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纳潮换水及泄洪排沙功能的闸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20193发布日期:2021-02-20 20:06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具有纳潮换水及泄洪排沙功能的闸门系统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纳潮换水及泄洪排沙功能的闸门系统。适用于闸门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闸门用于关闭和开放泄(放)水通道的控制设施。水工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用以拦截水流、控制水位、调节流量、排放泥沙和飘浮物等。在一些工程项目中,设计人员希望通过闸门能实现多种功能,然而目前的闸门形式难于满足这方面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纳潮换水及泄洪排沙功能的闸门系统。
[0004]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纳潮换水及泄洪排沙功能的闸门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连通内河和外海的过水通道,过水通道内经分隔墙分隔成上下分布的用于进行纳潮换水的上通道和用于泄洪排沙的下通道,对应所述上通道设有上闸门,对应所述下通道设有下闸门。
[0005]
所述下闸门设置于所述下通道的靠外海端端部。
[0006]
所述下闸门为垂直升降闸门,该下闸门两侧的闸墙上设有竖直布置的、从所述过水通道底面延伸至过水通道顶部的闸门槽ⅱ,下闸门上方连接下闸门升降驱动机构。
[0007]
所述上闸门为垂直升降闸门,该上闸门两侧的闸墙上设有竖直布置的、从所述分隔墙上表面延伸至所述过水通道顶部的闸门槽ⅰ,上闸门上方连接上闸门升降驱动机构。
[0008]
所述分隔墙水平布置,其左右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过水通道两侧的闸墙上。
[0009]
所述分隔墙上表面高度略低于内河的正常蓄水水位。
[0010]
所述过水通道的靠内河端设有内河闸门,该过水通道的靠外海端设有外海闸门。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过水通道内设置分隔墙,将过水通道分隔成上下分布的上通道和下通道,并对应设有上闸门和下闸门,上闸门和下闸门分别控制,平时关闭下闸门,开启上闸门纳含沙量少的潮水,对内河水域进行换水;汛期关闭上闸门,开启下闸门提高水流速,对内河水域进行泄洪排沙,通过不断循环持续提高内河水域的水质。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3]
1、过水通道;101、上通道;102、下通道;2、分隔墙;3、上闸门;4、闸门槽ⅰ;5、下闸门;6、闸门槽ⅱ;7、内河闸门;8、闸门槽ⅲ;9、外海闸门;10、闸门槽ⅳ。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本实施例为一种具有纳潮换水及泄洪排沙功能的闸门系统,具有连通内河和外海的过水通道,过水通道内经水平布置的分隔墙分隔成上下分布的上通道和下通道,其中分隔墙左右两端固定于过水通道左右两侧的闸墙上且该分隔墙的高度略低于内河的正常蓄水水位,对应上通道设有上闸门,对应下通道设有下闸门,平时关闭下闸门,开启上闸门纳含沙量少的潮水,对内河水域进行换水;汛期关闭上闸门,开启下闸门提高水流速,对内河水域进行泄洪排沙,通过不断循环持续提高内河水域的水质。
[0015]
本例中在上闸门为垂直升降闸门,该上闸门两侧的闸墙上设有竖直布置的、从分隔墙上表面延伸至过水通道顶部的闸门槽ⅰ,上闸门上方连接上闸门升降驱动机构。
[0016]
本实施例中下闸门设置于下通道的靠外海端端部,该下闸门为垂直升降闸门,下闸门两侧的闸墙上设有竖直布置的、从过水通道底面延伸至过水通道顶部的闸门槽ⅱ,下闸门上方连接下闸门升降驱动机构。
[0017]
本实施例中在过水通道的靠内河端设有内河闸门,内河闸门两侧的闸墙上设有竖直布置、从过水通道底面延伸至过水通道顶部的闸门槽ⅲ;该过水通道的靠外海端设有外海闸门,外海闸门两侧的闸墙上设有竖直布置、从过水通道底面延伸至过水通道顶部的闸门槽ⅳ。
[0018]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