩芯的底端设置有插接筋,所述插接筋贯穿于插接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桩体与基层进行固定,并且在桩体内部插入桩芯,插接筋从桩体的插接孔中穿出,使得桩芯的插接筋与基层锚固,实现桩基础结构与基层的固定;与基层进行固定的插接筋从桩体的底端伸出,桩芯也设置在桩体内部,因此桩基础的结构更紧凑,相对于背景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减少桩基础占用的空间体积。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插接筋与桩芯通过混凝土浇筑固定,所述插接筋远离插接孔的一端与桩芯的端部齐平或突出于桩芯的端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筋延伸至桩芯的长度方向,插接筋的结构强度大于桩芯的结构强度,因此插接筋能对桩芯的结构进行加固,使得桩芯的结构更牢固。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桩体的底端设置有插接尖端,所述插接孔设置在插接尖端的倾斜面,所述插接孔在桩体内部的一端周沿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呈漏斗状设置,所述导向孔的大口端远离插接孔,所述导向孔的小口端与插接孔相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尖端的设置,便于桩体插入基层中;并且插接孔在桩体内部开设的导向孔具有引导插接筋滑落插接孔的作用,使得插接筋的更于穿出桩体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桩体靠近插接孔的一端外周设置有用于对桩体进行支撑的支撑基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基座能增加桩体底部的重量,降低桩体的重心,使得桩体不易产生偏移。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基座呈圆台状一体成型于桩体外周,所述支撑基座远离插接孔的端面与桩体的外周侧之间过渡圆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桩体常常设置在海床中,因此支撑基座与桩体外周的圆滑过渡能减少桩体受到水流的冲击,减少水流对桩体产生的阻力,使得桩体在基层上连接得更稳固。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桩体远离插接孔的一端安装有承台,所述承台居中位置穿设有注浆孔,所述承台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桩体远离插接孔的一端配合的配合槽,所述配合槽与注浆孔连通,所述配合槽与桩体远离插接孔的一端插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台安装在桩体的顶端,便于在桩体上加装建筑物,承台中开设的注浆孔与桩体的内部相连通,当桩芯插入桩体内部,并且桩体的顶端与配合槽相配合时,能够从注浆孔中注入混凝土浆,使得承台、桩芯以及桩体之间能够通过混凝土浇筑固定。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桩芯远离插接孔的一端呈半圆球状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注浆孔中浇筑混凝土浆时,圆球状设置的桩芯能够便于混凝土浆从桩芯的顶端流下。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桩体远离插接孔的一端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的长度方向与桩体的长度方向相一致;所述承台一侧面设置有插接板,所述插接板与配合槽位于承台的同一侧面;所述插接板与插接槽插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板能够与插接槽插接配合,实现桩体与承台之间的连接,使得桩体与承台之间的连接更牢固。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插接板在承台中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插接板的侧边与桩芯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板的侧边与桩芯连接,因此承台在桩体上不易产生水平位置上的偏移,因此承台与桩体之间的连接更牢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与基层进行固定的插接筋从桩体的底端伸出,桩芯也设置在桩体内部,因此桩基础的结构更紧凑,能有效减少占用的空间体积;

支撑基座能增加桩体底部的重量,降低桩体的重心,使得桩体不易产生偏移;

承台中开设的注浆孔与桩体的内部相连通,当桩芯插入桩体内部,并且桩体的顶端与配合槽相配合时,能够从注浆孔中注入混凝土浆,使得承台、桩芯以及桩体之间能够通过混凝土浇筑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组合桩基础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内外配合桩基础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桩体的剖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内外配合桩基础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承台与桩体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1、桩体;11、插接尖端;111、插接孔;112、导向孔;113、插接槽;13、支撑基座;2、桩芯;21、插接筋;3、承台;301、注浆孔;302、配合槽;31、插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内外配合桩基础结构,包括桩体1,其中桩体1的底端插入基层中,使得桩体1与基层实现固定。

参照图3、图4,一种内外配合桩基础结构还包括桩芯2,桩体1内部开设有空腔,桩芯2的直径小于空腔的内径,桩芯2置于桩体1的空腔内,桩体1底端开设有插接孔111,插接孔111的长度方向与桩体1的长度方向相一致。桩芯2的底端设置有插接筋21,插接筋21可以是钢筋,桩芯2可以是混凝土浇筑成型,插接筋21与桩芯2之间通过混凝土浇筑固定。在桩芯2位于桩体1内部的空腔的同时,插接筋21贯穿于插接孔111。在桩体1与基层固定的同时,桩芯2的底端的插接筋21也与基层相锚固,因此桩芯2能对基层起到加固作用,通过从桩体1底部伸出的插接筋21对基层进行固定,加固了基层与桩体1的连接,同时能减少桩基础占用的空间,起到节省空间的效果。

参照图4、图5,进一步地,桩体1的底端一体成型有插接尖端11,插接孔111开设在插接尖端11的倾斜面上,插接孔111在桩体1内部的一端周沿开设有导向孔112。导向孔112呈漏斗状设置,导向孔112的大口端远离插接孔111,导向孔112的小口端与插接孔111相接。如此设置,当将插接筋21插入插接孔111时,由于导向孔112的最大直径较大,并且向导向孔112呈漏斗状设置,因此当插接筋21处于插接孔111附近时,导向孔112能够引导插接筋21插入插接孔111中。

参照图2、图4,为了使得桩体1在基层上的连接更稳定,桩体1靠近插接孔111的一端外周设置有支撑基座13。支撑基座13用于对桩体1进行支撑。在基层上固定桩体1时,支撑基座13部分沉入基层中,能增大基层与桩体1的接触面积,使得基层与支撑基座13的连接更牢固。

继续参照图2、图4,由于桩体1常常插接固定在海中,桩体1的底部常常会收到水流的冲击,为了减少水流对桩体1的冲击,桩体1的支撑基座13一体成型于桩体1外周,并且支撑基座13整体呈圆台状。进一步地,支撑基座13靠近桩体1底端的部分呈圆柱状,支撑基座13远离在桩体1底端的部分向桩体1的外周侧倾斜形成类似于圆锥面的形状。同时,支撑基座13远离插接孔111的端面与桩体1的外周侧之间过渡圆滑。

继续参照图2、图4,上述的桩芯2与插接筋21通过混凝土浇筑固定,插接筋21远离插接孔111的一端与桩芯2的端部齐平或突出于桩芯2的端部。因此插接筋21能够桩芯2进行加固。进一步地,桩芯2远离插接孔111的一端呈半圆球状设置,桩芯2位于桩体1的空腔中时,桩芯2与桩体1的内壁有间距,桩体1与桩芯2之间通过浇筑混凝土固定,因此桩芯2的顶端呈半圆球状设置,便于混凝土从桩芯2的顶端流下至桩芯2的底部,对桩体1内部的空腔进行填充。当然,桩芯2的顶端还可以是锥体、台体等其他的倾斜形状。

参照图4、图6,桩体1远离插接孔111的一端安装有承台3,承台3能增加对静荷载的受力面积。具体地,承台3居中位置穿设有注浆孔301,承台3一侧面也开设有配合槽302,配合槽302用于与桩体1远离插接孔111的一端配合(见图2)。进一步地,配合槽302与注浆孔301相连通,需要说明的是,注浆孔301不一定要和配合槽302同轴设置,注浆孔301还可以与配合槽302的轴心有一定的偏移。配合槽302与桩体1远离插接孔111的一端插接配合,使得承台3不易与桩体1发生偏移。

参照参照图4、图6,进一步地,桩体1远离插接孔111的一端开设有插接槽113,并且插接槽113的长度方向与桩体1的长度方向相一致;承台3一侧面通过混凝土浇筑固定或一体成型有插接板31,插接板31与配合槽302都在承台3的同一侧。插接板31与插接槽113插接配合。进一步地,插接板31在承台3中设置有至少两个,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四个,并且插接板31的侧边与桩芯2抵接,在本实施例中插接板31侧边对桩芯2有限位作用,使得桩芯2不易产生倾斜。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桩体1内开设有空腔,桩体1的底端也开设有插接孔111,桩芯2置于桩体1的空腔内,并且桩体1的插接筋21贯穿于插接孔111,并且桩体1的上端设置有承台3,混凝土浆从注浆孔301中向桩体1内部注入,使得桩体1内部的空间被填充,实现桩体1、桩芯2与承台3之间的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桩体1内部穿出插接筋21与基层进行固定,使得桩基础与基层之间的连接更牢固,并且能减少空间的占用体积。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