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水检查井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17691发布日期:2021-04-27 14:09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水检查井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水检查井结构。


背景技术:

2.排水管网包括排水管道及附属构筑物,排水检查井是市政排水工程中常见的附属构筑物。当前城市排水工程常用的管材有钢筋混凝土管、塑料管、钢管等,常见的检查井有砖砌检查井、预制钢筋混凝土检查井、树脂检查井等。
3.当前城市水体黑臭现象凸显,既往建设合流排水管道的方式,不能满足当选的环保需要,城市排水工程进入“2.0时代”,迫切追求污水溯源,从源头上清污分流,污水经常需追溯到城中村内巷道,道路狭窄逼仄,施工条件受场地条件制约,常规检查井需基坑开挖范围紧邻巷道两侧民房,对房屋基础有一定的潜在危害。
4.当前国内专利库关于排水井装置的专利不多,主要为井筒和管道连接方式、井内防坠网等的优化。如实用新型专利200820077309.0,公布了一种一体式排水检查井装置,包括由井盖、井筒构成的检查井以及排水总管道,检查井井筒下方与排水总管道预制成一体,型钢材料,具有接口较少,不易渗漏等特点。发明专利201910115635.9公布了一种万向跌水塑料检查井的制造装配方法,能够依照排水管接口夹角将井筒壁的侧面开孔,井底座上部分承口与井筒下部分插口采用塑料熔融焊接固定安装;具有安装灵活的特点。发明专利201911003951.3公开了一种市政工程排水检查井防坠装置,包括井壁和套钩,可以避免破碎的井盖掉入井中,防止人员不慎掉入井中,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上述专利一方面装置为厂家特制,难以招标采购,且型钢、塑料检查井由于强度、成本等原因,实际工程应用中并不常见;另一方面当前排水检查井的专利,更倾向于对既有标准图集的局部优化,如完善井盖、防坠网等,与工程实际需要结合并不紧密。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排水检查井结构,以达到减少基坑开挖体积,节省造价成本的目的。
6.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水检查井结构,包括外露于地面的井盖、埋于地下作为井筒的排水管、用于将排水管内的水排走的管道,所述井盖通过井座支撑于所述排水管的顶部,沿所述井座的内壁环设有支撑井盖的支撑台,所述井座通过座浆与所述排水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排水管的内壁和外壁均涂覆有防腐层,所述排水管的底部通过井底座密封,所述排水管壁上开设有管道接驳口,所述管道与所述管道接驳口间密封固定连接,所述排水管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固定管道的钢筋砼环,所述钢筋砼环环绕管道设置。
8.作为优选,所述管道与所述管道接驳口间填充膨胀水泥砂浆。
9.作为优选,所述管道与所述管道接驳口间设有遇水膨胀橡胶密封圈,所述遇水膨胀橡胶密封圈通过现浇混凝土与所述管道固定连接。
10.作为优选,所述排水检查井结构还包括井圈,所述井圈环绕所述井座设置。
11.作为优选,所述防腐层为水泥砂浆层。
12.作为优选,所述排水管为铸铁排水管、混凝土排水管或树脂排水管。
13.作为优选,所述井底座与排水管间承插口连接。
14.作为优选,所述井底座为混凝土井底座或钢筋混凝土井底座。
15.作为优选,所述井底座伸入排水管内的部分与所述排水管内壁间设置密封橡胶圈且采用膨胀水泥砂浆抹缝。
16.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排水管做井筒的排水检查井结构,能够减少基坑开挖体积,对机械材料进场要求较低,接口简单,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省了造价成本。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常用排水检查井在狭窄路段内机械材料难以进场,施工难度较大,且排水工程属于地下工程,造价较高的问题。
18.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水检查井结构利用排水管做井筒,用于收集狭窄路段(如城中村、巷道等地段)雨污水,具有省占地、造价低、易施工等特点。
19.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水检查井结构通过将排水管利用为检查井井筒,可以减少基坑开挖体积,节约造价;省去大型机械进场作业,解约狭窄场地进场施工的困难;工艺简单,有利于提高工程进度,缩短工期;人机材耗费较少,节约造价;既有排水系统开挖修复时,可重复利用局部优良排水管做检查井井筒,实现资源重复利用,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水检查井结构的俯视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中的a

a剖面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道与管道接驳口的连接示意图一;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道与管道接驳口的连接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如图1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排水检查井结构,包括外露于地面5的井盖1、埋于地下作为井筒的排水管2、用于将排水管2内的水排走的管道3,所述井盖1通过井座4支撑于所述排水管2的顶部,沿所述井座4的内壁环设有支撑井盖1的支撑台6,所述井座4通过座浆7与所述排水管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排水检查井结构还包括井圈15,所述井圈15环绕所述井座4设置,所述排水管2的内壁和外壁均涂覆有防腐层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
防腐层8为水泥砂浆层,所述排水管2的底部通过井底座9密封,所述排水管2壁上开设有管道接驳口10,所述管道3与所述管道接驳口10间密封固定连接,所述排水管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固定管道3的钢筋砼环11,所述钢筋砼环11环绕管道3设置。所述排水管2为铸铁排水管、混凝土排水管或树脂排水管。排水管2长度受井深要求控制,排水管2管径决定井径。
2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排水管做井筒的排水检查井结构,能够减少基坑开挖体积,对机械材料进场要求较低,接口简单,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省了造价成本。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常用排水检查井在狭窄路段内机械材料难以进场,施工难度较大,且排水工程属于地下工程,造价较高的问题。
2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水检查井结构利用排水管做井筒,用于收集狭窄路段(如城中村、巷道等地段)雨污水,具有省占地、造价低、易施工等特点,解决了工程实际需求。
29.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水检查井结构具有如下优势:1)通过将排水管利用为检查井井筒,可以减少基坑开挖体积,节约造价;2)省去大型机械进场作业,解约狭窄场地进场施工的困难;3)工艺简单,有利于提高工程进度,缩短工期;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水检查井结构对人机材耗费较少,节约造价;5)既有排水系统开挖修复时,可重复利用局部优良排水管做检查井井筒,实现资源重复利用,绿色环保。
30.所述管道与管道接驳口的接口结构有两种,结构一如图3,所述管道3与所述管道接驳口10间填充膨胀水泥砂浆13,膨胀水泥砂浆13与管道3的接触面较为粗糙可防止管道3脱落;结构二如图4,所述管道3与所述管道接驳口10间设有遇水膨胀橡胶密封圈12,所述遇水膨胀橡胶密封圈12通过现浇混凝土14与所述管道3固定连接。上述两种接口结构都有较好的密封固定效果。
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井底座9与排水管2间承插口连接,所述井底座9为混凝土井底座或钢筋混凝土井底座,所述井底座9伸入排水管2内的部分与所述排水管2内壁间设置密封橡胶圈16且采用膨胀水泥砂浆抹缝。
3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利用排水管做井筒的排水检查井结构,包括井盖1、井座4、作为井筒的排水管2、井底座9及管道接驳口10。所述排水井自上而下为井盖1、井圈15、井座4、排水管2、管道接驳口10、井底座9。
33.具体的,所述井盖1用于遮盖排水井,防止人或物体坠落,材质不限于铸铁、混凝土、树脂等。
34.具体的,所述井座4固定于井口,用于安装井盖。
35.具体的,所述井筒主体为排水管2,排水管2长度受井深要求控制,排水管2管径决定井径,井筒内外可刷水泥砂浆等材料防腐,排水管2材质不限于铸铁、混凝土、树脂等。
36.具体的,所述井底座9材质为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与井筒连接方式为承插口、企口或平口连接,接口形式不限于利用膨胀水泥砂浆抹带,密封橡胶圈16或石棉沥青卷材等。
37.具体的,所述管道接驳指管道3与检查井的连接,管道3利用钢筋砼环11固定,接口形式不限于膨胀水泥砂浆13+表面粗化处理,或遇水膨胀橡胶密封圈12+现浇混凝土14处理。
38.具体实施方式一:
39.结合图1~图3,所述一种利用排水管2做井筒的排水检查井装置,自上而下为井盖1、井圈15、井座4、排水管2、管道接驳口10、井底座9。井盖1用于遮盖排水井,防止人或物体
坠落,材质不限于铸铁、混凝土、树脂等。井盖1配筋设计按可过车载与不可过车载考虑。井座4固定于井口,用于安装井盖1。井筒主体为排水管2,按设计要求井深选取排水管2长度,按设计排水管2管径决定井径,排水管2内外可刷水泥砂浆等材料防腐,选取排水管2材质不限于铸铁、混凝土、树脂等,在既有排水系统工程施工时,保证管道质量前提下,可充分利用开挖出的既有完整管道做检查井井筒。井底座9材质可选为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与排水管2连接方式为承插口,接口设密封橡胶圈16,膨胀水泥砂浆抹缝。管道3与检查井的连接,管道3利用钢筋砼环11固定,接口形式采用膨胀水泥砂浆13+表面粗化处理。
40.具体实施方式二:
41.结合图1、图2及图4,管道3与检查井的连接,管道3利用钢筋砼环11固定,接口形式采用遇水膨胀橡胶密封圈12+现浇混凝土14处理。
4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