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提升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88909发布日期:2021-01-30 04:07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提升泵站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提升泵站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提升泵站。


背景技术:

[0002]
污水处理是指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百姓的日常生活。在处理污水的环节中,有时污水的压力不足而不能使污水进入下一阶段的处理,因此我们需要设立中途泵站即提升泵站来提升污水,污水提升泵站是污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特点是水流连续,水流较小,但变化幅度大,水中污染物含量多,由此可见污水提升泵站对于污水的处理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除去污水提升泵站内的杂物也是非常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点。
[0003]
公开号为cn205917835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堵塞玻璃钢一体化提升泵站。该种防堵塞玻璃钢一体化提升泵站,包括玻璃钢筒体、玻璃钢井盖、耦合装置、配电箱、潜污泵组、管道系统,还包括旋转离心叶轮和粉碎格栅,所述旋转离心叶轮为旋转状的单通道结构配设于潜污泵组上,所述粉碎格栅设置于玻璃钢筒体内且布置于进水口处。上述防堵塞玻璃钢一体化提升泵站,通过粉碎格栅可被粉碎成细沫,随污水一同排出,通过螺旋叶轮离心泵,可同时解决大块物质的堵塞和长纤维物质的缠绕问题,使得提升泵站具有无堵塞性能。
[0004]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污水中会存在很多的淤泥和垃圾等,同时粉碎后的大块物质同样会在玻璃筒体的底部堆积,增加潜污泵组的工作负担,同时可能会导致潜污泵组无法对淤泥和碎粉后的大块物质进行清理,需要工人手动清理,操作麻烦,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
[0005]
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新的提升泵站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新型提升泵站。
[0007]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提升泵站,包括泵站本体,所述泵站本体上端面设有可打开的开关门、侧壁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泵站本体内水平设置用供工人站立的检修平台,所述泵站本体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出水管连接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一端固定在所述出水管上,另一端位于泵站本体的污水内,所述排水管上连接有水泵,所述泵站本体内设置有用于清理污水中淤泥、垃圾等废料的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驱动箱,所述泵站本体连接在所述驱动箱上表面,所述驱动箱内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转轴贯穿所述驱动箱顶板以及所述泵站本体底板延伸至所述泵站本体内,所述驱动电机转轴上固定有呈螺旋上升的螺旋叶片,所述清理机构还包括竖直固定在所述泵站本体底板上表面且用于罩住所述螺旋叶片的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下端开设有废料进入到螺旋叶片上的进料口、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供
污水流出的沥水孔,所述固定套筒上端封闭且在上端侧壁开设有供废料排出的出料管,所述检修平台上放置有集料箱,所述出料管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套筒上,另一端向下倾斜延伸至所述集料箱上方。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开关门,工人从泵站本体上方进入到泵站本体内,将集料箱置于出料管下方,驱动电机转动,带动螺旋叶片转动,在固定套筒和螺旋叶片的共同作用下,泵站本体内部的废料被运送到固定套筒上方,并且从排料管中排出,便于废料的收集,废料在运动的过程中,污水从沥水孔中排出。
[0009]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泵站本体底板呈漏斗状结构设置,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与所述泵站本体底板轴线重合,便于废料向所述螺旋叶片输送。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漏洞状的底板结构设置,使废料在重力的作用下从进料口进入到螺旋叶片上,便于废料的转移。
[0011]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泵站本体侧壁上设置有可打开的辅助门,所述泵站本体内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位于所述辅助门上方,所述转盘上固定有驱动转盘转动的手柄且在转盘上缠绕有钢丝,所述钢丝一端固定在所述转盘上,另一端固定有挂钩,所述集料箱上端设置有可与所述挂钩连接的挂环。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辅助门,将装有废料的集料箱转移到辅助门处,让挂钩挂接在挂环上,转动转盘,使集料箱从辅助门处运输到地面上。
[0013]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转盘上设置有防止转盘转动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在转盘转轴上的齿轮、固定在泵站本体内且与所述齿轮同轴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上螺纹连接有垂直于所述齿轮转轴的限位套筒,所述限位套筒内穿设有限位销,所述限位套筒内还设置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销穿设在所述限位弹簧内,所述限位弹簧一端固定在所述限位销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限位销上且在限位弹簧的作用下,限位销始终卡接在所述齿轮的凹槽中,所述限位销与所述齿轮卡接的端面上设置有楔形面,所述楔形面使所述齿轮只能朝着钢丝收卷的方向转动。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限位弹簧的作用下,限位销端部始终卡接在齿轮的凹槽内,由于楔形面的设置,使转盘只能朝着收卷的方向转动,便于重物通过集料箱转移到泵站本体内,当需要转盘朝着放卷方向运动时,转动限位套筒使限位销与齿轮分离。
[0015]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检修平台上表面滑移设置有可伸出所述辅助门外的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检修平台上表面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辅助门连通,所述限位槽内固定有“门”字形的限位框,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穿设在所述限位框内的滑移块,所述滑移块一端转动连接有可伸出辅助门外的导向辊,另一端固定有防止滑移块脱离限位框的固定块,所述导向辊直径由两端向中间逐渐减小,所述限位框上设置有防止所述滑移块运动的限位机构。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导向辊伸出辅助门外,集料箱在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钢丝在导向辊的作用下避免与泵站本体直接接触而导致泵站本体的损坏,同时避免辅助箱与泵站本体外壁抵接,增大集料箱上升的难度。
[0017]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一体成型于所述滑移块上表面卡接块、竖直贯穿所述限位框的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内穿设有卡接块,所述卡接槽内设置有卡接弹簧,所述卡接弹簧一端固定在所述卡接槽内,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卡
接块内且拉动卡接块与所述卡接槽卡接。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机构的使导向辊在工作的过程中,位置始终保持不变,防止因导向辊移动造成集料箱的剧烈摆动。
[0019]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泵站本体内连接有通有清水的送水管,所述送水管上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一端连接在所述送水管上,另一端连接有用于清洗所述泵站本体的水枪。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套筒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造成沥水孔的堵塞,水枪可对泵站本体、固定套筒进行清洁。
[0021]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开关门与所述检修平台的泵站本体内,设置有便于工人上下的楼梯。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楼梯的设置便于工人的上下作业。
[0023]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
1.将集料箱置于出料管下方,驱动电机转动,带动螺旋叶片转动,在固定套筒和螺旋叶片的共同作用下,泵站本体内部的废料被运送到固定套筒上方,并且从排料管中排出到集料箱内;
[0025]
2.在限位弹簧的作用下,限位销端部始终卡接在齿轮的凹槽内,由于楔形面的设置,使转盘只能朝着收卷的方向转动,便于重物通过集料箱转移到泵站本体内。
附图说明
[0026]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是导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3是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中,1、泵站本体;2、开关门;3、出水管、4、进水管;5、检修平台;6、排水管;7、水泵;8、清理机构;9、驱动箱;10、驱动电机;11、螺旋叶片;12、固定套筒;13、进料口;14、沥水孔;15、出料管;16、集料箱;17、辅助门;18、支架;19、转盘;20、钢丝;21、手柄;22、挂钩;23、挂环;24、限位组件;25、齿轮;26、限位环;27、限位套筒;28、限位弹簧;29、限位销;30、楔形面;31、导向机构;32、限位槽;33、限位框;34、滑移块;35、导向辊;36、固定块;37、限位机构;38、卡接块;39、卡接弹簧;40、卡接槽;41、送水管;42、软管;43、水枪;44、楼梯;45、连杆;46、导水管;47、导向面;48、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新型提升泵站,包括泵站本体1,泵站本体1上端面设有可打开的开关门2、侧壁设有进水管4和出水管3,在泵站本体1内水平设置用供工人站立的检修平台5,在检修平台5和开关门2之间设置有便于工人上下作业的楼梯44,在泵站本体1内部设置有与出水管3连接的排水管6,在排水管6上连接有水泵7,排水管6一端固定在出水管3上,另一端位于泵站本体1的污水内,使泵站本体1内的污水能顺利的排除。
[0032]
参照图1和图2,在泵站本体1内设置有用于清理污水中淤泥、垃圾等废料的清理机构8,清理机构8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驱动箱9,泵站本体1连接在驱动箱9上表面,在驱动箱9
内固定有驱动电机10,驱动电机10转轴贯穿驱动箱9顶板以及泵站本体1底板,延伸至泵站本体1内,在驱动电机10输出轴上固定有呈螺旋上升的螺旋叶片11,清理机构8还包括竖直固定在泵站本体1底板上表面且用于罩住螺旋叶片11的固定套筒12,在固定套筒12和螺旋叶片11上开设有若干供污水流出的沥水孔14,在固定套筒12下端开设有供废料进入到螺旋叶片11上的进料口13。泵站本体1底板呈漏斗状结构设置且驱动电机10输出轴泵站本体1底板轴线重合,便于泵站本体1内的垃圾在重力的作用下从进料口13进入到螺旋叶片11上,防止废料在螺旋叶片11四周堆积。固定套筒12上端封闭且在上端侧壁开设有供废料排出的出料管15,检修平台5上放置有集料箱16,出料管15一端固定在固定套筒12上,另一端向下倾斜延伸至集料箱16上方。
[0033]
参照图1和图3,在泵站本体1侧壁上设置有可打开的辅助门17,辅助门17下端面不高于检修平台5上表面,在泵站本体1内固定有一对支架18,在支架18上转动连接有转盘19,转盘19位于辅助门17上方,在转盘19固定有驱动转盘19转动的手柄21且在转盘19上缠绕有钢丝20,钢丝20一端固定在转盘19上,另一端固定有挂钩22,在集料箱16上端固定有连杆45,在连杆45上固定有与挂钩22挂接的挂环23。在转盘19上设置有防止转盘19转动的限位组件24,限位组件24包括固定在转盘19转轴上的齿轮25、固定在支架18上且与齿轮25同轴的限位环26,限位环26上螺纹连接有垂直于齿轮25转轴的限位套筒27,在限位套筒27内穿设有限位销29,在限位套筒27内还设置有限位弹簧28,限位销29穿设在限位弹簧28内,限位弹簧28一端固定在限位销29上,另一端固定在限位销29上且在限位弹簧28的作用下,限位销29始终卡接在齿轮25的凹槽中,限位销29上与齿轮25卡接的端面上设置有楔形面30,楔形面30使齿轮25只能朝着钢丝20收卷的方向转动,便于重物从地面提升到泵站本体1内,转动限位套筒27使限位销29与齿轮25分离,使转盘19朝着放卷方向运动。
[0034]
参照图1和图2,在检修平台5上表面滑移设置有可伸出辅助门17外的导向机构31,导向机构31包括开设在检修平台5上表面的限位槽32,限位槽32与辅助门17连通,限位槽32内固定有“门”字形的限位框33,在限位槽32内设置有穿设在限位框33内的滑移块34,滑移块34一端转动连接有可伸出辅助门17外的导向辊35,另一端固定有防止滑移块34脱离限位框33的固定块36,导向辊35直径由两端向中间逐渐减小。导向辊35的设置对集料箱16对升降过程起导向作用,同时防止集料箱16与泵站本体1外壁抵接造成转盘19收卷困难。
[0035]
参照图1图2,在限位框33上设置有防止滑移块34运动的限位机构37,限位机构37包括一体成型于滑移块34上表面卡接块38、竖直贯穿限位框33的卡接槽40,在卡接槽40内穿设有卡接块38,在卡接槽40内设置有卡接弹簧39,卡接弹簧39一端固定在卡接槽40内,另一端固定在卡接块38内且拉动卡接块38与卡接槽40卡接。
[0036]
参照图1,在泵站本体1内连接有通有清水的送水管41,在送水管41上连接有软管42,软管42一端连接在送水管41上,另一端连接有用于清洗泵站本体1的水枪43。
[0037]
参照图1和图2,在集料箱16侧壁上开设有导水管46,在集料箱16底板上固定有朝向导水管46一侧向下倾斜的导向面47,便于污水从导水管46中流出,在集料箱16内固定有覆盖导水管46的过滤网48,防止废料从导水管46中排入到泵站本体1内。
[0038]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工人从泵站本体1上方进入到泵站本体1内,将集料箱16置于出料管15下方,驱动电机10转动,带动螺旋叶片11转动,在固定套筒12和螺旋叶片11的共同作用下,泵站本体1内部的废料被运送到固定套筒12上方,并且从导水管46中排入到集
料箱16内,打开辅助门17将挂环23挂接挂钩22上,驱动导向辊35伸出辅助门17外,转动转盘19,使集料箱16下降,实现废料的转移。
[0039]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