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88872发布日期:2021-02-26 22:22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支护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从而产生了基坑工程这一工程项目。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土坑侧壁上的土层在受到重力的作用下极易向着基坑移动,因此,基坑的侧壁上常需要设置支护墙来阻挡土层的移动。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除了设置支护墙外,施工现场还常常会设置支撑结构来提供给支护墙支撑力,从而避免支护墙在土层压力下产生的形变位移。
[0003]
参考公开号为cn104234058a的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深基坑斜撑支护结构,其包括斜撑杆件、斜撑反力装置、支护桩端直角托盘、螺栓和螺母,所述斜撑杆件与斜撑反力装置通过螺栓铰接连接,所述斜撑反力装置通过静压进入深基坑土中,所述斜撑杆件与支护桩端直角托盘通过铰接连接,支护桩端直角托盘与矩形支护桩端连接。斜撑杆件采用钢管制作,由多个单元节法兰连接,中间带有千斤顶,能根据需要适当的伸长或缩短斜撑杆件。
[0004]
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用于起支撑作用的撑杆件在调节长度时,使用法兰连接的制成杆件存在拆装繁琐的问题,由此使得该大深基坑斜撑支护结构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具有便于使用的优点。
[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
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包括底座、滑动设置于所述底座的调节座以及限制所述调节座滑动的限位组件,所述调节座上铰接有斜撑杆,所述斜撑杆的端部与支护墙抵触。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时,底座安装于基坑底部的土层中,而后将斜撑杆的端部抬起以抵压在支护墙上,再推动调节座向着靠近支护墙的方向滑动以使斜撑杆抵紧在支护墙上,此时限位组件限制调节座的滑动以使斜撑杆的支撑保持稳定,需要拆卸时,仅需控制调节座向着远离支护墙的方向移动即可,由此,使得该基坑内支撑结构具有便于使用的优点。
[0009]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调节座的齿条、转动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齿轮、同轴固定设置于所述齿轮的棘轮、与所述棘轮配合的棘爪以及驱使所述棘爪复位的复位弹性件,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传动,所述棘爪安装于所述底座。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棘爪与棘轮配合以限制棘爪的转动方向,从而限制齿轮的转动方向以使齿条只能向着靠近支护墙的方向移动,使得调节座仅能向着靠近支护墙的方向移动以保证斜撑杆端部稳定的抵压在支护墙上,由此,使得该基坑内支撑结构的支撑效果稳定。
[0011]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可拆卸设置有控制件,所述棘爪与所述控制件转动连接。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件安装于底座时,棘轮与棘爪配合以限制调节座的滑动,控制件从底座拆卸后,棘爪与棘轮脱离以使齿轮能够自由转动,从而便于该基坑内支撑结构的拆卸。
[0013]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供所述调节座滑动的导滑槽,所述限位组件的数量为两组,两组限位组件以所述导滑槽的延伸方向为中心对称设置。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组限位组件对称设置以使调节座在滑动过程中两侧的受力保持平衡,从而提高限位组件对调节座限制效果的稳定性。
[0015]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斜撑杆的端部铰接有抵压于支护墙的抵压块,所述抵压块的端面与支护墙贴合。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压块与斜撑杆铰接以使斜撑杆支撑于支护墙时,抵压块与支护墙保持贴合,从而使得斜撑杆提供的支撑力更加稳定。
[0017]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压块上可拆卸设置有摩擦片,摩擦片位于所述抵压块靠近支护墙的一面。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摩擦片增大抵压块与支护墙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得斜撑杆提供的支撑力更加稳定。
[0019]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斜撑杆远离支护墙的一端安装有转轴,所述调节座安装有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的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上开设有供所述转轴嵌入或脱离的拆装口。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轴与安装台可拆卸以使斜撑杆能够从调节座上拆除,从而使得该基坑内支撑结构在拆卸后便于收纳。
[0021]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拆装口位于所述安装台靠近支护墙的一侧。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轴能够从拆装口安装进入或脱离安装台,从而便于该基坑内支撑结构的拆装。
[0023]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贯穿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桩,所述定位桩的下端插入基坑底部。
[002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桩的下端插入到基坑底部的土层中,避免底座在支撑过程中受斜撑杆反向的作用力影响而发生的位置,从而提高底座安装的稳定性。
[0025]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0026]
1.支撑时,底座安装于基坑底部的土层中,而后将斜撑杆的端部抬起以抵压在支护墙上,再推动调节座向着靠近支护墙的方向滑动以使斜撑杆抵紧在支护墙上,此时限位组件限制调节座的滑动以使斜撑杆的支撑保持稳定,需要拆卸时,仅需控制调节座向着远离支护墙的方向移动即可,由此,使得该基坑内支撑结构具有便于使用的优点;
[0027]
2.棘爪与棘轮配合以限制棘爪的转动方向,从而限制齿轮的转动方向以使齿条只能向着靠近支护墙的方向移动,使得调节座仅能向着靠近支护墙的方向移动以保证斜撑杆端部稳定的抵压在支护墙上,由此,使得该基坑内支撑结构的支撑效果稳定;
[0028]
3.转轴与安装台可拆卸以使斜撑杆能够从调节座上拆除,从而使得该基坑内支撑结构在拆卸后便于收纳。
附图说明
[0029]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0]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底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1]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2]
图中,1、底座;11、导滑槽;2、调节座;21、安装台;22、拆装口;3、限位组件;31、齿条;32、齿轮;33、棘轮;34、棘爪;35、控制件;351、插拔台;352、插拔杆;353、导滑架;36、复位弹性件;4、斜撑杆;41、抵压块;42、摩擦片;43、转轴;5、定位桩。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34]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以用于支撑基坑侧壁的支护墙。该基坑内支撑结构包括底座1、滑动设置于底座1的调节座2以及限制调节座2滑动的限位组件3。调节座2上铰接有斜撑杆4,斜撑杆4沿着靠近对应支护墙的方向向上倾斜,斜撑杆4的端部与支护墙抵触。
[0035]
底座1呈类矩形板状以水平设置,底座1上贯穿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桩5,定位桩5的下端插入基坑底部的土层中,从而将底座1的安装位置稳定以避免底座1发生滑动。优选地,定位桩5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定位桩5位于底座1的四周边角上。
[0036]
参照图1和图2,底座1上开设有供调节座2滑动的导滑槽11,导滑槽11位于底座1的上端面且沿着靠近对应支护墙的方向延伸。调节座2在导滑槽11中滑动以带动斜撑杆4远离对应支护墙的一端靠近或远离对应的支护墙。
[0037]
具体地,斜撑杆4远离支护墙的一端安装有转轴43,转轴43的轴线沿水平方向设置且与对应的支护墙平行。调节座2的上端面安装有与转轴43转动连接的安装台21,安装台21上设置有拆装槽,转轴43能够在拆装槽内转动。拆装槽沿着靠近支护墙的方向向上倾斜,拆装槽在安装台21靠近支护墙的一侧上具有供转轴43嵌入或脱离的拆装口22,使得转轴43能够从拆装口22安装进入或脱离拆装槽,以实现转轴43与安装台21的可拆卸连接,从而便于该基坑内支撑结构的拆装。
[0038]
斜撑杆4靠近支护墙的一端铰接有抵压于支护墙的抵压块41,抵压块41上可拆卸设置有摩擦片42,摩擦片42位于抵压块41靠近对应支护墙的一面。摩擦片42抵压在对应的支护墙上以使抵压块41的端面与对应的支护墙贴合。抵压块41与对应支护墙保持贴合以使接触面积保持最大,摩擦片42增大抵压块41与对应支护墙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得斜撑杆4提供的支撑力更加稳定。
[0039]
参照图2和图3,限位组件3的数量为两组,两组限位组件3以导滑槽11的延伸方向为中心对称设置。具体地,限位组件3包括固定设置于调节座2的齿条31、转动设置于底座1的齿轮32、同轴固定设置于齿轮32的棘轮33、与棘轮33配合的棘爪34以及驱使棘爪34复位的复位弹性件36。齿轮32的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以与齿轮32与齿条31啮合传动。棘轮33位于齿轮32的上方以跟随齿轮32转动,棘轮33与棘爪34配合以用于限制齿轮32的转动方向,使得齿条31只能向着靠近对应支护墙的方向滑动。
[0040]
底座1上可拆卸设置有控制件35,棘爪34与控制件35转动连接以使棘爪34与底座1之间可拆卸连接。具体地,控制件35包括固定设置于底座1上端面的导滑架353、沿竖直方向
滑动设置于导滑架353的插拔杆352以及固定设置于插拔杆352下端面的插拔台351,插拔台351的下端面高于棘轮33的上端面。棘爪34与插拔台351的下端面转动连接。复位弹性件36为压簧或扭簧,复位弹性件36的一端与棘爪34远离棘轮33的一面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插拔台35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插拔杆352在导滑架353上沿竖直方向滑动从而带动插拔台351沿竖直方向滑动,以带动棘爪34与棘轮33配合或脱离。
[0041]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支撑时,定位桩5插入基坑底部的土层中以使底座1安装于基坑底部的土层中,而后将斜撑杆4靠近的端部抬起以使抵压块41抵压在支护墙上,插拔杆352向下滑动以使棘轮33与棘爪34配合,此时推动调节座2向着靠近支护墙的方向滑动以使斜撑杆4抵紧在支护墙上;需要拆卸时,向上滑动插拔杆352以使棘爪34与棘轮33脱离,此时齿轮32能够自由转动以使调节座2能够向着远离支护墙的方向移动。
[0042]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